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的可行性研究

2018-09-25 10:38周勇志张晨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行性

周勇志 张晨

【摘要】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椎体骨转移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单纯的放疗治疗,观察组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体骨转移癌治疗总有效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疼痛情况;术后1年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椎体骨转移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即刻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的可行性高,可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改善其活动能力,对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放疗治疗; 椎体骨转移癌; 可行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5.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5-0-02

椎体骨转移癌是转移瘤常见的类型之一,可导致脊柱出现病理性骨折,甚至需要截瘫。椎体骨转移癌患者以脊柱转移为常见,以局部疼痛伴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甚至可产生神经根和脊髓压迫症状[1-2]。本研究探讨了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的可行性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椎体骨转移癌患者80例,纳入标准:经X线平片、MRI、CT等检查符合椎体骨转移癌诊断标准,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可配合本次治疗。排除标准: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无法耐受手术或放疗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6~78岁,平均(65.73±5.21)岁;原发灶肺癌12例,乳腺癌12例,胃癌8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7~78岁,平均(65.71±5.13)岁;原发灶肺癌12例,乳腺癌12例,胃癌9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对照组用单纯的放疗治疗,根据CT立体定位情况决定照射部位,给予大剂量单次照射80 Gy/lf。(2)观察组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放疗2周后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病变作椎弓根入路或后外侧入路,C臂透视完成手术,注入骨水泥,观察其渗透情况,若椎体压缩程度较严重可进行PKP手术:将造影剂匀速注入球囊,促使球囊均匀扩张,向上下终板对压缩松质骨进行扩张,促使损伤椎体恢复高度后进行后凸畸形矫正。将造影剂抽出,球囊回缩至最小,经工作通道抽出。低黏度含有钡元素的骨水泥经工作通道注入扩张后空腔,骨水泥凝固之后可对松质骨进行支撑,提高椎体稳定性。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椎体骨转移癌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恢复正常活动功能;有效:疼痛和活动功能改善50%以上;无效:疼痛、活动功能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0~10分,越高疼痛越明显[4];比较术后1年活动能力评分,用ECOG体力状况进行评价,满分100分,越高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椎体骨转移癌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椎体骨转移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前、术后即刻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1年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年活动能力评分为(80.78±4.32)分,高于对照组的(67.34±2.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椎体骨转移癌治疗难度大,因其可引起骨破坏、微骨折、骨组织机械压迫、神经受压等情况[6]。目前治疗椎体骨转移癌多采用放疗方法,通过放疗,可有效缓解椎体转移所致疼痛,可能是因为射线可对骨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对神经末梢去极化过程进行影响而将疼痛信号传递阻断,也可能是因为放射治疗可对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等疼痛介质分泌进行抑制。另外,放疗还可直接将肿瘤细胞杀灭,缩小肿瘤病灶,控制其生长,减轻骨髓腔和骨膜压力而减轻疼痛。研究显示,放疗有助于血管纤维基质产生,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促使新骨形成,维持骨稳定性[7-9]。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具有微创性和安全性,其通过向椎体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促进椎体抗压性的提高,从而增强椎体稳定性,预防椎体塌陷,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活动功能,发挥止痛作用,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但需注意经皮椎体成形术适应证,对于肿瘤已经破入椎管且对神经根造成压迫的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并不适用[10-12]。

本研究中,对照组用单纯的放疗治疗;观察组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椎体骨转移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即刻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的可行性高,可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改善其活动能力,对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莉,米彦霞,郑永明,等.乳腺癌骨转移97例临床特点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10):707-708.

[2]曾振明,阮宜骏.多发内生型骨瘤1例[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5):541.

[3]王卓敏,李迎春,任丽,等.89Sr核素治疗联合椎体成形术或放疗治疗椎体转移癌[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4):643-647.

[4]朱红鹤.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脊椎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24):113-114.

[5]程琳,何闯,刘云,等.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应用研究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26(7):535-538.

[6]李大森,郭卫,杨荣利,等.症状性脊椎血管瘤的术式选择和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2):97-102.

[7]肖智志,刘晖,李俐,等.椎体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9):818-821.

[8]曹叙勇,刘耀升,雷明星,等.椎体成形術联合术后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7):3805-3810.

[9]白佳佳.放疗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疼痛的临床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3):133.

[10]雷明星,刘蜀彬,刘耀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6(7):540-543.

[11]江泽飞,陈佳艺,牛晓辉,等.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241-247.

[12]何成建,李永东,顾一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介入肿瘤摘除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1):914-919.

(收稿日期:2017-12-18)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行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PVP与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40例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过仰复位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分析
不同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成骨性脊柱转移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