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8-09-19 09:14石登学陈娴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评析课件

石登学 陈娴

一、图片导入,初识苏州园林

师: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先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风光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看完这些图,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如果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你会怎么说?

生1:苏州园林像一幅山水画。

生2:苏州园林像一座仙境,神奇、优雅。

师:有些神秘又有些好奇。

生3:苏州园林像一幅水墨画,清新自然。

师:一看就舒服,给人带来愉悦感。

生4:苏州园林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一般,安静闲适,令人向往。

师:你的描述生动形象,很有吸引力,也让我心生向往。看过图片,我们对苏州园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走进《苏州园林》,感受苏州园林博大精深的美(板书课题)。

【评析】没有参观过苏州园林的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景观会产生距离感。如何消除这种距离感?执教老师通过看图将学生带进苏州园林,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

二、明确目标,扫清生字词

师:在走进课文之前,请同学们读一遍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梳理文章结构,弄清说明顺序;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苏州园林的美;3.领略江南园林的建筑风貌,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

生:(大声地)有!

师:看来大家都信心满满,谁来挑战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解释词义。(课件出示词语:轩榭、丘壑、嶙峋、镂空、着眼、斟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别具匠心)

一女生举手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她读对了吗?

生:(齐声)没有。

师:请你来纠正她读错的字词。

生:丘壑的壑应读hè,斟酌应读zhēn zhuó,其余的都读对了。

师:这位同学纠正得对。我们要注意区分和识记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词,请大家在相应的字词旁边标注正确的读音并齐读两遍。

师:谁来解释一下这些生字词的含义?

生1: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

生2:老师,自出心裁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给他解释一下?

生3:自出心裁是指出于自己内心的判断和考虑,也指富有独创性。

生4:重峦叠嶂是指层层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

生5:别具匠心是指另有一番独特而巧妙的构思。

……

师:自出心裁与别具匠心的意思相近,大家要注意区分。

【评析】执教老师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词、理解词义,学习目标明确,为学生学习课文扫清了字词障碍。

三、自主阅读,感知苏州园林

(一)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圈点勾画。(课件出示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它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对于蘇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师巡堂指导。

师:大多数同学完成了学习任务,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作者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生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呢?

生2: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师:这位同学提到了“四个讲究”,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3:还有“三个注意”,注意角落的图画美、注意门窗的图案美、注意色彩的搭配美。

师:两位同学的概括简洁、到位,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生2:我看书上是这么写的。

生3:先找每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再进行概括。

师:两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现在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请你尝试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读一读,描述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

(二)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师: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是这篇说明文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生读课文并划分层次。

生1:课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苏州园林的地位和影响;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师:大家同意他的分法吗?

生:(齐声)同意。

师:我也同意。课文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生2:“总—分—总”结构。

师:课文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共有8个自然段,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

生3:第二部分是“总—分”式结构。

师:通过层层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抓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总特征介绍苏州园林,采取“总—分”式结构,按照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课件出示文章的结构图,见图1)

【评析】执教老师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不仅给予方法指导,还结合文体特点逐层深入,颇具层次感。

四、合作学习,探究苏州园林

师: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下面,我们从文中找些句子开展合作学习,体会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生1:我们小组分析的句子是——“阶砌旁边栽几从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作者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注重角落的图画美的特点。

师:这位小组代表紧扣苏州园林的特征进行说明。

生2:我们小组探究的句子是:“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足取的。”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师:不错。除了打比方,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3:作比较,与外国式的花园进行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错落变化的审美情趣。

师:看来你们小组比较了解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哟!

生4:我们小组探究的句子是:“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话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夏秋季节池沼之美。

生5:作者善于引用资料,说明他知识渊博、积累丰厚,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榜样。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很精彩,也十分善于总结。

【评析】执教老师以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又有助于学生掌握说明方法。

五、品味语言,感悟苏州园林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品味揣摩。

生读课文,揣摩体会,交流讨论。

生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表示递进关系。作者为了突出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而采用了倒装句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师:句子中的“艺术”与“技术”有区别吗?

生: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这里强调假山的堆叠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具有实际效用,一般可复制,这里是指苏州园林的建造者具有高超的假山堆叠技艺。由此可见,作者用词讲究、准确、严谨。

生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句话中的“一切”“绝不”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坚定,强调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点。

师:是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苏州园林十分喜爱。“一切”“绝不”在朗读时应该怎样读?

生2:要重读。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

师: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生:比第一次读得好,读出了肯定、坚定的语气。

师:类似这样的句子和词语在文中还有不少,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读一读。

生3:老师,我想提一个问题。“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这句话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师:问得好!你是一个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帮他一下?

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指一眼看过去,花墙和廊子好像把园中整片的景色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依次展开,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中景致更有层次了。

师:在同学们的感染下,老师也想品读一段,文中提到“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概括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用词精当、精练。其实,文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句子,请同学们课后细细品味。接下来,我们归纳一下本文的语言特点。

生1:准确、精练。

生2: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

师:说得好!这也是本文的第三大特点。我们学习语文,要多朗读,多品味,多揣摩,多感悟,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学习了《苏州园林》,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以及祖国文化的喜爱之情。

生2:我能用串联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生3:说明一种事物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基本上达成了学习目标。谢谢你们!下课。

【评析】执教老师与学生、文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抓住教学生成准确引导、点评,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总评】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执教老师善于引领学生阅读课文,在体会苏州园林的美的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说明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流程富有设计感。“初读—感知—探究—感悟”的教学层层深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将说明文的要点串联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教学过程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引领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过程中收放自如,比如在探究文章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时,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表达,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3.信息技术与学科巧妙融合。在教学导入、呈现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呈现课文结构等环节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虽然内容不多,但每一次呈现都能够服务教学,简洁明了,充分发挥了导学的功能,提高了教学效率。

(注:该课例在2016年南宁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评析课件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