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市报记者如何应对采访对象的变化

2018-09-27 20:34贾若晨
科技传播 2018年17期
关键词:舆论对象变化

贾若晨

摘 要 成功的采访离不开采访对象和记者之间的配合,当采访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记者也需要对采访思路、采访结构以及采访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来适应采访对象的变化,进行高质量的采访。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采访对象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采访对象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记者应对采访对象变化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加强记者应对采访对象的能力。

关键词 地市报;记者;采访对象;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047-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媒体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对地市报来讲,记者面临的巨大难题就是采访难度的增加。和其他媒体相比,地市报的采访范围较小,和基层采访关联更密切,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采访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导致了地市报记者的采访难度更大。因此,地市报记者需要积极分析采访对象的变化,积极适应采访对象的改变,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提高采访工作的质量。

1 采访对象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格局出现了变化,这种现象对采访对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人员重视这一问题。首先采访对象的数量在逐渐增长,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从抵触心理逐渐转变为接受心理,这也是采访对象迅速增加的关键原因。其次采访对象在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对地市报采访对象的分析,市民群众的比例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专家学者的比例也有了大幅增加,党政机关以及工商企业人员所占的比例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1 ]。受访对象的变化也说明着我国引导舆论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再次是采访对象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了改变。以市民群众为例,市民群众占比的大量增加,是地市报采访对象变化的最大体现。这一部分采访对象需要记者深入到基层才能实现采访,市民群众反映的新闻也比较琐碎,其准确程度也难以把控。社会人员的素质水平残次不齐,还存在很多受访能力弱的人员。采访对象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也是诸多变化情况中最为重要的变化。

2 采访对象变化的影响

第一,增加了引导舆论的难度。随着采访对象的扩大,舆论结构更加复杂,在很大程度上让地市报引导舆论的难度有所增加。随着采访对象素质的提高,对新闻接受渠道逐渐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引导舆论的难度。

第二,增加了采访难度。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媒体呈现多样化发展,记者的地位不如早年高,逐渐回到正常位置。目前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人员拒绝采访等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采访对象在接收采访的过程中,戒备心理较高,因此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

第三,增加了甄别新闻的难度。随着采访对象逐渐发展为复杂结构,让甄选新闻真伪和价值的难度有了明显的加大。目前大多数信息来源出自社会,很多读者主动向地市报提供线索,但是线索的真伪和价值需要记者进行判断,让新闻采编的难度有所增加[ 2 ]。

3 应对采访对象变化的有效策略

3.1 和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

首先,记者需要找出自身在在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因为自己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在采访过程中伤害了被采访人员,导致其不配合采访工作。记者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有没有深入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特定环境下被采访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记者需要明确采访任务中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展开采访,这种方式能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采访方向偏离的现象,保证最终的采访质量。对于地市级报纸记者来讲,很多采访对象可能接受过不止一次的采访,和采访对象建立朋友关系十分重要。记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采访对象,保证自身与采访对象之间交流的有效性,进而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记者进行采访的目的不仅仅是收集新闻资料,同时也是让彼此之间增进思想感情的交流,深度挖掘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交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出现一问一答的情况,避免让采访对象感受到僵硬的采访形式。记者需要放下架子,在采访工作中投入感情,和采访对象进行深度交流。其次记者必须要针对采访的主题进行一些漫谈式的讨论,记者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推动双方之间的了解,让采访对象感受到充分的尊重。这也对记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记者能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正确的价值观,在采访之前对采访主题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实现双向交流。

3.2 熟练掌握采访技巧

在采访工作中掌握采访技巧十分关键,记者需要能够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准确的分析,让采访对象能够放下包袱,从防备抵抗的心理状态过渡到积极接受的心理状态[ 3 ]。例如:对个体企业进行采访时,采访对象很有可能存在怕露富的心理,记者这个时候就需要主动说明采访目的,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引导采访对象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接受采访。记者也可以以采访对象利益作为突破点,对于一些戒备心理比较强烈的采访对象来讲,记者可以从利益关系进行说明,让采访对象了解到采访和自身利益的关联,从而能够达到采访开展的目的。在舆论采访工作中,能够激发出采访的动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采访对象能够主动接受采访。

除此之外,记者还可以多次对采访对象进行邀请。一些采访对象是认可采访内容的,但是由于害怕麻烦等心理,并不将采访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這种情况下,记者需要积极利用流行的通信方式,例如:通过手机、社交软件以及网络等方式,与被采访人员展开沟通,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的目的和意义。记者也可以通过上级单位进行说服工作。同时,记者需要积极创造采访机会,根据采访对象的时间设置采访时间,避免采访对象以工作繁忙为理由拒绝采访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需要重点强调采访占用时间短,采访过程十分简洁等。在实际采访工作者,记者再根据实际情况,向采访对象争取一定的采访时间。若以上办法都无法争取到采访机会,记者可以从采访对象周围的人员着手,对采访内容进行了解。

猜你喜欢
舆论对象变化
神秘来电
从9到3的变化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这五年的变化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鸟的变化系列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