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一百多年里的若干个片段

2018-09-17 21:27吴江辉
文学港 2018年5期
关键词:祖父

吴江辉

祖父除了长寿,一百多岁,一生中没有发生过可歌可泣的事情,连来历也是模糊的,没有家谱之类的文字可资查询。我知道祖父的籍贯,在绍兴的一个水乡,阮社一带,但我没去找过,因为去了也没用,我连曾祖父的名讳都不知道。在接续家谱最热闹的这几年也没有阮社方面的人来打听过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曾祖一脉出来讨生活时,身份极其卑微,捕鱼为生,被人忽略了。贫穷总是跟苦难形影相随,这没什么奇怪,但在苦难中依然能活得细水长流,就不是一般专家的追溯式概括所能说通。写到祖父,我在叙述上遇到了困难,一是不能按照编年的顺序,他没有那么丰富;二是他一生的话语加起来也没有多少,而且他很少跟我们谈起过去,亲人间不会有采访式的问答。

一、凉火

祖父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一个很特别很好记的年份,跨世纪的时候,我们取笑他,他跟小他99岁的人一样只跨了一个世纪,实在有些煎熬和无趣。他得意地认为这样好,好记。人老了最大的表现是记性差,活着活着就会忘了自己的年纪。可他忘不了,在本个公元纪年里,那个刻度就是自己的年龄,因此自己始终不会有忘性那么重的衰老。人家也给他记着。

这一年是辛丑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条约,国家气息奄奄。浙中的一片泽国,水深火热。十月初十,离小雪节气只差了两天,天已经很冷,邵家埠村一户捕鱼人家的草屋却着了火。大着肚子的曾祖母一定是受了惊吓,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她感觉肚里的孩子就要出来了。这是这户人家的第四个男丁。家里人本来已经乱作一团,而且会乱上很长时间,现在添个人丁却须少一个干活帮忙的主妇。让她老人家更加焦虑的,还是得有个稍稍遮掩下的产床。不知是谁想到了凉亭,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公益性建筑,简直等同于现在的避难所。所谓“修桥铺路造凉亭”,说的是善人们捐的大功德。祖父一家便是受益者。因而祖父的名字看起来有些随意——凉火——当然一群目不识丁的人也不可能取得意蕴深长。凉火,这个名字,意义上没有偏正,火是凉不下去的,心其实倒也不至于太凉,因为没什么可凉了,因此它在结构上只能是并列的。作个纪念吧。“凉”指的是凉亭,“火”是说出生时发生的事情。不过,对祖父的一家人来说,应该还有说不尽的感激,“凉”字放前头,让祖父把凉亭背在名字里,一辈子。

这是祖父的起点。曾祖母的月子里,天天看着破漏的天空,那是从好心人送来的篾簟破洞里看到的。篾簟是一种粗篾编织的席样农具,晒谷用。现在好在农闲了,尽管很破,毕竟还能遮挡一些寒风。天天听着脚步络绎不绝,穿过凉亭而去,男人的、女人的、穿布鞋的、穿草鞋的、赤脚的,但都不是来探月子的。一窝外地人,能有这样一个临时的窝,已经天可怜见了。刚刚入冬,浦阳江和白塔湖上都无鱼可捕。鱼不是想捕就能捕的,捕鱼人是帮人捕鱼的人,不是自捕自销者。因而产妇肯定奶水不足,食物能果腹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大家也没有去想营养方面的事情。这很可能也影响了祖父后来的身高,一米六多一点吧,村里人背后都叫他阿火矮佬。

后来家里又发生过火灾。那是祖父成家以后的事。在述说这件往事时,他常常被人取笑,遇事不冷静,分不清轻重。逼问得紧了,他才尴尬地笑说自己匆忙慌乱中拿了一把揿,而没有去拿更值钱的小饭桌。揿是渔具,斗状,网的一种,有的地方叫扳网,也有叫赶网的,可见当时家里实在没有别的东西。我们调侃他的慌张,他努力为自己辩解,意思大体是揿是生产工具,必须有;桌子是生活用具,可有可无。再说桌子在生活序列上也不靠前,没有吃的东西了,要桌子何用?

大概是不能再这么“火”下去了。我懂事的时候,祖父早已改名纪福,这是农具家具上号的字样,后来身份证上也是如此写法。“福”具体的指向是什么?如果是49年之前,这福应该是岳父岳母给予的;如果是解放后,那当是感恩领袖。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新社会事情多,翻身做主人了,要用到名字的地方自然多,改个名字也是与旧社会的告别。如果指的是49年前,那该是早就改了的,与祖母成婚之时,也是与一个时代的告别。但名字中前一个字,是“纪”而不是“记”,我听一个与祖父差不多年龄的老人解释过,但语焉不详,只能说是取名的人在字眼上不讲究。我与祖父较过真,跟他说了两个字的区别,他说那是被写的人弄混了,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写过。但他自己认得自己,扁担、锄头、箩筐上都号着字,一看就是自己。过年了,祖父也孩子般地开心,指指各家各户的大门,笑呵呵地说:你看你看,写的都是我的名字,我分福给大家了。

二、起锚

祖父带着我走在浦阳江堤埂上。我们要去邻县的临浦镇买煤球,错过了一班县内的小轮船,于是决定走到湄池,去乘开往杭州的大轮船。埂面上凹凸不平,不时有脚掌大的石头绊脚,我走不快,走得很不舒服。我说要弄把刀,把这些尖石头统统削平。

祖父笑笑说:你好大口气!这些石块拉纤的人喜欢,脚能在这些石头上用力。

我问:你拉过纤么?

他說:哪有撑航船的人不拉过纤?

民国11年,22岁那年的正月,祖父结束第一段给地主放牛当长工的经历,开始行走在浦阳江至钱塘江的水面上和堤埂上。是哪个亲戚介绍还是伙伴叫他,抑或自己去应聘,这些已经不再重要。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船老大看他憨厚有力气;二是他要逃离那个阴森凄切的窝棚,一个千孔百疮的家。

在这之前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大哥,原来一直很健壮,忽然一天拉起了肚子,起先家里人也不重视,谁没个头痛发热拉肚子。但竟一天比一天严重了,乡邻说可能得的是碧螺痧,因为没钱看病,一家人就看着他在挣扎中走了,那年大哥29岁。

老二是种田的,好端端江边人家的人,却在河塘里溺水而亡。

三哥走时只有18岁,本在店口一个寺庙里做长工,一次肚子绞痛痛死了。

生命的神秘莫测,让人生变得恐惧。后来我知道碧螺痧就是霍乱。人世间,无常固然可怕,但无常若变成有常——眼前纵使不被霍乱传染——这样的次第死人,更让人毛骨悚然。他的出逃是对的。这之后,可能祖父连水都怕了。我小时从未见他游过水,在湖里洗澡,也都只在近水边。他说他会一点点水。我会水之后,对他说,在水里会水的人向上浮,不会的人往下沉,并让他试试。他说这个不敢试。我想,老二走后,他肯定再没走到过水的稍深处。钱浦轮船公司的人一定不知道他的水性,要不,会不要他的。

这是祖父人生的一次憧憬和远行。远离死的恐惧,而且一步迈向天堂杭州。

九十多年前,浦阳江水运是诸暨连接外界的最重要的交通线,其上溯浦江、义乌,下行绍兴、杭州,是婺越通衢的黄金走廊,无论货运还是客运都十分繁忙。就货运而言,诸暨盛产的粮食、茶叶、蚕茧等大宗物资远销五湖四海。这里必需的油、盐、布等日用品集散各地,都是通过水运来完成,现在的江藻汪王一带,当年就是盐堆高如屋、白如雪的大盐场。客运则更发达,沿浦阳江和枫桥江的邵家埠、姚公埠、骆家桥等,都是繁华的船埠。来自金华、东阳等地的肩挑客商、差官、学生,大多由这些船埠搭乘航船北上杭州。

祖父所在的是一只夜航船,定时班船,做的是苦力。骆家桥船埠与家里不远,他每天下午都会早早地来到船上,搬好堆好先到的货物,擦净擦干船沿的泥水,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待得没事做了,就坐在船头看日头看水流,等客人。这个水流是有讲究的,要看懂这个水流,心里得有本日历。小事物一旦跟大事物连在一起,一个人的眼界就必须跨越原有的区域。浦阳江流着流着,最后投靠了钱塘江。所以,钱塘江的一举一动,也让上游支流的浦阳江亦步亦趋。这水有时东去,有时西流,其实这是一条大河的一呼一吸,体现在眼前就是潮涨潮落。钱江潮汐,初一十五各不相同,每年的七八九月,初三、十八前后,是大潮汛来临的日子,波澜壮阔的景象举世闻名。钱塘江呼吸的尾声一直传导到浦阳江的骆家桥,祖父记住的就是这个规律,关注的就是这个水流。日头一落山,当然主要的是这个时候江水涨到顶峰了。人吃饱了饭、帆吃饱了风、江吃饱了潮,航船正好起锚,顺枫桥江而下。到湄池三江口,这里还有另一艘更大的船从姚公埠过来,这是沿浦阳江东江而下的大轮船。祖父他们与之会合,攀上大船,由其拖带,顺潮顺水,经临浦、过尖山、穿钱塘,一夜水路直奔杭城。

三、船到南星桥

姚公埠。浦阳江边多埠头,安家埠、周家埠、黄家埠、邵家埠等等,命名方式单一,这里“家”代表了一个聚居的族群。姚公埠不称“家”,尊为“公”,不管是对人的尊崇还是后来人说公私的公,都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听同船的人说,如果站在高处,看它村庄的布局,这村子极有讲究,三面环水,易守难攻,风水极佳。它是周边最富庶的集镇。以前出过人物,后来也出过人物。

临浦。据说,西施当年去吴,从浦阳江上游一路坐船去绍兴,是在这里转的船。西施看见水边小山上遍植苎麻,像极了家乡苎萝山,便在此处盘桓流连。祖父和他的伙伴们因此常常在此发呆,这样一个绝世美女徘徊过的地方,一定有其名堂。时间过去了许多时辰,船上的人开始有点不适。有的是晕船了,有的是寂寞。说到美女,大家才有些兴奋,荤荤素素地又说开了。许多东西祖父都是第一次听说,一个后生家的听得脸红,搭不上腔,还不时被逼得难堪。船上也有读书人、大学生,他们便说一些书上的事情,斯文礼貌,祖父尽管也搭不上腔,但不尴尬。他对读书人另眼相看。

头上月亮一直伴着船行走,若即若离,但仔细看还是移动了一些位置,客人在说船过尖山了。年长的读书人说尖山原是湄池杭坞山的山顶,他看一眼船上的伙伴,讲起了故事:钱大王,就是一千年前的吴越王钱镠。你们知道浙江的杭州段,为什么叫钱塘?这是钱大王带领老百姓修建的海塘。

不管真实性如何,但以后再听人说起钱王故事,凡有人与乾隆皇帝混淆的,祖父会在那人讲完后去纠正。我们去临浦,也会看到尖山。祖父就会给我接上关于钱大王的故事:相传钱王建了钱塘大堤之后,还斩除了一条经常兴风作浪破坏大堤的孽龙,并将龙骨制成长鞭,用以驱赶凶山恶水,钱塘从此“不拆不修万万年”了。后来钱王想寻找一片大地建设王城,他又在钱塘江北岸斩了九个龙头。六和塔以西的九个山头至今还流着殷红“血水”。钱王继续往前赶,寻找他心里的龙蟠凤仪之地,不想碰上了威武不可当的杭坞山,钱王恼怒,来到山脚,祈求土地神帮忙,将大山迁往他处,但是大山无动于衷。于是钱王大怒,执鞭上山,飞身骑坐山腰,对大山狠下一鞭,用力过猛,以致削断山顶。山顶飞到了萧山境内,因此称作尖山。而杭坞山巅,则留下了二三十亩大小的一块平坦地。大概打累了,钱王在山腰上坐了一会。这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屁股印,像两汪清清水塘,至今完好,大雨水不满,久旱水不干。千百年来,也有妇女焚香祈拜,然后试坐以求怀孕。甚是灵验。

这是祖父较完整叙述过的一个传说。后来我们再去临浦或者南星桥,他都会再次讲到。他坚信,神人自有神力。

过了尖山、义桥,马上就到南星桥,这是这趟航船的终点,也是这辈子祖父自己到过的最远最大的地方。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子夜时的杭州黑漆漆一片。那时杭州已经有电,但是电灯还是不多。祖父认为,这是杭州的边,再进去,便是自古繁华地了。正这样想着,客人上岸了,他便去把粮油等货物搬上码头,把新的布匹、糖盐搬到船上。忙完了,祖父和伙伴们就看星星,看江岸,看到涨潮了,就立即拔锚起航。这潮水,等天亮了刚好涨到骆家桥。

潮汐小的时候,油料供应不上的时候,他们就自己撑船、拉纤,一路负重,走尽钱塘水道。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撑船、拉纤的累,但力气和心态恰是走夜航的基本功。

这一上船,就是十年。这十年里,祖父娶妻生子,日子过得水光潋滟。

这是一个轨迹,也是祖父一生的眼界,这眼界水涨船高。

我们这次坐轮船去临浦,路上需要一个多小时。祖父喜欢看着窗外景物变换,向我讲述过往的见闻。那些景物与几十年前没有大的变化,那是祖父记忆的原点。

四、阿伯

按姓氏确定村名是最传统简单的命名方式,各地用得也多,如孙家、马庄、刘村等,简洁明了,温馨自然,让族人有归属感,这是乡愁的源头。我们村的名字叫李家,不是吴家,但我得承认这是我们家,祖父是入赘的,李家即是吴家。我不习惯叫现在的名字,这是一个由临近的顾家、李家、斗门村合并而来的新行政村,村子合并后,我們被叫作斗门村。斗门是一种水利设施,最多表达的是它的功能性,做地名可以,作为一个村子的名字,少了亲情,很难归属。这名字没根。

我们的村子很小,小得十里之外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村子。以前有人问起哪个村的,我答,李家。看对方一脸迷茫,赶紧解释就是斗门和七里之间的小村庄。对方继续迷茫,那里还有个小村子?其实,现在固然村与村已经连在一起了,但那时的边界还是很清晰的。与祖父往斗门方向走亲戚,过了土地庙,他会让我骑在背上,表明出村了,路远了。母亲有段时间在七里学校当民办教师,晚上要政治学习,就非得拉上我壮胆,因为晚上回来时,俞蔡塘边的乱石岗上常常会见到鬼火,飘飘忽忽,跟着人飘移,吓得我们不敢喘大气。怎么能怀疑村子的存在呢?村子虽小,但面前是方圆百余里的白塔湖,湖里有湖,湖中有天,鱼米之乡,饿不死人。

显然,祖父很满意李家。

他也没什么可挑剔了。其时,他的父母、兄弟都没有了,那都是一个个不堪回首的悲惨故事。现在他等于是重新找回了父母,找回了家。入赘者本就比女方会矮去一截,得到一些总是以失去一些为代价,祖父不会在意这些。何况妻子长得高挑、白净、贤淑,快人快语。小舅子也瘦瘦长长,文静聪明。他们丝毫没有把他当外人看。

李家对他也满意。人矮些,但敦实,有力气,湖里山上的农活都是一把好手,一天做到晚不歇手。交给他一分的事情,他能做到十分。不多言多语,只是傻呵呵地笑。这是老丈人最愿意看到的,现在是家里有两个儿子了,一长一矮,一文一壮。一扇大门两根柱子拄着,这门实了。第一年的春耕时节,岳父发现这新女婿不会插秧,就问:“不会?”答:“不会。”又问:“没学过?”答:“不学。”岳父觉得这人有点脾气,暂且也不多说。

我小时,我们跟舅公一家还住一个屋檐下,分灶吃饭而已。房是草房,墙是泥墙。那时也是草房即将成为历史的时期了。我们家在草屋前已经建有20来个平方的瓦房,叫小间,大概是父母的婚房。我跟母亲住在小间里。舅公是粮油厂工人,每天下班回来都要咪口小酒,他用一支筷,在酒碗里蘸蘸,向我招招手,“来,你也吃一点。”我摇摇头不吃,这东西闻着香,吃了让人不舒服。他就夹起一两只虾给我,笑着摇头,“外甥狗,吃吃朝外走,何况外甥子,还怕酒,像爷爷的。”他的外甥,就是我父亲,那时在张家口的一个部队学校当教员,每月有钱寄给家里。我们两家都准备建新房了。

舅公对我父亲很满意,会喝酒,也会读书。祖父对舅公很羡慕,文化不高,但会读书。当年父母叫他去买东西的钱,常常被他花了,在父母的责问前,只消说买了书,便什么都没事。一捧起书就常常误了吃饭,需一遍一遍地叫。我有时看书入迷,祖父就说,像舅公的。祖父觉得岳父的观点是正确的,惟有读书高。所以他自觉包揽了除插秧外的几乎所有农活,还有酿酒,舅公喝的酒,后来父亲喝的酒,都是祖父所酿。白药自己做,酒放酒,酒味特别醇厚绵长。

父亲招待客人时,总要说一句,“尝尝,这酒有劲,我阿伯做的。”

我的父亲母亲,两个姑姑,舅公的子女,我的表叔表姑,全家人都叫他“阿伯”。这样的称呼是入赘女婿的标志,听起来有些别扭。

“哎——”祖父应得很大声。

祖父入赘到李家后,还在钱浦轮船公司做了几年。后来鼓励舅公去了新建的粮油厂。祖父的解释是舅公文弱,去工厂做工不累人,两人换一下,正好家里的农活也有个着落。其实,祖父家里没有田地,他的新工作是到邻村地主家做长工。不知道这是祖父自己的想法还是岳父的通盘考虑。

他当时的心里可能有过小疙瘩,但没有说出来,表面上还表现得很配合、很支持。这只是我的分析。祖父老年时,出于某种敏感,嘀咕过他的功劳,但不管什么原因,这都是他的狭隘。当然从祖父的角度去分析,若当初心里真有个小疙瘩,也正常,毕竟船上的活比农活要轻松一些,挣的钱也多,但只要应承了,都表明他顾全大局,对岳父母的安排没有二话。

祖父非常感激岳父岳母。我们对祖上的认知,几乎全部来自祖父在祭祀上的言行。过年、清明、冬至等重要节日,祭桌上要放许多碗筷,主要的就是岳父岳母,他一一叫过称呼,表过孝心,然后跪拜在地,一丝不苟地磕头,样子很古老。这个仪式在“文革”期间中断了几年,过年过节,他就在家嘟哝,“这个又不是迷信,只是纪念纪念”,虽心有不甘,但毕竟不敢。我们就说:“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他于是缄口。仪式恢复后,他又严肃地跪拜,直到将近百岁,实在跪不下去了。不跪之前,他有段告白,向先人致歉。但每个仪式,他依旧亲力亲为,严肃认真,禁止嬉笑。

五、下中农

从夜航船回来,祖父就在隔壁村的地主家里打长工。他引以为傲的是一直做到了土改,而别人要么是短工,要么是做了一两年就不做了。不是人家家道殷实了,而是东家找借口,把人家打发了。他觉得自己干活好,除了种田,别的都上得了手,做得精细,从来不偷工减料,不潦潦草草,东家对他信任。我们故意说他阶级观念淡薄,被剥削了还不觉悟。他就马上推说自己没文化,那时不知道有阶级一说。在称呼上,他也不叫地主,而是先生。并且强调先生不是一般人都能叫的,得有文化、有田地、有威望,而东家是。我们又批判地主的田地是剥削而来的,他认为这个说法不尽然,地主只剥削了穷人的力气,穷人本来就没有田地可供剥削,再说有田地的也不一定是地主。我们就更加认为我们的农民太过奴性,太过善良,没有反抗意识,满足于眼前的温饱。

过一段时间,祖父又淡忘了阶级观念。他要现身说法时,就又提起当年做长工的事情,这次说的比以前说的把长工做长,没有根本的区别。他坚持认为要老老实实做事、做人,老实人不吃亏。比如,做长工时,春耕、夏天“双抢”时节,劳动量大,要求高,人吃力。连饭都是东家派人送到田头的。烈日当头了,白塔湖岸边会突然冒出个人头来,叫一声“吃饭喽——”,大家便立即停下手头的活,啪啪啪啪从水田里蹿起,找个杨柳或桑树的树荫处,开始狼吞虎咽。往往只有祖父还在田里,不是想表现——他反复说明——只是要把手头的活做得到一个段落,比如割稻就割到头,再比如耙田就耙到田堘邊,这样就少几个脚坑,种田的人就不会把秧苗插到脚坑里。当然祖父还有一点点的小脑筋,他要主动有别于其他人。他解开衣扣,坐在红叶柳下吃饭,第一口扒进嘴里,就看见下面的饭里有亮汪汪的油珠泛上来,花椒的香气直钻鼻子。果然碗底埋着一块很大的腌肉!东家自己吃的就是这样的大肉。祖父比划,半公分厚,四五公分宽,超过四五公分的长。他认为这是东家对他的赏识,对他的奖励。这是个懂管理的地主,东西虽然不多,但只要有别于旁人,一样能达到激励的目的。我们又怪他太老实,被地主利用。我们问他,吃饭时,大家是坐在一起,还是像你一个人单独吃。他说忘了。我们就告诉他,每个人的碗里都埋着一块腌肉,这是剥削者常施的小伎俩。他涨红了脸,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后来我们家里的腌肉一直就是这个标准。约0.5×4×5厘米,腌的时候撒点花椒,肋条,大肥肉。祖父说,入味。这是一个长工的财主梦,是穷人的奢侈享受。

50岁那年,刚刚开春不久的一天上午,东家先生叫祖父去家里坐坐,喝喝茶。这让祖父有点紧张,他们可不是能平起平坐的人。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的谈话,祖父一直都是被动者。好在先生一直在说他的好话,关心他的家庭,东一句西一句,让他一颗悬着的心有了着落,至少不至于被解雇。聊到最后,先生向祖父透露了一个信息,如果祖父有意,他会低价脱手一些水田。

这天夜里,祖父翻来覆去睡不好,不知是上午喝了茶的缘故,还是有点激动。总之心跳得很快,睡不踏实。

很快,祖父从东家手里买得了五亩良田,一头耕牛。田在自家门前,东靠白塔湖,灌溉护理极为方便,田的名字就叫东五亩。当然,价格不能与人透露,先生反复强调过。对祖父而言,即便先生不强调,这价格也足以让他守口如瓶。祖父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靠着自己勤勤恳恳做长工,竟然有一天有了田地、耕牛,有了老婆、儿女一家人,加上自己有的是力气,以后的日子值得高看一眼。他觉得这是做老实人的福报。

土改自南京、杭州款款而来。划分成分时,祖父的老东家当然还是地主,但是成分的含地量已经大大降低,加上民风淳厚,使他已足以与新政府相安无事。大家都羡慕东家的远见,把子女送到了大学里。这几个大学生儿子又对天下大势的把握很准确,一听到北方土改的消息,就让家里赶紧处理田产。后来,子女们有的留在大学里当教授,也有在北京的国营大企业里。

由于土改工作量大,进行得也比较温和,家庭成分先是由自己申报。对照条件,祖父有田有牛,應该划入中农,好在工作组干部广泛听取民意,体恤老实人,给予调整到下中农。祖父感觉失落时,已是尘埃落定,对照其他人家,比如后门的汤校舅公,田地多于五亩,住着瓦房,也定了贫农。更为失落的是,当了半辈子长工的赤贫者,到头来成了团结的对象。因为土改的总路线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尽管人家安慰,贫下中农是同一个阶级,但祖父觉得毕竟不上不下。这事成了他终生遗憾。我们笑他又上了地主一次当,但他坚持认为先生好心是真的。

我后来去北京参加一个乡贤团拜会,会上遇见一位精神矍铄的乡长,其时他是一家国有大企业的老总,席间说到他的村庄和家人,我知道这应该是祖父东家的儿子。我回家时与祖父说起这个人的名字和情况,他说就是先生的儿子,也是大学生,并问我有否对他不礼貌,直到我说恭恭敬敬他才满意地点点头。

六、日本佬

祖父最惧怕日本鬼子,被抓去过,记忆里的东西就是躲和逃。

日本兵来到诸暨后,不时地有消息传来,都是杀人放火的事情,惨无人道。先是三江口惨案,死了上百人,死尸被抛入江里,浦阳江上一片猩红,哀嚎两岸。后来是浬浦惨案,死了一百多人,房子被烧300余间。又有尚山头惨案,双桥、安华等地的惨案。那几年几乎每天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常常拖儿带女逃难。跟着人家逃到后山上,祖父担心山不高,树不大林不密,如果鬼子搜山,大家都逃不出去,如果烧山,大家就死定了。在人家都往山上躲的时候,他却往白塔湖里逃,认为那里河浜纵横,神秘莫测,日本佬肯定找不到,但又担心自己水性不好,怕照顾不好妻儿。这样的害怕不止祖父一家。

快过年了,有国军来此驻扎,大家心里稍安。有一天,消息传来,鬼子已到湄池。于是,国军官兵匆忙撤退,为赶时间,部队从白塔湖里穿湖而去。这支号称七十九师的队伍,人多,拥挤,情势紧迫,一时组织不起太多船只。窄窄的木桥承载不了溃乱,很快坍塌。队伍里大多兵员来自北方,不习水性。他们在村口、田野的草垛里抱一捆稻草,借草的浮力开始渡河,加上天冷,许多士兵就沉没在了湖里。后来,确有日本士兵经过,不过只有几人。大家没有心思去嘲笑国军的无能,只有更加惧怕鬼子的凶残。

顾家村有个捕鱼人,一天早晨天不亮就出去叉鱼。看见一个日本兵蹲在江边屙屎,想起三江口惨死的亲人,心头火气,一鱼叉叉向鬼子头颅,并把鬼子尸体绑上石头,沉于斗门闸下。当然此事后来被鬼子知晓,又招致疯狂杀人。

这是祖父经常讲起的两个故事,他非常敬佩渔民英雄。尽管这样的举动,他不可能去做,也不敢做,但他内心里敬佩。这些故事有可能直接带来了后来一些事情的走向。有个远房亲戚,在国军某部当副官,想帮帮祖父一家,提出要带父亲——祖父唯一的儿子——去当兵,并承诺不会让他吃苦。祖父断然拒绝。但若干年后,祖父却毅然送儿子去了朝鲜。

入冬后一天,村口大樟树下,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祖父也在,聊到某人过年富足。他的四只大鹅,洁白如银,此刻正在已收割的稻田里踱步,拾遗捡漏,不时高歌一嗓,仰着头,不可一世。他想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有人开他玩笑:便宜点卖给我们,趁早吃掉。吃了是自己的,待价而沽,说不定哪天日本佬来了,都给他们抢走。某人当然不肯,嘴上还不干净,说他们是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话音刚落,一个过路人跑过,说日本佬来了。大家来不及逃散,一小队鬼子就到了。某人正在赶鹅,日本佬刺刀指着他,叫他把鹅赶过去,他很顺从地过去,对着鬼子点头哈腰,一连声地说:大先生想吃鹅,拿去,都拿去。日本佬还在叽哩哇啦,他已经双手捏住鹅颈,一手两只,口里说着都拿去都拿去。日本佬见状,收起刺刀,提了鹅就往湖里走。他还向他们一个劲挥手,说慢走啊——慢走啊——慢走啊!说到后来,终于嚎啕大哭。见到鬼子已走到湖心,又开始破口骂娘,我日你日本佬十八代廿八代祖宗,但“大先生”们都看不见听不到了。于是,某人遭遇了众人嘲笑。说是你自己送上去的呀,还都拿去都拿去。祖父胆小,看得喘不出气来,庆幸鬼子只要了几只鹅,如果他们要人,我们现在还笑得出来?他十分感激那几只鹅,事后在一众取笑者中轻轻对养鹅者说,你应该先给一只试试看,他们人不多,一两只差不多了。某人无限痛惜,又大哭起来:你怎么不早说啊!

终于,不久,祖父被日本兵抓了壮丁,挑子弹,一路向东,往绍兴方向走。据祖父描述,这支二三十人的小分队,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带的东西很重很多,子弹药品都有。我们判断这是一些非战斗人员。耳闻过太多的鬼子暴行,祖父心里特别害怕,谁知道鬼什么时候掐人呢?怕这一走过年都回不来,甚至永远回不来。怕归怕,东西还得挑,一路顺从,尽量取得日本佬信任,只在心里打着算盘。他在沿路村民的口音里辨别离家的远近,他要等足够远的时候,找机会实施计划,要让鬼子觉得追赶回去不合算。一天傍晚,走到一个山村,天很冷,鬼子们都去吃饭了,祖父坐在路旁发抖,帮着看东西。一个翻译官模样的人见状,在装东西的箱子上拿过一件蓑衣,扔给祖父。穿上蓑衣,马上,祖父的身子热起来,心也热了起来。这时,正巧过来一支中国军队,日本兵准备迎战,一片混乱。混乱中他拔腿就逃。山村里没了方向,也不敢问路,只向着自己心里的方向且跑且走,没人时跑,见了人就走,因为怕暴露目标。一天后逃回家,他总是担心日本兵会追回来,会连累家人。这次被抓,尽管有惊无险,但他的梦里一直心惊肉跳:日本兵知道他逃走,暴跳如雷,一路车马飞奔,举着滴血的刺刀,追赶而来。

七、石头浮水

我出生的时候,祖母已经去世两年了。她是大饥荒时期走的,吃糠造成的。我对祖母的一点点印象,都是靠人家提起时的片言只语绘就。人家提起的时候,往往是有背景的:生活中遇到了难题,要是姑妈还在就好了,可以问问她;某个姑娘出嫁了,又想到她,这孩子是她照顾接济过的;我们家来了客人或者祖父发脾气了;对我而言,是不想洗碗,人家说你奶奶在的话,哪轮得到你洗碗?就很羡慕其他有奶奶的小伙伴。總之祖母个子高挑,能干,还是妇女干部,为人做事爽直干脆,很有人缘。别的村一个年轻的妇女干部,按现在的说法,是祖母的粉丝,坚持认她做了干妈,直到现在,我们两家还在走动。祖父在农事上是个完美主义者,对人家的敷衍了事看不惯,常常唠唠叨叨,骂骂咧咧,而且固执时没人劝得进,祖母过来,只需瞪一眼,或者喝一声:好了没有!祖父当即低头哑口。祖父属牛,这头犟牛只有祖母能够牵顺。我的父母和表叔表姑们都认为,我祖母的去世使祖父的性格脾气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在多年的中学教师经历中观察到,父母的早亡,哪怕只失去了其中一人,对子女性格的影响都非常大。年轻丧偶,也会如此。他们往往显得自卑、孤僻、固执,有时甚至尖刻、不宽容。祖母的去世,一定加剧了祖父的固执。这一点,我父亲后来的感觉则更明显。尽管那时祖父已六十一岁,但他后面还有四十多年的孤单路途,何况祖父祖母感情深挚。固执是一种思想的阻塞,让人让己都不舒服,能够回旋圆通才是健康有机的智慧。

大姑出嫁时,祖父不同意,原因是男方有小赌赌的嗜好,祖父对这种不劳而获的做法非常反感。我们认为重要的是他怕输,穷怕了,更怕在人生的赌局中输掉女儿。但大姑还是嫁过去了,大概是后来祖母默许了。大姑的家就在白塔湖的对岸,祖父在自家后山上发一声喊,对面的姑姑就能听见。大姑也常常回娘家来,阿伯长阿伯短地亲热,祖父一直不理不睬。

又是一年冬季到。浦阳江的堤埂上,都是做埂人。撬土的,挑担的,夯实的,热火朝天。在浦阳江流域里,这是每个冬季农闲时农民的必做功课,让滔滔江水只为我用,不成灾患。祖父当然也在其中。我们村的修护埂段就在大姑家门口,只隔了一口叫马塘的池塘。大姑提了茶水、点心一趟一趟地过来,祖父就是无动于衷。一天傍晚歇工,几个辈分上与祖父差不多的男人,架着拥着拉着他,想让他去看看大姑家。马塘头,祖父突然站住,拨开众人,双手搬起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举起,砸到塘里。指着大姑的家,向着旁边的李家人和大姑家的邻居说,这块石头浮出水面了,我才进她的家门!

大姑在性格上像我祖母,爽直、热情。四五十了,还口口声声唤我父亲“小弟弟”,我们去的时候,又是炒菜,又是温酒,真把我父亲看成当年的孩子,让我们一帮表姐表哥惊讶羡慕不已。姑夫和大表哥常常穿湖而来,送过来一只鸡鸭或者一刀肥肉,因为祖父爱吃肉。在压岁钱也被当作“四旧”破了时,我们去大姑家拜年,却照样能够拿到压岁钱,我和弟弟都喜欢这个“四旧”,也乐意去大姑家走走。

初中时,一个下雪天,我和同伴从别处回家,路经大姑家。大姑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招待我们吃了点心,荷包蛋面。两人热乎乎回家去的路上,绕过马塘,同伴向我转述了祖父砸石头到塘里的传说。我不信,我知道,祖父可不是说话不算数的人。而且从懂事起,我就一直跟着祖父来去大姑家,看不出他们父女间有过任何隔阂。同伴大人似地说,毕竟是父亲和女儿,血脉相亲,说过就说过罢了。他说他只对我祖父的石头浮水感兴趣,石头怎么能浮出水面呢?你爷爷也真是!

回家我就向祖父求证此事的真实性。祖父只顾自己织网,他在给我的揿收边,这个我还没有学会。他低头干活,不回答我。我再问,你砸过石头吗?他说砸过。我问,那石头浮起来了?他说,浮起来了,难道不可以吗?见我一脸疑惑,他笑笑说:有一年大旱,马塘干了,见了底,石头不是浮上来了么?说完满脸得意。我想,他应该是得意于天助。

在婚姻和情感问题上,小姑也吃过类似的苦头。

八、一封信

我父亲是祖父唯一的儿子。祖父曾经还有个小儿子,没养大,很小就被碧螺痧叫走了。父亲还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了一所部队学校当教员,是军官。照理,他应该为这个儿子骄傲,但在后来他们的共同生活中,一直冲突不断,而且许多是祖父单方面挑起。

晚上,快七十岁的父亲又开始喝酒,快一百岁的祖父在一旁洗脚。脚盆里的水凉了,儿子还在那里喝酒。祖父就骂:帮我倒下洗脚水,会累死你?

第二天,又喝酒,洗脚。父亲看得差不多了,站起来就去倒脚盆。祖父又骂:我老得连洗脚水都倒不动了?父亲站在那里进退两难,知道阿伯在为难自己。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两田制”改革,祖父要求分田,我们家只有他是农村户口,父亲觉得大不妥,在人家处租来几分水田,谎称是他的口粮田。结果谎言被人家一个漏口戳穿,当然又是不依不饶许多时日,亏得我能从中斡旋。

再往前,八一年,我们家老房子翻新,一层改两层。父亲认为楼梯造在边上,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祖父认为楼梯应该从堂屋上去,今后我与弟弟一人一边,楼梯共有。父子双方争议、分歧很大,都不让步。做设计建造的亲戚也倾向父亲,祖父被孤立。那年我还在读大学,尚未放暑假便被一个电话匆匆叫回:祖父绝食。

我临时在斗门供销社买了一斤香糕,半斤装,两包,直接进了祖父房间。我把东西放他床头,说这是绍兴香糕,他说“我眼没瞎。”我去盛来一碗粥,他连看都不看。我给他泼扇,说好话,他就是躺着不动,表示在楼梯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外面的一方来叫我商量,村里的长辈让我表态,说房子的主人以后是我和弟弟,现在的分歧也因我们而起。其时弟弟还在读初中,自然我的话分量更重些。我表态,放堂屋中间。于是,大家马上附和,两个孙子今后工作了,老家只是一个旅馆,楼梯在边上洋气,在堂屋大气。

又这样谈了一会儿,我去向祖父汇报,他已坐起在床头,摇着蒲扇,一包香糕和一大碗粥都已精光。他说,我听见了你们说话。

我又为父亲说好话,其实父亲已经妥协了,他们父子一个性格,要不然我的意见也只是废话。父亲只是“顺”了,老辈人劝“千孝不如一顺”,他常常健忘。祖父却挖起了陈年旧事。文革开始后,学校解散,父亲复员。父亲在部队的后几年处境不好,原因主要是在学校里说母亲是饿死的,思想跟不上形势。后来终于得了病,虽然经过治疗了,但复员后身体还是非常不好,带着严重的脑膜炎后遗症,且常常休克。回家时,用复员安置费送给全村每户人家一套《毛选》,砖头一样厚厚的四本,不分老幼每人一枚领袖像章。祖父内心里非常不满,又不能有任何表示,怕被揭发,因为事关政治。后来好多次看见,别人家里并不把宝物当回事。那宝书红红的显眼,一目了然,正好盖在菜坛上。那时的农村连砖头也并不多见,宝书的重量大小正合适封盖,一本不够就两本。领袖像章则被当了别针补破洞,根据不同大小,小一点的补蚊帐,大像章补蓑衣。祖父将对邻居们这些不爱领袖不爱书的行为,迁怒于父亲的一厢情愿,但又不能公开表示不满,只好寻找别的缺口。

十年后,父亲的问题得以改正,虽不叫平反,但也恢复工作,恢复军籍,恢复职务,补发工资。在父亲临去张家口学校前,祖父对父亲有过较为具体的交代。特别是关于我母亲的随军和户口问题,因为母亲的问题连带着子女,关系这个家今后的走向。祖父觉得亏欠过我母亲。她在学校读的是林业,分配时我还未满周岁,工作单位又在哈尔滨,祖父坚决不同意她去。这次确是一个补偿的机会。一个月后,父亲从部队回来,祖父问他交代过的事情落实情况。父亲说,部队首长确实问了,并说了一大堆安慰的话。父亲向组织表态:全党水平提高了,我个人没要求。祖父当即关了房门去睡觉,尽管还是上午。

我觉得,楼梯问题正是一个积累性的爆发,他憋得实在难受,憋不住了。

我想到另一件关于父亲的事情,那件事情我一直认为是祖父的觉悟,现在想来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那年,父亲响应国家号召,报名要去朝鲜。可是,他是独子,可以不去。那段时间,父亲去后面汤校舅公家里串门都遭轰赶。汤校舅公与祖父同年,有两个儿子,怕被父亲说动。现在想来,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心思都一样。无非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识字又生性胆小的祖父,选择了沉默和顺从。祖母是妇女干部,装也要装得支持。

两年后,祖父的一个举动被人关注。他几乎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去斗门,很有规律。有人注意到了,他每次去都是早早坐在轮船码头,等待两班轮船的到来,一班从杭州过来,一班从湄池过来,仔仔细细看着每一个人上岸。因为他听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后来,与父亲一起去朝鲜的人,有的回来了,有的没回来。

祖父去得更勤了,只要没有赶节氣的农事,他一定守在码头。有时甚至走到湄池,江水浅的时候,轮船只能停靠在湄池码头。也顺便去候候火车,这些地方都是归乡人的必经之地。祖父接到过从朝鲜回来的邻村人,也问不出自己儿子的消息,却意外地知道某某和某某某牺牲了。到后来他甚至不敢再去码头,唯恐听到他不想听的消息。

大家都认识这个在这里等儿子的李家人。所以,邮局送来一封信时,有人直接就指认这个矮个子中年人就是收信人。祖父知道这封信一定与儿子有关!在此之前,他们没有收到过任何书信,因为根本就没有其他人在外地。他急急地往家赶,内弟识字,马上就能知道儿子的消息。他从来没有感觉过这份沉重,捕鱼拉网时没这么重,撑船拉纤没这么重,赶牛耕田没这么重,挑泥做埂没这么重,连睡觉时手压胸口的魇梦也没这么重。他拿不动这封信!

舅公抖着手拆开这封信。祖父看见内弟看信时的眼神,就一屁股坐在靠墙的小凳子上,不声不响。看看妻子,祖母也在找凳子坐,并开始落泪。舅公看看姐姐姐夫说,信里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舅公拿到七里学校的老师那里去读信,也被告知不认识。大家都是读书人,怎么可能一个字都不认识呢?莫非是人家隐瞒了一个真相?这只能增添祖父祖母的猜忌。舅公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深夜,看见一张破碎的《申报》,他立即受到启发,就说想想办法把信送到报馆去。

在度日如年的等待中,报馆传来消息:这是一封来自朝鲜的信!信是用朝鲜文字写的,是朝鲜政府写给抗美援朝战士家长的感谢信。信中告知,这些战士已经回去中国。祖父祖母深吸一口气,开始骂儿子心里没有父母,没有及时报个平安。

父亲那时做的是无线电的收发工作,涉密。

我知道,祖父与父亲现在的状态,也还只是价值观上的分歧。

九、起新屋

我们村后山的半山腰,有一处小水塘,十多个平方,一米多深,常年积水。我们现在去山上扫墓都会经过,那是祖父和我挖成的。

我四五岁的时候,父亲还在部队。对那个年龄的其他事情,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每天与祖父一起上山挖沙土。我背一个他新买的羊角镐,那只是一个叫法,按形状和大小,应该叫牛角镐,两头尖尖,适宜开山挖沙,也能敲开很大的石块。他在畚箕里放上我的小锄头,陶土茶罐,一起上山。挖上一会,祖父就一担一担往山下挑。不知道挖了多少天,总之后来我们的新屋造起来了,夯土墙上用的就是我们挖的沙土。山上就此留下了那么一个大坑。

这在祖父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有一座自力更生建造起来的属于自己的房子,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祖父在有生之年实现了。40多年前来李家时,一无所有,一身衣服还是半旧的。现在什么都有了,这么一个三间一居头的大工程,完成了,还不欠一分钱的债。大家都来祝贺他,恭维他,当然都是话语上的,祖父一一坦然笑纳,他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祖父后来说过,当时真想不出自己这辈子还缺什么。如果祖母也还健在,让她也享受享受这敞亮的新屋,这一定是祖父想到的,但他不说。

新屋依山傍水,就势而建。一堵墙头一砌,坎头变成地基,使房子高出了晒谷场许多。坐在门口能够看见大半个白塔湖,湖里千顷碧波,万亩良田,都在眼睛里。村里后来要在坎头墙上刷标语,祖父否定了“战天斗地”、“深挖洞,广积粮”等词条,选择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这句口号。他对这些句子的意思似懂非懂,大概是觉得这一句带劲、吉庆。这幅浓墨大字,一直留存到了翻建楼房时才刷白。

新屋建好后,祖父曾想去填平那个挖沙形成的坑。看见坑里积了水,有人用这个水在浇灌山上的作物,于是就由着这个水坑水满水浅。我们村背后这山不深,坑又在半山,没有多少山泉水流出,坑里的水大多是雨水,但水坑却没有干涸过。

连这些也都是祖父沾沾自喜的。

一次,父亲和祖父无意间说到房子,而且是人家的房子,内容涉及权属和谁为主建造的等问题,那户人家不止一个儿子。说着说着,父子俩顶上了。大概是祖父向着那户人家的爹,父亲则向着儿子。不知父亲说错了什么,祖父大怒,扬言要掘掉屋里的沙墙,声称那是他的沙土,是他一担一担挑来的。祖父的极端,来硬的一定劝不住,他的性子是钢,越锻越硬。他拿锄头时瞟了我一眼。这一瞟给了我灵感,我也来横的,对他说,你要掘我不拦你,这沙土确实大多数是你挖的,但是你认清楚了,只能掘掉你挖的,不能把我挖的带走。他呵呵发笑,说你才挖几碗?我逼进一步,严肃地对他说,一颗也不行!这一笑,他大概把心笑软了。人家夺了他的锄头,他没有再发威。

事后,父亲说自己没说什么,更没说钱的问题,这是祖父的尊严。那自然是祖父多心了,敏感了。我们都说新屋是祖父造的,谁当的这个家,谁就是建造者。

十、呼噜与扎肉

我一直跟祖父睡一张床。我觉得我极其必要与他睡一起。尽管他在被窝里放屁,很响亮,但与他睡一头,影响还是不大。那几年,他70岁左右,在我一个孩子的眼里,他早已是个老人了。上床头件事,就是拍死所有帐内的蚊子。待我洗净沾满鲜血的双手回去,祖父已经轰隆隆地睡着了。祖父睡觉打呼噜,打得跌宕起伏。一开始还是抽拉风箱一般,呼——哒,呼——哒,颇有规律,在这样的节律中,我也容易入睡。待得我瞌睡,他的呼噜即开始变奏,先是拖个长音,慢慢地向上提,然后开始转弯,偶尔给几个飘音,换过一口气来,渐渐回复,归于平静。你以为一曲终了,是个尾声。他却鼓足了气,雷声又起,而且长长地直直地呼出去,终于“呃”的一声,戛然而止。我猛然惊醒,立即去推他的脊背,三四下后,他动一下,表明还在,安好。有时听得他突然歇声,妈妈也会在堂屋里大声地叫“阿伯!阿伯!”直到叫醒,有过应答。然后继续睡觉,继续听他呼噜。但这次在节奏和程序上,与前次又有不同,只最后“呃”的一记断气声都相同,让人觉得每次呼噜都是险象环生。因此,我有责任睡在他的身旁,时刻保护。

祖父吓我,小孩不能跟着老人睡觉,老人气会吸走小孩精气。我摸摸他手臂上腰背上紧绷的肌肉,表示他不老,而且睡在他身边我踏实。

我最喜欢突然来客人,撞来客,家里没有肉菜准备。其时,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祖父就會派我去斗门闸上的小饭店买肉,扎肉。小饭店是国营的,扎肉一角五分一块。这种肉的烧法绍兴特有。白塔湖区域因与绍兴接壤,饮食上接近。扎肉在制作上与东坡肉相仿,都是小火慢炖的作品,都用五花肉。东坡肉只取肉的部分,扎肉连着排骨。扎肉烹制时用粽叶丝扎紧,有精有肥,骨头也炖得酥了,一口嚼碎了粉粉糯糯,都是骨质鲜味。东坡肉是热吃,扎肉是冻肉,炖时放了桂皮茴香,即使冻着也极香。每次来客,祖父都算好客人,给钱时悄悄说一声:老规矩。有一次,我太急,未出店门就拿起一块吃了。吃时,刚好撞见一个喝馄饨的同村长者,当时打过招呼,也没什么。到家时,那老人也很快回来了,特意把祖父叫到屋外,告诉他你孙子在路上偷吃了扎肉,好多人看见,影响不好。哈哈哈,祖父笑得很大声。这是祖父与我之间的约定,每次都多买一块,在路上吃掉。这样加上吃饭时再分到一块,不动声色,我能吃上两块!

十一、皇帝要吃公鸡蛋

小时,弟妹住在外婆家,家里很多时候就我和祖父两个人。每天到了晚上,他就催我看书、写字。于是,昏黄的夜里,凳子上,老猫蜷成一团,眯起眼睛;我看书,大书小书一大堆;一旁的祖父用竹篾编篮子、补畚箕,打草鞋,有时也坐着不动,看我。偶尔,我看他一眼,他朝我笑笑,笑容很干净。其实,那时没什么要紧的书要看,我看的尽是闲书、连环画册。但写字我不情愿,临毛笔字帖很烦人,可在祖父面前我又不忍让他失望,就学写毛主席诗词的手迹。这种字一会儿工夫就能写上几大张。而且我专学《七律·长征》,这幅字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写着带劲。写完问祖父写得怎样,他就点点头笑笑,他能评价什么呢?逼急了,他就拿着纸端详半天,说已经跟毛主席写得一样了。这时我就赶紧收摊,向他得意地笑笑,他也似乎很得意地笑笑。我笑取巧得逞,他得意什么呢?

我宁可跟着他去掘番薯、种菜。

他带我去毛豆地挖地蚕。那时,呋喃丹等农药远远没有研制出来。我们种的毛豆,才长出嫩芽,或者刚刚成株,就被齐根咬断。看见有干瘪耷拉的豆苗,附近有个小洞,洞里必有一条灰白的虫,就是地蚕。我们先是用竹棒撬,用锄头挖,但也同时容易误伤好苗。这件事情很快就变得烦腻。此时正好尿急,我就对着地蚕洞一通激射,想不到一条大虫就浮了出来,像是投降。我让祖父也来一下。祖父尿了,但尿量不够,加了点水,地蚕才缓缓出来。尽管我们有点激动,但毕竟祖父的尿出得有点缓,我的又只能来一次。我们几乎同时说出来:灌水。

祖父表扬我会动脑筋,也原谅动过脑筋的小错误。

我与同伴一起去拔草。学校里有积肥的作业,草也以斤算。那时,湖里的草很少,大家都积肥,草一露头就被拔走。我会讲《水浒》、《岳传》,拔着拔着一伙人就坐在田埂上听起故事来。待到时间迟了,才想起作业还未完成。当时,正是油菜花开季节,油菜地里草很多,娇娇嫩嫩,瘦瘦长长,一捋一大把。我们一般不会去那地里拔草,因为会摇落许多菜花,影响菜籽产量。只是那天迟了,只好出了下策。我们钻进花丛才一会,就有生产队的大人赶过来。大人在田埂叫骂。一个一个的同伙出去被俘,其结果是告诉父母,回家挨揍。我坐在花田里没出去,断定大人找不到,更不会钻进田里来找。

那天祖父在门口剃头。祖父和剃头的朝木伯看见了我们的狼狈。我回家时,祖父向我转述,朝木伯说如果恢复考试,这批人中你能考上大学。朝木伯是个县里来的老知青,有文化,说话有分量。

我们有时也翻到山后去玩。山后是斗门村的副业队,山上是个梨园,山脚是猪场。管场的瘸子舅公常常冤枉我们偷梨,我们决定惩罚他。我在书里刚刚看到一计,叫调虎离山,正想试试。于是,我们派一人在梨园弄出些动静,我们去到他的猪场举报有人偷梨。瘸子舅公果然上当,动作夸张地去山上驱赶。于是我们抓走一只刚断奶的小猪。

祖父听我说完,噗呲笑了出来。但要求我们尽快把小猪悄悄还回去。我们去还小猪时,队长正在大声批评瘸子舅公,说找不到小猪就要他赔钱,就撤换管场人。

祖父趁兴讲了一个智慧故事:古时候,有户人家,爷爷是朝廷大官,天天见着皇帝。有一天,爷爷上朝回来,唉声叹气。孙子问他碰上什么难事了。爷爷起初不愿说,孙子一再问他,他才说今天朝堂上,皇帝要吃公鸡蛋,限他一月之内办到。孙子听罢,哈哈大笑。说爷爷放心,你就安心休息一个月,到时我代你去上朝交差。爷爷想想横竖没有办法,便由着孙子去瞎闹。一个月后,孙子真的去了朝堂。皇帝见下面有个孩子,就问是谁。孩子就说我是某某某的孙子。皇上问:你爷爷为何不来?孩子回答:爷爷做产,来不了。皇上怒斥:男人怎么会做产?孩子平静地说:那公鸡怎么会生蛋呢?于是,皇帝收回了成命,爷爷获救。

这孙子真聪明!我惊叹道。祖父得意地笑,仿佛这个孩子就是他的孙子。

这个故事,从那天开始,我不知听过多少遍。只要碰上有关机智的事情,祖父都要认真地讲一遍,年纪近百岁后,讲的次数更多。每次,我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像第一次听到,惊叹道“这孙子真聪明!”祖父也如第一次讲一样得意地笑。

祖父当然希望孙子聪明机智,但我们往往只是自以为是。

村里规定:村民养猪得圈养,不得放养,如果有猪吃了集体的庄稼,罚款五角,罚款归举报人。马上我就发现一头,正在山上偷吃集体的麦苗。我赶猪下山去,确认户主,并在生产队里领取了五角钱的奖励。祖父说你真赶了?真要了?我点点头。祖父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就去给了那户人家五角钱。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义务劳动,开荒山,明确是自愿的。这种劳动太累,我不自愿,就没去。他让我去,不自愿也得去,再说你是班干部。我说那怎么还要说自愿,不是骗人吗?祖父拍拍我肩膀,说,去吧,许多话是说给听得懂的人听的。

祖父自己话语不多,但听得懂话里的话。

十二、左一下右一下地前行

在湖里,船是脚。

每年总有那么几次,祖父会叫上我,把一些湖里的出产用船送到外公家,那是一个与湖擦了个边的村子。

船在祖父手腕的摆动中开始摇晃着前进,我的身子很快也进入了这个频率。这个频率暂时跟美好无关,它像一只恶作剧的手,在我的胃里胸腔里一下一下翻掏,翻得我脸色苍白,天旋地转。我晕船了。祖父把船靠到岸边,告诉我两个应对的法子,一是让它晕个够,二是上岸走一阵再看。我选择了后者,我不想自虐式地迎合。我在田埂上一屁股坐下去,却看见怀了野种挺着个大肚皮的黑大麦摇头摆尾,还有几只野蜂子围着我奸笑。我有种被嘲弄的羞辱,霍地站了起来,歪歪斜斜地行走。迎着晃动的油菜籽地,走过三四棵红绿相间的乌桕树,绕过一个水湾,在一岸挂满紫色果实的桑树林前,我稍稍迟疑了一会。不是想偷摘,我是在体味嘴馋的感觉,那是在不晕船的前提下才会有的生理反应,此时的馋嘴,有正面意义。我如约来到一棵大柳树下,再次跳进祖父摇过来的频率中。

蕰草在浅水中曼妙飘舞,享受被水过滤过的阳光。湖只把好看的一面用来展示。

一个有风的日子里,走在水上的船也感到坎坷不平。吃着水的船头像一头大兽,啪嗒啪嗒地豪饮,走得很吃力。湖里的水是往西流的,斗门放闸了,浦阳江正在退潮。祖父把船尽量地靠近湖岸,以减轻摇晃,降低前行的阻力。

你来摇船吧,我教你。祖父的做法有違常规。但在动荡和不安中,心跟着手一起使力,船在艰难中缓慢前行,我的眩晕不再适时而来。后来我知道,一场呕吐被转移了。

祖父对于摇船的阐释,无意中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虽然祖父的一生被斑驳陆离的政治笼罩,但他的见解却是技术性的。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观看电影《开天辟地》时,看到一个细节,我的心为之一抖。同时,记忆又在刺激中迅速恢复。祖父说:摇船其实简单,别看木船这么大,力气全部集中在橹钩上。左手把橹,右手执缰。让橹碗对着橹钩,用手腕的力量把握好一个度,一推一扳,船就前进了。推,船头往右;扳,船头往左。一左一右,船在摆动中平稳前行,任何一边的片面施力都会把船驶向歧途。红船的橹伸进碧碧的南湖中,左一下,右一下,驶向远方。这就是《开天辟地》的最后一个镜头。

我的任务通常是摇缰,双手攥紧了缰绳,以我的全部力气,去配合祖父左手设定的一个橹的幅度。我的思绪喜欢走进岸边的树木和芦苇,还有岔道。这些,在祖父的眼里都是行船的参照。白塔湖里,这些元素是最基本的。我的思绪总是飘忽不定,关注的重点是为什么乌桕树初叶是红的,慢慢变绿,再由浅到深,最后又红红火火。芦苇丛中有野鸟不时飚个高音。小岛上只长水草和树,鸟把家安在挂满绿色元宝的枫杨上,灯心草丛里有野鸭藏着的蛋,螃蟹蛮横觊觎蛇鳝的旧居,水里的鱼虾穿梭跳跃打着抱不平,无人看管的小船在岔道口漂荡,深深的湖心,那里有多少未知的存在……因此,我老是迷路。

找出不同。祖父的原则从来都不复杂。可是,我的思考往往是线性的,而且单薄、多向,许多条,自以为是,缠绕成团,以至于到最后找不出头绪,犹豫难决。这是我性格的缺陷。那时我在船上看湖岸,两边摇摇晃晃移动着雷同,很难找出堪当标记的不同点。看到后来,视距和焦点发生错乱,眼睛中的东西一片模糊。

再看远方,他说。远方是村子,比村子更远的是山,山外隐隐约约还有山。这些村子和山我都认识。加上一个更大的背景,眼前的事物反而更具个性。祖父大多的时候都是寡言的,我知道,这不是他深沉,而是因为词汇的缺乏。他喜欢使用短句。确实,道理不是长句子绕出来的。许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也不是智慧,而是看问题的视野,比如这船上认路。

我在祖父面前验证过另一个命题——船到桥洞自会直。

一次从外公家回来,风平浪静,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因为是空船,祖父给了我更多自主撑船的时间。一路上,船须经过几座竹木桥。每座桥的桥下都有许多桥洞,小的仅可供一只船通过,大的能让两船交会。看得见桥的时候,我问祖父船到桥洞真的会直吗。会的。他理直气壮。问他道理,他笑着摇摇头。当然,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那我试试!我不怀好意。

我走的是桥中间靠右的那个桥洞,平时我也是这么走的。这样的桥洞大小适宜,较能安全地反映我的技术水平。距离桥洞十来米的地方,在放弃机械性的操作之前,我轻轻推了一下橹。船依着我的故意偏离了方向,加上湖上微风的鼓舞,正向着桥桩慢慢飘近。坐在船头的祖父应该对这一切看得很分明,但他却干脆坐到了船舱的正中间,这是一个最事不关己的位置。而此时,我的脑子里“嘎”的一声巨响,折断的桥桩像弯曲的手,痛苦地伸向天空,桥板劈头盖脸砸下来……就在船舷将要撞上桥桩的一刹那,我猛扳了两下橹,再推回去一点。有惊无险,船直直地通过桥洞。

我惊出一身冷汗!船上响起祖父爽朗的笑声——这不直了?

十三、抱着曾孙拍照

祖父对孙子、孙女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点很明显,他也从来不遮掩。对我特别好。村里人分析,不在身边长大的孩子不亲热,调皮不听话。祖父有这方面的偏见,他更是一个会放大偏见的人。

有段时间,他不吃弟妹们给他的东西,再好也不吃。

他误喝过一次啤酒,应该是这辈子唯一的一次。他从不喝酒,也没酒量。以前单位发夏天福利,无非就是啤酒、饮料。发了我就拿家里。祖父拿起一罐就喝,喝了不一会就瘫坐地上。看他突然脸色红紫,心跳狂乱,迷迷糊糊,把全家人都吓得手足无措,直到闻到酒气,看见空啤酒罐,大家才缓了一口气。事后,他说喝了第一口就觉得味道不对,但因为是我拿去的,不可能变质,可能就这个味道,好东西丢了可惜。我拿去的,再不好他也喜欢。

1979年的7月9号。我参加高考后回家,祖父就问:没问题吧?我说没问题。其实不是我自信,那天刚刚发生过地震,我的意思是身体没问题。他却说朝木伯说得没错。我也不去纠正,按照老师的推测,我觉得上线应该没问题。

收到录取通知的那天,他问我大学里读什么。我告诉他,我要读的是文科,因为更具体的科系专业他也不懂。好半天,他看着我微微地笑,然后若有所思地说:文科好,你那么小的年纪,长得又瘦弱,当然不能读武科。他的认识里,我父亲是在部队读的大学,毕业后留在部队院校教书,当然该是武科。去学校报到那天,祖父硬塞给我20块钱,说正是发育长身体时期,食堂里伙食不好的话,就去吃个馆子。那个时候,20块不是个小数,可能是祖父的全部积蓄。

有件事我一直后悔、歉疚。那年,我有了女儿,他没说我预想中的“也好”,而说“女儿贴肉”,委婉得自然,打消了我心头的些许担忧。后来,弟弟有了儿子。后来,他的房间里挂起了他抱着曾孙的照片。照片里,他坐在藤椅上,曾孙坐在他腿上,他双眼眯眯地看着曾孙。这是他单独跟第四代人拍的唯一合影。一次我无意中跟他提到这张照片,他马上警觉地朝我笑笑。这一次他笑得有些不自然,笑脸上含着歉意。我很快后悔了。我真不该去曝光一个百岁老人那一点点的隐蔽心理,哪怕是无意的!实际上,祖父在对待第三、四代人的态度上更向着我和我的家人。我记得,一个临近年边的大雪天,妻子还要上班,我带着女儿去看他。那时父母还没退休回家,弟妹已参加工作,家里就他一个人。3岁的女儿不小心弄脏了裤子,我们只好把她放进被窝,祖父抢着为她去塘里洗裤子。中午了,我去淘米做饭,他一边用灌着开水的玻璃瓶烘着小裤子,一边陪看着曾孙女。房间里不时传出女儿格格的娇笑和祖父轻轻的笑声。祖父向来急性子,粗嗓大声,这次却笑得那么轻柔,该是怕吓着那小人儿吧。我猜度着这两个年龄相差了90岁的一老一小,此刻正进行着怎样的心灵交流。而这样的关爱是其他第四代人所不曾享有过的,我为自己的无聊和狭隘而羞愧。

很早前一个秋天,祖父和弟弟的关系就有过较大改善。我读高中期间,弟弟应该还在读小学。一次帮祖父撑船去湖里干活,快到岸时,祖父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这是我们知道的他唯一一次真正有危险的落水。弟弟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并把他安然拉入船中,脱了自己的衣服给祖父披上。危难之中,弟弟立了一大功。祖父表扬他人小但臂力惊人。

弟弟的缺点是明目张胆地抵抗干农活,祖父就认为懒惰。我也不愿去他的自留地里干活,就给他科普,土地要轮作,也要歇力,并举例说明:隔壁某某连续三年在门前菜园种青菜,因而他的青菜菜叶反卷,就是向上向里卷,菜面干燥,没有精神。我们的青菜叶子乌绿,向下翻卷,菜地是刚刚从山脚整理出来的。这样的有理有例,他比较认同。

祖父给弟弟也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去学懒惰,拜师学徒的那天,他是倒着,就是背朝师傅进的门。师傅问他:为何倒着进来?答:出去就不用转身了。师傅道:你不用学了,比我懒得好。

祖父强调,这故事的核心在于“懒得好”。

后来弟弟成了健美冠军,顺势开了个健身房,赚人家健身的钱,领了风气之先。祖父就一直说:怎么给他想出来的,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其时,村里有钱的人已经很多,祖父的看法也与时俱进,我们在猜测村里某某一年的赚头时,他搭腔道:某某懒惰,没脑筋,一年最多赚个10来万。那时,我的年收入没到5万。

让祖父说声好是有条件的。

十四、祖父的味道

祖父老了。这感觉我是吃出来的,他烧的菜味道不如从前了。

祖父舍得吃,也能吃。在买不到肉的那几年,我们吃的最多的是骨头。那时的骨头,很少能找到肉,8分钱一斤。放在煤球炉子上炖半天,放点萝卜或者洋芋艿,把骨头嘬得没有一点肉香,再把骨头卖给供销社,还是8分钱一斤,但分量已少去一半,也就是说骨头只需4分钱一斤。我们也吃豬肺,也极便宜,红烧,糯糯的好吃。

祖父擅长的是烧红烧肉。热锅放入五花肉,一寸多点见方,稍长,翻炒至出油;放入冰糖,炒至糖微焦,与少许酱油一起着色;放入米酒,以酒代水,不放水;至生酒气挥发,转小火,加锅盖,慢炖,稍焖,待汤汁起小泡,即可起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要不了几分钟,却肉色生香,鲜嫩无比,咬一口,满口流油。我就一直烧不好红烧肉,有两个缺点,一是肉质变硬,二是生酒味明显。祖父说是火候把握得不好,可能肉也没有从前的好了。祖父的擅长还有萝卜丝烧带鱼、红烧猪大肠、白鲞扣鸡。

现代意义上的简餐,其实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蛋炒饭。祖父的蛋炒饭:用少量油炒鸡蛋,炒熟,起锅。再做二次油锅,待锅稍冷,放入冷猪油,放入冷饭,撒些盐花,然后开始烧火,并不断压碎翻炒冷饭,炒至饭块散成颗粒,加入鸡蛋继续翻炒,至饭粒吃饱猪油,微黄,撒入葱花,起锅。热锅里加水,不用烧火,水即开,盛起顺便泡碗酱油汤或紫菜汤。后来,我一直这样炒饭,女儿也这样炒饭,工艺上不敢稍作简省。

祖父说,红烧肉、蛋炒饭,可以自吃,也可待客,不寒酸,做法上不含糊,人家就不会感觉怠慢。到102岁时,祖父还在自己烧红烧肉,方法有改变,炖时加了洋芋艿。不过,肉更肥了。他吃了一辈子肥肉,这可能会让养生专家搔破头皮。他说年轻时买不起瘦肉,年老了咬不动瘦肉。他有个内侄女是种菜卖的,祖父的洋芋艿都在她那里买,那年祖父吃掉200多斤。

祖父烧的菜,油多,火猛,故而香。他说,再委屈也不能委屈了嘴巴和肚子。长工的嘴巴、肚子和地主的一样尊贵,都需要油水滋润,但毕竟还是长工的身子好伺候。感觉身子不舒服了,他就自己或让我母亲做点米糕,吃下去,睡一觉,第二天必定好了,如果是糯米做的,好得更快。我想,本质上,祖父的肚子还是属于穷人:饿怕了!

1983年,我已在湄池中学当老师。冬日的一天,祖父热气腾腾地来到学校,他说来湄池买洒水壶,顺便来学校看我。后来我知道,其实,他就是来看我的,顺便才买洒水壶,因为洒水壶斗门闸上能买到。他到时,我才吃过早餐。问他吃了没有,他说在湄池街上买的洋糖糕。我说那里的洋糖糕很好吃,我能吃3块。他笑笑说,我吃了5块。这是两个年轻人的食量!祖父转述,供销社食品店的营业员惊讶地说,老伯伯,看你七十来岁的样子,胃口还这么好!祖父笑着告诉她,七十来岁时,我胃口还要好。说完看着我憨憨地笑。那年祖父83岁。我突然想起这个时候没有轮船,他说走来的,在堤埂上看看也好。毕竟与年轻时撑船拉纤不一样,轻松得很。

祖父100虚岁那年,我请报社的同事去家里给他拍过照片。那天我留下来与他一起吃饭,桌上有祖父自己烧的红烧肉,吃了一口,我觉得味道不对。不是因为这肉蒸了又蒸,而是有点馊味了。祖父不是节约,是他的味觉衰老了。

祖父一直到去世都没有过口气,不管是病中还是平时。我没有远离过祖父,从来没有闻到过。

十五、腐乳

腐乳是一种美食,得祖父深爱,价廉物美。

祖父带领我们吃过许多发臭霉变的东西。臭豆腐、霉菜梗、霉毛豆、霉干菜,看似腐败,其实美味。这些都是穷人菜。穷人的大智慧是化腐朽为神奇。腐乳只是其中一味。

一次,村里组织去湄池镇里挑土干活,刚好遇上供销社里排队买腐乳,2分一块,一个人限购5块。大家便不断轮转地排队,祖父排了两次便不敢再重复,怕被发现。有人最多重复了6遍,买了满满一茶瓶,30块。回去的路上,那人架不住腐乳的奇香,伸手摸一块吃了,吃得满口生津,结果一发不可收,十里埂路,一路欢笑,吃到家里,茶瓶空了,肚子里翻江倒海。一时传为美谈。

祖父从不暴饮暴食。他把腐乳整整齐齐码放在搪瓷茶缸或陶质茶瓶里,倒入自酿米酒,用酒淹没,让腐乳保持醉方的品味。棋子豆腐小,一餐一块,大一点的一餐半块。吃剩的腐乳皮,连同皮上那层石灰质的壳和汁也都留着,等下一餐时,冲点开水,最多再放几只虾皮,撒上几段葱花,就是一碗香气四溢的汤,不用放盐,色香味都有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后来食品丰富了,腐乳也不仅仅产自绍兴,我们买来全国各地的腐乳,但祖父的口味明显具有局限性,他在尝过天南海北的味道后,还是转回来,倾向于家乡的醉方白腐乳。一辈子的味蕾很难被外来的东西诱惑。对祖父而言,这是一种与肥肉平行的美味,年轻时可吃的少,到年老吃不了了,但肥肉和腐乳至少与还有多少牙齿无关。

我们买去的腐乳多了,祖父的记忆不如从前,常常同时开瓶的也多。家里没有了自酿米酒,他也淡忘了讲究,因而有些瓶中的腐乳,一不留神就长出白色的霉毛来。祖父照样吃,有时不止一两块。我们发现时,他已吃下去了,说没有变味,肚子也没有不舒服。

祖父老了。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坐在门口聊天,聊白塔湖沿岸的新房子。他说人老到一定年纪眼睛会瞎掉。我吓一跳。祖父90岁以后还在穿针引线自己补东西,也不配老花镜,我们没注意过他的眼睛。后来在给他修整照片时,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已细成一条缝。他说,左眼已一点都看不出了。我动员他去白内障剥除,他一定不去,说一只眼睛也看得到邵家埠。那是白塔湖对岸,祖父曾经的老家。

但他毕竟看不清腐乳上的白毛了。我担心红烧肉上的白毛、洋芋艿上的白毛,父母也已老眼昏花,看不分明了。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腐乳,从长寿者的饮食上去分析,番薯青菜萝卜玉米等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粗粮有粗粮的营养。祖父饮食上最家常的菜就是腐乳,即便有个头痛脑热胃口不佳的时候,要刺激一下食欲的,还是腐乳。对于那些狰狞的白毛,祖父认为已经霉过一次的豆腐不在乎二次发霉。我们把腐乳也叫作霉豆腐。因此至少在讨论健康食品时,我们不能忘了腐乳。

都说老人怕跌。祖父重重地跌过几次。82岁过年,站在凳子上贴年画,凳子侧翻,重重地跌在地上,家里人惊慌不已,祖父爬起来掸掸身子继续贴。90多岁,我陪他去山上种菜,见坎头上长出杂草灌木,他去清理。我开了个小差,回过头来,却不见了祖父。我正要哭喊,他在两米多高的坎头下叫,挥着带血的手,安慰我别怕,没事。爬起来还想继续干活。102岁还跌过一次,也是自己爬起來的,除了皮外伤,从无伤筋动骨。

吃好饭,喝完腐乳皮加虾皮和葱花的汤。第二天,连皮外伤都结痂消肿了。说不定,腐乳补钙,而且更易吸收。

十六、放走青蛙

祖父除了吃猪肉,从来没有吃过牛、羊、狗等四只脚的动物。我们烧过牛羊肉的锅,他必定刷了又刷,甚至拒绝我们用共用的菜锅。我问过他为什么不吃这些,他只说自己属牛。显然,这不是理由。尽管祖母属狗,但理由还是不充分。属相和饮食没有必然联系。

青蛙,就是田鸡,也有四只脚,两前两后。我吃过一次,吃得心惊肉跳。

我们几个小伙伴,捉了好多青蛙,同伴说,青蛙很鲜,像鸡肉,所以青蛙也叫田鸡。同伴帮我杀了几只,剥了皮,我在饭锅里蒸了。祖父回来吃饭时,打开锅盖,吓了一跳,他当即知道这是什么。并让我看着蒸熟了的青蛙尸体,问我像什么。我只好说,像死人。此时,青蛙全身惨白,两手两脚直直地僵硬地平伸着,毫无生气。

饭后,他让我尝试了一次杀青蛙的经过。

一只青蛙被捏住腰部,按在地上。它手脚并用,表现得很慌乱,预感大祸临头。我按照祖父要求,用刀背抵住青蛙脖子,作出要宰杀的样子。几乎同时,它用两个前臂紧紧抱住头部,这完全是人自我保护的下意识动作。眼睛盯着人看,似乎在害怕在保护在哀求。两只后脚使劲蹬着,在寻找一个支撑,好用力逃走。它嘴里发出“咕——咕——”的哀叫,如人之濒死。我看着它越抱越紧的头,越来越感觉到,刀下就是一个人,这是一种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反应。我惊慌地丢弃屠刀,放走青蛙,放走全部余下的青蛙,从此不杀不吃。

我去看过杀牛,祖父说你留意一下牛的眼睛。我看见,牛被用绳索捆绑住,架翻在地的一刹那,浑浊的双眼,泪眼婆娑。

十七、十全大补膏

端午节一过,祖父就去供销社买来一种补药,十全大补膏。印象里是绍兴产,三块钱一瓶,每次买三瓶。中药柜台里买的。吃时需用少量米酒化开,调匀。祖父吃过一个夏天去,这一年的身体就风调雨顺。

他在生产隊干活,不大有人愿意与他一起干同一种活,即便年轻人也不愿。祖父干活不休息,求完美,最见不惯人家偷懒。许多时候,祖父都会骂骂咧咧指责人家,不留情面。队长都睁只眼闭只眼的事,人家不理他,他就自己过去弥补,弄得人家很没面子。

中午,我去送饭。人家早在柳荫里休息,他一个人还在忙碌,没有要停下来的样子。见我过去,人家就帮着大声喊祖父。“姑丈——姑丈——”,祖父在年龄上比他们长了两辈,这矮老头停下来了,他们吃饭也踏实些。祖父就骂:真没用!我看你们是偷懒,难道力气不如我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骂完就扒饭。祖父向来胃口好,吃饭是扒拉进去的。饭一到嘴里,刚刚看他喉结一动,又开始扒拉了,几次扒拉下来,一大碗饭就颗粒不留了。

祖父干活动辄骂人,以前我以为是他为人苛刻,现在看来还是他的身体素质好,耐力久,犹如他生命的耐力,但是人家确实是吃力了。

还是1979年。那年发生的事情特别多。年初,父亲的复员改成转业,工资都补发了,家里客人也变多了。夏天里,我考上了大学。也是夏天,大姑去世了。后来,大表姐生了女儿,祖父成了曾字辈的老人。

入秋以后,祖父突感身体不适,头晕,胸闷,起先也不在意,以为过个夜就好了,也吃了糯米糕。但这次好几天过去,还不见好。我是在家里的信中得知的。

祖父先是推测夏天“双抢”累了,但大补膏吃了,活也还是原来的那些活,没有加重。胃口不错,睡觉也好。大姑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很悲伤的,但过去这么多日子,一切正慢慢恢复原样。天气变凉,感冒了,抑或老毛病“头眩病”又患了,但也不像,一个是天旋地转,现在是晕晕乎乎。到后来,情况似乎更严重了,祖父的脸明显浮肿。

祖父突然想起,刚入秋时,路过凉亭,光头上热乎乎地一下,一摸,是鸟屎。当时,立刻就在凉亭下的塘里洗了,洗了许多时间,还呸呸呸啐了许多口口水,按理说,晦气都应该洗去了。但现在没有别的解释。人大多都是这样,没事的时候能笑谈生死,出点状况就会想出去很远,想得很糟。祖父经历了太多,胆子本就不大,当然想得更糟。

他只好去看了医生。他最信任的老中医,一边与他聊天,一边为他号脉,十全大补膏就是他推荐的。仔仔细细望闻问切过,老中医告诉他,身体没有大问题。问他除了吃过大补膏,近段时间还吃过什么补品。祖父想了想,这倒确实有。我父亲的问题改正后,好几个多年不联系的学生都恢复了联系,有些还赶到家里来看望。有个东北的学生,已在部队当团长,来看父亲时送来一根人参。父亲当然就孝敬了祖父。祖父对老中医说:那天听得那个团长说,天凉了就可以吃了。看看人参不大,一条京枣那么点大,就在饭锅里蒸蒸吃了。老中医惊讶得合不拢嘴:你一次吃了?祖父道:一次吃了。老中医说:好在你身体好,已经消化吸收了,换作别人,虚不受补,会吃出人命来。好了,你福大命大,这下会活到100岁了。

心头的结解开了,脸上的肿也很快消失,祖父踏踏实实走向百岁目标。

祖父去世以后,村里人议论他舍得吃,前半世做鬼,后半世做过人了。文气一点的人总结,从养生的角度说,在该补的年纪,补上合适的补品,十分必要。祖父怕死,所以有这方面的自觉,而且歪打正着了。

十八、修辞和坚持

祖父的性格、脾气,基本上不符合专家对长寿者的归纳。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有多少因素组成,他的脾气通常情况下完全由着他的兴致,想骂就骂,想念叨就念叨。就如他的放屁,睡觉时放,走路也放,甚至走一步放一个,根本不在乎后面是谁,对方是谁,别人会怎么想,但吃饭时不放。因为骂人的特性,祖父的语言体系里排第一的句式是反问句。你没听见吗?要我再讲一遍吗?难道我说得不对?等等。再配上语调、声音,他的话往往让人听得不舒服。该说陈述句和一般问句时,比如开心时,比如我们之间的对话,比如对着他尊重的友人,他也无非在语调和音量上作些调整。他的修辞手段极其有限,就如他掌握的词汇。这些都限制了祖父思想的拓展,在看问题的视野上、判断上都存在缺陷。而这样的缺陷性表达,最恰当的形式就是使用反问句,这能虚张声势。

要不干脆闭嘴不语,与人硬顶。

祖父小时候,他大哥教他插秧种田,因为祖父屁股撅得太高,大哥打了他一屁股,他当即走上田埂,发誓这辈子不再插秧。好在此后再没有人如此教训他,要不他真会失去许多过日子的手段。

当然,要是天意,他会唯唯诺诺。祖母去世的场景我不知道。那年,大姑去世,一大早湖对面有人来报。祖父没有被噩耗击倒,而是拿起放在墙角的一只破碗,砸向转身离去的报丧者后跟。这是一种风俗,砸了破碗或者瓦片,表示不让晦气留下。这也表明祖父心里早有准备,大姑得的是绝症。然后,坐在家里发呆,管他心里江海翻腾,就是没有表情。

他在许多细节上极讲究。吃饭不能有吧唧声,不能把脚搁到别人的凳子上去,不能站在高处往下撒尿,也不能站在船舷上向水里方便,不能用字纸擦屁股,不能在祭祀时说说笑笑,不能对长者无礼等等。我们开玩笑嘲讽他穷讲究,问他是地主家里学来的,还是会读书的舅公教给他的。祖父不与我们纠缠分辨,只是坚持,不然就骂。南瓜和冬瓜成熟了,摘来时他必定强调,按原来在藤上和瓜地里的角度安放。这样瓜就可以放置很久而不烂。我们忘记了瓜在藤上的样子,“不会看颜色?”他骂道。我们问道理,他试图解释过几次,只说瓜是活的。我知道,他的这些偏执的讲究,是他的修为、经验,是他向文化、生命和规律的致敬。

祖父发明过文字。他没有走象形的老路,一步走进会意。他发明的文字只为自己服务,只有我们两人认识。说准确点,那只是三个符号。这三个字,祖父用来在工分簿上记事。全天上工,在格子里填上一竖;全天休息,是一个圆圈;上工半天,则在圆圈中间画上一竖,表示圆的一半。这样的文字或符号,对他而言书写简洁,表意清晰。对我则不然,我常常写“半”字,他反对。在我坚持要写汉字的时候,他强调,“给我看还是给你看?”一句话,点醒我,做事情心中要有对象。直到现在,我都印象深刻。

祖父九十五六岁以后,我们都有了子女。一次吃饭时,祖父发觉自己的胡子浸到了饭碗里,妹妹忙用纸巾帮他擦干。这以后,他就坚持不再上桌与我们一起吃饭,而且他的饭菜基本还是他自己烧的。尽管我们都反对,但他依旧坚持,认为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尴尬,饭菜也可以稀软一些。从此,祖父只在年三十与我们一起同桌吃饭。平时,除非我们端着饭碗,去他的小桌。只是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这样的分桌有些异样。

同样的难堪还有稻草床垫。这也是祖父的坚持,即便有了厚厚的棉花垫被,但他床的最底层必定是厚厚一层晚稻稻草。他的意思是,稻草吸潮,翻个身听见干草的窸窸窣窣声,感觉特别亲切、温暖,睡觉好睡得香。

他出生第一天,床上就是这种窸窸窣窣声。

十九、灵菩萨

舅公和汤校舅公去世后,祖父陷入了深深的孤单。

汤校舅公年轻时去金华,恰遇日本佬投掷毒气弹,虽没炸死,一只脚却受了伤,染上了烂脚病,直到1970年前后,不得不去白塔湖边上的一家小医院截了肢,从此只能按着一条凳子走路。他走不远,就来到我家坐坐。为了方便汤校舅公走路,我们80年代初在翻建楼房时,特意留出了东边的一条弄堂。弄堂里响起“笃、笃”声,祖父就吩咐我们泡茶,茶叶多放几颗,汤校舅公喜欢吃浓茶。

他们两人年龄相仿,知根知底,即便两个人坐着不说话,只需一个表情,对方也能感知那表情代表的是民国早年的哪件事,因为这个表情已经无数次出现。他们一起坐坐,看看眼前的白塔湖,不说子孙的事,也不说自己的事,那些事都在湖里。一阵风吹过,像翻开一页画面,湖还是那个大湖,但细看已经不是小时那湖了。一辈子如果是一册书,这书书页黄了,书脊散了胶,内容早就到头了,他们只是在无数遍地复习。两人就这么坐坐,坐着坐着,旁边一个不见了。

舅公去世时,祖父在上海小姑家。90多岁了,家人没有让他赶回来。祖父后来几乎是逃回来的,回家时双脚肿胀,步履蹒跚。他自己说是每天呆在楼上,走不了路,双脚没用了。当然,他更怕过世在外地。每一次亲人好友的过世消息,都像在提醒自己,毕竟先前的老中医说过能活100岁。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呢?一回家,祖父脚上的肿就消退了。

脚行走方便了,他就又找地方种菜种瓜。我坚决反對,但他说,买来的菜打农药,要吃死人的。我劝他,你这么老的肌体,百毒不侵了。他说那我每天看看小菜长大,捉捉青虫总可以吧。父亲也说,让老人家适当动动也是好的,没人能陪他说说话了,在他眼里,我们都是小鬼。确实,祖父对小鬼的年龄设定,也随着自己年龄与时俱进了。在祖父接近百岁时,八十以下的人都是小鬼,言谈上有隔阂。与众多的晚辈,那隔阂不是代沟,是隔了一个白塔湖。

一天,父亲来电话告知,祖父头晕病复发好几天了,叫我回家看看。

祖父躺在床上,要求我去萧山欢潭找一个活菩萨,问清两件事情:一是眼前的,头晕病的得病原因及其疗治办法;二是自己到底能活几岁。

我顿时感到责任重大。思忖再三,我去了趟医院,向医生述说了祖父情况,听了医生的一些分析和判断。我一进门,他就叫我进房去,说:“这么快回来了,菩萨怎么说?”

我避开菩萨二字,向他汇报:“第一,人家说,有两根东西立在家门口,挪掉它。”

祖父面露惊讶:“灵!门口围墙下有两根毛竹,是搭丝瓜棚的,你赶紧去拔掉!”

我立刻就去处理。父母亲曾多次告诉我,祖父每天上下巡视瓜棚。我家围墙是个坎头,很高,栏杆又低,祖父用两根毛竹从坎下水沟斜搭到栏杆上,枝丫交织,由着丝瓜纠缠蔓延。他常常从上往下摘丝瓜,不当心会扑空掉下去。从下往上看,很陡,很高,看了叫人头晕,祖父喜欢仰着头找找新长出的小丝瓜,时时在心里增减数字,计算总数,以致头晕发作。当时只是劝不动他,现在意见一致了,瓜棚一下就得以清理。

我回去汇报第二件事情:“人家说,你身体很好,能活不止100岁。”

祖父放低声音:“人家说没说100多多少呢?”

这个我真没准备,就煞有噶事地说:“人家只能算到100岁,后面的只要自己注意,吃好,睡好,可以一直活下去。”

祖父一拍床沿:“灵!实事求是。”

傍晚,我要回城区了。我跨出家门时,祖父来送。我惊讶:“你怎么起床了?”

祖父又骂道:“那垄小白菜,我不去浇,还有谁会记得?”

二十、赶走吉琴和护士

吉琴吃过晚饭来我家看看。

她经常这样。吉琴是我家远房亲戚,50来岁,勤快,嘴热,她来看看三个老人,看看有什么能帮着做的。

祖父回家了,吉琴开他玩笑:老太公回家这么迟,去哪里找老太婆了?

祖父当即拉下脸,对她说:你给我出去,以后永不许来我家!我是这样的人吗?

我们都去劝,吉琴是开玩笑。

有这么点年纪的人来开我这样玩笑的吗?祖父不依不饶。

从此,吉琴只好凑祖父不在家时,偷偷来我家帮忙。或者弄清祖父睡下了,再悄悄进门,悄悄说话。她知道,姑丈的话说出去了,是必定算数的,收不回。

祖父临走的时候是个大热天。依姑妈要求,祖父来城区医院住过几天。一天,我们都在上班,在祖父身边陪护的是表弟。表弟就离开了一小会儿,他去护理台那边打饭。祖父恰在这个时候要小解了,他就扯了嗓子叫表弟名字。这时,他的嗓子不再响亮,已经不能自理小便了,其实他已经小便失禁,说不定他此刻的便急也只是一种离不得人的恐慌。此处的护士长是我学生,听见祖父叫喊就跑进去问这问那,祖父就是不说话。问得实在急了,祖父才说要解小手,找外甥。护士长就说太公别叫了,我来帮你。祖父不作声。护士长一手提个尿壶,一手轻轻掀起祖父身上的被单,去扳祖父身子。这时,他警觉了,使劲一把打掉护士长的手。这个时候,表弟到了。

下班时我过去看望,祖父坚决要求出院。我怕他人已很弱,搬来搬去不好,但他坚持出院,不能商量。我们再三问表弟,他说不清楚。也再三问祖父原因,并要挟他不说原因我们就不出院,他才说:这地方脏,人不干净。

我们都说挺好的。他说那个女医生,掀我被头,伸进手来要给我解小手,还不脏?

我们都哑然失笑。

这是最后的玩笑了,但祖父依旧严肃,一本正经。

二十一、纪福

祖父最早谈论生死,是1976年,那年祖父76岁。那年走了三个巨人,唐山大地震死了20多万,让人震惊,人类其实很渺小,生命很脆弱。特别是毛主席逝世,让祖父很无奈,做人纵然如毛主席者,天之骄子,也还是难逃一死。祖父说,如果能够,自己愿意借寿给毛主席他老人家。

谈到自己,祖父总说,自己足够长寿了,随时起得了身。有朝一日,真走了,就用门板抬到山上,挖个坑,埋了就好。说完就笑,笑声爽朗。哈哈哈,死了还知道什么!七八十年代,祖父身体非常健壮,自我感觉当然也好,笑谈生死,一派洒脱。

我母亲在林场退休,退休时的纪念品是一立方杉木,可能这也是母亲故意为祖父选择的。祖父见到木头时曾说,正好能够打一口寿材。就三四年,祖父去上海小姑家住了一段时间。父亲趁他不在家,叫了湄池镇上最好的师傅,为他打了一口寿材,同时为他打造了一处墓穴。祖父回来一看,父亲还在等他表扬,他却不满意。问他不好在哪里,“太低,以后坐不起来。”他说。我们怎么解释都不行。我只好佯装恼怒,大不恭地对他说,你进去坐坐看。这话只有我能说,换作别人,他必定大发雷霆。这事最后不了了之。

我劝父亲,不要太放心上。这事放在十年前,只是祖父一句笑谈,现在重视了,还高度重视,表明他内心里有了惧怕,怕一种东西成为现实。说寿材、墓穴做得不好,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只是借口,是专属于他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活,又活过了一个节点。殡葬改革了,先期的准备都成摆设。祖父听见山上的闷雷,笑说,那间屋被炸碎了。对政府要做的事,他不反对,反过来安慰我们,邓小平都火化了。那年小平同志刚刚去世。祖父对我们说刚才听广播,邓小平还捐献了眼睛。我们说是眼角膜。祖父不知道眼角膜,但也说,他老去都不忘给老百姓再作次榜样。

祖父101岁生日前的有一天,家里突然打来电话,说祖父处于弥留状态了。我火速请假赶去。祖父躺在床上,神志时而有些迷糊,满嘴胡话,但他认得我,拉着我手告诉我,一大批人在追赶他,要杀他,刺刀上滴着血。他说家已经被炸碎。正说着,突然凄惨地一声高叫。

安静一会。又不时惊恐地大叫,就如杀人者就在床头。稍稍平稳,他说,趁现在他们不在,我告诉你们我走的时间已定,晚上12点。说完又焦急地喊,他们又追上来了!又独自喟叹:我一生忠厚,想不到还是要被杀头!

我很怀疑,他的声音,他的气色,远没有式微的迹象,但我又相信许多老人走时自己确会有所感应。那个晚上,父母亲紧张地开始张罗,老衣老裤等等,一时慌乱竟都找不到了。于是派人去借。我一直守在他的床边,听他一阵一阵的逃跑、呼救,猜测他的幻觉与现实的对应处。我只对上了他被炸碎的墓穴。清醒时,我就陪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农历十月初了,天已很凉。我想坐到他的床上,甚至坐进他的被窝里听他说话。他不让,说床上都是桔子核。我一摸,果然,这该是他吃的桔子,吐不远核,都吐在了床上。我一边为他捡核,一边想,祖父还有胃口!

10点多的时候,他说:我走了你要记得我。

我说:当然。

他说:你爸爸年纪也不小了,你妈记性也不好,一件事情你记牢。

我说:我记牢。

他对我说,你们都忙,清明、冬至,这两个节日来纪念纪念我,放点吃的,烧点纸钱。我喜欢吃的东西你都知道。6个菜,不能少。豆腐干,是田地;白煮鸭蛋,壳打碎一点,放着像元宝;一碗鱼,有余;一碗红烧肉,肥点;再放一个点心,一个水果。说完,看着我,说记牢了?我说记牢了。他说你再说遍我听听,我一一说了。他微微一笑,闭上了眼睛,呼吸均匀。

到11点了,他不断地问我钟点。我有意要搞乱他的“时辰”,告诉他,还早,9点。再问,就说9点半、10点、10点半、11点。

12点。祖父准时发问:几点了?

答:1点。

那没事了,时辰过了。祖父说。

他拉着我的手,露出了笑容。马上,我听见了呼噜声,平缓,绵长。

第二天早上,祖父醒来,笑声爽朗。说昨天真是做了一场梦,这个梦,与被日本佬抓壮丁逃回来那个晚上做的梦一模一样。

过了生日,我去民政部门给祖父办理了百岁老人的有关证件和手续,下个月,他就领到了百岁老人的津贴。过年时,他用这个津贴给曾孙辈的人发压岁钱,一时间家里喜气洋洋。

102岁。祖父跨门槛时判断有误,重重地摔了一跤,摔得手臂流血,脸上都是一块一块的紫色。吓得看见的人都做了最坏的推测。我家的门槛外面还有三级台阶,祖父被他自身的重量和惯性远远地摔了出去,一直撞到了坎头边的围墙上。祖父推开奔过去搀他的人,扶着围墙慢慢站了起来,再次平安无事。

103岁。那是一个SARS年,全国的人都在躲避,人心惶惶。夏天,祖父又被人追杀。从祖父恐惧、喊叫的情况判断,這次追杀者的势力更加强大了。而且,我的父母,都成了追杀他的凶手。祖父在被追杀的恐惧中回了家。看着他魂不守舍了,我在想,难道出生时、年轻时所受的惊吓,乃至一生的惊吓都刻录进了他的灵魂里,以至于临近终点还兵荒马乱,还得来个大汇总?

给祖父办事情的那几天,我们放了许多烟花爆竹,这是祖父生前喜欢的。以前过年的时候,吃过年夜饭,我们为他安放好藤椅,他就坐在门前,看我们在晒场上放烟花,看白塔湖沿岸的年三十晚上亮如白昼,繁花似锦。赶来送别祖父的人很多,争着讨要一种表示顺溜的彩色棉线,讨要表示健康长寿的老人豆,这种豆我们买了许多,放在路边任人拿取。就连那天的米饭,也烧了一锅又一锅,还是被盛抢得颗粒不剩。大家都说是喜丧,都说祖父的后半生是享福的,大家记着他的福。我知道,这个福,祖父自己肯定更记得,珍惜着,所以特别留恋,现在,他又像以前过年时一样,开心满怀分福给大家了。

猜你喜欢
祖父
祖父瓷
祖父
做自己害怕的事
吾敬吾祖
我的祖父
My Grandfather’s Dog 祖父的狗
我愿做一只小白狗
八大山人
馋嘴的孩子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