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驻村工作中推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2018-09-19 08:08傅坤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对策与建议脱贫攻坚

傅坤

【摘 要】 该文以新疆呼图壁县“访惠聚”驻村脱贫攻坚工作为例进行考察,分析了呼图壁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加强领导,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新机制;强化措施,开辟脱贫攻坚工作新路径;重点突破,破除制约脱贫攻坚工作的瓶颈。

【关键词】 访惠聚;脱贫攻坚;对策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脱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1]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规划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把推进脱贫攻坚作为“访惠聚”(自2014年开始,在新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民,聚民心”活动,简称“访惠聚”)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立足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基层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的现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呼图壁县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从政策覆盖、产业带动、项目拉动、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多管齐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1、摸清底数,科学制定脱贫攻坚方案

各驻村工作队进驻以后,与村两委密切配合,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精准扶贫摸底调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逐人逐户核对基本信息,确保将真正的贫困户、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农户层面建档立卡,村级层面有账可查,乡镇层面底数清晰。笔者所在的雀尔沟镇西沟村282户,1027人,精准识别出贫困户32户118人(低保政策覆盖9户33人)其中因病致贫53人,因残疾致贫19人,因缺乏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致贫20人,因缺乏资金、技术、劳动技能致贫24人,五保户2人。在摸底过程中了解村情民意、分析致貧症结,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脱贫措施,2017年上半年呼图壁县摸底核定贫困户1019户3724人,分门别类制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对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致贫的采取低保政策全覆盖,因病致贫的采取医疗保障、医疗救助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采取转移就业全覆盖,对缺乏资金、技术致贫的采取帮助解决生产资金、技术服务、富民项目全覆盖等途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强化政策宣传,助推脱贫攻坚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人民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农牧业补贴政策等强农惠农政策知晓率不高,是制约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环节,驻村工作队通过走家串户,将党的富民、惠民好政策宣讲到农牧民的毡房里、炕头上,确保政策知晓率100%;邀请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领域的专家开展实用技术和政策知识的宣讲与培训,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现代化种、养殖理念,结合产业发展奖补政策,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增加收益率;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培养一批具有新知识、新理念,能熟练运用新媒介开展营销活动的电商能人,建立封闭的农牧区村庄与广阔的消费市场相衔接的绿色通道,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门路。

3、强化示范引领,筑牢脱贫攻坚基础

“访惠聚”驻村实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部分农村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究其原因有的思想僵化,有的致富技能缺失,有的脱贫有心无力。从建强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角度出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把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组织建设的责任扛在肩上,协调资金、项目强化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党员精准扶贫工程、建立脱贫攻坚党员示范岗,强化基层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发挥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农村贫困党员率先脱贫,在群众中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对有能力的党员选树优秀典型,重点扶持,发挥创业带富作用,定期开展党员脱贫攻坚经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新思路、产生新认识、提升新境界;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将现代化的致富理念、思路、经验、做法推广到党员队伍中,发挥基层共产党员的带动示范作用。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居环境

农牧区村居环境的改善是脱贫攻坚工作题中之意,把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加大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居环境,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重要抓手。各“访惠聚”工作队不等不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完善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级文化室建设、牧民定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村级道路硬化改造建设、防洪设施修建等多项惠民工程。如州党校驻雀尔沟镇西沟村工作队跟踪推进5.5公里村级道路改造项目,目前3公里已经竣工投入使用;申报两个分散片区文化室建设项目,预计投资450万元;投入资金51万元完善了农牧民安全饮水管网设施;投入资金32万元修建农牧民休闲活动小游园一座。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呼图壁县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累计争取项目、筹集资金221亿,重点投向农牧区交通、饮水、牧民定居、专业合作社等领域,确保基层农村活动有场地、学习有途径、出门有交通、致富有门路。

二、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不系统,难解根源问题

自治区、自治州和呼图壁县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自上而下制定了整体的脱贫攻坚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且具体,针对性较为突出。但基层乡镇这个层面普遍存在照抄照搬上级文件,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承接落地政策,只是简单的充当了“传声筒”这个角色,致使最基层的村级层面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具体措施难以“对症下药”,自然也就难以“药到病除”;部分乡镇对上级文件也进行了传达,做了简单的布置,但多集中于事务性安排,缺乏宏观规划,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方案和措施,因此在实践中也就不能有效的指导基层具体工作;县域个别驻村工作队虽然制定了脱贫攻坚计划,但计划与本村实际结合不紧密,过于笼统、空洞、脱离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甚至个别工作计划好高骛远,脱离贫困户实际,难以产生实质效果。

方式方法单一,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从实践来看,个别“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不能紧紧依靠当地村干部、本村致富带头人和优势产业基础条件来开展有的放矢的扶贫攻坚工作,热衷于跑办项目,往往申请来的项目与本村的实际需求“文不对题”,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有的驻村工作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农牧业经济上,致使本村闲置劳动力资源难以有效的开发利用,在劳动力转移,实现就业增收上乏善可陈,仅靠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两条腿实现脱贫攻坚,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从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来看,个别“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注重见效快、时间短、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项目,很多项目因为不“接地气”所以难形成长效机制,“输血式”扶贫模式较为普遍,强基固本谋长远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因为周期长、见效慢,多难以落地实施。

3、基础设施滞后,制约扶贫攻坚计划实施

呼图壁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扶贫攻坚的重点村多集中在牧区、山区、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的乡镇,这些地方人均耕地面积少,交通出行极为不便,历史上,受财力限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发展农业缺乏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受地理区位、交通瓶颈限制,如笔者所驻的西沟村,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村子,人均土地资源仅2.9亩(山区耕地),深入中部天山40公里,交通极为不便,“访惠聚”工作队进驻以前,村里发展农业所需水利配套设施几乎为零,完全是靠天吃饭。紧邻中部天山,草场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困于山区道路不通畅,鲜有游客往来于此,村里仅有的几家牧家乐也是惨淡经营。网络不通、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村级阵地缺失、无两委办公场所,导致致富无门路,脱贫无抓手的现象,严重制约扶贫攻坚计划实施。

三、推进脱贫攻坚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领导,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新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3]因此,呼圖壁县要从县级层面继续加大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视力度,尤其是要接地气的创新扶贫攻坚新机制,将推进脱贫攻坚列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探索建立由县、乡两级统筹联动的扶贫攻坚新机制,县级层面重点负责协调扶贫资源和重点项目,并跟踪推进项目的落地,乡镇负责日常脱贫攻坚工作的管理和细化落实,通过责任明晰的县乡联动,使基层的脱贫攻坚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从制度层面出发把推进脱贫攻坚纳入乡镇工作整体规划,引导乡镇党员领导干部把工作的关注点、兴奋点集中到推进脱贫攻坚上来。建立健全扶贫攻坚考核评价体系,把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减少基层贫困人口、贫困家庭作为考核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要与基础党员干部工资、奖金、福利、职称晋升、职务晋升挂起钩来。

2、强化措施,开辟脱贫攻坚工作新路径

当前,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措施接踵而至,要通过丰富宣传载体和宣传形式将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以灌耳音的方式宣传到群众的心里去,除了传统的政策宣讲,要特别注重利用新型的现代媒体和媒介平台,发挥微信、QQ等新媒体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宣传。要强化产业引导,与国家农业奖补政策无缝对接,引导农牧民群众,改变传统模式,种植经济收益率高的作物,在养殖方面,要充分依托牧业养殖合作社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实现合作社加农户加村集体的牧业经营新模式,发展以肉牛、肉羊养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牧民长期增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壮大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利用得天独厚的中部天山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民俗风情优势,积极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带动牧家乐和特色旅游小商品、哈萨克民族刺绣等产业发展,既提供了吃、住、游一体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又扩大就业,还拓展了群众增收致富空间,走一条生态旅游促进扶贫攻坚的新路子。

3、重点突破,破除制约脱贫攻坚工作的瓶颈

针对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形式各异瓶颈制约,形成由村级针对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乡镇汇拢总结提炼形成报告,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社会资产固定投资等领域充分考虑扶贫攻坚工作需求,将相关投资及重点扶持发展项目向农村倾斜,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步伐。农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困于资金不足,除国家、自治区、自治州专项扶贫项目投入外,也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如笔者所在的西沟村刺绣产业园,引进外来资本盘活固定资产,旺盛了刺绣产业,实现村集体、农户、投资商在生产经营上的“三赢”局面。重视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路上要下足了功夫,从县级层面宏观谋划,推进牧区、山区道路改造工程,把农牧区道路整修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民生工程。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7-2-22.

【作者简介】

傅 坤(1982.01-)男,山东鱼台人,昌吉州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对策与建议脱贫攻坚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走出思想品德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高校体育课堂评价的研究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