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翺人性论探析

2018-09-20 10:50陈河伊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复性人性论

陈河伊

摘 要:李翺人性论在文化思想方面是唐代反释道运动的产物,有着某种思想渊源,也是儒家人性论思想发展的“果子”。李翺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并充分发挥释、道心性论的思想,而提出“性善情恶”和“灭情复性”的人性论。李翺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受了七情的影响而失去善的本性,因此只要灭情就可以恢复人的善性了。在复性过程中,李翺强调的是向内寻求自身的反省。但是李翺的人性论中包含有善之性产生的邪情的矛盾,因此,对这一个矛盾的回答就产生了宋明时期的性二元论。

关键词:李翺;人性论;性善情恶;复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3.051

1 李翺人性论思想产生的背景

李翺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37年。可见,李翺生活的中晚唐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唐朝,由于佛教的盛行,经济偏重于寺院建设使整体社会经济都体重在寺院经济,资金过于膨胀,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政治上,藩镇割据情况越来越糟糕,其中安史之乱的平叛使得国家财政支出增大,国库亏空,因此,不管是政治在还是在经济上,统治阶级的权力受到威胁。学术上,佛教、道教流派快速发展,其倡导的“一切是苦海”的学说,一度迷惑了处在困苦中的黎民百姓。冯友兰先生说过儒教和佛教、道教有所谓的“入世”和“出世”的不同,正是处在历史时代最恰当的时期,使得民众减少物由质缺乏帶来的精神折磨的痛苦,由此,信佛人士越来越多。也许正是在这非常时期的历史时代,给了儒、佛、道三教思想融合的时机,也正是因为儒释道三教互相影响,使得处在那个历史时代的学者们或多或少的影响,儒学学者李翺就是如此。释道两教日益盛行,儒学生命力日渐衰微,有被泯灭在历史潮流中的倾向。这是在如此历史背景下,李翺的思想应运而生。

2 李翺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任何一种新理论的提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举起创新之火,也就是要对先前出现的理论进行批判,超越原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李翺就是站在韩愈的肩膀上向上创新的人。在复兴儒学的观点上,李翺和其老师韩愈是一致的,但是在人性论方面,却有差异。李翺为了复兴儒学,以儒学为根基,融合佛道两教的思想,继承孟子的“性善论”,扬弃荀子的“性恶论”,修正韩愈的“性三品”说,就此提出“性善情恶”说,并在佛道心性论的影响下,进一步提出“复性论”。

2.1 “性无不善”

在李翺之前儒家中提出关于人性论观点的有: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等,到了晚唐时期,韩愈传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也认为性三品,那么,对于“性”,李翺是如何看的呢?

李翺在《复性书》三篇中都有对人性问题做了论述:“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性者,天之命也”;“情有善有不善,而性无不善焉。”李翺在《论语笔解》中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解释是:“人性本相近于静,及其动,感外物有正有邪。动而正,则为上智动而邪,则为下愚寂然不动,则情性两忘矣。”换句话说,人最本真的本性与静几乎一致,在静之外有动,一旦对外物有所感受了,人的本性就有了正与邪之分,即性与情是相对的,当性受情的干扰时,人性就是恶的,当性不受情干扰时,人性就是善的。由以上内容可见,李翺所讲的“性”指的是与生俱来的本质,也就是善本身就是善的,没有恶的,即“性无不善”。所以,在李翺看来,“静”、“性”、“善”是相同的概念,所以在后面的“灭情复性”时主要的途径就是使人处于绝对静止的状态。由此可知,李翺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但李翺不是简单的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而是对其有所发展。第一,孟子在论述人性本善时候,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的。也就是,如果你看见一个小孩子落入井中,处于性善的你肯定会去救,孟子解释为人是有善端的,即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是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端”的,可见,孟子的性善只是一种善的可能性,是向善的趋势,“扩而充之”。而李翺的性善论却是先天赋予的资质,是完整的。因此李翺才认为,“性”是人所以成为圣人的依据。第二,孟子论述性善论的时候,一直在强调“性”,却没有道明“(人)性”与“天”的关系。而李翺却直接把“诚”作为“(人)性”与“天”的纽带,“是故诚者,圣人性之也。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语默,无不处于极也。”

李翺的老师——韩愈,他在论述人性论的时候,也认为人是具有善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善性,而且人性具有三品,上品和下品是不能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中品,只有上品的人性才是真的善。李翺认为,不能把人性绝对的分层,既不利于人性论的研究,也不利于统治阶级对民众思想的管理,因此提出“人之性本皆善”的主张来改造了韩愈的性三品说,这就刚好补了汉朝以来儒学在人性论问题上的缺点。

由此观之,李翺以孔子人性论为基础,继承了孟子性善论思想,修正董、韩的性三品学说,认为人性是人天生的纯粹的至善之物。

2.2 “性善情恶”

“性”与“情”是李翺人性论思想中的基本概念,反映出他对人性本质的观点。李翺的性情说,不是简单地把性分为几品,“性”的善与恶和“情”有关系,从性的本质角度来说,人人都是善的,因为善一出生就拥有的,只是因为的情的迷惑性存在,使得遮蔽了人性的充分发挥,所以才会表现出有的人是善,有的人是恶。

李翺在《复性书》中,一开篇就直接提出了性情关系:“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李翺认为,性是至善的,因而是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基础条件,而情具有迷惑性,时常会影响性的发挥,所以人能够实现其性就可以成为圣人,而所以不能实现其性者的根本原因在于七情的干扰阻碍。当“性”受“情”的干扰时候,其不能实现“非性之过”。

接着,李翺进一步解释说明性与情的关系。首先,他认为性是天赋予的,普遍地存在于个体生命中;七情的产生是由于先天的“性”被蒙蔽所惑。其次,一方面“无性则情无所生”“因性而情”;另一方面“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李翺观察到了性与情的相互统一性的一面,性与情可以相生,情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而是攀带着“性”相辅相成。而且“性”也不能离开“情”而存在,只有把如尘埃的“情”打扫出去,“性”才能如明镜般透亮,因此才会说“性不自性,由情以明”。

李翺看到了性与情互相矛盾的地方。他一方面说“人之性本皆善”,另一方面又说“情者,妄也,邪也”。可见,李翺认为性本善是与生俱来的,但是非理性的情感却是“邪”的,所以,性和情是相互对立的,即“性善情恶”。

在李翺看来,“性情”二字对分而界定圣人与凡人的二方向的观点。圣人与凡人的“性”是没有差别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情”上。在圣人那里的“性”与“情”都是至善的。在凡人那里却被七情蒙蔽,就像浑浊的水一样,怎么稀释都不清,亦或是像灭火的烟一般,即使灯光很亮也照不明,这都是由于“情”覆盖了善性,使得“性”与“情”不一致。所以说,在凡人身上看到的“情”是不善的。可见,凡人与圣人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天赋的“性”有无善恶之分,而在于一般人无法用本质的善性克制个人的邪妄之“情”。

2.3 “灭情复性”

李翺在“性善情恶”中说明了善的存在和恶的存在,更进一步解释了“性”与“情”的关系。接下来,李翺就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去恶留善、恢复人的本性的问题,就此提出了“灭情复性”论。

由李翺的“性善情恶”学说已知:人人有都能够成為圣人的至善潜在本质。但是,由于邪情的“煽风点火”致使人的善性不明朗。那么只要去除邪情,就能恢复人性善的本质。这就要求人人都尽其性,复其性。由此可见,“复性”的第一要义是:人人具有善良本性,它不会因为七清的攻伐而削减或消失,而是藏匿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去除邪情,善性就会呈现出来,成为现实的人性。虽然七情的存在干扰阻碍了性的充分发挥,但是七情并不是天生的,是性之外的东西,不知道来源于何处,所以,能够消灭掉七情。可见,“复性”的第二要义是:人的善良本性可以复归。每个人只要觉察到情是邪妄的,就可以恢复清明的至善本性成为圣人。经过上述讨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性的善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但是凡人要进行“忘情复性”的心性修炼功夫,就能去伪存真,恢复善良的本性,成为圣人。

那么,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复性”呢?“灭情”。李翺说:“妄情灭息,本性清明,周流六虚,所以谓之能复其性也。”具体方法或者步骤如下。

第一步:“弗虑、弗思,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任何的思虑都是由心动开始的,是对外物做出回应的第一步。人回应外物是因为受到外物的诱惑而心动,心动就会生思虑,思虑就会生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所以要断开一切思虑,进入“无虑无思”的境地,也就是“斋戒其心”的虚静状态,情感就不会产生。但是,“静”是“动”的反面,动静是相生的,所以不可能永远保持静态,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必定会往相反的一面走动,产生“动”。“弗虑弗思”只是让其达到与动的相对静态而已,不会彻底的,这就说明了现在这一阶段的动静是一对相生相斥的矛盾,可静可动,而且,人不可能不与外物接触,那么人就不可能不对外物做出反应。可见,这时候还是有“思虑”的,这就不能复性了,因此需要第二步来助力。

第二步:“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李翺说“动静皆离”,也就是说处在动对面的静,不是绝对的静,需要超越动对待静之上的绝对的静,这种绝对静止的状态,李翺称之为“寂然不动”,这种不动就是即使接触外物,但对于外物的诱惑不受任何影响了,也就是对待外物是可见可闻而心如止水,这样,就由“弗虑弗思”的动静皆在的相对静止状态到了“寂然不动”的绝对静止状态,这种至静境界,李翺称为“至诚”。“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寂然不动者,是至诚也。”因此,到了这个阶段就会“性情两忘”,由此,才会知其外物所在而不动心,“明辨焉而不应于物”,“是知之至也”。到了这一步,就能除掉邪情了,进而恢复了人天生的善性,产生“至诚”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李翺说的“妄情灭息,本性清明,周流六虚”。经过“弗虑弗思”与“动静皆离”的内在修养功夫,进而达到虚寂的绝对静止状态,然后复性成为圣人,这就是恢复本性的善(“广大清明”)。从另外一方面看“复性”修养功夫,是一种向内寻求的修养功夫,在儒家学说看来,这是一种成德修养功夫,使人成为有品德的人。

从第一、第二步的修养路径来看,走的向内修养的道路,但不禁想问,是否完全靠自身修养就可以了呢,儒家所提倡礼乐教化是否需要?李翺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提出“圣人制礼作乐”来教化天下,这也是“自明诚”的路径。李翺认为,圣人知道人与生俱来的善性,因此制礼作乐,“视听言行,循礼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儒家的圣人制作礼乐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克制欲望甚至消灭欲望,一步一步的恢复本真的善。

总的来说,从逻辑上看,李翺的“复性论”不仅仅是“性善情恶”说的必然结果,同时还证明了“性善情恶”说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李翺人性论思想的主题。

3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在李翺所处的历史背景与人性论思想的所产生的社会状态的条件下,分析了李翺在人性论在思想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然后再讨论了李翺对人性论的具体内容,他提出的思想内容是:“人之性本皆善”善恶观、“性善情恶”的性情学说以及“灭情复性”的复性论。李翺坚决反佛、道两教,推崇儒学,并以复兴儒学为根本目标,但是在人性论思想研究中,也融合了佛、道两教的心性论思想,此学说的提出是对前人的创新,也是给后人导向性的指南针作用,即给宋代人性二元论(一心二门式)举起了鲜明的旗帜,更是为了后来的传统儒学的发展提出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李翺,李翺集·复性书(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3]韩愈,李翺.论语笔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林耘.李翱复性学说及其思想来源[J].船山学刊,2002,(3).

[5]李晓春.试论李翺的人性论[J].兰州大学学报,1997,25(1).

[6]李翺,李翺集·复性书(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7]劳光思.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8]李晓春.再论李翺的人性论[J].甘肃理论学刊,2001,(3).

猜你喜欢
复性人性论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荀子法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层析复性技术研究进展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籽骨嵌顿致难复性[足母]趾趾间关节脱位的治疗
浅论王充人性论非“性三品”
《复性书》性情观再探——以“情”为中心的考察
中药坐浴方联合激光烧灼疗法治疗易复性肛周尖锐湿疣术后47例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高效表达、纯化和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