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引领学生重回自然

2018-09-24 09:08刘康
课外语文·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开课诗经

刘康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型公开课,应该是一种教学创新,努力开拓教师与学生的多元思维空间。以《诗经二首》中的《蒹葭》

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古诗词字、词、句、音韵、意境营造等方面的内容,更试图通过将诗词中草木意象具体化为感性的植物本身,让遥远的诗词变成身边触手可及的一草一木,并通过扩大诗词外延、丰富诗词内容的方式,引领学生重新发现并感知自然,并开始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语文、诗词的教学不仅停留于技术层,而是进入心灵世界。

【关键词】公开课;创新型语文教学;诗经;触摸自然;教育灵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方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学创新及开拓教师、学生多元思维空间的一方实验田。一些在常规教学中有设想却并不成熟因而不便广泛运用的方式方法,不妨借助研究型公開课予以探讨。公开课的性质之一,笔者以为应该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但并不止于此。公开课的参与者除了学生还有旁听者、评价者等,这种多元互动的关系,决定着公开课的创新价值。

公开课的类型很多。有诊断型,旨在了解教师的基本功,诊断其教学技能;有考核型,用于教师的考核选拔;有示范型,主要是为了给其他教师做教学示范,一般由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承担。再就是研讨型,带有研讨、探索的成分。本文涉及的这堂关于《蒹葭》的公开课,类似于此。它虽然不是一种教育科研成果展示,但是一种主动性的探讨,有探讨才有研究,想到了才能做到。

公开课的意义众所周知,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同伴、群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等等,而笔者本次公开课的设计着力点在于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化,试图开阔语文教学的新视野、新路径、新方式。

本次公开课,笔者选择了《诗经二首》中的《蒹葭》。这种选择基于两种考虑。其一,连续三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诗歌热,尤其是在青春勃发、又正值记忆力高峰期的中小学生当中,这股热情如同他们健美的青春,生机盎然,从而也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学习渴望。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更具互动性,这样的公开课更容易彰显效果。同时,也使课堂上的一些新内容、新方式更容易引人注目、启发思维。其二,缘于笔者的一个发现。最近碰巧读到一本《诗经植物图鉴》,这本从植物学角度解读《诗经》的书,给了笔者一种想让这堂课别开生面的冲动。也为笔者作为语文教师久已有之的一个困惑找到了一个或许可以解惑的出口。

笔者的困惑在于,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孩子,身边充斥着太多的电子产品,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即使他们身在自然,亦无从感知自然。各种带来直接感官刺激的游戏、社交平台,似乎正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会欣赏和感受大自然。春雨后草丛中蹿出的蘑菇不能带给他们惊喜。秋风过处,不再有“天冷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的从树上落下来,弟弟跳来跳去,用手接着,哥哥用扫帚去扫开” 的亲近。这是一种深切的悲哀。

如何将孩子们拉回自然?是否能通过语文教学、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通过对诗词中风物的了解唤起孩子对自然的感知、向往直至享受?这条路“道阻且长”然“吾愿上下求索”。以下是公开课的课程设计环节。

一、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下面我来细读诗歌,走进画面。请同学们说说,此时此刻你眼前浮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除了画,大家是否还能感受到诗韵中有音乐的律动?同学们是否还会听到很多声音?请再次细读全诗,说说你仿佛听见的旋律。其实,对于诗,不仅有声有色,还有温度,这就是情感。

现代语文教学,通常会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如讲《蒹葭》,用大屏幕展示迷蒙的画面,配上婉转悠扬的音乐。美则美矣,但笔者以为,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会先入为主地在心理上引导学生只朝设定的方向走,从而失去更多的发散空间。笔者以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大道至简。其中包括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要去除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有教学方法的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更容易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为师不必过勤,“勤师培养懒学生”。

二、走出课文,触摸自然

前文说了,笔者并不赞成在语文教学中过多过细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这种现代手段。接下来,笔者为本次公开课制作的多媒体画面登场,只是几张简单的植物图片。同学们,吟咏完《蒹葭》,我们来认识一下蒹葭这种植物。(大屏幕 上出现笔者从《诗经植物图鉴》上翻拍下来的蒹葭图片)这个就是蒹葭,通常我们称为芦苇。但在诗经时代,蒹、葭、芦、苇指的是不同的植物或者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葭:初生的芦苇。芦:开花前的芦苇。苇:开花后的芦苇。那么蒹呢?(大屏幕上转换成蒹的图片)是不是和葭不同?但如果我告诉你这就是“荻”,大家会不会觉得豁然开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请同学们注意,仅仅只是“蒹葭”一个词,所代表的自然意象就非常丰富。这其实反映着古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十分密切而亲和的关系。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亲密而细致的关系,自然界的植物才能与诗歌水乳交融、血脉相通。思念佳人,我心缠绵,于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滨,思乡情切,于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再向大家介绍一个与“蒹葭”相似的植物。(大屏幕上出现成片的白茅)《诗经》里,这叫“荑”,今名“白茅、茅草”,当时用来形容什么?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此刻我们是不是离开课文,跑得有点远?而这正是老师想要 告诉大家的。曾经有同学问:“为什么我的作文总写不生动、写不饱满,甚或不能充分地承载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功夫在诗外”。而功夫之一,就是对自然的了解、体察、感悟、融合。诗经时代,自然万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诗经》中吟咏到的植物据说有138种,野菜果蔬、药材染料、祭祀观赏无所不包。正是因为有了对自然的深刻依赖,才能在自然中找到完美的情感承载,才能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我们现在说男人之美,怎么说?“帅?小鲜肉?”古人说“玉树临风”。我们现在说小朋友可爱,怎么说?“萌”,再可爱点“萌哒哒”。古人说“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有情有景有趣。所以,世界那么大,可以去看看,但要知道怎么看。而老师则希望能够将语文的学习,与我们身边的自然联系起来,引领大家触摸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进而学会如何用自然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让自然与语言相和谐。这,才是我们学习诗经、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三、回到技术环节,巩固所学

这种跳出常规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探讨,可能在某种层面上已经超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范畴。探讨归探讨,必要有教学环节、一堂课所应达的教学目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于是,需要再次将学生带回对诗歌本身的学习。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深化。

作业一:《蒹葭》是一首诗。是诗,就应该朗读,反复朗读。《蒹葭》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营造出邈远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主人公缠绵凄迷的情感。当品味其中的韵律之美、朦胧之美、情感之美时,一次细腻真切的朗读可能会胜过千言万语的分析探究。

作业二:写一篇开放式作文。你所喜爱的诗词植物,自由发挥,可长可短。

这样的一堂公开课,使笔者对研究型公开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1.不妨尝试一些新的教学目标及方式。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对心、对性情的教育。字、词、句、文章内容、写作方式等不可或缺,但情、景、趣的深入与开拓同样能让学生受益终身。这方面的授课内容可以不必如技术内容那样说深说透,可以留些悬念,给学生留下些天马行空自由驰骋的天地。同时,也不必过多地在意一堂课、一篇文、一次探索短时间内是否会有明显的效果,语文教学是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2.善于开拓,善于取舍。一堂好的研究型公开课,既要开拓性地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又不能面面俱到,要善于提炼。《蒹葭》这堂课,在确定要尝试带领学生体悟自然这个环节时,可用的材料实在太多。比方《诗经》中还有很多与蒹葭类似的植物,但最终还是放弃,“大道至简”。过多的信息只能造成对有用信息的干扰。与其堆砌过多材料,不如串联好有用信息,越本质、越核心的信息,越具有灵活性,可以进行更好的编排,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以语文的学习引领学生触摸自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观察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这是笔者试图进行的教学研究,也是一个教师在一个新时代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潘俊富.诗经植物图鉴[M].猫头鹰出版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公开课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如何把听公开课变成研究活动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四要诀”上好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