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09-25 10:38陈素真吴素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青少年

陈素真 吴素英

【摘要】 目的:分析团体认知行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应用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心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以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自我和谐量表(SCCS)加以评价,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I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54,P>0.05);治疗后,观察组CI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9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自我与经验、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等SC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23、6.457、3.269,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应用于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自我和谐度,更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 网络成瘾; 青少年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5.0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5-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的普及,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这也就导致不少青少年在网络的使用中缺乏应有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导致沉迷其中,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而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网络成瘾综合征[1]。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也就是俗称的网瘾,临床将其定义为无成瘾物质的作用下的上网行为无法自我控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性疾病[2]。该种疾病在我国当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故而,临床对于该种疾病的重视度也相对提升。文献[3-4]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26%,且极少有家长会将其作为一种疾病处理,临床治疗工作严重受限。笔者所在医院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团体认知行为对该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相对理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监护人及自身知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内容。(2)均符合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诊断标准:在1周内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4 h;不上网时仍旧惦记网络的内容;因不能上网而产生焦虑、暴躁、抑郁等情绪;无法控制上网的情绪;因上网耽误自身的课业或者其他事情;对亲友隐瞒自身上网的事实;因上网与亲友产生冲突;上网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且负面情绪消除等。满足其中的5项或者以上,即可认定患有该种疾病[5]。本次研究经过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7]。排除標准:患者存在精神性疾病[6]。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年龄12~19岁,平均(16.01±1.45)岁;男34例、女18例。对照组52例:患者年龄12~19岁,平均(16.15±1.42)岁;男36例、女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一般心理治疗。就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从劝解、引导等方面来促进其改善。

观察组:在一般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其主要内容有:(1)联结关于情境的想法与情绪,从而自动引起患者对相关事件的注意力,使得其能够将情感与事件联系起来,转移对上网的兴趣。(2)通常这类患者无法通过他人的描述来认知自身的缺失,从而对其他人的劝诫存在较大的排斥感。针对该种现象,对应人员需要通过证据的收集来扭转其对事实的认知。尤其是对其上网时间与状态和平时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能够有效地明确其负性想法。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是单独的某个个体对其进行工作,被信任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对此,必须要保证团队协作。(3)鼓励患者配合临床相关调查与试验,从而确定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并给予评估,制定合理的改善策略。尽可能保证治疗措施符合患者的实际状况。(4)探索潜在的信念与假设。对于青少年而言,其沉迷于网络多是因为对自身缺乏规划,从而产生一定的放纵心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引导患者树立对应的信念,并且假设该种信念的达成条件,将其分解为近期可行,然后引导患者实施,达到扭转患者现状的目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尽量以团体的方式实施,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互相竞争心理,保证其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性,提高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及自我和谐量表(SCCS)评分。(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8]。在该量表中一共有26个题目,主要是针对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4个方面。其得分越高,则成瘾倾向越大。(2)自我和谐量表(SCCS)[9]。在该量表中一共包含了35道题目,每道题均为5分制,全不符合情况为1分,比较不符合情况为2分,不确定为3分,比较符合情况为4分,完全符合情况为5分。主要对患者的“自我与经验”“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3个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对治疗效果加以确定。其中“自我与经验有16道题,自我灵活性有12道题,自我刻板性有7道题,得分越高说明自我和谐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CIAS评分与SCS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I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CI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I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SCCS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SC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网络中的游戏或者其他事物,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造成网瘾的存在[10]。网瘾患者存在耐受性较强、渴求和戒断状态、情绪化的新闻反应及逃避、退缩心理等多种状态。可以说,网瘾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与学习,从而导致其健康发育,在以往的治疗中,多以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为主。但是,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接受度[11]。团队认知行为治疗是临床发现的一种治疗网瘾的新型方案,其能够以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基础,以团队形式,提高患者对自身状态的认知。从而使得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团体的益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转移注意力,使之对网络的兴趣逐渐被替代[12]。当然,该种方式的适用性当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使用状况来加以研究,设定组别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经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CI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I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网瘾效果更佳;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和谐度改善更明显。

综上所述,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临床价值相对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矫正其网瘾行为,从而促进生活与学习的正常化,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日后发展,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永信.网络成瘾的戒治[J].武警医学,2011,22(6):461-464.

[2]袁可竹,文超,代宇,等.病理性网络使用临床干预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9):664-670.

[3]王颖丽,戴秀英,李秋丽,等.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临床疗效随访[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3):227-230.

[4]张庆峰,汪杰.团体心理辅导改善网络成瘾高职学生心理控制源及身心健康的研究[J].中国校医,2011,25(2):93-94,96.

[5]王丹.不同干預、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88-89.

[6]邓验.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成因及其监控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147-150.

[7]赵松涛,杨永信,魏秋香,等.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疗效[J].武警医学,2016,27(4):392-395.

[8]卢言慧,杨永信,慕江兵,等.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网络成瘾患者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5):425-427.

[9]李明超.心理咨询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的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4):101-102.

[10]王伟,贾晓明.网络心理咨询的干预技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864-870.

[11]张超,刘东升,单猛,等.医学院校网络成瘾大学生运动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51,55.

[12]钟欣,陶然,祖思,等.团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4):494-499.

(收稿日期:2017-12-20)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盘点与梳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运动干预研究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