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县国营林场森林抚育作业措施

2018-09-20 10:31许继平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抚育操作森林

许继平

【摘 要】 森林抚育可以保护森林安全,提升蓄积生长量,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产能效益和碳汇功能最大化。

【关键词】 森林;抚育;操作

2015年12月-2016年4月由中阳县国营林场实施2015年第二批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工程,建设地点在中阳县国营林场林棠沟一带,森林抚育规划133.4公顷,林分全部为天然林,由优势树种侧柏、白皮松组成的针叶混交幼龄林。森林抚育共需资金4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4万元;县级自筹资金24.024万元。

1 抚育实施的必要性

为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产能效益和碳汇功能的最大化。

2 实施区概况

2.1 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

中阳县国营林场位于中阳县域中部,县城西南部。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8℃,大于10℃的有效积温2700℃左右,无霜期130余天。境内主要乔木树种有油松、辽东栎、白桦、山杨、白皮松、侧柏、刺槐等,天然林多为混交林、人工林以纯林为主。灌木有沙棘、黄刺玫、胡枝子、山桃、山杏等。草类有禾本科杂草、羊胡草及蒿类;农作物以玉米、谷子、豆类、马铃薯为主。

该区域毗邻县城人口相对集中,产业以原煤开采、钢铁冶炼为主,本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以煤矿、钢厂、商业服务、外出务工为主,近年县城经济相对发展较快。

2.2 森林经营状况

天保工程实施后,我省天保区全面停采,林场工作重心由森林经营全面转向造林管护,不进行任何采伐作业的森林经营。因此,林分营养空间竞争强烈,林木郁闭度大,生态防护效益日趋降低,急需进行抚育间伐以改善林分现状。

2.3 作业区基本情况

本次作业范围在军山管护站辖区边缘。共设计8个作业小班,全部为天然林。

本作业区属林棠沟流域,是林场天然侧柏、白皮松集中分布区,作业面积133.4公顷;林种为防护林;作业区海拨在1350-1490m之间,坡度在15-23°之间,土壤为褐土与石质土交替地带,有部分裸露岩石;林分为天保封山育林形成的天然侧柏、白皮松和人工油松混交幼龄林;林下灌木以黄刺玫、丁香、栒子木为主,盖度在12%~23%之间,草木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盖度10%;林分年龄45~50年;平均胸径6.06-6.7cm,幼林中90%以上的幼树胸径小于5cm;平均树高2.3~2.6m,郁闭度0.18~0.89,每公顷株数1883~3203株,每公顷蓄积2.168~7.745m3,林分经多年的禁牧封山自然修复较好,郁闭度高,通风透光不良,单位面积株数大于合理密度株度,出现明显的高生长竞争,且分布不匀,一穴双株、多株丛生萌蘖。

3 抚育措施

3.1 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外业调查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踏查范围,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按照年度抚育任务量,合理确定抚育作业区,然后选择符合抚育条件的地块。

3.1.1 作业面积的测算 采用1:10000的地形图对坡调绘。面积≤1hm2不易調绘的地块采用罗盘仪闭合差导线法实测。周界闭合差:平缓地区小于1/200,地形复杂的山区小于1/100。

3.1.2 标准地的设置 根据划分的作业小班面积来设置标准地,标准地面积为0.1公顷,每个小班标准地总面积不小于作业面积的1.5%。但每个小班至少应设置一块标准地。

3.1.3 标准地的调查 标准地环境因子(地形,立地,土址,植被,海拔等)调查,采用现场调查记录。林分因子调查:林木郁闭度采用对角线截距测量或目测法;平均年龄采用查阅资料,走访知情人等方法求得;每木树高采用手举花杆或目测法测量;蓄积量由每木检尺后利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求得。

3.2 作业区及小班的区划

3.2.1 作业区的区划 根据《森林经营方案》中的年度规划和省、市主管部门的任务安排,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抚育作业区。

3.2.2 小班的区划 根据《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中第四章外业调查第三十三条规定,按立地条件、起源、年龄、郁闭度、树种结构等基本相同的地块划分为同一个作业小班,但需遵循每个小班面积原则上不大于20公顷。

3.3 主要工艺指标

本次抚育设计面积145.4公顷,作业面积133.4公顷,需补植林中空地面积5.5公顷。定株疏伐侧柏、白皮松及少量油松幼树,作业后郁闭度降低0.04~0.19,抚育株数强度14.6%~30.1%,不消耗蓄积,安排临时工棚1个。

3.4 抚育方式及技术要求

3.4.1 抚育方式 根据森林抚育规程,依据作业林分的发育阶段、林木培育目标和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发育与演替规律确定为定株疏伐,结合修枝、割灌、补植的综合抚育。

3.4.2 技术要求 依据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以全流域、全林分经营为出发点,通过人为加速森林发育过程,培育接近自然又优于自然的森林林木和森林生态功能体系,实现在本经理期经营好现有林,再过2~3个经理期培育二代林的可持续经营目标。小班作业技术要求如下:

作业前对小班林木分级,明确各树种的Ⅰ级木、Ⅱ级木、Ⅲ级木、Ⅳ级木、Ⅴ级木,伐去Ⅴ级木、Ⅳ级木和部分Ⅲ级木,清除萌蘖丛生木;对自然整枝差的林木修枝,修枝时去除全部死枝,尽量少去除活枝;割除幼树周围1米内影响幼树生长和人工作业的灌木藤本。

总之,抚育作业坚持采劣留优、采弱留壮、采密留稀、强度合理、保留林木分布均匀、郁闭度下降不超过0.2的原则,保护林下目标幼树的生长,逐步培育成复层异龄混交林。

4 效益概算

4.1 主要经济指标

(1)资金概算根据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2]505号)确定的经济指标。

(2)森林抚育单位投资及收入预算标准。抚育间伐直接投资3300元/公顷,补植作业直接投资4125元/公顷,森林抚育间接投资120元/公顷,其中,档案管理费30元/公顷,管理费60元/公顷,其它费30元/公顷,临时工棚1324.5元/个。

4.2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预算收入48.024万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24万元,县级自筹资金24.024万元,预算支出48.024万元,其中,预算支出抚育作业施工费44.022万元(包括间伐、修枝、割灌、林地清理等生产作业的劳务用工费用);间接费1.6008万元,其中:档案管理费0.4002万元,管理费0.8004万元,其它费0.4002万元;补植费2.26875万元;辅助设施费0.13245万元,盈亏平衡。

4.3 效益评估

抚育是经营的核心,采用合理的抚育措施,调整森林结构,森林效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次抚育利用人的力量主动、正向的保护森林,维护森林健康,对森林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抚育区林木获得充分的营养和光照,使高生长或径生长得以很快提高,同时对林下二代目标树进行培养,这样循环往复,合理利用,全林经营,既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促进森林发育,丰富生物多样性,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又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永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抚育目标;其次,项目实施可以为职工和困难群众提供工作机会,增加劳动收入;第三,抚育林分能够形成更美观的效果,丰富人民群众生活,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

猜你喜欢
抚育操作森林
哈Q森林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