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高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018-09-24 11:43焦培东
神州·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核心素养

焦培东

摘要:伴随新课改进程地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了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高效培养的策略,以期为同行业者提供意见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新课改

前言

我国教育部于2016年,大力开展核心素养专题研究,将立德树人视作引领教育前行的方向标,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倡导德智并重的思想理念。[1]为此,对核心素养培养指导思想进行贯彻并落实,通过学科课程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成为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历史学科也不外如是。所以,探索如何高效培养学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够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进一步丰富。

一、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历史价值观念

价值观,指的是学生基于人文发展的角度,來对某件历史人物或是事件的价值进行正确评判,而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则是要求学生在理性分析和认真了解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自身辨别假丑恶、真善美的能力。而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形式,则能够实现学生历史价值观的高效培养。所谓小组讨论,则是由教师合理分配成若干个能力相近的小组,各组安排一名小组长,确立下一个讨论主题,由组内成员展开热烈讨论。而作为教师,则应在各小组激烈讨论的时候,对一些带有偏见或是不恰当的言论,做及时纠正,认真听取各个小组的讨论成果,使学生能够发现具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另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以其为榜样,对自身的举止言行进行规范。

例如,在讲解“丝绸之路”相关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详细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内容,还应带领学生了解张骞勇于开拓创新,不屈不挠,为祖国竭力做贡献的精神,旨在实现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地激发。为此,教师应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做进一步梳理,并依据时间发展顺序来排列这些经历。在梳理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够发现,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张骞遭遇过匈奴威胁、险恶环境等多方面危险,但最后都凭靠自己的爱国之心与顽强毅力,将这些难关攻克。通过知识梳理,学生清晰了解到张骞西域之行的坎坷,并对他的举动心生敬佩,从而实现了自身爱国主义情怀地激发。简而言之,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自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还使得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渗透到学生们的内心。

二、借助多媒课件,增强历史时空观念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地持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同样受益,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把一些历史事件,更为直观地呈现于学生眼前,使得历史课堂更具立体,有助于学生时空观念地培养。[2]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播放课前所制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将这一时期,中国及国外历史发展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在经济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而中国签订了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在政治上,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而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则发表了出来。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将中外经济与政治的对比,向学生做更为形象地再现。作为一名现代历史教师,应对这些历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能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来对这一阶段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全面掌握。此外,初中阶段的历史,内容较为丰富,课程较为复杂,许多知识点都具有相近之处。一般而言,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都会采用板书的方式,在黑板上将这些知识点罗列出来。但文字的表述,对学生而言难免会有些乏味、单调,若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则能让课堂多发散出一些活力,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三、注重循序善导,形成史料实证素养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史料的村,而直接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从而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为此,首先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之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史料,真正落实“论从史出”。其次,要注重学生自主搜集历史资料能力地培养,帮助学生对史料的类型做详细地了解,按照史料价值,史料可分为第一手与第二手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则能够分为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及文献史料。[3]并且,告知学生史料搜集的有效途径,如网络、博物馆、书籍等。如今所使用的初中历史课本中,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细心选择和编排,内容上有着很大进步,其中所选入的很多一手与二手材料,都十分有价值,可作为学生理解与解释历史的“证据”。最后,须着手提升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史料多加阅读,并教会他们对史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对史料中的核心观点做准确把握。同时,还应设计一些可调动学生阅读、分析及解释史料的问题,用问题触发史料解读。例如,在教学“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内容时,可通过出示尼克松在1971年之时的讲话材料,展开设问,材料之中的那时指的是什么时候?那时候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的?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主要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呢?通过一系列问题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解读史料。

四、复原历史情境,强化历史理解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不应将背书与复制他人的思想放在第一位,而是要让学生展开思考”。[4]同时,我国孔圣人也曾说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足以说明,古今中外教育家对学生思维的充分重视,这无疑契合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历史理解”概念。所谓历史理解,即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实际的视角上,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做尽量客观地看待。那应怎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历史理解素养向学生做潜移默化地渗透呢?笔者认为,应进行历史情境的复原,带来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犹如身临其境。

例如,在教学“收复新疆”这一内容时,许多学生都较难理解清政府在战胜阿古柏之后,不一鼓作气攻打俄国,而是通过外交谈判,并以赔款与付出领土为代价将伊犁收回。因而,怒斥清政府腐败卖国,更有学生认为左宗棠就是个卖国贼。这时候学生的理解,显然就快要偏离教师所预设的价值导向。不过我并未及时地遏制学生之间的这种激烈讨论,而是缓缓地将史料投放于多媒体上,内容为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强迫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及19世纪70年中俄两国国力的巨大差距。随着投放的史料越来越多,学生们讨论热度渐渐冷却下来,开始独自思考,没过多久,就有学生说到:“左宗棠没有做错!”通过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将当时的历史情境做了复原,使学生了解到当时我国处于绝对弱势,要想不付出代价就将伊犁收回显然是不现实的,开始懂得换位思考。长久以来,伊犁就是新疆的门户,若没能收复,依然无法保证边疆安全,等同没有收复新疆,最终得出结论,那些赔款、领土,都没有收复伊犁来得重要,进而开始持有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真正理解历史。通过历史情境的复原,帮助学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把对历史的理解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进行考查,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类事件,使得做出的解释贴切、公正,在理解历史中,完成知识历史叙述地构建,进而实现自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地提升。

五、围绕历史教材,培育家国情怀意识

历史这一门学科,具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内容的客观性及史料的真实性,在历史教材中拥有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可谓“序事之中即见其指”。[5]借助这些历史素材来展开家国情怀的教育,让学生牢记历史、展望未来,把握爱祖国、爱世界,实现认知地提升和情感地升华,培养学生开放、自觉、理性的爱国情怀,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翻阅历史教材,所有对历史起到推进作用的杰出人物,都是有着家国情怀的。可以说,每一课都适合进行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主要還是利用一些典型的课例,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匈奴未灭,何以成家”的霍去病;抗金名将岳飞的“精忠报国”;南征倭寇、北御鞑靼的戚继光;又或是成功收复台湾,击败荷兰殖民者的郑成功;向全世界宣告我中华民族永不屈服侵略者决心的,虎门销烟组织者林则徐;亦或是,上述我们提到的收复新疆,抗击沙俄的左宗棠;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驱除靴虏,恢复中华”等,这些人的人生价值取向,都值得学生们所学习,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紧密围绕历史教材,对其中现有的民族精神进行充分利用,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结合当前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将一些新成分添加进去,做到与时俱进,进而实现教学活动中家国情怀意识地有效渗透,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成效,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真实地感受到,民族的神圣和祖国的精髓所在。

结语

总之,为了贯彻落实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良好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也不断探索如何高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把学生培养为合作探究型、自主学习型及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飞.基于初中历史教学需求下的核心素养培养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7(8):124-125.

[2]李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教书育人,2017(4):55-55.

[3]迟令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困惑与解决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7(6).

[4]暴洪飞.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7(2):21-21.

[5]王晓荔.关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研究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11-1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新课改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