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

2018-09-28 00:12李树珊王少伟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李树珊 王少伟

【摘 要】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关于博物馆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多从国有博物馆进行研究,对非国有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摩梭民俗博物馆为例,对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认为非国有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

【关键词】非国有博物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非国有博物馆是指利用或者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设立的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非营利组织。[1]据国家文物局最新统计的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可以看到,[2]我国现有非国有博物馆不少于1266余座,它们的收藏范围十分广阔,是公共文化设施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补充,它拓展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式,抢救和保护了大量尚未列入国有博物馆收藏范围的文化遗产,使公共空间营造模式呈现多样化。笔者通过对摩梭民俗博物馆调查研究,认为非国有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具有特殊作用与重要地位,能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摩梭民俗博物馆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落水村,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由达巴文化展厅、摩梭历史文化展厅、摩梭社会家庭展厅和摩梭文化主题活动展厅四个主要部分组成。1997年由落水村民翁次·尔青和汝亨·次仁多吉自筹资金修建,成为泸沽湖地区第一个综合反映摩梭文化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丽江市第一个民办博物馆,也是云南省最早的民营博物馆之一。作为基层民办文化实体,摩梭民俗博物馆在十多年的发展当中,成为落水社区向外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在保持博物馆传统收藏、展示、教育等功能的基础上,摩梭民俗博物馆也积极尝试互动展演等活态表现方式,以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

一、摩梭民俗博物馆是保护、展示摩梭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和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之间,享有“高原明珠”之称,湖边世代居住着摩梭人,也有少部分纳西族、普米族、藏族、彝族、回族、壮族、傈僳族和汉族,湖岸沿线有落水、里格、浪放等十多个民族村落。泸沽湖地区民族众多,其中以摩梭人为主的摩梭文化造就了泸沽湖特有的生产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和民风民俗,使其成为该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招牌。而博物馆所在的落水村,作为摩梭人世居的主要村落,是一个天然的摩梭文化生态区,摩梭人古老的民间传说、语言、宗教、歌舞等文化习俗在这里应有尽有。同时落水村作为泸沽湖地区最早开发旅游业的自然村落,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摩梭文化的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摩梭民俗博物馆肩负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

摩梭民俗博物馆以摩梭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博物馆建筑格局以摩梭传统民居祖母房、正房、经堂、草楼、花楼等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摩梭传统民居建筑的经典风貌。要了解摩梭家庭文化的构成,首先要了解祖母房的构成,祖母房是摩梭家屋的核心,在摩梭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整个家庭饮食、款客、议事、祭祀、敬神的核心部分。祖母屋的平面布局呈“回”字形,主要由火塘、格帕(上房)、木帕(下房)、都帕(后房)、仓房组成,结构复杂。设火塘的地方也称主房,是一家人炊煮起居的主要地方,火塘周围设木板地铺、房角架高床,也是老年妇女和未成年儿童的固定睡处。火塘旁边分长幼排座次,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上房一般是老年男子居住地方,下屋是堆飼料、煮猪食的地方。后房平时堆放杂物,一旦死人则作停尸的场所。博物馆邀请观众走进祖母房,通过介绍祖母房的功能和意义,使观众能更好的理解传统摩梭文化中尊老爱幼的礼仪道德观念和长幼有序的家庭观念。类似的建筑展厅设计,增添了浏览博物馆的互动乐趣,也保护与传承了摩梭建筑文化里的物质形态遗产。

摩梭历史文化展厅集中展现了摩梭社会生产生活的变迁,通过精美的生产生活器物反映部落时代泥月乌率摩梭先民进入永宁地区;元朝时期蒙古人跨革囊在摩梭地区建立土司制度;明、清、民国时期土司通过“政教合一”加强对摩梭地区的政治统治;1956年后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摩梭地区长达700余年的土司制度建立人民政权。通过摩梭历史文化展厅可以梳理摩梭的历史文化变迁,博物馆充分利用不同时期生产生活工具的特点来辅证阅览和讲解,不仅仅是使散落在民间的器物有了重新被使用的价值,也为学习研究摩梭文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证据。

二、摩梭民俗博物馆成为继承、发展摩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上通行两种做法。一是记忆;融入历史课程,用现代手段记忆下来。二是传承;鼓励传承,让文化遗产活态延续。[3]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众即是持有者,也是保护者。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当地民众生活,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才会获得生命力并自觉的延续下去。

摩梭人几乎全民信教,作为摩梭人传统文化源头的达巴文化,源于摩梭原始民族信仰,已有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达巴教信仰的基础是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核心文化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摩梭人凡逢年过节,新居升火,孩子取名,成人礼仪,疾病占卜,预测凶吉,驱鬼迈神,丧葬礼仪等,均由达巴主持举行,可以说达巴文化影响着摩梭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受达巴文化传承的局限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再加上随着老一辈达巴的逐渐离世,达巴文化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为了抢救这一传统文化,摩梭民俗博物馆和丽江市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长期合作,一直致力于摩梭达巴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对川滇两省达巴文化传承进行调研,收集达巴文化资料;在相对偏远的村子设立达巴文化传承基地;抢救和恢复达巴传统仪式,鼓励支持民间传承工作,支持民间举办达巴各种祭祀仪式;拍摄录制达巴各种仪式等方式,摩梭民俗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保护摩梭文化、了解摩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空间。在带动当地民众投入到维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事业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有计划的对本民族文化特色与内涵进行保护,又使多样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三、摩梭民俗博物馆成为开发、利用摩梭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平台

泸沽湖地区旅游开发三十余年,摩梭文化已经成为该地区向外宣传最重要的名片,反映本民族文化风貌的摩梭民俗博物馆借助文化旅游的发展态势,在保护摩梭文化的同时,把摩梭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古老的文化里。

一是利用摩梭文化资源优势,增加可看性。把摩梭历史、风俗信仰、婚丧嫁娶、节庆饮食等摩梭文化浓缩在展览中吸引着广大游客。二是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祖母房里,游客围坐在火塘边喝着茶吃着摩梭点心听讲解员讲解摩梭习俗风貌,体验摩梭家庭生活, 增强游客对摩梭文化的理解。三是积极与各界合作,在摩梭民俗博物馆举办摩梭专题研讨会,争取在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能力。

综上,摩梭民俗博物馆对政府主导职能之外民间资本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途径与渠道提供了有益的例证。只有文化持有者本身参与到本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民族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正真的保护并随着时代的脚步焕发出延年不息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博物馆条例[Z].2015-03-20.

[2]国家文物局.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DB].2018-01-04.

[3]石群勇.民间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以湘西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J].原生态民族学刊,2011(02):120-124.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