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表格简洁性和可读性编修2例

2018-09-17 10:13郝秀清姚佳良杜清玲
关键词:可读性表格论文

郝秀清,姚佳良,杜清玲

(山东理工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山东 淄博 255049)

在科技论文中,常会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比数据、分析结果等,所以经常利用表格来记录数据或进行事物的分类以代替或补充文字叙述.设计合理的表格不仅会使文章论述清楚、明白,还可以收到美化版面、节省版面的效果[1].但是,在作者的原稿甚至是已刊发的科技论文中,经常会出现设计繁琐、可读性差的表格,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表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作者重视不足,作者关注的重点是数据的获取以及由数据得出的结论,对于如何利用表格准确表达这些数据把握不准,使得读者看到这些存在问题的表格后难以理解,无法从这些表格中得出作者的结论.另一方面是编辑在编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关,有些编辑看到某些设计不合理且难以更改的表格就无奈地认同了作者的表达方式.还有些编辑在没有准确理解作者意图的情况下对表格进行了修改,未能准确表达甚至曲解了作者的意图,使得不简洁、不规范、可读性差的表格出现在正式发表的论文中.文献[2]以2016年国内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中出现的不规范表格为例进行研究,对这些不规范表格进行了辨析和修改,并总结了科技期刊表格编排中存在的常见差错.文献[3] 对材料类科技论文表格设计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剖析,并通过修改设计出了合理的表格.文献[4-8]对科技论文中表格加工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表格修改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虽然关于表格的规范化、表格常见错误剖析等方面的论述已有不少,但由于科技论文中表格涉及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且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目前在表格的简洁性、可读性等规范化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以作者在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典型的2类表格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广大科技论文作者、读者和编者提供表格的设计、修改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明性和简洁性的优点,从而保证表格能够有效传达论文的信息.

1 全面分析,有效沟通,保证表格的简洁性

对于科技论文的作者来说,设计表格时如果有可以借鉴的参考文献,则可以根据文献中的表格式样来设计自己论文中的表格,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出错的可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所以设计出的表格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如果作者论文表格所涉及的内容是针对某一实例的,而这一实例以前并未有人通过这样的方法做过,没有可供参考的表格,作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研究分析自行设计表格,并从表格的数据中得出结论.此时,作者在缺乏表格设计经验和相关参考的情况下,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将尽量多的信息罗列在表格中,很难过多地考虑表格是否简洁、内容是否冗余、读者是否能从表格的数据中方便地得出结论.这样的表格往往需要编辑花大力气修改,下面以表1[9]为例进行分析.

该论文以Kitting仓供料模式的作业改善项目为案例,通过一系列措施,对Kitting仓作业流程进行改善,对南北仓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前后仓库的人力、作业空间和物料架情况列于表 1.可以看出,原稿的绩效统计表并不明晰,改善前后人力、作业空间、物料架情况分别列于三大横栏中,中间还夹杂了改善前后并没有任何变化的“作业内容”及“序号”2个栏目,表中内容杂乱无章,很不便于比较,必须对表格进行大改.对作者来说,因为没有可供参考的表格,所以很难再对表格进一步完善.而对于编辑来说,工作中遇到过各种类型的表格,具有对表格进行设计修改的技能,懂得如何修改才能使表格在论文中出彩.因此,编辑更具有对表格进行修改完善的能力和责任.在对论文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后,编辑对论文表格的修改有了初步想法,为了使表格能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愿,与作者进行了沟通,明确了作者设计表格的目的是想通过此表对改善前后的人力、作业面积、物料架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改善后绩效得到提高的结论.因此,通过分析,将表格进行了精简、合并,并对表题进行了修改,重新设计后的表格见表2.

表1改善后绩效统计

Tab.1Performancestatisicsafterthereform仓库人力(人)

Before:6After:5序号作业内容南仓人力北仓人力序号作业内容南&北人力1点料2拆料3备料4上线5纸皮处理421点料2拆料3备料4上线5纸皮处理5作业空间(m2)Before:613After:402序号名称面积总计序号名称面积1南仓320.042北仓293613.041南&北仓402.44物料架(个) Before:31After:18序号名称数量总计序号名称数量1南仓142北仓17311南&北仓18

表2 改善前后绩效统计
Tab.2 Performance statisic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比较项目仓库人力/人作业面积/m2物料架/个改善前南仓4320.0414北仓2293.0017合计6613.0431改善后南仓+北仓5402.4418节约量1210.6013

由表2可见,修改前后表格相去甚远,编修后的表格形式简单、结构清晰,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既具有很强的对比性,又节省了版面,最为重要的是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从简单明了的表格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表格应有的简洁性.

2 用心研究,准确理解,保证表格的可读性

编辑论文时,还经常会遇到一类看似没有太大问题,但为了提高可读性必须修改的表格,下面以表3[10]所示表格为例进行分析.

表3 四种叶顶间隙多工况下失速点与阻塞点对比
Tab.3 Comparison between stall point and blocking point under fou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ip clearance

叶顶 间隙转速 (rpm)0.3mm0.5mm0.7mm1mm失速点流量(kg/s)阻塞点流量(kg/s)流量范围失速点流量(kg/s)阻塞点流量(kg/s)流量范围失速点流量(kg/s)阻塞点流量(kg/s)流量范围失速点流量(kg/s)阻塞点流量(kg/s)流量范围70 0000.130.390.260.110.390.280.110.370.260.100.330.2380 0000.220.510.290.180.50.320.200.480.280.200.450.2590 0000.280.530.250.260.530.270.260.510.250.240.460.22100 0000.370.570.200.340.570.230.340.540.200.320.500.18

表3去掉栏头的斜线后看似是一个没有太大问题的三线表,但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样的表格可读性较差,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必须进行修改.实际上这类问题是编修中最不容易被发现、也是已发表的论文中最常存在的一类问题.对于这样的表格需用心研究,先发现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与作者沟通前就对表格的修改有相当的把握,这样才能获得作者的信任,使他们愿意与编辑沟通,共同修改表格.通过分析可知,该表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1)三线表中使用了斜线.原表看似三线表,但却在栏头(俗称斜角)使用了卡线表的斜线,且在斜线的右上方和左下方分别标明了横向栏和纵向栏的属性和特征.卡线表线条多,且栏头有斜线,不简练,所以目前国际上和国内科技编辑界都推荐使用三线表[1].卡线表可通过精心设计消去斜线改为三线表.具体到本例,将“叶顶间隙”作为项目栏中的一个栏目就可以消去栏头的斜线了.此外,需对表题进行适当修改.2)表中转速单位表达有误.“rpm”是废弃单位,应改为“r/min”,而且转速项数值太大,可将单位改为“万r/min”,则表中的数值变为“7、8、9、10”,同时应在表中将该项写成“量/单位”的形式.3)表中各栏目位置设置不合理.这是表格设计中最容易出现、也是最隐蔽的问题.作者在设计表格时,往往最关注的是把实验得出的数据罗列出来(有的甚至直接搬来实验时的原始表格),因为结论在实验后、写论文前已经过深思熟虑,到写论文时认为结论是必然能从表格的数据中轻而易举得出的,而没有考虑如何设计表格才能使第一次阅读的读者快速明了地从表格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因此往往会出现栏目位置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例如表3的目的是对比4种叶顶间隙在不同工况下的失速点与阻塞点流量,但表中需对比的数据不在一起,如要比较转速为7万r/min时不同间隙的失速点流量时,需要跨过“阻塞点流量”及“流量范围”2个栏目,横向间距过大,不利于对比分析,不能很好地为正文服务,影响了论文的可读性.为了更清楚地体现对比意图,便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将同一转速下不同叶顶间隙尺寸的失速点流量、阻塞点流量列于纵向相邻的栏内,这样对比时一目了然,修改后的表格形式见表4.

表4 4种叶顶间隙多工况下失速点与阻塞点流量对比
Tab.4 Flow comparison between stall point and blocking point under fou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ip clearance

转速/万r·min-1叶顶间隙/mm失速点流量/kg·s-1阻塞点流量/kg·s-1流量范围/kg·s-170.30.130.390.260.50.110.390.280.70.110.370.261.00.100.330.2380.30.220.510.290.50.180.500.320.70.200.480.281.00.200.450.2590.30.280.530.250.50.260.530.270.70.260.510.251.00.240.460.22100.30.370.570.200.50.340.570.230.70.340.540.201.00.320.500.18

由表4可以看出,修改后的表格非常便于比较4种叶顶间隙在不同工况下的失速点与阻塞点流量,与表3相比更为合理、清晰,具备了表格应有的可读性.

3 结束语

为了使科技论文中的表格符合规范,一方面应在征稿简则中尽量详细说明表格的设计要求,引导作者精心设计表格;另一方面编辑也必须高度重视表格的审理、编修和加工,重视对作者在表格设计方面的指导.编辑应在仔细阅读论文内容并在与作者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表格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造,这样才能保证表格修改的正确性,使作者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中能合理设计表格,充分发挥表格在科技论文中的优势,提升科技论文质量.

猜你喜欢
可读性表格论文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可读性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