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的有效监管研究

2018-09-24 05:49郑素勤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

郑素勤

【摘 要】法国兴业银行被曝光了欺诈交易案,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也让公民人心惶惶,所以,如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已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提出了对银行运行风险的监管框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运营风险监管的举措,希望供有关工作人员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风险;有效监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样化,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商业银行运营监管主要包括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内部控制和贷款集中度的监管,是持续性的监管,商业银行在运行风险的管理上是否能保持稳健,是有效监管的核心。

一、商业银行运营中的风险

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每一步都存在着风险,一些发达国家即使有相对完善的监管制度,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回避风险,商业银行运营中的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用风险

银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的第一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借款人没有按时履行还贷义务而使银行遭受的损失,没有按时履行义务可能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减弱或者偿还能力丧失,就可能导致债权人预期水平降低。借款人是否愿意主动偿还贷款,和贷款人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是决定银行能否在规定期限内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重要因素,这两者如果有其中任何一个不满足,银行都不能按时收回本息。我国借贷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上述两种原因,信用观念淡薄的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发生次贷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借款人无力偿还。信用风险不仅仅只存在于借贷市场中,在银行的其它表内和表外业务也有存在,包括证券投资,担保和承兑等。除此之外,如果某银行有跨过的业务,那么它还面临着货币汇兑转移的风险和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

我国已经逐渐的融入国际市场,渐渐的我们开始由信用风险为主体变成市场风险为主体,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化导致银行的收益具有不稳定性,市场风险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包括: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风险和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的核心是利率水平的变动,这种变动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具体是指银行资产负债的构成和期限的对应无法吻合,市场利率的升降既可能为银行赢得巨大的利润,也可能让银行承受巨大的亏损,当资金来源为短期而利用为长期时,利率的升降带来的风险就随之增大。金融市场上的经济主体之所以承担着较大的利率风险主要都是因为利率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制度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变成了牙买加体系,这也让汇率更具有不稳定性,近几年来,日元,欧元,和美元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外汇业务量大的商业银行或者外汇资产较多的银行承担的风险自然就变大。因为我国已经逐渐融入国际市场,我国已经逐渐模糊了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的投身于金融衍生的交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利率风险等。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金钱的流动,银行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用户的提款存款,也必要满足用户的贷款需求,流动性风险是金融风险的直接表现,由于资产的流动性,造成银行可能无法随时确保适当的数量,这样就可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丧失信用导致收益恶化,从现阶段来看,流动性风险相比其它几种风险来说,可能占有的比重相对较小,原因可能是因为,国有银行因为有了国家的支撑,公民对它比较信任,也可能是因为我国国民的储蓄可能较高,银行要暂时没有发生无法满足客户提取或者借贷需求的情况,但是,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一些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分销,因为银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家也不再给予信用支持,再加上没有可以依靠的发达资本市场,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会越大越大,目前我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违规担保风险,帐外经营风险。违规拆借风险和超负荷经营风险。

(四)操作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交易案主要是因为交易员的违法操作导致银行巨额亏损,进而引发全球股市的暴跌,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如果操作失误,即使银行的资本充足也可能导致破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因为不正确的操作流程,系统,人员或者外部事件导致的风险,包括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两部分,换句话说,由于业务办理或者内部管理出现差错,致使银行要做客户做出赔偿,或者由于内部人员投机取巧,或者外部人员进行欺诈,以及电子软件故障,通讯或者电力中断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导致银行面临损失的风险就称之为操作风险,许多与国际接轨的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可能更大,如果将信用风险称为第一风险的话,那么信用风险可以称为第二风险,操作风险目前来讲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也没有可以获得的数据,有关人员对于它的研究较少,没有可以控制它的技术或者软件,国内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较国际银行小,在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上,国际银行也相对于国内银行较为成熟。

二、控制运营风险的有关对策

(一)监管资本充足率

有关专家认为,银行若想抵御各种风险,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要拥有充足的资本,有研究表明,如果资本充足率高于8%,且核心资本高于4%,那么就可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这个概率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评论来将,资本充足率高于8%,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才可能加强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也可以让监管资本和银行运营资本保持一致,提高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敏感程度,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评价体系逐渐完善,但是与国际银行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评级工作组织,评级方法,评级体系,评级结果建造等方面

(二)计提呆账准备金

事先将银行由于遭受风险而导致的损失剔除,這样就可以正确的估计银行收入,这种方法叫做计提呆账准备金,准备金可以分成以下两种,一种为普通贷款准备金,另一种是专项贷款准备金,普通贷款准备金是将全部或者部分贷款按比例提取,专项贷款准备金是依据贷款要承受的分享程度按比例提取,一些国家除了上述两种准备金以外,还设置了特别准备金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首先要学习先进的经验,借鉴国际性银行的评级方法,众所周知,好的评级方法是正确预估风险的前提,因为发达国家开展内部评级的时间较久,所以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鉴这些先进的经验可以省去自身的探索过程,节省人力物力,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与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进行良好的合作,这样可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质量。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并且比较受评者在行业内部和行业间的风险

(四)制定准备金监管工作计划

监管部门要结合商业银行运营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考虑资本充足率水平,拨备抵补率等,制定出适应各银行的监管措施,对于经济效益练好的银行,应该鼓励其与国际接轨,率先施行准备金制度,对于经济效益较差的银行,也应该逐步施行该制度,努力做到在短时间内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银行应该逐步提高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评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我们应该完善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监管制度,制定内部评级体系,细化贷款制度,监管资本充足率,贷款集中度等来保证银行的稳定运行,所以,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加紧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沈瑞.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现状、问题及应对[J].商场现代化,2017(15):143-144.

[2]朱明帅.我国商业银行运营风险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4):40-42.

[3]王克楠.浅析商业银行运营操作风险[J].企业导报,2013(11):68.

[4]黄旭.浅析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J].学理论,2011(17):161-162.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
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迎来发展新契机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于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软件开发项目组合风险管理模型探索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