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辨证治疗规律分析

2018-09-25 10:38艾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艾华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治疗规律。方法:以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救治的140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70例,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时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 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辨证治疗; 传统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5.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5-0-0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类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发自身甲状腺结构在激素合成、分泌及生理效应上出现一系列障碍,并最终引发患者全身性的低代谢综合征,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初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通常引起患者精神不振、贪睡、记忆力下降、不明原因的浮肿或体重增加,但若没有得到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害会进一步升级,导致患者出现心率降低、血脂紊乱、便秘,甚至有抑郁症状出现,育龄期女性有不孕的风险。如果病情继续进展,还将导致患者心肌梗死,甚至心脏、肾脏等器官由于积液而衰竭,老年痴呆症患病率也将增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诊治,避免不良后果发生。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已有数百年历史,本次研究将以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对象,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0例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甲减诊断标准:血清總T3(TT3)<0.45 ng/ml、血清总甲状腺素(TT4)<4.5 μg/dl、游离甲状腺素(FT4)<0.71 ng/d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45 pg/ml、血清促甲状腺素(TSH)>10 mU/L。排除标准:具有类风湿疾病、肾炎、贫血、特发性水肿、绝经、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等其他影响甲状腺功能疾病的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40.8±6.5)岁;病程1~6年,平均(3.1±0.4)年;对照组70例,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40.4±6.9)岁;病程1~6年,平均(3.2±0.4)年。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药物治疗,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德国默克公司生产,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00523)25 μg/次,1次/d,持续4周由医护人员测定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依据其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患者持续治疗8周。

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用药基础上,添加温阳健脾甲减方治疗,药物组成包括猪苓、茯苓、车前子各30 g,党参、苍术、炒白术、盐补骨脂、生杜仲及川牛膝各15 g,泽兰、狗脊各10 g。同时本组患者中有水肿症状者添加冬瓜皮、冬瓜仁各10 g;有纳差及腹胀患者添加焦三仙、鸡内金各10 g;有嗜睡症状者加远志、石菖蒲各10 g;有记忆衰退患者加益智仁10 g;有甲状腺结节及肿大患者加夏枯草、猫抓草各10 g;有月经不调患者加当归、益母草各10 g。上述诸药加水煎煮至400 ml,患者早晚各服1次,200 ml/次,1剂/d,于患者传统药物剂量持续服用后添加饮用,持续服用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甲状腺相关症状完全消失,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均恢复正常,无复发迹象;有效:患者治疗后甲状腺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接近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使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时症状严重程度,总分为0~25分,内分泌紊乱、神经异常、肌无力、脸色泛白等症状严重者为>10分;上述症状一般为1~10分;上述症状不明显为<1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时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甲状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我国至少有4 000万原发性甲减患者,但由于公众认知度较低,仅有约5%的患者接受了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为男性患者的6~10倍[3]。若患者处于妊娠期,流产概率和妊娠晚期胎儿死亡率均大幅增加,并极易导致新生儿智力发育受损和生长发育障碍,对母亲和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目前甲状腺功能减退属于高发疾病,尤以女性居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很难预防,重点是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病发原因极为复杂,患者多为原发性疾病患者,患者生理、心理、环境、遗传等因素均有可能引发其甲状腺素合成不足症状,进而对患者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项系统功能造成损害[4]。而在中医辨证理论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机体能量代谢不足、体热不足等为主,说明患者真阳虚微、肾阳虚衰、脾阳不足,即“虚症”[5]。因此本虚标实、阴阳两虚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病发机制,而温肾补阳、补肾益气乃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关键[6]。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对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有良好效果[7-9]。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阳健脾甲减方治疗。其药方中的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补虚;炒白术性质温和,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党参可补气健脾;苍术则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此外,药方中的补骨脂可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狗脊联合生杜仲则可补强肾脾、疏通经络;车前子联合猪苓、茯苓、泽兰等药物可利水渗湿、补脾化瘀;川牛膝可引气下行、祛瘀通经、利尿通淋[10-12]。上述诸药合用,能有效发挥温补脾肾、益气通经的治疗效果。同时本次研究中采取中医辨证治疗,针对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常见的水肿症状、纳差及腹胀、嗜睡症状、记忆衰退、甲状腺结节及肿大、月经不调等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加减合适的中药材,更加充分地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中的针对性与全面性,在调节患者身体气血运行、补充患者阳虚不足的同时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最终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论也与文献[13]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风,王少华,晋中恒,等.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辨治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39-40.

[2]刘燕,钱先.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概述[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119-121.

[3]韩辅,刘青梅.脾肾阳虚治疗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54.

[4]刘春红,张柳香,邱翔,等.加用扶正复甲合剂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月经稀发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5,38(6):30-33.

[5]孙晨,马建,赵娜.姜桂益瘿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15-18.

[6]李志悦,刘香春,蒲蔚荣,等.益甲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证40例[J].陕西中医,2017,38(6):778-779.

[7]李霞,娄金波,陈永华,等.右归丸加减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阴阳两虚证)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3):118-119.

[8]蔡兰英,田强,党毓起,等.甲减平合剂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型)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3):35-37.

[9]孟昱,华武宗.甲减所致腹水的中药治疗[J].四川中医,2001,19(8):44.

[10]黄玉起,许慧艳.中药治疗甲低36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63-64.

[11]田涛,李红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甲减症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11):698.

[12]陈云山.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0例[J].吉林中医药,2004,24(6):32-33.

[13]王耀立,魏军平.魏军平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雜志,2016,12(6):869-871.

(收稿日期:2017-12-14)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