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50后

2018-09-21 06:10闫肖锋
中外文摘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冯导源代码冯小刚

□ 闫肖锋

随着冯小刚与刘震云对崔永元的回应,“冯崔之争”升级。其实一开始冯就输了,崔背后是中国近十年来底层民众对为富不仁的反感与抗争,崔代表了这一股民意,这时任何对崔的攻击,都意味着为“洗钱偷税”的明星富豪辩护。

马光远在微博上说,暂且不说崔的是非对错,就这十问,冯的人品真的败光了。胡拉八扯,用词蛮横恶毒,“严守一从小没娘,你也没娘吗?”要说流氓,冯小刚真流氓的纯度很高。

其实,小崔说“冯小刚徐帆乱,反正乱一块儿去了,都不用演了”也一样,都是人身攻击,千方百计“把你搞臭”。两人你来我往,争论方式上都是一个导师。

网友说冯导,“不恨你发财,恨你偷税漏税”,其实偷税这事有专门机构管,偷人由他媳妇管,犯不着兴师动众的。冯小刚曾在《锵锵三人行》上说,再来一次运动肯定更狠,不是把你搞臭,是把你搞死。他似乎看到这一天正在到来。从他对骂小崔看,他也是这场运动的一部分。两人的思维源代码都是一个导师写下的:不就事论事,非黑即白,斗争思维,你死我活。

小崔是60后,按说思维源代码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洗礼应该比冯小刚这个50后更升级换代,但在挑起民粹情结方面一点不比冯小刚们弱——王朔、冯小刚的影视剧有条不变的逻辑:千万别同情有钱人。

许知远采访冯导有段旁白: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成为不了冯小刚们,甚至开始反感他们。在他们表面的反叛之下,是对权力与名声的着迷,他们只想震慑他人,却缺乏真正的热忱来理解、鼓舞他人。他们那曾反叛性的“反智”言说,最终促成了这股粗鄙、反智浪潮的兴起,他们成了封闭的既有权力的一部分。心理学上这叫权威人格,依附于强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对上阿谀对下霸蛮。

50后其实挺可怜的。没见过世界,却有拯救天下2/3受苦人的世界观。50后凭着一遍又一遍地刷《红色娘子军》,完成了自己的青春期。在情感源代码上,《芳华》不过是冯导的一场春梦而已。

徐峥、宁浩最近的《我不是药神》再次证明,70后导演正当其时。原以为他们只会拍《疯狂的石头》《泰囧》呢,没想到还能以搞笑片的方式刺痛社会。这么接地气的片子多年未见了。

曾经,张艺谋拍过《活着》,陈凯歌拍过《霸王别姬》,冯小刚拍过《1942》,都是些很接地气的片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挣了脸。如今,张只能拍形式大于内容的古装片,陈拍千奇百怪的玄怪片,冯则在怀念文工团。当初《1942》票房远不及《泰囧》我还鸣过不平呢,河南人应该给冯小刚发个奖状,因为是他的良心片让饿死的300万河南同胞魂兮归来。但如今50后导演不再接地气,不再有艺术感觉,也不再听从领袖教导他们的——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50后是共和国下的蛋,是50年代的少先队、60年代的红卫兵、70年代的知识青年、80年代的意见领袖。现在有的功成名就,有的下岗。冯小刚们不再看到轰轰烈烈的现实场景,不再体会民众的疾苦和痛点,名利和资本糊住了他们的眼。

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思维源代码和眼界,决定了他们与新一代导演的差别,决定了他们必将被淘汰——但且慢,人家美国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可是1930年生人,2005年75岁时凭借剧情电影《百万美元宝贝》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2016年执导了《萨利机长》,2018年88岁高龄执导了反恐电影《15点17分,启程巴黎》。瞧瞧,年龄是限制吗?是格局也。

中国电影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第一。可是烂片能托起全球第一的票房吗?不要说跟好莱坞比,就是和邻国比,我们的电影水平跟国足的水平一样,也是难以描述。韩国电影就甭提了,就连我们看不起的“阿三”,也是自愧不如的。这么看,终结“第五代电影导演”也没什么不好,早死早超生。

猜你喜欢
冯导源代码冯小刚
人工智能下复杂软件源代码缺陷精准校正
基于TXL的源代码插桩技术研究
软件源代码非公知性司法鉴定方法探析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邓超的不信
揭秘龙湖产品“源代码”
冯小刚炮轰《速7》
冯导中年不淡定综合症诊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