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诗佳词咏七夕

2018-09-21 10:41曾昭安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牵牛乞巧织女

曾昭安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歷代文人都曾为七夕竞相“折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妙诗佳词,我们不妨驻足回首,温习下七夕的来龙去脉和它浪漫的文化内涵。

起初,七夕和星星有关。《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现存文献中关于牛女二星的最早记载。大意是:那天上银河,闪耀光芒。织女星一天要移动七次。纵然如此忙碌,也织不成一匹布。而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拉车载箱。此时的他们还只是天上两颗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见他们的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星的敬畏和崇拜。

至东汉末,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它完整讲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故事,为这二星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含情脉脉,呼之欲出。

而曹植的《九咏》:“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明确记载他们已结为夫妻。这时期,他们的爱情故事衍生出了鹊桥相会的情节,并且一年一会也基本定型。

南北朝时,人们对七夕诗歌的创作热情逐渐升温,因此它的审美意蕴也走向多元。这时的它仍以他们的爱情为主,感叹一年一会之相聚苦短。如南朝宋谢惠连有《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沈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于一脉清幽静谧中,抒发了分离、相聚、又别离的怅恨和徘徊之情。而南朝宋颜延之的《为织女赠牵牛》则又在吟叹中,隐含了年华易逝、欢乐似梦的感伤:“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

到了唐朝,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朝野上下颂声并作,七夕也越发变得异彩纷呈。崔颢的《七夕词》就向我们展现了当时都城长安的七夕之夜的繁盛节日景象:“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杜甫的《牵牛织女》更是唐代七夕诗中的名篇,它仿佛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白描的盛唐乞巧风俗画。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又可说是歌吟七夕情爱的经典:“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爱情名言。托他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到了宋朝,七夕仍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宋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妙绝伦、情趣盎然的七夕诗词,如大文豪苏轼的《菩萨蛮·七夕》,但宋词中写七夕最为有名的当数秦观的《鹊桥仙》,它热情讴歌了美好真挚的爱情,尤其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已为历代有情人深深铭记。

(编辑 紫菀)

猜你喜欢
牵牛乞巧织女
那些花儿
潭山乞巧
藕断丝连
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夏天的花园
“牵”字等
是织女,更是吃货
08版鹊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