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巫译与姚译的多元对比

2018-09-24 11:43梁晓芳
神州·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学性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讲述了农家子弟盖茨比与初恋黛茜的重逢及后续悲剧,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迄今为止,这部小说已有16个中文版本,其中巫宁坤和姚乃强翻译的版本备受称赞。巫宁坤所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版本是第一个中文版本,流传度最广。而姚乃强的译本更受年轻一代的追捧。两个版本的创作都极具时代性。本文主要从功能对等理论,文学性以及译文背后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对比两个译本差异所在。

关键词:功能对等;文学性;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功能对等理论

由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于1970s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不应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要在两种语言间达到功能上的对等。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词造句时尽量贴近原文,展现原文风采,使得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感受。在接下来部分,文章将选取巫译和姚译中几个翻译句子,分析对比两个译本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的差异。

例[原文] In his blue gardens,men and girls came and went like moths among the whisperings and the champagne and the stars.

[巫译]在他蔚蓝的花园里,男男女女像飞蛾一般在笑语、香槟和繁星中间来来往往。

[姚译]在他那蓝色的花园里,飘着飞蛾似的群男群女,他们在星空下边唱着香槟酒边窃窃私语。

首先看巫译,其与原文的句子结构是一致的,其意义也符合原文所表达的意思,而且这样能有效表现出原文中的动态感。同时,巫译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在英语和汉语文化中,都可以用飞蛾来形容人群没有目标地来来去去。基于两种文化中的共通性,此处使用直译最能传达出原文的文字效果,描绘了一幅热闹却空洞的宴会场面。总体上,巫译恰当、对等且自然地从语义到文体再现了原著所表述的信息。相较之下,姚译改变了句子结构,没有翻译出本体和喻体的共同性,动感不足。

二、文学效果原则

语言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的语言区别于其他文本语言在于其文学性,能够通过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形象和音乐的美感。好的翻译是要翻译出原文中的“味道”,且不扭曲语言风格。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现了作家菲茨杰拉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如何再现原著中的文学性,使得译者读者与原作读者产生相同感受,是译者要认真琢磨的一大难题。接下来,文章将列举两个译本的例子来论述译本是如何取得文学性效果的。

例[原文] I looked back at my cousin,who began to ask me questions in her low,thrilling voice.It was the kind of voice that the ear follows up and down,as if each speech is an arrangement of notes that will never be played again.

[巫译]我掉过头去看我的表妹,她开始用她那低低的、令人激动的声音向我提问题。这是那种叫人侧耳倾听的声音,仿佛每句话都是永远不会重新演奏的一组音符。

[姚译]我掉转头来,我的表妹开始用她那低低的、魅人的声音向我问话。她那种声音能够令人侧耳倾听,好像每一句话都是一些抑扬顿挫的音符所组成,一经演奏就成绝响。

这段话的句子结构简单,但真正翻译好并不容易。在选词上,巫译把thrilling voice译为“令人激动的声音”,有点拘泥于英语原义。而姚译把它翻译为“魅人的声音”,暗示表妹的声音十分动听,与后一句的意思相响应。总体上,巫译大致上把意思翻译出来,而姚译流畅自然,同时用词很有文采,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作者的文学功底。尤其是,拿姚译和原作核对,就发現原文中每一个字都没有漏掉,真可以说是句对句,字对字,一字不讹。就译文的妥帖通顺及文学性而言,巫译稍微逊色一点。

三、译文背后的时代背景因素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更新。不同时代,目的语读者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对译本的语言审美和接受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巫译出版于1982年,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外来语言的接受程度较低,其版本中多见一些旧中国时期常用词汇。而在21世纪出版的新译本姚译中,很少出现旧词汇,更多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新词汇。

例3

[原文] On week-ends his Rolls-Royce became an omnibus,bearing parties to and from the city between nine in the morning and long past midnight.

[巫译]每逢周末,他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就成了公共汽车,从早晨九点到深更半夜往来城里接送客人。

[姚译]到了周末,他的劳斯莱斯就成了公共汽车,从早上九点到半夜穿梭于城市里接送来宾。

巫于1980年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将车名Rolls-Royce音译为“罗尔斯—罗伊斯”,因当时中国人不太了解这一车型。20年后中西交流愈发频繁,Rolls-Royce已为广大读者熟知并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词,因而姚将其译为“劳斯莱斯”。

四、结语

本文对巫宁坤和姚乃强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了理论和文学性分析,两个译本各有千秋。总体上,巫译偏直译,用词简洁凝练,最大程度上再现了原著信息;姚译偏意译,讲究修辞,用词优美,读起来流畅通达,有行云流水之感。通过分析名家的译作,笔者发现功能对等理论看似简单,但真正灵活运用好该理论难度较大。文学性要求译者充分理解原作,中文功底深厚。这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大量阅读名家译文,推敲其遣词造句,大量翻译练习,以求达到翻译上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论文学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使用原则——析巫宁坤译《了不起的盖茨比》》,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比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中译本——兼评翻译的“忠实性”》,许维腾,浙江大学。

[3]《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巫译《了不起的盖茨比》初探》,中国翻译,1989年03期。

作者简介:梁晓芳(1992-),女,广东茂名人,翻译硕士在读,笔译方向。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学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