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思品课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矫治探析

2018-09-20 10:52孔祥军
新课程·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边缘人小班化合作学习

孔祥军

摘 要:农村学校教育观念、教育水平的相对传统、落后,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的相对薄弱,学习内容设计的过于枯燥、呆板,合作学习方式的过于僵化,学习结果评价的过于笼统等因素造成了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的产生。要改变、矫治这种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就必须实施面对面、手拉手疏导帮教,合作学习内容实施“三级分层”式设置,实施“组内分层组合”的合作学习方式,实施差异个性化评价。

关键词:“小班化”;合作学习;边缘人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全国农村学生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小班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这也让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的解决有了新的契机。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实践,笔者对思品课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产生的根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探索出了一套矫治这种“边缘人”现象的有效策略。

一、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教育观念、教育水平的相对传统、落后,导致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缺失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育观念相对传统,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在农村家长和师生的眼中,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取决于他“语、数、外、理化”(被称为主课)成绩的高低,至于说思想品德课之类只能被当作“副课”对待,可学可不学,自然得不到师生的重视,更谈不上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及培养。再加上农村学校本就在先进教育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探索、改革、实践方面处于劣势,“合作、探究”式学习大多只说在嘴上,并未扎实落实在教学活动中,在思想品德课之类的“副课”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就必然地导致农村学生合作习惯、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普遍缺失。

2.学习内容设计得过于枯燥、呆板,导致学生合作学习兴趣的缺失

思想品德教材中本就有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认知有着一定距离,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内容时不切实际,过于呆板,缺乏层次性、开放性,就会使学生彻底丧失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3.合作学习方式的过于僵化,导致学生合作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缺失

在很多课堂教学观摩中,笔者发现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大多是采用“六七人一组,大家一起讨论,然后每组出一个代表汇报结果”的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僵化,往往出现“优秀生讲,困难生听,中等生附合”的合作怪象,抑制了大部分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学习结果评价的过于笼统,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热情的缺失

在对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很多教师总是不顾学生个体差异,以合作探究问题的标准答案来统一评价。这种过于笼统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使评价失去了针对性、客观性、激励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小班化”背景下思品课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的矫治策略

1.实施面对面、手拉手疏导帮教,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

充分利用“小班化”学生人数少、利帮辅的特点,在思品课教学中创造性实施“1+n”师生面对面疏导帮教和“1+1”生生手拉手帮带工程。“1+n”师生面对面疏导帮教,即在全班摸底確定合作学习参与意识淡薄、合作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边缘人”)n名,由思品课教师对这些学生循序渐进地实施面对面心理疏导和方法辅导,让他们明白“合作”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更是今后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必备技能,转变“边缘”学生对“合作学习”冷淡、无所谓的态度,帮助他们树立合作意识;教给他们一定的合作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尝试参与“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1+1”帮带模式,即确定和合作学习“边缘”学生相同人数的合作能力较强学生,实施“优后”结合的一对一手把手帮带,能力强学生可以在课堂或课后主动找帮带对象合作探讨一些问题,在一对一的合作探讨中,使“边缘”学生学会一定的合作技能,树立合作的信心,养成合作习惯。

2.合作学习内容实施“三级分层”式设置,激发各层次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内容的设置坚决实行“三级分层”方式,首先将全班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情况划分为后、中、优三个层次,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为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对应的“A”“B”“C”三个层级合作探究内容,这样便能兼顾各层次学生学情和能力,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3.实施“组内分层组合”的合作学习方式,发掘学生合作学习主观能动性

每4人一小组,其中优生1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1名。合作学习时,根据内容层级设置,实行灵活多样的组内分层组合、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应任务,一般而言,“A”级内容由“中后”(1中1后)组合合作完成,“C”级内容由“优中”(一优一中)组合合作完成,最后由全组人员共同合作完成“B”级内容。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尽可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跳”起来便能“够”着,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实施差异个性化评价,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

彻底改变单一、僵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差异性评价标准,实施个性化评价,对优、中、后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实行竞争性、发展性、激励性评价,做到学习评价“因层而异”“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边缘人”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积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深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在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优势的支撑下,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的矫治策略研究将会事半功倍,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合作学习“边缘人”现象必将逐渐消失。

猜你喜欢
边缘人小班化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浅析跨文化交际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