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斯大林模式

2018-09-25 08:05范良河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兰州大学斯大林苏联

范良河

摘要:本文探讨20世纪30年代苏联斯大林统治时代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略论其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大致过程,该体制的弊病,对苏联社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国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消极影响,分析评价它的客观历史功绩,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年的斯大林模式所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对我们今天,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鉴示,从中吸取必要的历史教训。坚决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伟大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所谓斯大林模式,主要是指苏联的斯大林时代高度集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一般认为, 这种体制是高度集权型的体制,它形成于斯大林时期,这个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需要加以论证。

近来年,我国对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与发展史,进行了相当充分的研究。几乎致的结论是,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体制上的特征是: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个人迷信和专断独行;在经济体制上的特征是:排斥商品生产者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 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在文化体制上的特征是;绝对的统一意志和大规模的情报封锁。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一)国内背景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的,并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的。由于这段时间的苏联是处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因而人们都习惯地称这一模式为“斯大林模式”。后来,在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时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这一模式。所以它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是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

首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比较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虽然已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但工业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工人阶级人数只占全国总人数的10%左右,在政治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在俄国未曾有过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议会。1905 年革命后产生的杜马只不过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一块遮羞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民群众还不懂得和不习惯如何使用民主权利。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在经济上,小

生产的习惯势力容易产生和接受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自然经济思想;在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和家长制的残余,以及人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落后也有利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建立。[1][2]

其次,苏联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和战争逼近的条件下独自建设社会主义的。无论从国内形势,或是从国际环境来说,“谁战谁胜”的问题都是极其尖锐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存活下来,而且站在脚跟,必须尽快地建立自己足够强大的经济和国防,不然就会被吃掉。为此,斯大林曾经不止一次地大声疾呼:“你们愿意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该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态,并在它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展开

真正的布尔什维克速度。”这种紧迫感,使得苏维埃政权必须把最高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里,通过高度集权的行政手段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在20至30年代的经济政治总战略并不象些研究所认为是赶超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3]

再次,在20至30年代的苏联,大多数理论家都还未曾摆脱教条主义的東缚。他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观点,其中有些人还根据非常条件下的“战时共产主义”的短暂实践,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在所有制方面,他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虽然列宁承认在国内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这一事实,并且提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但在当时的理论界一般都把它看作是过渡时期的政策,并不适用于社会主义阶段。在社会主义还没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20 -30 年代,在人们还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持上述观点是不足为怪的。”[4]

所以我们认为,苏联模式是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特定的环境下的产物,它的形成首先是一种历史现象, 而主要不是斯大林个人的主观意志所造成的。

(二)国际背景

苏维埃俄国自诞生之日起,国际帝国主义给他的回答就是战争。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期间,由于国际资本的内部矛盾,再挑起反苏运动,1927年,先后出现英国同蘇联斯交和苏联驻华全权代表被刺等严重事件,苏联在国际上承受了严重的挑战。

1929-1933年,资本主文国家出现了世界经济危机。在危机年代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减少1/3以上,其中煤产量减少30.6%,生铁产量减少了64.8%,铜产量减少了62.4%。整个资本主义工业产量,倒退到1908-1909年的水平,而德国和英国则倒退到1896-1897年的水平。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民主体制的危机”。它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政治动荡,造成非常紧张的国际形势。德、日法西斯分子上台,特别是希特勒德国的侵略计划,使苏联面

临着战争的成胁。这是列宁逝世之后,苏联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5]

苏维埃政权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西方称之为“红色孤岛”。因此,巩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斯大林的首要战略任务。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提出的国际背景。俄苏工业产量对资本主义国家产量状况是:1913 年为2.7%,1928年为3.2%;同期对美国产量分别为6.9%、6.7%。而对工业落后的现状,斯大林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抗御帝国主义的可能侵略,提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并为全党所接受,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6]

重工业的发展为军事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继1924-1928年苏联军事改革之后,在三十年代初期创建了坦克部队,1932年苏联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化军。同时又成立了机械化、摩托化军事学院,由于民用、军用工业的发展,苏联的科学、技术,教育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从这个角度看,三十年代对苏联有重大意义。1939年苏联全部高级专业人员有70%,是在1929-1937年间,从高等学校毕业的。1913年,在职高级专业人员只有136.000人到1941年初已达909.000人这批三十年代培养出来的高级专业人员,在四十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五十年代苏联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仅就集体农庄来说,尽管存在某些问题,但是由于在特定国际背景下,由于联共(布)的坚强领导和金体庄员的艰苦奋斗,也创造出不少光辉业绩。[7]

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是在国际帝国主义战争威胁态势下出现的,也是在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即传统的苏联模式),是当时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带有深刻的备战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是 种备战体制(成叫战时体制)。这种体制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急需的某些重大项目,以应付紧急情况,它对战争有较大的适应性,在40年代上半期的卫国战争中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然而,它有严重弊病,主要有两条:第一,经济上统太死,只有中央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地方、企业、职工析积极性,缺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和动力。第二,政治上缺少民主,没有切实保证人民的社会主义主人翁地位,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官僚主义,甚至产生个人崇拜和破坏法制、个人专权等与社会主义本性格格不入的现象。

苏联历史上的一个严重教训是,把这种还有严重弊病的战时体制固定化、普遍化了,把这种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1938 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完全肯定了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肯定了30年代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道路和“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普遍意义,肯定了斯大林在苏联的至高无上的领袖地位,肯定了斯大林的专制民主的党内斗争模式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规律,总之,从理论上完全肯定了高度集中体制,这是这种体制走向固定化的第一个里程碑。1948年,在斯大林的指挥下,联共(布)组织了对坚持走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围攻,把一切离开高度集中体制的做法都称为“反对苏联”,“反对社会主义”把高度集中体制看成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这种体制走向固定化的第二个里程碑。1951 年斯大林发表了《蘇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判了战后苏联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利用价值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特种商品生产”论,否定生产资料是商品,否定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否定合作制的长期性和优越性,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经济的各项原则,堵死了改革这种体制的道路,独尊一书,罢黜百家。这是这种体制走向固定化的第三个里程碑。[8]

三、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斯大林模式导致的产重后果

苏联党把30年代形成的战时体制固定化,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第一,它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当代苏联领导人所指出的那样,人民群众缺少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感,产生了人民对全民财产的“异化”现象,人民对人民权力的“异化”现象,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充分发挥。第二,它束缚了社会主经济的发展。从30年代到50年代是:高速度,低效益;从60年代到70年代是:速度不断下降,低效益;80年代以来是;低速度,低效益,出现“危机前夕”现象。第三,它不能适应当代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在科技革命中,尤其需要企业和职工的主动精神、竞争精神,而这恰是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所缺少的。从60年代下半期起,苏联领导人就提出要“站在世界科技革命的前列”,他们试图凭借经过一些局部修补的高度集中体制来实现苏联经济的集约化,赶上这股科技革命潮流,然而,这种愿望落空了,到80年代初,苏联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不仅没有弥补,反而有扩大之势。[9]

(二)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的客观进步性

斯大林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是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上的产物,当苏联着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它既没有可供借鉴,又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险恶的国际环境之中。三十年代初,东西方形成两个战争,更加直接威胁着苏联的生存。斯大林出于使苏联立于不败之地的考虑,强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加紧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种考虑也是有其根据的。在经济建设中,苏联逐渐形成整套高度集中统-的管理体制,强调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指挥生产,并通过政治斗争保证经济任务的实现,等等。这种体制确实也能程证集中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高速度地进行工业建设,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园。因此,斯大林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尽管有种种弊端和问题。但它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仍不失为一条领先自己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走出这样一条道路,奠定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正是斯大林的伟大功绩所在。[10]

(三)苏联选择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应当指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这条道路,带有很大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它是很不完善的。斯大林的重大过错就在于,他对这点是很不清楚的,在党内和国内,他没有认真在研究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却把某种特定条件下采取的政策和做法神圣化,利用他自己的威望和权力强制推行,拒不采纳他人方案中合理的因素来补充自己的不足,而是把不同意见统统作为“反党”、“机会主义”的东西加以摈弃和批判,以致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付出了过多的代价和牺牲,出现了原先预料的更为严重的失误,留下了多少年后仍能觉察出来的后患。在国外,他又把苏联走过的道路教条化和凝固化,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把苏联在特定下并不完善的试验和探索看作正好就是完善的顶峰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崇高范例,要求每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必须毫无例外地加以赞扬和模仿,保许照搬照抄,不许各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本国国情去探索本国的革命和建设

道路,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窒息了生产勃勃的创造精神,也给各国的革命和事业带来了挫折和困难。[11]

(四)斯大林模式的性质

“斯大林模式”的性质。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幼年,不是假社会主义,不是冒牌的社会主义,而是不完善的需要改进的社会主义,但也有少数人提出,今天应该完全否定“斯大林模式”,因为这一模式是假社会主义,是冒牌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半封建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混合物,是皇权至上和国家主义相结合的产物。[12]

今天。我们研究苏联模式的形式及其利弊,并不是要否定苏联二三十年代的建设成就和一引起成功的经验,而是要从这个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因素中吸取必要教训。马克思主义,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一成不变地到处搬用,我们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大胆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通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理,通过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来。

参考文献:

[1] 周尚文《试析苏联模式形成的政治因素》引自《苏联简明史》(兰州大学)1984.第4期,第26页,第41页.

[2] 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摘自《世界历史》(兰州大学) 1988.第4期.第34页.

[3] 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摘自(世界历史》(兰州大学》1988.第4期第34页.

[4] 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摘自《世界历史》《兰州大学) 1988.第4期第34页.

[5] 王家福(試论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引白《苏联历史》(兰州大学) 1984.第4期.第32页.

[6] 王家福《试论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引自《苏联历史》(兰州大学) 1984.第4期.第32页

[7] 王家福《试论斯大林时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引自《苏联历史》(兰州大学) 1984.第4期第32页

[8] 王正泉《关于苏联政治体制的形成》,引自《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第12页,第13页.

[9] 吴仁彩(改革苏联模式是历史潮流》,引自《世界历史》 (兰州大学)1988.第4期,第32页.

[10] 周尚文《试析苏联模式形成的政治因素》引白《苏联简明史》(兰州大学) 1984第4期,第26页第41页.

[11] 周尚文《试析苏联横式形成的政治因素》引自《苏联简明史) (兰州大学)1984.第4期,第26页第41页.

[12] 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引自《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第3期第16.

猜你喜欢
兰州大学斯大林苏联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简介
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药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简介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斯大林猝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