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流程与企业管理效益提升

2018-09-21 11:10丁琼华张若冰
关键词:管理流程企业管理

丁琼华 张若冰

【摘 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现有资源、工作进行调配、管理的过程,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效益的保障。论文对企业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的方式,提出了几点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旨在对企业管理流程的重要意义以及提升方式进行明确。

【Abstract】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 process in which enterprises allocate and manage existing resources and job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and it is also a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s to realize the benefi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ways to optimize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ts promotion measures.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流程;管理效益

【Keywords】enterprise management; manag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6-0001-02

1 引言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规划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够对企业现有的人物力等资源进行优质管理,使有限的企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进而为企业赚取更大的效益。企业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包含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环节,企业管理流程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为指导,对管理工作中的效率与质量进行提升,保证企业各项资源的平衡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有效运行,同时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效益的有效提升。在对外方面企业管理流程强调对业务流程的管理与优化,以提升顾客满意度为目的。良好的企业管理流程能够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科学的风险防控、成本管理,进而增强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及企业综合竞争力。

2 企业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

2.1 全面管理原则

企业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及人力、物力、信息等不同方面的资源进行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重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整体性,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企业发展中多项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管理工作并不是单一环节和方面能够决定的,必须在多个部门、多项资源的协调配合下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将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作为规划和指导企业管理活动的方向与内涵[1]。在此基础上,相关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多方资源进行调度、整合,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率。

2.2 重点管理原则

在全面性、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企业管理工作还要坚持重点管理原则,做到全面管理和重点管理相结合,实现对企业管理的有效提升。一方面,针对企业管理中繁复的环节和内容,时刻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并且还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一定数量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对其进行时刻关注和重点管理[2]。因此,企业管理工作要在坚持全面性原则的同时,对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管理,根据不同行业、类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同,明确自身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实现对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保证与提升。

3 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的方式

3.1 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企业管理流程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现有资源的调配、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率,进而增加企业效益。因此,对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要从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和质量性两个角度着手,一方面对现有部门、资源以及工作环节等进行调研分析,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力与方向,在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将企业资源更多地应用在关键性环节中,实现企业资源整体的均衡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3]。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方式以及资源结构调整的不同,强化企业管理的效率性,提升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2 有效管理企业人员和资金

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性内容,也是保证企业管理质量的重要条件。在企业人力资源构成上,管理人员要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规划分析,明确企业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保证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职能分工等方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4]。另外,企业要通过明确岗位分工、工作能力考核等多种途径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及时解决人力资源富余等状况。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要通过对人力资源、生产经营环节的管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清理多余部门和机构、强化生产技术手段等方式都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3 强化对市场的反应速率

企业是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在企业管理流程中除了对内部資源、工作流程进行管理之外,还要不断强化企业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率,使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将企业发展与市场环境进行统一与融合。企业管理流程中要具备完善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价机制,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对消费水平、竞争力量等外部市场因素进行了解和认知,进而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控管理,实现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4 提升企业管理效益的措施

4.1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活动提供标准与规范,同时对不同管理工作环节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企业管理制度的构建中要将企业发展理念以及企业战略目标融入其中,通过管理制度对企业职能划分、组织结构以及资金管理方式和结构等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对管理效益进行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构建要在综合分析企业资源和发展实际、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将企业管理融合到市场竞争机制当中,进而实现对企业管理效益的提升。

4.2 强化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工作是影响企业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能否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与防控是影响企业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首先,企业要创建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引进和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估防控。其次,企业要实现有效的风险预测和评估,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性、长远性分析,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5]。最后,针对前期风险评估工作的结果企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規避与应对,降低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

4.3 建立健全员工考评激励机制

有效的员工考评激励工作能够大力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能力的提升。企业管理工作中要在对部门岗位分工以及员工工作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员工考评工作,将日常考评与工作成果考评相结合,增强员工考评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科学的员工考评工作基础上,企业还要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一方面员工激励工作要对员工工作考评结果进行直观反映;另一方面,员工激励方式和内容的选取要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来完成,采用货币激励、岗位激励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员工工作热情的提升。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学习平台,满足员工对自身知识技能进行提升的需求。

5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员工考评激励机制几点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益,促进企业在同等资源和市场环境下取得更高的管理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整体性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怀志,王苓.企业管理流程与企业管理效益提升[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10):174-174.

【2】王彬.浅谈企业管理流程与企业管理效益提升方法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7,20(6):182.

【3】罗永旭.浅谈企业管理流程与企业管理效益提升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8):266-266.

【4】蒙宇村.基于业务流程管理视角探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0(12):54-54.

【5】黄中恺.流程优化与企业效益提升的实证分析[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6,39(4):60-66.

猜你喜欢
管理流程企业管理
浅析电力企业项目全过程监测管理流程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