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花生产业发展调研

2018-09-25 07:10彭美祥徐久飞吴书宝党彦学
中国种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临沂市临沂花生

彭美祥 徐久飞 吴书宝 周 伟 党彦学

(1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临沂276000;2山东省临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临沂276000;3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局,临沭276700;4山东省临沂市种子管理站,临沂276000;5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276000)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辖3区9县和3个开发区,总面积1.72万km2。临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耕地面积841.8khm2,是全省重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基地。花生是临沂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也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在农作物、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临沂市花生生产在山东省的地位临沂市是山东省花生生产第一大市、强市,2016年花生播种面积近178khm2,总产量848kt,面积、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23.5%和25%,均居全省首位,单产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1.2 花生生产在临沂市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花生在临沂市农作物生产中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地位,在油料作物生产中更占有主导地位,优势明显。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16年花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均保持在16%左右,尤其是近5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以及改革种植方式、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合理调控群体等管理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临沂市花生生产更是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16年花生种植面积达到 178khm2,总产 848kt,单产 4770kg/hm2,分别比2005 年增加 11khm2、172kt、717kg/hm2,增幅分别为6.6%、25.4%、17.7%。

表1 临沂市花生在农作物和油料作物生产中的地位

1.3 临沂市各县区花生生产情况临沂市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临沭、莒南、沂水、费县、平邑、沂南等地,其中莒南、临沭、沂南、沂水、苍山、费县为全国油料百强县。2010年、2011年,莒南花生、临沭花生分别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5年莒南花生获首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从2015年、2016年临沂市各县区花生生产情况来看(表2),各县区花生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平均单产、总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临沭县是临沂市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县,2016年种植面积达32.2khm2,平 均 单 产 5696kg/hm2,总 产 量 183.4kt,单产和总产量均居全市第一;莒南县(包含临港经济开发区)2015年、2016年花生种植面积分别为 27.6khm2、27.0khm2,总产量分别为 126.8kt、132.5kt,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市第2位。沂南县2016年花生种植面积增长较大,达到20khm2,居全市第4位。近年来,受土壤地力、种植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各县区间的单产水平波动较大,沂水县平均单产最低,2015年、2016年分别比单产最高县临沭县低35.0%、31.8%。

表2 2015年、2016年临沂市各县区花生生产情况

1.4 花生品种类型和生产技术临沂市花生种植以春花生为主,常年维持在花生播种总面积的80%以上。2015年全市春花生种植面积144.2khm2,占82.9%,夏花生种植面积29.8khm2,占17.1%。目前推广的花生品种以花育系列、丰花系列、山花系列为主,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丰花1号、山花9号、花育33号因其高产性强,适应性广,种植面积占到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

随着临沂市花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方案的实施,花生单粒精播和夏直播高产栽培等关键生产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15年全市花生单粒精播面积25.1khm2,夏直播花生面积29.8khm2。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平均单产由2005年的4053kg/hm2提高到2016年的4770kg/hm2,增长17.7%。

1.5 产后加工及出口能力临沂市现有各类花生加工企业700余家,年加工能力500t以上的企业200多家,年收购加工能力约760kt。其中,莒南县有市级以上花生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年加工量400kt,出口150kt、创汇2.0亿美元,出口量占全国的18%、占全省的33%,位居全国县级城市第1位。

临沂市出口花生及系列产品年平均170kt以上,出口创汇约2.4亿美元,约占全国花生出口总量的1/5,出口量及创汇额均居全省首位,产品销往欧洲、东南亚、中东、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临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7年度临沂市共计出口花生果、花生仁等花生原料33.38kt,货值4212.7万美元;出口烤花生果、脱皮花生仁、花生酱等花生制品153.06kt,货值29367.7万美元。

2 主要问题

2.1 品种多、乱、杂,专用特性不突出临沂市花生种植品种仍以普通型花生为主,一些已应用多年的老品种虽然种性混杂、退化,增产潜力小,病害发生几率高,但生产上仍然在大面积应用。一些优质专用型新品种虽然得到一定的推广,但由于没有形成订单式生产,混种、混收、混加工,发挥不了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体现不了专用品种的生产效益,致使专用型花生品种并没有在生产上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大大降低了花生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

2.2 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下降与粮食作物相比,种植花生收益和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好,导致花生主产区连年重茬,花生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使得土壤板结酸化,有机质含量少,地力严重下降,花生产量增幅缓慢,加之除草剂残留等危害,致使土壤和环境污染加重,花生产品农残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花生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

2.3 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近年来,花生机械作业面积迅速扩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2015年全市花生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19khm2、29.4khm2,分别达到65.8%和16.3%。机械播种覆膜技术已比较成熟,但也存在着部分机械平衡性较差,播种深度、垄高、覆土量等多项指标有时达不到农艺要求的现象。而花生机械收获也多采用分段式收获,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应用才刚起步,有些性能不够稳定,难以适应多样的种植方式和土壤类型,且收获指标不高,融合度低于40%,导致本市目前机收率仅占16.3%。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低,制约花生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花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欠缺。而种子加工能力弱的问题尤为突出,生产用种依然靠人工剥壳、选种,加工能力薄弱,极大地制约了花生产业发展。

2.4 产业扶持政策不足,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临沂市十分重视花生产业发展,特别是花生良种补贴的实行,有效促进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实施,对花生育种、生产、加工、贸易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备,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事花生产业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受国际、国内生产和贸易的双重影响,花生及其加工制品的市场不够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增加了花生产业发展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生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优化品种结构,发挥良种对花生产业的增产增效作用要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开展专用花生品种的培育和筛选,优化品种布局,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在重点推广传统大花生新品种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和推广高油品种,增加油脂生产能力;在专用食用方面,突出选育和推广高油酸品种,推广适宜烘焙、加工的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不断增强山东省花生及其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3.2 加大科技示范,推广绿色增产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科技培训,实行高产示范带动,大力宣传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通过推行粮油轮作、合理换茬、适时耕翻等农业措施,努力改善耕作基础条件;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等,提升土壤地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突出农业、生物、物理防控与防治,协调应用农艺、化学防治措施,合理使用优质高效低毒农药;示范推广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高效标准化种植、玉米-花生间作套种粮油均衡增产、夏直播高产高效标准化种植等新技术,实现绿色增产。

3.3 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大幅度提高花生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农机农艺融合配套建设工程,引进或研发先进实用的花生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种子剥壳机等机械设备,实现种子籽仁流通产业化,加快新品种推广和良种覆盖;对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花生机械购置实行政府补贴;改革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引导农民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向土地集中集约规模经营转变,通过推进社会化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进程。

3.4 重视品牌建设,让“临沂花生”唱响全国走向世界要充分依靠原有的区域优势,依托“生态沂蒙山,绿色农产品”和“产自临沂”区域公用品牌,重视临沂花生品牌的建设和保护;政府要建立有效的补贴机制,确保临沂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政府、经济合作组织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及时向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市场信息和经营策略服务,引导企业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共同建立现代化、国际化的营销网络,借助“产自临沂”这个公用品牌让临沂花生唱响全国,走向全世界。

猜你喜欢
临沂市临沂花生
掏花生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山东临沂:重心下沉吸引农民工加入工会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