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政协如何增强“四力”

2018-09-29 07:26李占德
协商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协委员四力人民政协

┃李占德

近日,新野县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在县政协开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次里程碑式的伟大飞跃,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加强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理解,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意义,坚决把“四个意识”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不折不扣执行党的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心筑梦。

作为基层政协,县级政协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紧扣工作大局,立足新起点,顺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聚焦新目标,认真履职,勤勉求为,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正心诚意,真心看齐,切实增强政治定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实践的动力。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政协人的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必须勤修“心学”,经常性开展自我思想斗争,力破“心中之贼”,在增进对核心的深刻认同上“三省吾身”。“一省”思想认同是否深刻。人民政协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做到头脑清醒、心明眼亮、立场不移、方向不偏。在履职过程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谋良策、干实事。“二省”政治认同是否坚定。作为党组织在政协中的派出机构,政协党组务必管好大局,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充分发挥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三省”情感认同是否真诚。要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干部作风整顿年”等活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保持定力,勤勉敬业,在坚持共同政治思想基础的前提下,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做到协商有序、监督有力、参政有为。

创新理念,深化调研,切实增强履职实力

对人民政协来说,调查研究是一门基本功,是看家本领。从政协自身看,开展调查研究正是联系群众的过程、民主协商的过程、增进共识的过程。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调研能力,围绕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协同调研,发出政协好声音;针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拿出政协解决方案。一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着力发展大局,瞄准城乡发展愿景、总体规划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调研;紧扣发展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问题,开展针对性调研;聚焦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进行对策性调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找准问题、有的放矢、环环相扣、久久为功。二是要有准确的研判力。调查研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力戒“踩点式”的走马观花、“盆景式”的只看不问、“报喜式”的探访政绩、“脱节式”的回避矛盾等“身到心不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掌握大量翔实材料的基础上,坚持反复比较,科学分析,研以致用,着重在深入思考、深入探讨、深入研究上下功夫。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薄弱环节、教育医疗事业发展的短板、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等方面,讲求深度和广度,准确把握和反映情况,确保所建之言、所献之策在实践中行得通、可操作、有价值。三是要有精辟的表达力。调研报告要力戒“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要做到“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锻造”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建议,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建言献策要有理有据,切中要害,富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才能使党委、政府有触动、有收获,才能纳入决策、付诸实施。

紧扣民生,服务群众,切实增强为民能力

联系群众是政协工作的本质要求。人民政协为人民,政协委员来自于人民,政协工作扎根于人民,政协智慧和力量源自于人民。提高联系群众能力,既是政协组织的价值所在,也是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必然要求。一要让为民成为自觉追求。坚持宗旨上履职为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情感上贴近群众,真正使“政协”与“人民”紧紧相连,让群众有更多的亲近感;坚持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政协履职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新的社会矛盾面前,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要让亲民成为标准动作。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走出去”,既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又当好党委政府的“宣传员”。要主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引导所联系群众理解支持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与党委、政府一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新的“亲民”模式,努力“请进来”,邀请群众旁听政协有关工作会议,让群众反映意见更直接;开设委员微博、微信,让群众联系委员更方便;吸纳各界别群众参与民生课题调研,让群众了解政协更客观。三要让利民成为履职取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大政协委员要积极听取民声民意、维护民生民利、纾解民忧民困。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就坚持,凡是对人民群众不利的,要切实把政协民主监督的“软约束”变成实实在在的“硬作用”,通过调研察看发现问题,围绕履责不力提出批评,针对存在不足督促改进,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利益,展现委员的责任担当。

兼容并蓄,真情合作,切实增强工作效力

人民政协广纳大义、情暖四海,是个人才济济、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做好政协工作,要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努力增强政协工作的感染力、感召力、感化力。一要以情感人。人们常说,政协的地位比较超脱,但政协超脱的是权力与名利,而不是社会与群众。牢牢扎根在人民群众中间,才是政协的本质内涵。政协委员撑着雨伞、卷起裤腿走在田间地头,一身便装,脚穿布鞋走进工厂车间,手端饭碗与群众“慢侃细谈”,才更能够摸准问题,找准对策,这样的社情民意才能更显真心、真情、真诚,这样的视察调研才能更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二要以理服人。政协是人才荟萃之地,委员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精英。在政协,要谈就谈“掏心窝子”的真心话,谈真知灼见的在行话,力求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做到有理有据、有血有肉,让人愿意听、听得进。三要以量容人。“和而不同”是人民政协的本色。政协委员围绕同一个问题,或经济发展,或城市建设,或教育医疗等,各人表明自己不同的主张,才能使各种观念在激烈的交锋中交融交汇,从而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商民主特色,使团结的面更宽,团结的人更多,团结的力量更强大。

猜你喜欢
政协委员四力人民政协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增强基层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政协委员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侨眷政协委员韩汝芬:为弱智儿童康复呕心沥血感动中国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