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在平凡、卑微的背后……”作文导写

2018-09-27 11:15王葆姝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老伯伯淮剧蝴蝶

王葆姝

【作文题目】

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偏僻的角落、平凡的事物、卑微的生命,人们对他们少有关注,往往视而不见,甚或不屑挂齿。但有时他们会出人意料地迸发出感动人心的力量、放射出令人着迷的光彩。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取角度,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来自苏教版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第二板块题——底层的光芒。”教材编者试图向学生传递一种认识:只要人格高尚,凡人也和伟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发光。

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平凡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材料给出一个大致的写作范围,只要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写出“底层的光芒”这个题目。

审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偏僻的角落、平凡的事物、卑微的生命”。选材时就要注意其范围。选材范围可以是学校里的,家庭中的,社会上的。切记一点,千万不要虚构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也不要写什么科幻、穿越之类的文章。因为从出题意图来看,就是要你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素材文章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第二个是“视而不见,甚或不屑挂齿”,关注了某件事情过后,你具体是如何做的,如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结合到实际行动中。

【佳作展示1】

不卑微的蝴蝶

高一(1)班 陈慧敏

天,微凉。宛如一池春水中融入了一滴奶白的墨汁,灰暗得不可思议。

试卷上鲜红的“68”分,仿佛一个鼓起腮帮子的顽童,嘲笑着我的无能。

罢了,合上试卷。

或許我就是别人眼里的“文科生”,根本就不是学数学的料。

走出家门,天空如同一团化不开的墨,阴沉沉的,很可怕。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了下来,渐渐地变成豆大的雨点。

空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晃了一下,接着“啪”的一声砸到了地上开始不停地抽搐着。

我摇摇头,定睛一看,原来那是一只濒临死亡的蝴蝶。正如同我的数学分数一般,也是烂泥巴扶不上墙啊!

这只蝴蝶似乎不甘就此被埋没,依然不断地挣扎着。它的两只翅膀已经完全被水浸湿粘在了一起。两只触角晃来晃去,好像是向我宣布它坚定的信念。

我有些嘲笑般地望着它。世界上的万物都要听从命运的安排,连我这个人类都得在可怜的数学分数面前乖乖地低头,更何况你是一只如此渺小的昆虫呢?

蝴蝶渐渐地停止了挣扎,好像是真的接受了大自然的安排。

正在我准备收回视线的时候,角落里的蝴蝶猛地扇动了一下翅膀,两只翅膀缓缓地分离开来,在地上扑闪着。仅仅几个呼吸间,它便成功地离开了地面。先是飞到我的脚踝,然后是腰部,接着又在我的肩膀处踉跄了一下,才恢复到它之前飞行的正常频率。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冲破了云层,洒下一地温暖。把蝴蝶包裹在一个神秘的光圈内。

之前不起眼的蝴蝶披上了金色的黄袍,犹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成功的光芒,让人移不开眼,让一切看不起信念的人都自惭形秽。

蝴蝶骄傲地在我的头顶上绕了一个圈,好像在告诉我战胜大自然的关键在于信念。千万不能自己放弃自己。随后,便扑闪着翅膀飞向了远方。

红尘之中,有一种感动藏在角落。四海之内,有一种金子落满尘埃。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渡河的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手执信念这把剑,便能披荆斩棘,助你到达人生的彼岸。

【点 评】

与其说一只受伤的蝴蝶给作者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不还如说那更像是一场灵魂的对话与碰撞。蝴蝶不语,却默默用它不服输、不放弃,不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举动感染了作者。于是,自然地由物及人,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不由得得到了升华。

【佳作展示2】

顺其自然的老伯伯

高一(1)班 王欣

世界如此之大,而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同时也有很伟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之处。

我出生在农村,从未见过大世面。总觉得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有很多事情不是我所能接受的。

想起刚到城里时,爸爸妈妈一心想要和邻里打好关系。也是希望将来家里有事情的时候可以互相照应,互相帮忙。

渐渐地我觉得妈妈好像整天都见不着人影一样,不是与邻居打麻将,就是逛街、购物。慢慢地,陪伴我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在我家楼下有一位老伯伯,他呢,总觉得与其他人不同。他很少与那些人待在一起总是喜欢一个人在阳台上种种花草,拉拉二胡,唱唱淮剧。

初三的时候,学习压力比较大,我经常去听老伯伯家听他唱淮剧,也与老伯伯闲聊。原来他是因为儿女工作忙来这里帮忙带孙儿的。平常家里儿女要工作,小孩要上学。家里除了他自己就没有什么人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有一次我老问伯伯,“伯伯,你快乐吗?”伯伯“哈哈”一声,随之说了一句:“顺其自然吧!”

久而久之,我与老伯伯的接触,被我妈妈知道了。她非常生气,还气冲冲地告诉我说你难道想跟他一样不与外人接触,被人视而不见吗?一天到晚就知道拉拉二胡,唱唱淮剧。我特别伤心,没有想到妈妈会这样想。便赌气似的朝妈妈大声嚷道:“是的,我就是喜欢这位老伯伯,我不喜欢你这样。你不再是以前那个陪我疯,陪我玩的妈妈了。”

与妈妈冷战了几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也渐渐地淡忘了,又恢复了以前的亲密无间。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中考前夕。考试前几天气非常闷热,我一个人坐在窗边看书,窗外的知了一直在喳喳地叫个不停。我烦躁地喊道,“知道,知道,你们知道什么呀?”过了一会儿忽然听不到窗外没有了知了的叫声了。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悠悠的二胡声。是老伯伯,我惊喜地喊道。但是繁重的学业克制了我要去找他的冲动。老伯伯,我以后再去找你,我大声的朝楼下喊道。

中考那天,我和妈妈已经在考场门外。“啊”,我紧张地大叫起来,因为我发现自己没有带准考证。顿时,我觉得我们娘俩都几乎要哭了!

就在这时,一位慈祥的老人手里出现在我眼前,他的手里紧紧地攥着我的准考证,说我们早上出门太着急,把准考证掉在了一楼的过道里,他好不容易才赶上送过来。这时,妈妈像个木头人一样站在旁边不知所措,连句谢谢都没有来得及说呢,老伯伯就消失在人潮涌动的校门口了。

老伯伯,您说凡事顺其自然,我一直都觉得,您虽然很平凡、很渺小,但是您知道吗?在我心里,您一直都是那么地不平凡。

【点 评】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古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文中的老伯伯就是这样一位近邻,当别人忽略了自己的存在,甚至带有有点轻蔑的眼光来看待他的时候,他依然能够以诚相待,用自己的善良默默守护着邻里之间和谐的相处模式。作者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和视角描绘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者形象,切身感受身边平凡的人物带来的巨大能量。

【佳作展示3】

哑 巴

高一(1)班 郭馨佳

初次見到他就有种熟悉的感觉,是那种在教科书所表达的一种人的气质感,一身军绿的迷彩服,泛着旧色的黄,一顶蓝色的工人帽。

看上去很普通,这便是我当时的想法。

刚回来的陌生感,很快就被一句话,或一件小事打破。不知不觉大家都彼此熟悉,我混在孩子中,一点儿也不像才认识几天的陌生人。和他们满山遍野地跑,灿金色的油菜花海中随时回泻出一阵放肆的笑声。

无忧无虑,似乎没有什么事可以阻挡我们。这时,远处一个军绿色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大家停下的脚步,一个女孩子靠在我耳边轻声说道。

“小心点,他很坏的。”

“为什么?”我十分困惑,在我的记忆中,只是觉得他很普通,并没有什么坏的地方。

“哼!他可是会拿石头砸人的。”小伙伴们儿一脸你还没有见识他厉害的神色。突然他们互相看了看彼此,拉着我跑到他家附近。从地上捡了几块小石头,扔进他家里大喊道:

“嗨!哑巴。”

他看上去似乎很生气,作势要拿石头砸人,而狡猾的孩子早就跑远了,放肆地大声笑着。他也挠了挠头,憨憨地笑着。

在不远处的我很困惑,我不明白他在笑什么,难道他在认为这只是孩子们无伤大雅的玩笑?看到他把视线转向我,依旧是那憨憨的笑。我也回了一个笑。笑得怎么样我不知道,只是感觉脸僵僵的。

问家里人他到底叫什么名字?没有人知道。因为他天生不会说话,只会“啊啊——”,大家就都叫他“哑巴”。

我从来没有这么喊过他,总觉得这么喊似乎会有一种让人羞愧的感觉。每次见到他,我都会向他微笑,他也会回我一个微笑,依旧是憨憨的。

难得一次放假回家,家里的亲戚都回来了。热热闹闹,打破了乡间固有的宁静。小孩子的嬉笑声,长辈们的交谈声混杂在一起。我站在客厅里,一旁的哥哥躺在椅子上哈哈大笑,看的我困惑的表情,他指了指外面,示意我看。远处爷爷和哑巴正在手舞足蹈地比划的什么。

依旧是军绿色的迷彩服,蓝色的工人帽,和那憨憨的笑。

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杨绛先生在《老王》当中的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或许,一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吧!

【点 评】

作者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关注着我们身边的生活在角落中的人物。他们往往会被我们忽视,甚至还会用带有轻蔑的眼光来看他们,觉得他们无法融入我们的世界中。

本文作者用自己细腻的笔触描绘与“哑巴”简单的接触,爷爷的善举不自然中影响了自己待人接物的原则。虽然自己觉得现在才明白过来,但是其实一点也不晚,那些善良、真诚、平等、友爱会一直影响着你!

[作者通联:江苏阜宁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老伯伯淮剧蝴蝶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惨 叫
阳光洒下来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尊 严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