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健脾、清热燥湿法对TNBS/无水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模型大鼠Occludin蛋白的影响*

2018-09-22 07:09韩亚飞贾博宜孙中美原文静丁庞华谢添弘李军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9期
关键词:清肠乌梅沙拉

石 磊 韩亚飞 贾博宜 孙中美 原文静 丁庞华 郭 一 谢添弘 陈 晨 李军祥△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由基因、免疫、心理、环境等多因素参与引起的肠道疾病,临床以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1]。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由机械、化学、生物和免疫屏障组成的肠屏障遭到破坏在UC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5-氨基水杨酸制剂为轻中度UC的主要治疗药物,但在使用中发现其诱导缓解效率较低、患者依从性差,更无法缓解患者腹部怕凉、手足不温、体质量下降等症状。中医药辨证论治用药灵活,在减轻UC病情、预防复发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3],而这可能与复方多靶点调控相关机制有关。紧密连接是保证机械屏障正常功能的基本结构,Occludin蛋白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上皮细胞极性、维持紧密连接完整结构方面起关键作用[4]。目前尚未见到从温中健脾、清热燥湿角度探讨扶正祛邪法通过改善Occludin蛋白表达发挥疗效的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拟从温中健脾、清热燥湿角度立法,研究代表方清肠温中方对寒热错杂证UC大鼠及Occludin蛋白的作用影响,为温中健脾、清热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证)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体质量(200±20)g,购自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6-0002,饲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SPF级动物房,12 h/12 h光照/黑暗循环,温度(22±2)℃,湿度50%~60%,自由饮食饮水。

1.2 药物与试剂 清肠温中浸膏方 (黄连6 g,炮姜10 g,三七6 g,木香6 g,炙甘草6 g等)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提供。阳性对照中药乌梅丸(乌梅16 g,细辛 6 g,干姜 10 g,黄柏 6 g,桂枝 6 g,黄连 16 g,当归 4 g,附子 6 g,川椒 4 g,人参 6 g),购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颗粒剂药房。阳性对照西药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艾迪莎,国药准字H20143164),购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药房;5%TNBS(w/v)(P2297)购自美国Sigma公司。4%多聚甲醛、无水乙醇购自中农博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Anti-Occludin(ab31721)抗体购自美国Abcam公司。

1.3 分组与造模 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高剂量组(2.0 g浸膏/kg)、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1.0 g 浸膏/kg)、清肠温中方低剂量组(0.5 g 浸膏/kg)、美沙拉秦组(400 mg/kg)和乌梅丸组(8.4 g生药/kg)共7 组,每组 10 只。 采用 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无水乙醇改良复合法复制UC模型[5]。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10%水合氯醛(0.3 mL/100 g)腹腔注射以麻醉大鼠,将石蜡油浸润婴儿10 cm圆头灌肠管,由肛门缓慢插入8 cm,将终浓度33.3%无水乙醇的 TNBS(100 mg/kg)溶液0.6mL一次性于 1 min内缓慢推注入内,每只大鼠使用新灌肠管。保持仰卧位15 min后,放回笼内棉花保暖至清醒,共3 d,每日1次。

1.4 给药方法 实验第4日起,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连续10 d以相应药物灌胃干预(1 mL/100 g),清肠温中浸膏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2.0 g浸膏/kg(临床患者2倍用量)、1.0 g浸膏/kg(临床患者用量)、0.5 g浸膏/kg(临床患者0.5倍用量);美沙拉秦组以400 mg/kg(临床患者用量);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

1.5 标本采集与检测 实验期间每日记录大鼠体质量,观察一般情况和便质,化验便潜血。实验第14日以10%水合氯醛(0.4 mL/100 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在装有碎冰的培养皿中迅速进行全结肠截取,将骨盆剪开彻底暴露盆腔,从肛门到膨大的回盲部全部取出,于PBS缓冲液中迅速涮洗并纵向剖开,根据CDM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离远端结肠(距肛门10 cm)2 cm,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片厚4 μm,抗原修复后采用DAB显色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Occludin蛋白表达。采用Image J软件(1.37c NIH,USA)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平均光密度值(AOD=IntDen/Area)表示目标蛋白的具体染色情况。

1.6 观察指标 1)疾病活动指数(DAI)[6]。 体质量下降率:无下降0分;1%~5%记1分;5%~10%记2分;10%~15%记3分;大于15%记4分。便质:正常0分,稀软便2分;水样便4分;便潜血:阴性0分;阳性2分;肉眼血便 4 分。 2)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3]。 0分为无损伤;1分为无溃疡;2分为肠壁变厚,无溃疡;3分为有溃疡,直径<1 cm;4分为有溃疡,直径>1 cm,肠管与周围组织无粘连;5分为有溃疡,直径>1 cm,肠管与周围组织有粘连。3)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4]。炎细胞浸润:0分为无浸润;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肉芽肿:0分为无;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病变深度:0分为黏膜层;1分为黏膜下层;2分为肌层;3分浆膜层。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2.0(IBM,USA)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方差齐用LSD法,不齐用T2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用中位数 (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K-W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DAI分类及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模型复制期间,除空白组大鼠外,均出现潜血阳性情况,后期逐渐出现血便表现并持续天数较长,可同时伴有粪便不成形或淡黄色黏液果胶形状,症状持续至停药后2~3 d。严重者肛门因便血量大、血液凝固后肛周皮毛潮湿、色黑,大鼠精神状态低下,蜷缩抱团,部分大鼠可见不自主颤栗现象。结合下利脓血、肛周潮湿以及畏寒抱团的大体症状,考虑该方法复制的大鼠UC模型,符合寒热错杂证。

随后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美沙拉秦组和乌梅丸组大鼠逐渐呈现好转情况,血便减少或消失,粪便逐渐成形,一般状态较前好转,食欲增加。体质量变化率方面,几组之间尚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便潜血和便质情况上,模型组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美沙拉秦和乌梅丸组大鼠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以上结果见表1。实验期间空白组大鼠无死亡,模型组死亡4只,清肠温中方高、低剂量组各死亡3只,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美沙拉秦组和乌梅丸组各死亡2只。

表1 各组大鼠实验终点DAI分类评分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2.2 各组大鼠日均体质量比较 见表2。随着模型复制的进行,所有造模大鼠体质量均呈明显下降,且造模期间每组均有大鼠死亡,体质量下降趋势持续至造模停药后2~3 d。随着药物干预治疗日期的延长,除模型组外其余大鼠食欲较前好转,体质量均能有所增加,死亡情况也明显少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持续下降,实验终点体质量较空白组明显减轻(P<0.01)。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乌梅丸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体质量增长最明显(P<0.01),美沙拉秦组体质量也有所增加(P<0.05)。

2.3 各组Occludin蛋白表达比较 免疫组化染色后可以发现(图1),空白组大鼠结肠组织表达大量Occludin蛋白,且表达位置主要位于细胞膜,模型组由于肠道结构紊乱消失,与空白组比较,Occludin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P<0.01)。经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能明显上调Occludin表达(P<0.01),其余各组也能使该蛋白表达上调(P<0.05),阳性染色Occludi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日均体质量、结肠Occludin蛋白表达比较(±s)

表2 各组大鼠日均体质量、结肠Occludin蛋白表达比较(±s)

组 别 n空白组 10模型组 6日均体质量(g) AOD(平均光密度值)347.83±29.98 0.717±0.035 176.36±7.03* 0.303±0.025*高剂量组 7 248.26±7.91 0.513±0.021△中剂量组 8 270.92±26.22△△ 0.613±0.045△△低剂量组 7 250.76±24.51 0.510±0.036△美沙拉秦组 8 268.22±34.82△ 0.603±0.031△△乌梅丸组 8 279.52±41.37△△ 0.543±0.035△

图1 各组大鼠结肠Occludin蛋白免疫组化图(DAB染色,200倍)

2.4 各组结肠CMDI评分比较 见表3。模型组大鼠结肠高度粘连,脆性大,触碰易出血和折断,严重者与腹腔部分粘连,剖开肠道可见多处较大圆形斑片状溃疡,结肠明显缩短,评分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秦组能较明显地改善溃疡分布和大小(P<0.05),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和乌梅丸组也均能减轻溃疡,但水肿、肠道增厚情况未能明显改善(P>0.05)。

2.5 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 见表3。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图2)可见模型组肠道黏膜的4层结构消失,隐窝结构紊乱消失,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全视野,炎症程度严重,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可见整齐的4层结构。可见清晰的隐窝和较多规律分布的杯状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以黏膜层为主,少有黏膜下层浸润,偶见嗜酸性粒细胞,与模型组相比,评分明显降低(P<0.01)。其余各组均有好转趋势,组织学改变介于上述两者情况之间,但与模型组比较,尚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3 各组大鼠结肠CMD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表[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图2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图(HE染色,200倍)

3 讨 论

肠上皮细胞(IECs)的完整性缺失和肠屏障渗透性增高会导致UC发生,而紧密连接(TJs)在肠腔和黏膜间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7]。Occludin是一种分子量65 kDa的跨膜蛋白,在与转运过程中,既是结构也是功能蛋白[8]。当Occludin表达减少,非限制性转运通道异常开启,使细菌抗原、毒素等大分子物质异常通过并进入IECs[9],引起黏膜免疫的调节异常,加重了肠屏障的破坏和功能紊乱[10]。本研究发现,模型组大鼠肠道的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这与目前的主观认识相一致。

该方法建立的UC大鼠模型可出现下利脓血、泄泻、畏寒蜷缩及抱团颤抖等表现,结合症状体征可辨证为寒热错杂证。乌梅丸是寒热错杂证的基础方[11],美沙拉秦是轻中度UC的常规用药[11],当采用清肠温中方治疗并对比疗效后发现,清肠温中方能明显减轻疾病程度、降低疾病相关各项评分、促进黏膜修复和上调Occludin表达,其治疗效果与美沙拉秦相当,尤其是对结肠黏膜的修复,效果更是优于乌梅丸。

《灵枢·百病始生》提到“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本文通信作者李军祥教授认为此病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本虚为脾阳不足,标实为湿热内蕴或夹瘀血;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或情志不畅,肝气犯脾,日久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湿郁化热,湿热内蕴,而湿热与肠道气血相搏结,气血凝滞,化为脓血。因此,李教授谨守病机,创立了相应治法的清肠温中方。

方中以炮姜、炙甘草温中健脾、培补后天阳气;黄连、苦参、青黛苦寒清热燥湿,同时配伍理气活血药,共奏温中健脾、清热燥湿、调气理血之效。张冰[12]在总结谢晶日教授观点后指出:脾胃虚弱为UC的发病之本,气滞血瘀为标实,因此在治疗上当以扶正为主,这与本文通信作者李教授提出的观点相一致。此外,现代研究显示黄连素及其总生物碱均具有显著的抗溃疡作用[13];青黛对于难治性UC有明显的疗效并能改善相关症状[14];苦参总碱能够抑制 NF-κB 的活化,减少炎性因子表达[15];三七对改善黏液血便尤为显著,能够提高远端UC的临床疗效[16];此外地榆也具有抗炎及调节免疫等作用[17]。

温中健脾、清热燥湿法正是从脾胃入手,着重培补后天之阳,以苦寒燥湿为辅,兼以调气理血,才能起到治疗UC的功效。后天之本得以巩固,一身之正气方可充沛,营气充实、卫气活跃才能温养肠黏膜浅表的分肉和腠理、抵御外邪,起到了与肠屏障同等重要的防御功能[18]。余秀婷发现黄连素能上调TJs以及抗凋亡蛋白表达,进而修复肠屏障[19];马家宝指出三七总皂苷可以明显促进Occludin蛋白表达并修复TJs[20]。本研究也发现清肠温中方可以明显增加Occludin蛋白表达,而这可能就是温中健脾、清热燥湿法修复TJs、改善肠屏障,从而发挥治疗UC的潜在机制。

本课题组还发现实验中清肠温中方的不同剂量疗效不同,其中,与临床患者用量相同的中剂量在改善各项指标时效果最突出,这可能分别与高、低剂量引起大鼠的毒副作用或过低刺激无法应答有关,进一步的具体机制我们将在后续开展更为详细的拆方研究。此外,Occludin蛋白表达情况与UC严重程度间存在某种平行升降的关系,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更深层次的分子生物学和信号通路,展开两者相关性的具体研究,为温中健脾、清热燥湿法在UC中潜在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寻找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清肠乌梅沙拉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抗生素清肠对丁酸梭菌保护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研究
能力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水果沙拉
养生一字诀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生吃黄瓜有助排毒清肠
巧手乌梅汤,开胃又解暑
杰米的碎蔬菜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