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美丽的螺旋

2018-09-20 08:46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章鱼海马螺旋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幼儿园 田 甜

设计意图:螺旋这种形状就在我们身边,它如此常见,但是有什么作用呢?《美丽的螺旋》这本故事书给了我们答案。教师选取了图画书中的部分内容,向幼儿展示了自然界简单而又神奇的螺旋形,让幼儿感受大自然中的无穷美感与力量!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图片和操作材料,支持幼儿在观察分析、操作体验中认识螺旋。

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详案[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螺旋,并了解这种形状的作用。2.愿意在观察、思考、操作体验中获得认识螺旋的快乐。重点:认识螺旋和探究螺旋。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理解螺旋的作用。[活动准备]教学课件;海马、章鱼图片;带盖子的塑料透明杯人手一个、操作记录单、笔。截取绘本《美丽的螺旋》中的部分画面做成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螺旋。1.教师出示被海草挡住的海马和章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2.教师播放PPT1,请幼儿说一说海马尾巴和章鱼脚有什么共同特点。3.教师小结:海马的尾巴和章鱼的脚都是螺旋状的。螺旋是一种围绕中心点旋转延伸的形状。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对比分析,发现事物的共同特征。这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二、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认识螺旋。1.出示PPT2,思考海马尾巴和章鱼脚的作用。师:海马螺旋形尾巴有什么作用?章鱼螺旋状腿又有什么作用?2.启发幼儿思考并讲述自己在大自然中见到过的螺旋。3.认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螺旋及他们的作用。⑴师(出示PPT3):找一找图片中的螺旋。为什么蛇和土拨鼠要蜷缩起来?⑵师(出示PPT4):找一找图片中的螺旋。刺猬为什么团成螺旋状?羊角、蜗牛的壳有什么作用?⑶师(出示PPT5):找一找图片中的螺旋。蜘蛛为什么织螺旋状的网?蝴蝶为什么有一个螺旋状的“舌头”?⑷师(出示PPT6):这些花朵长成螺旋状有什么好处呢?⑸师(出示PPT7):画面中有运动的螺旋,你发现了吗?(每一个提问都要给幼儿思考、回答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呈现的故事情境,从而理解自然界中各种螺旋的作用。比如蛇卷成螺旋状,是因为画面中呈现出下雪天,蛇冬眠了,蛇卷成螺旋状有助于它保暖。这种基于观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三、制造螺旋。1.教师提供科学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师:我们认识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螺旋,你们可以用这个杯子里的水制造一个螺旋吗?先猜想一下你制造出的螺旋会是什么样子的?2.幼儿操作验证得出结论。3.教师操作验证幼儿的结论。在科学实验环节,教师遵循猜想、操作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步骤引导幼儿感知螺旋。小小的科学操作,增加了幼儿对探究螺旋的兴趣。四、教师小结。1.启发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更多的螺旋状事物。2.老师给小朋友们推荐一本图画书《美丽的螺旋》,上面讲述了更多的关于螺旋的知识,欢迎小朋友以后在图书区阅读学习。在活动结尾展示出绘本故事《美丽的螺旋》,能够激发幼儿进一步通过自主阅读来了解更多关于螺旋的知识。[活动延伸]1.在美工区提供胶泥、圆形卡纸等材料,激发幼儿用不同材料制作螺旋状的事物。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螺旋状的事物,探究螺旋的作用。

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能够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猜猜、想象、实验操作过程中发展他们对科学知识经验的建构。

本次活动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发现螺旋、认识螺旋和制造螺旋。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完成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即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学会观察,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出了探究自主性,充分展示出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究螺旋的兴趣,让他们愿意继续获得更多关于螺旋的信息,让他们愿意去探索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螺旋。

猜你喜欢
章鱼海马螺旋
海马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海马
章鱼的烦恼
无敌章鱼刷
会“逃跑”的章鱼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奇妙的螺旋
最佳操控奖 海马3运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