浅谈草原文明的青铜鍑

2018-09-16 12:46李龙龙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48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欧亚青铜考古

李龙龙 李 迪(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青铜鍑是欧亚草原游牧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容器,它既是炊器,也是祭器。在草原文化少有铜容器的现象中它显得“特立独行”,易引起研究者的注意。1995年,王博探讨了欧亚草原上的青铜鍑,对铜鍑进行了用途和分区的研究,并专门介绍和分析了新疆出土铜鍑的相关问题。杜亚雄翻译介绍了匈牙利裔美国学者埃尔迪·米克洛什·兹讨论铜鍑的文章,认为遍及亚欧中部的铜鍑均是匈奴遗物。1999年,郭物对整个欧亚草原发现的青铜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铜鍑的起源地以及其传播路线。2005年,梅建军等对新疆出土部分青铜鍑进行了冶金学分析,从冶金学角度为揭示新疆铜鍑与其他地区铜鍑的关系提供了证据。随着田野考古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建设,探索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日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关于青铜鍑的起源曾经被西方学者认为是斯基泰人的发明,认为游牧文化大多源于斯基泰;也有人说青铜鍑起源于南西伯利亚;还有人认为青铜鍑起源于中国青铜文化。这些观点长期未能达成共识。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青铜鍑可能起源于中国北方,然后传到漠北鬼方、玁狁等前匈奴各支,并通过草原传到塞克、斯基泰人等各民族。

一.青铜鍑的起源

欧亚欧草原分布着一种适合于游牧居民使用的高圈足深腹有耳青铜器,器物出土时底腹有烟炱,认为其为炊器,称作鍑。鍑的特征是:都有双耳,有的带两个附耳;其耳或设在口沿,或设在肩腹部;有的鍑口沿铸动物立像,或以铸像构成双耳。大多数鍑都有圈足,较高,也有无圈足铜鍑。鍑为古代草原民族广泛采用的生活用器。其耳部、腹部有很多变化造型,蕴含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欧亚草原考古中青铜鍑的起源存在争议。因为这种器物的分布地域比较广泛,延续时间长,现已发现的很多青铜鍑啊往往没有共存文物,所以很难为它们判断确切的年代。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青铜鍑的起源逐渐有了清晰的脉络:其起源于中国的北方,是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民族所发明。青铜鍑最早从中国北方通过草原传出,经河套平原,翻过阴山,而后到达新疆北疆或到达图瓦地区,但对此还有人持不同意见。

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发掘了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的一个商代墓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鍑形器,该器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暗示中原殷商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1974年,山西岐山县王家村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鍑,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銎柄直刃剑,该剑是分布于老哈河流域和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原生因素,尽管王家村出土的銎柄直刃剑剑身无突起的脊,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銎柄短剑稍有区别,但是可以推测,其与陕北、内蒙古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有一定的关系;1975年北京延庆县西拔子村发现一件西周晚期或春期早期的青铜鍑,与之共存的大多器物都接近夏家店上层文化。这些考古材料,暗示着铜鍑可能起源于北方草原,此外共存器物与北方青铜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推测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北方人群在西周中晚期已经使用带圈足的铜鍑。

二.鍑的用途

鍑具有一器多用的特点,除了用作炊具外,可作为盛食器、祭祀之用。从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无论是青铜时代,还是铁器时代,亚欧草原的居民主要炊器是石质和陶制器,鍑作为少有的铜器,可能用于贵族生活中或祭祀用器。

祭祀说。亚欧草原古代居民早期的宗教信仰相对统一,信萨满教崇拜天、地、火、祖先等。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记载了斯基泰人使用青铜鍑的情况:“不管他们举行什么样的祭祀,奉献牺牲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在把牺牲的皮剥掉之后,他们把它们的骨头从肉里剔出来,而如果他们有当地用的大锅的话,他们便把肉放到里面去,这个大锅和列斯波司人的混酒钵十分相似,就是前者比后者要大得多,然后他们便把牺牲的骨头放到大锅的下面用火点着煮锅里面的肉”。《汉书·匈奴传》下所载:“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赉鬴鍑薪炭,重不可胜……”。都印证了该种说法,但是对于青铜鍑祭祀对象学界主要观点是水祭用器说和火祭用器说,作者较为赞同水祭用器说。欧洲发现的晚期青铜鍑几乎没有再墓葬中发现的,铜鍑一般都埋藏在靠近流水的地方,或是沼泽,或是小溪,或是湖,特别是在新疆地区。根据考古材料,哈沙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发现的铜鍑,认为铜鍑埋于水边说明游牧民族春天举行对水的祭祀,当夏季转场到高山草原时,就把这些铜鍑埋于水边,秋天返回时,再挖出使用。

三.鍑的文化内涵

鍑作为草原民族最大最重要的金属器皿,其承载了既复杂又简单是文化信仰。草原并非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人类对草原的利用是农耕文明扩散的结果,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大气候的持续干冷,原来的农牧交错地带南移,地域变小。北方人群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南部出现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这时北方人群开始向草原发展,纯粹的游牧文化由此产生。青铜鍑的形制。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较大,但是其主要特征较为稳定,即:器耳+鍑体+足,有一部分青铜鍑没有足。青铜鍑最具有特点的部位就是耳部。除了环耳外,在直立环耳上装饰一个突或者三个突的现象在欧亚大陆上十分普遍,例如中国北方和新疆的一突青铜鍑,南西伯利亚、黑海、里海北岸和高加索地区的一突或者三突的青铜鍑,亚欧大陆不同游牧民族在青铜鍑装饰上表现出的相似性,暗示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和传统。

青铜鍑耳部突的内涵。约艾契姆·沃尔勒认为匈人式铜鍑蘑菇形耳是萨尔玛太铜鍑耳部突起的发展形式。他认为铜鍑用于祭祀和日常生活,蘑菇状耳是生命树的象征。从考古资料来看:河北青龙抄道沟发现一件弯刀和环首上装饰三突的小刀;河北张家口也发现了一件鹿角上有三个突起,柄部比较接近鹿头形象的小刀;南西伯利亚的克拉苏克文化中的两件器物,一个直接以鹿头作为刀首,一件角上有一个突[]。这些发现都为突的确切含义提供了直接证据,文章认为青铜鍑上的突起装饰应该是对牡鹿(羊)等食草动物犄角的模仿。对于鹿的崇拜在亚欧大陆上有着明显的体现,无论是陶器纹饰、衣服纹饰、中国汉画像石以及欧亚大陆广布的鹿石等等都显现了鹿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的重要意义。鹿作为创世神话中的太阳动物,古人相信骑鹿能将死者带进极乐世界,青铜鍑以及其中的鹿的元素包含了欧亚草原人民对天地山川的敬仰,承载了欧亚草原各个民族的相互碰撞、融合。

四.结语

青铜鍑作为亚欧大陆草原文明上少有的青铜器皿,无论其作为饮食炊器还是祭器,对研究草原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青铜鍑的起源、用途、文化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青铜鍑的起源应该来自于中国的北方,是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民族所发明。青铜鍑最早从中国北方通过草原传出,经河套平原,翻过阴山,而后到达新疆北疆或到达图瓦地区。青铜鍑的传播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承载着欧亚地区文明的碰撞、交融和发展。

猜你喜欢
欧亚青铜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三星堆考古解谜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