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临床研究

2018-09-25 10:38王春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术后恢复临床效果

王春霞

【摘要】 目的:探讨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采取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结果:就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而言,干预组分别为(4.04±1.01)min、(11.27±2.05)min、(13.41±2.31)min,早于参照组的(5.87±1.14)min、(17.03±2.11)min、(22.79±2.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躁动发生率而言,干预组为9.76%,较参照组31.7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干预组患者收缩压(132.19±4.02)mm Hg、舒张压(84.23±3.41)mm Hg、心率(74.51±2.87)次/min,较参照组的(141.38±4.09)mm Hg、(92.41±3.51)mm Hg、(82.68±2.76)次/min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麻醉患者,给予其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效果理想,降低躁动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改善其麻醉苏醒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苏醒期专项护理; 手术麻醉; 临床效果; 术后恢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5.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5-00-02

手术治疗过程中,多采取全身麻醉方式,但是在苏醒期,很多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缓慢,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创新护理模式。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对手術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7年5月,将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1)无手术禁忌证患者;(2)排除孕妇及合并精神障碍患者;(3)排除呼吸系统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ASA分级为Ⅱ级,均实施脑外科手术治疗。参照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24~61岁,平均(44.73±1.92)岁,其中脑外科手术14例,骨科手术17例,胸外科手术10例。干预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23~60岁,平均(45.16±1.42)岁,其中脑外科手术15例,骨科手术18例,胸外科手术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实际病情,优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安全转移至病房,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等待患者苏醒,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干预组采取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完善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开展麻醉宣讲工作,向患者详细介绍麻醉后可能出现的症状,重点介绍感官异常情况,同时告知患者术后会留置导尿管或胃管,说明上述操作的必要性,并对会出现的不适情况进行说明。通过宣讲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建立完善的心理防御机制,缓解麻醉苏醒期的恐惧或紧张情绪[1]。

1.2.2 术后合理镇痛 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充分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同时随着时间推移,麻醉药物效果逐渐减退,伤口痛感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向医生反应患者情况,给予患者有效的镇痛药物,若条件允许可使用自控镇痛泵,有效缓解患者痛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1.2.3 强化术后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遵循“舒适护理”理念,患者转入病房后,合理调整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去枕平卧,不得出现器械或体位压迫血管或神经的情况,同时监督患者呼吸、血压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做好记录并告知医生[2]。并且护理人员合理控制患者体温,室内温度以22 ℃~24 ℃适宜,此外还应重点预防意外事件发生,设置围栏,防止坠床情况发生。

1.2.4 监测患者动脉血气 全麻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畅等情况,主要由于药物残留所致,若症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会进一步发展为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临床表现为烦躁或头疼,针对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动脉血气进行监测,并分析患者呼吸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改善患者苏醒期质量。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术后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2)对比躁动情况,使用躁动评分,具体标准为0分:无躁动,患者肢体平稳;1分:临床检查和操作过程中存在肢体躁动,给予适当安慰后可缓解;2分,无任何刺激时出现躁动,并试图拔出引流管,需医护人员进行制动;3分:出现强烈挣扎情况,需多人合作强制制动,躁动发生率=1分发生率+2分发生率+3分发生率[3]。(3)对比苏醒时血压、心率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而言,干预组均早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全身麻醉在手术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但是全麻后患者麻醉恢复较为复杂,且苏醒期间患者病情较为特殊,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针对患者苏醒期实际情况,开展科学合理护理干预工作[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就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而言,干预组的早于参照组(P<0.05);躁动发生率、苏醒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参照组(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第一,全麻患者苏醒期容易出现躁动情况,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及多种不当肢体动作,会对患者各器官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手术操作对患者脏器扰动较大,若患者伴有苏醒期躁动,则会诱发活动性出血,也会出现导尿管或胃管被动拔出[6-7]。苏醒期躁动发生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为患者对麻醉及苏醒期具体情况了解不多,未做好心理准备;其二为随着时间推移,麻醉效果消退,患者痛感逐渐明显,加之诊疗操作刺激,出现躁动情况[8-9]。针对上述情况,苏醒期护理模式加强躁动干预,术前进行宣讲,重点介绍苏醒期躁动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完善的心理防御机制,缓解患者应激行为,同时合理应用镇痛药物,保证术中镇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在术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科学镇痛,避免躁动情况发生,但孙琳[10]等研究结果显示,对全麻患者给予术前宣传效果不佳,患者苏醒时间迟缓,苏醒时心率值超过正常水平。第二,在护理工作开展中,护理人员重视动脉血气监督,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务必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并与医生进行及时沟通,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第三,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注重舒适护理,合理调整患者体位,避免出现压迫神经或血管情况,同时做好保温工作,对病房温度进行调整,缓解噪音、寒冷或光照等条件刺激,为患者营造舒适环境[11]。王春瑛[12]在研究中选取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重点开展躁动干预工作,干预后患者躁动发生率为7.14%(3/42),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针对手术麻醉患者,给予其苏醒期专项护理模式效果理想,降低躁动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改善其苏醒期质量,值得推广。但是本次研究样本数量较小,研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后续研究应扩大样本容量,尽量保证研究结果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南宁,郗春梅,张大志,等.细节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5,27(13):2019-2021.

[2]廖礼平,王曙红.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2):61-63.

[3]钱淑英,胡礼宏,徐霞,等.不同时程七氟烷吸入全麻在肝癌根治术后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J].浙江医学,2015,37(1):80-82.

[4]徐振海,陈学玲,云玉慧,等.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病人的镇静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8):982-984.

[5]方琳洁,殷小容.耳聋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疼痛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4):366-368.

[6]徐惠,殷小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寒战的观察及护理干预[J].华西医学,2016,31(2):361-363.

[7]吉士莫尔牛.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7,12(a01):33-34.

[8]王春瑛.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7,38(7):847-850.

[9]张海燕,杨婷.30例应用Supreme喉罩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5,21(2):57-58.

[10]孙琳,朱丕雷,王珊珊,等.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患者麻醉及应激状况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84-87.

[11]邹雪芹.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中國医药导刊,2015,17(9):957-958.

[12]王春瑛.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7,38(7):847-850.

(收稿日期:2017-12-20)

猜你喜欢
术后恢复临床效果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对策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胃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