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研究

2018-09-20 08:49马珊珊
山西农经 2018年16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机制

□马珊珊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却渐渐出现不平衡性,对经济水平稳定提升形成了一定阻碍。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逐步上升,那么当地的生产要素就会集中,为国民经济发展开辟捷径,反之则会导致当地经济萧条。为使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最大化,应加大研究力度,以强化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1 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机制意义

城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发展社会经济和生产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社会结构向城市化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城镇化、郊区城镇化,接下来会过渡到逆城镇化与再城镇化。只有保证这些环节稳定有序开展,才能确保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发挥全部价值。

城镇化建设可以集中生产力,会对社会的产业结构起到调整作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既可以有效降低就业压力,还可以进一步壮大市场发展趋势。城镇化建设对协调工业模式发展和创新型工业过渡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大批农村务工劳动力,既可以缓解城建用人紧张,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优化城乡结构。

2 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在不断进步,但还没有达到与社会生产同步发展的阶段,所以协调城乡发展仍是目前重要的战略目标。随着城镇规模的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都被灌输了城镇政治理念和物质精神文明,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不够均衡的基础上,容易导致城乡公共服务不平等,以及收益不均、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阻碍农村经济发展,使其无法更好地向城镇化靠拢。为此,需对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详细分析。

2.1 经济结构理论分析

刘易斯理论模型是目前我国应用相对广泛的经济结构,其中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内容以及借助现代技术提高生产受益和效率是其理论的主要内容。传统建设虽然资源丰富,但生产部门的效率却不高,薪资报酬也相对较少,基于这种工农收益水平不平衡情况下,城镇建设中涌入了大量多余的农村劳动力。这也就导致各个城镇建设部门都吸收了足够的工作人员。其生产规模得到有效扩充,产生的利润也就越大,吸纳的农业生产劳动力也就越多。如此循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利用率可与工业生产率持平,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增长。

2.2 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第二产业产能日益过剩,第三产业飞速发展,急需加快产业转型进度,为社会经济的稳定高效发展奠定基础。近些年来,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市政公共建设和房地产等大型企业得到空前发展。制造业、冶金业和建材业的发展,可以为过剩的产能降低大部分压力。除此之外,城镇化建设能创造大量服务岗位,吸纳第二产业过剩的劳动力。电子商务、旅游、互联网等第三服务产业迅速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下,传统工农业加快了转型。

2.3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速度,拓宽影响范围,受益最大的就是农村建设。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就是一个城镇化进步的过程。能够将农民的视野最大限度上拓宽,使传统生产理念得到创新,进而促使农民生活、生产方式得到有效规范和改善,逐步向着城市统一。城镇化建设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生产率和经济管理模式,为农民创造更高的收入,不断推动第三产业、农工业集约和宏观经营管理的进展,使城乡经济增长促进机制可以协调稳定的进行[1]。

2.4 加快消费结构转型

城镇化建设另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化过渡,也加快了国民消费结构的转型,使消费规模逐步扩大。研究表明,在农民完成城市化转换后,人均消费每年增长200元以上。消费习惯也由传统的农村消费转型成为城市化消费模式。随着城镇化建设中电商产业、互联网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向旅游、教育、服务等行业聚集,进一步加快我国消费支出结构转型。

3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内容

3.1 刺激消费

城镇化是农业生产转变为非农业生产,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聚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有效刺激了社会消费,不仅为农村多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还优化公共服务和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城镇化发展升级现代消费,为社会进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刺激居民加大消费的同时,打破了内需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桎梏。

3.2 拉动投资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大量的投资。投资主要渠道分为公共产品领域和私人产品领域。公共产品领域的财政投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市场中各大企业自主积极进行投资。而私人产品领域,可以借助民间竞争投资加大投资规模和效率。特别是目前我国的投资率下降、投资金额大幅缩水现状下,迫切需要利用科学高效的城镇化拉动社会投资,优化经济增长促进机制。

3.3 优化产业

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二、三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使农村多余劳动力完成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农工产业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助力[2]。城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实现土地资源、劳动力和资金集约,强化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最大限度上将基础设施和其他一些公共服务合理优化分配,有效减小贫富差距,维持城乡收支平衡,利用优化产业为城乡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4 激励创新

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信息理念和3D立体打印技术等新概念开始普及,这些都离不开创新的支撑。城镇是创新的重要场所,激励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促进机制见图1。

图1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

4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促进机制的建议

4.1 确保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要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就要尽可能的集聚生产要素,要有密集的人口,发展工农互惠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将产业协调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内容,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的关键。为了加快城镇建设的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需要确保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

4.2 拓宽城镇融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是城镇化建设中的关键内容,也是瓶颈所在。除了公共产品领域和私人产品领域的投资,还要探索其他渠道以加大城镇建设的融资。公共产品领域中的公共服务需要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而私人产品领域也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对融资企业、项目等渠道逐步拓展,使城镇建设融资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价值。

4.3 纾解社会矛盾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矛盾发生,为此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首要问题就是纾解矛盾[3]。城镇化中,许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人员逐年递增,但其劳动报酬和各方面保险都与城镇人口存在很大差距,亟需完善补偿机制和劳动薪资规定。以拆迁房屋为例,经常会发生钉子户和强拆等现象,相关部门务必要加强沟通,确保各方的利益,为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4.4 落实城镇化建设理念

在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机制中,一定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避免因为城镇化建设导致生态失衡。加强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就业机会和收入,发展城镇化的人文理念,切实保护居民的利益,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经济增长。

5 结束语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且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当下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准确认识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促进机制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城市化发展的辐射作用,散播城市文明,进而为社会创造更高效益。发挥城镇化促进机制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机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