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长的背后

2018-09-27 10:39王健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布局意识;素材运用;知识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1-0058-02

【作者简介】王健,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南京,210044)副主任,高级教师。

笔者主管区域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培训、教研工作多年,听评课是重要的教研和培训形式。有一位老师曾以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助我成长》开设区级公开课两次和常态课一次,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就这三次课谈一点感触。两次公开课是计划中安排好的,常态课是在随机教学视导时听的。

第一次公开课,虽然内容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搭配相关事例进行论证,但也暴露了详略难分、主次混淆的教学弊端,其创新之处是在十分紧张的课堂上加入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的环节,播放了学生采访该校校长的录像,传达了校长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从而体现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但回观整个课堂结构,虽然环节丰富,增加了知识的广度,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未能明确呈现,因而欠缺厚度。

第二次公开课,该教师在内容上进行了整合,对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剖析挖掘,但由于此次公开课上课时间恰逢该教师所带班级发生偶发事件,该教师备课不充分,导致教学后半段的“义务教育”这个知识点没有能寻觅到有效的事例支撑,仅能以分析教材上现成事例完成课堂总结,难收“虎头豹尾”之效。

第三次常态课,该教师高立意、低着陆,对复杂的课文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用一条线索串起四个环节,逐级设问,贯穿不同角度,把距离遥远的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塑造了一气呵成的课堂意境。现就四个环节做一简单阐述。

第一环节“开宗明义”。直指核心价值,教师以逆向思维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质疑的意境:“教育虽然重要,但是假如我们从小没有接受教育,甚至完全脱离社会,那我们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呈现的素材是“来自狼孩的发现”。这一素材用悲情的事实警醒学生——教育的实质在于传授知识和经验,帮助一个人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开辟人性发展道路。

第二环节“回眸一笑”。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如果我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的人生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呈现的素材是2016年11月26日《扬子晚报》刊登的新闻《东大女生被华为相中年薪40万》,讲的是毕业于东南大学的孙天慧凭借优异的成绩拿到华为应届生“顶薪”的事迹。这个事例一目了然地启示学生: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第三环节“讨论感悟”。课堂运作到此,乍暖还寒,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像孙天慧这样天赋与美貌俱佳的人毕竟是少数,不可能人人都具备她那样一帆风顺的美好人生,如果中途辍学,不能连续接受教育,结局又会是什么?”之后出示“某服装厂非法雇佣未成年工人事件”的相关材料,构成第三环节的讨论背景,教师由此引导学生进行4个方面的思考:1.这些中途辍学的未成年人在学校之外得到了他们理想的生活吗?2.当地政府为什么要连夜召开会议查处该事件?3.招收未成年工人的冯某某和王某某为什么会被公安机关关押?4.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参与义务辅导、帮助?残酷的现实案例,让学生体悟到教育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明白了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基于此,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意在保障每个人通过受教育而获得基本人权,并且作为公民义务,具有强制性。

第四环节“总结提升”。教师提出问题:“虽然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但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现阶段我国还有大量的弱势群体,还有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无法上学,怎么办?”紧接着教师出示国务院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材料。这样,通过上述4个环节的逐级推进,师生得出结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纵观同一节课三次构思,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获得不同的课堂效果。第三次备课,开课教师终于跳出杂乱的知识点框架的桎梏,通过一条思路四个方向,从教育与真实的人生和社会的关系角度,结合典型事例进行逐层挖掘,清楚地揭示了教育对于个人命运的决定作用,理解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推断出义务教育强制性、公益性的必然使命,最終使学生明确“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一道理,同时也为后续的“珍惜学习机会”这一主题的学习埋下伏笔,从而构建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育价值。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对课堂的布局意识,要树立大格局、大视野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原本零散、分离的素材,重建成耳目一新、相得益彰的课堂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目光聚焦于澄清、梳理教学辅材的内质,找出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确定各个知识点在课堂宏观结构中的坐标,用一条明晰的思路把各个教学辅材与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