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高清HDR、3DAudio标准及产业化进展

2018-09-25 20:38
数码影像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作组产业化编码

在3月21日举办的CCBN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先生作了题为“中国超高清HDR、3D Audio标准及产业化进展”的精彩演讲。丁文华先生围绕HDR和3D Audio技术及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我国超高清HDR、3D Audio技术标准化及产业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HDR技术及其标准化工作情况

2016年5月广电总局和工信部部委联合启动了HDR和3D Audio标准的工作。工作组面向全球征集了提案,收集到包括杜比、华为、飞利浦及特艺、瑞昱两家联合共4份提案,和包括索尼、三星、华兴光电在内的若干建议书。此后做了专门的技术评估和两轮技术测试,目前整个相关的HDR标准的草案已经提交到总局。阶段一是前端做完HDR之后变成SDR来进行传输,到终端的时候再恢复成HDR。阶段二是前端做完HDR之后直接按HDR传输。

工作组对HDR的标准推进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测试。在阶段一中,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完成了第一轮测试,在测的过程当中没有考虑编解码环节,测试序列面向HDR高亮度、高色彩饱和度、画面多层次细节特点设计拍摄,并参照 ITU-R BT.500中的“同时双刺激连续评价法(SDSCE)”主观评价方法,20位专业人员参评。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完成了第二轮测试,第二轮测试中加入了编解码过程,是端到端的测试,也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各家的直接对比,一部分是定义一下阶段的对比,第二轮考虑到端到端测试因而测试序列做了变化,引入了对编码有要求的测试序列。两次测试序列完成之后,均已提交到ITU,在ITUReport BT.2245上的相关13个测试已经进入了报告,该报告包含了ITU向全球征集的高清、超高清测试序列,中国提供的测试序列是唯一的面向HDR的测试。

阶段一和阶段二相比,通过应用AVS2的RD 19.1 版本编码软件,阶段一比阶段二仅有5.7%的客觀码率节省,主观评价上无明显差异。且如果直接进入阶段二,市场上大量现存显示能力只有几百nit的4K电视机,在传递HDR的情况下,由于从高动态范围向低动态范围变换,能够更好地呈现电视节目质量,为此工作组现在申报方案当中直接采用方案二。

二、3D Audio技术及其标准化工作情况

在3D Audio方面,工作组收到了广晟、捷成、米谟、杜比、青衿、武大/天大、动听七家提案,考虑了广播和互联网两种应用,在制作场景上既包括直播,又包括后期制作,在终端场景既包括扬声机组,也包括今后在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渲染,三维声场景。

3D Audio同样完成了两轮测试,第一轮测试面向传输编码,第二轮是面向前端+终端渲染的主观评价,工作组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三轮测试是基于前两阶段选出的方案的端到端的效果评价。第一轮测试综合技术和IPR评估结果,选定动听作为传输段标准草案提供方。第二轮测试综合技术和IPR评估结果,选定捷成作为制作+渲染段标准草案提供方。上述是相关标准的情况,标准草案的提交及审查也都紧锣密鼓地在进行。

三、HDR、3D Audio技术产业化适配

面向HDR、3D Audio的产业化推广也需要面向多方面的适配,其中包括电视台直播流程、新一代编码体系、ChinaDRM内容保护、终端的适配以及4K的内容供应等。

四、小结

最后,丁文华先生进行了小结,中国HDR、3D Audio标准即将颁布,将有效引领我国超高清产业发展,并带动消费电子终端产业发展。我国推广4K/UHD所需的产业化条件已基本具备,2018年下半年将会加快产业部署行动。未来5年是中国4K/UHD发展的黄金时期,广电行业应抓住机遇,携手产业链相关各方共同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组产业化编码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Genome and healthcare
32个工作组印迹 >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