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两步截冠法和去骨劈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8-09-25 10:38霍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口腔科

霍军

【摘要】 目的:研究并比较微创两步截冠法和去骨劈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水平阻生齿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分组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去骨劈冠法拔除,观察组采取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比较两组拔牙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牙龈肿胀评分、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拔牙成功率为94%,对照组为98%,两组拔牙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牙龈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拔牙手术的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論:在水平阻生齿治疗中,采用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可取得与去骨劈冠法相当的拔牙效果,还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和牙龈肿胀程度,有利于缓解患者对拔牙手术的负性情绪,使其对拔牙治疗更加满意。

【关键词】 水平阻生齿; 微创两步截冠法; 去骨劈冠法; 口腔科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5.0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5-0-03

阻生齿是一种常见的牙科疾病,临床上多采取拔除术治疗,但由于阻生齿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尤其是水平阻生齿,其拔除难度较大[1]。以往,临床上多采取去骨劈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而近年来,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术逐渐受到临床关注。本研究旨在比较微创两步截冠法和去骨劈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临床效果,为此,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水平阻生齿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水平阻生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口腔科检查,明确证实为水平阻生齿,具备拔牙指征。排除合并其他器官疾病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遵循随机数字分组原则,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29.12±7.69)岁;男27例、女2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28.75±7.53)岁;男26例、女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操作,术前拍摄X线片,对阻生齿情况进行分析,再采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148)对阻生齿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进行阻滞麻醉。

对照组采取去骨劈冠法拔除,采用骨凿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周围骨质进行去除,再进行劈冠、增隙处理,分段对阻生齿进行拔除。

观察组采取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先采用涡轮机将邻牙阻力牙冠分开、取出,再采用牙挺对剩余牙冠进行挺松处理,使其向前位移到截冠后空隙,采用涡轮机将患牙挺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拔牙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牙龈肿胀评分、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满意度,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疼痛评分。采用数字疼痛评估法(NRS)分别于术后24、48、72 h对患者进行评估,在数字0~10中选择一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对应相应分值,0分即无疼痛,1~10分表示疼痛感逐渐递增,得分越高,则患者疼痛感越剧烈[2]。(2)牙龈肿胀评分。采用Liker 4级评分法,即分值为0~3分,得分越高,牙龈肿胀越严重[3]。(3)焦虑评分。采用由Zung教授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术后72 h)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4)疾病不确定感评分。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术后72 h)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括32个条目,单个条目分值为1~5分,总分为32~160分,得分越高,则疾病不确定感越强烈。(5)满意度。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对拔牙手术进行打分,在数字0~10中选择一个数字作为分数,0~5分、6~8分、9~10分对应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度=(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拔牙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共有47例患者拔牙成功,3例拔牙失败,拔牙成功率为94%;对照组共有49例患者拔牙成功,1例拔牙失败,拔牙成功率为98%;两组拔牙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7.49±6.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54±8.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牙龈肿胀评分比较

术后24、48、72 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牙龈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阻生齿主要是指牙齿在颌骨内因位置不当而无法萌出至正常咬合位置,其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20%,多为下颌第三磨牙、上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4-6]。由于阻生齿无法正常萌出生长,其牙体往往会被邻牙阻挡,甚至被骨组织包埋,牙体与牙龈间往往会藏污纳垢,长此以往,易滋生细菌,引起口臭、龋坏、牙槽骨吸收等不良情况,还容易引起牙冠周围牙龈发炎,导致出现牙龈肿痛症状,严重时还会发展为脸颊肿胀、发声困难[7-9]。故临床上需对阻生齿进行积极治疗。

临床上针对阻生齿多采取拔除手术治疗,但由于阻生齿位置不当,被骨组织包埋,其拔除难度较大,如何安全有效拔除阻生齿是当前口腔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0]。以往,临床上多采取去骨劈冠法拔除阻生齿,即将阻生齿附着骨质予以去除,再从牙冠發育沟将牙冠劈开,但由于水平阻生齿多位于口腔后方,去骨劈冠法拔除时较难控制骨凿的力度和方向,加上阻生齿的牙根变异情况较为复杂,仅通过术前X线片很难对牙根变异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导致去骨劈冠法拔除时容易发生滑脱而致阻生齿周围组织挫伤,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11]。

近年来,临床上针对阻生齿治疗逐渐应用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该术式属于微创手术,主要是在阻生齿拔除时利用微创器械,从根本上起到减轻创伤的作用。在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阻生齿时,需采用高速涡轮机,在去除牙冠时,高速涡轮机可随时对方向、力度进行调整,可实现对阻生齿快速准确地去骨、劈冠,有效解除邻牙及骨组织对阻生齿造成的阻力,进而精准去除牙冠;同时,高速涡轮机操作时由于高速运转,可产生高压水汽,对创面进行及时冲洗,有利于避免口腔感染,且高速涡轮机的牙钻震动幅度较小,可减轻牙钻震动,有利于减轻患者拔牙时的恐惧感,操作简便[12-13]。但临床上关于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阻生齿是否可彻底拔除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拔牙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疼痛评分、牙龈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微创两步截冠法在拔除水平阻生齿时,可实现微创性,还可达到有效的拔牙效果。

由于水平阻生齿患者对拔牙手术的认知不足,加上担心拔牙疼痛,往往会出现焦虑、不安感,即“牙科焦虑症”,对其手术实施和术后恢复均较不利。而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拔牙手术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创两步截冠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对拔牙手术更加满意,这主要是因为微创两步截冠法治疗时的牙钻震动幅度小,患者对拔牙器械的恐惧感降低,加上术后疼痛减轻,患者也会更加安心。

综上所述,在水平阻生齿治疗中,采用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可取得与去骨劈冠法相当的拔牙效果,还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和牙龈肿胀程度,有利于缓解患者对拔牙手术的负性情绪,使其对拔牙治疗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韩浩,韩锋.两种方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182例并发症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20-1522.

[2]王镇吉.水平阻生齿应用微创两步截冠法与去骨劈冠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10):117-118.

[3]张志霞,周宏志,刘瑶,等.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3):398-400.

[4]郑文选,韩国良,郑素会,等.应用高速涡轮机辅助拔除下颌阻生齿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2):220-221.

[5]高永珍,王宾.240例下颌水平阻生齿拔除方法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8):943-944.

[6]林静,卢保全,陈永锋,等.高速涡轮气钻法与凿骨劈冠法在拔除下颌水平埋伏阻生智齿中的对比研究[J].解剖与临床,2013,18(5):428-431.

[7]李跃.微创两步截冠法和去骨劈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7,30(16):129-130.

[8]郑拯焘.水平阻生齿牙冠拔牙行“T”形分割的临床分析[J/OL].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5(5):71-72.

[9]冯培明,牛光良.涡轮钻分冠不翻瓣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齿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37-38.

[10]苑晓梅.高速涡轮机在拔除下颌水平阻生齿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59-60.

[11]李爱红,殷立,李明,等.对比分析微创两步截冠法和去骨劈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71-72.

[12]周章华,霍丽,赵迪,等.微创两步截冠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术后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36-1538.

[13]杜路庄,邹凤辉.微创两步截冠法与去骨劈冠拔除法拔除水平阻生齿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09-1011.

(收稿日期:2017-12-19)

猜你喜欢
口腔科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口腔科带教中的应用
精细管理在口腔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口腔科卫生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
关于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与基础治疗用于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优质护理在缓解口腔科恐惧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实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