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018-09-26 22:46张施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媒体农村

张施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要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因地制宜”;教育方式要做到“百花齐放”。

【关键词】 新媒体;农村;思想政治;对策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媒体走上历史舞台,新媒体的传播速度相较于传统媒体有了很大提升,推动信息不断传播和时代变迁。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介绍

1、新媒体

新媒体主要是指通过数字化形式进行传播。一般来说,新媒体具有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样等等不同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使用数字技术和网络移动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信息体验。

2、思想政治教育

在人类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从最开始的孔子儒家思想到现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因此我国内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全民族思想和道德素质,养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前进的思想品德。

3、农村基层干部

在我国农村拥有庞大人口,农村是我国执政根基,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处于农村工作第一线,处理着最基本农村事务,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党的基层干部包含农村干部,对于农村基层干部定义为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工作的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基本单位,在贯彻国家政策方面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

二、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政治思想模式非常陈旧

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思想政治模式仍然是以宣传为主。由于许多村干部受到自身知识结构制约,常常非常被动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中,许多理论内容非常抽象,很难与村干部实际工作进行联系,因此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大大冲击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互联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手机或者电脑。伴随着新媒体工具不断进化,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就不能享受多媒体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也必须随着传播工具改变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非常高灵敏度,而且成本极低。但是当前,许多村干部在政治教育模式上依旧采用传统宣传资料或者学习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陈旧,没有跟上时代需求。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非常落后

由于农村干部受到自身教育程度和当地经济发展制约,在思想道德认同上存在一定误差。对于村干部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与村民打交道,需要处理村里具体事务,因此对于他们思想教育应当与实践进行结合,能够使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农村干部思想教育方式非常被动,而当前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被动接受信息,应当根据自身工作和环境选择适合自身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否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非常不佳。

3、不能和新媒体融合

当前,新媒体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对新媒体有效驾驭。例如在农村地区虽然设置有远程中心站点,但是很少村干部对于远程设备可以熟练掌握,维修就更难,甚至有些设备常年闲置,只是一种摆设。对于很多村干部来说,他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只是根据上级命令。当前,手机已经非常普遍,许多农村干部可以很好地利用手机这一新媒体,学会新媒体的使用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養,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或者网上交流等不同方式提高自我思想道德素质。各级乡镇也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通过微信等不同形式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推送信息,使他们随时随地可以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更好地完成工作,服务农村。

三、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

1、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求不严、素质不高

在广大农村地区,向农村干部传达思想政治的主要主体是乡镇一级的人员,尤其是乡镇干部。对于乡镇干部来说,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通过报纸或者期刊,这些培训方式往往要求并不严格,走形式的嫌疑非常大,在学习之后也没有将内容与实践进行结合。他们在对村级干部进行培训时,常常也只是走过场搞形式,根本不重视学习效果,也没有注重与村里的事务进行结合。因此,施教主体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慢、内容老旧

在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非常缓慢。在进行教育时,很多教育都是围绕着三农经济开展,没有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内容。例如法律文化等等方面并没有进行跟进,这就使得很多农村干部跟不上时代步伐,思想政治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学习的内容都是老旧内容,根本无法提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部分农村干部拒绝参加培训的不良事件。

3、新媒体载体利用不足、效果不显著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快捷性已经大大满足了我们对信息的需求,但是很多农村干部在实际使用新媒体时并没有发挥新媒体优势,这就使得农村干部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时效果并不显著。例如,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并没有关注微信公众号,这就使得他们无法接触到最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他们自身素质也并不高,不知晓如何运用新媒体获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农村干部即使知晓新媒体也无法获取最新思想政治内容,这就使得新媒体与农村干部的结合并不密切,培训的效果也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做到“因材施教”

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干部培训需要,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对基层干部做好因材施教。农村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最终落实者,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新媒体环境之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新农村建设也必将面临更多难题,农村干部需要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更好的为农村作出贡献。因此要多组织农村干部学习党的最新政策,在工作中学好如何抓好农村主要矛盾,如何贯彻党的19大精神。因此,在新媒体下应当常用一些通俗易懂或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广大农村干部更容易接受,而且内容应当贴近广大村干部实际工作,为广大村干部指明正确政治方向,保持广大村干部纯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用自己行动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身。

2、做到“因地制宜”

做好因地制宜首先必须确保政治教育工作針对性,以广大村干部实际思想政治素养为出发点,分析广大村干部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去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加强党中央思想宣贯,让广大村干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教育方法要做到“百花齐放”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科技不断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途径,新媒体也可以向广大听众输送更多信息。随着新媒体不断普及,人们获取信息途径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农村基层干部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也有相应自由度,这种自由度在时间和内容上都有体现,这就要求施教者必须借助新媒体这一渠道更好地进行教育。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广大基层干部拥有自主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内容丰富度,可以涵盖所有当前党建知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得基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出现百花齐放现象。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我们应当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百花齐放,推动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上一个新台阶,以便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武成. 新媒体环境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6(6)52-54.

[2] 张树民,鲁京慧. 新媒体环境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 时代教育,2017(5)240-240.

[3] 孙珊.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51-54.

[4] 齐振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3)15-16.

[5] 孙万良,齐祖晟.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6(4)133-133.

[6] 周洪媛.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作者简介】

张 施(1988.11—)女,汉族,江西抚州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新媒体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