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外人诉的怅惘

2018-09-30 06:18杨时旸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骑手牛仔骑士

杨时旸

《骑士》好像截取的一个小小片段,展露一些隐秘的哀愁,一些不诉的衷肠,一些未竟的梦想,还有一些惆怅之后的疏朗。

《骑士》到底是哪里动人?仔细想想,或许就是因为导演自觉地收敛,绝不铺张野心,但反而是这份聚焦、专心和安静的凝视塑造出了一种难得的阔达。这个故事只呈现骑手小小的世界,这个偏僻、荒蛮,充斥着黄土、沙尘、风与汗的世界,也展现了一种动人的精神力量。《骑士》是特别美国的、特别西部的,它所展现的丰沛细节,是典型的从内部拍摄内部的呈现方式,不浸入已久的人是难以如此自信、准确又信手拈来地把控。但它的导演是一位华人,宋丹丹的养女,在美国学习电影,这就更加耐人寻味。如果不了解背景,没有人会想到它的创作者不是从小生活在美国西部的,也没有人会想到它出自一位女导演之手。换句话说,导演剔除掉了所有外部标签,族裔身份的,性别身份的,而只把自己当做一位“导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纯粹成就了这部作品。

年轻的牛仔布拉迪意外受伤,头部的重创已经开始引发癫痫,他被医生宣告此生或许会远离赛场。但他并不认可命运的宣判,坚持着一次又一次骑上马背,但最终只能换得一声叹息。《骑士》没有大开大合,避免了一切戏剧性,没有起承转合,坚定的反高潮,像一首完全不想押韵的诗,点染着西部的苍茫光彩,写尽一个年轻骑手不对外人诉的怅惘。

更多的西部片,人们看到的是雄性的、向外的、充满攻击性的形象,但《骑士》中呈现得更多的却是他们的落寞、孤独和无助。布拉迪在病痛挣扎中,经常去探望一位好友,他也一样曾是一位前途无量的骑士,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伤,几近瘫痪,只能用手指比划出字母,进行简单交谈。在病房里,两位年轻的骑手互相开开玩笑,看着以前的比赛、采访视频,那景象真令人唏嘘。一次又一次地探望和交谈之后,在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刻渐渐升腾起一种独特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他们彼此互为镜像,或许可以把那个瘫痪在床的骑手看做是布拉迪的一种投射,甚至一种对未来的警示。从这个角度去看,布拉迪一次次重返那间病房探视,成为了自己与自己的對话,对方用几个还能动弹的手指比划出的单词,布拉迪都能识别。其实,他想说的,或许也是布拉迪想要说的,在那些时刻,他们二人是彼此交织、重叠的。他们是两个人,但又是一种人,到底是哪一种呢?或许是“失魂”的人。《骑士》中一直呈现的就是一种寻找精神意义,寻找精神身份的拉锯。对于布拉迪而言,牛仔,是一种职业身份,靠此养家糊口,而更是一种精神支撑,那是与生俱来的,家庭和周遭文化熏陶出的身份和精神认同,他的病痛其实不只是肉身的,更多的是一种强行地对于自我精神认同的剥夺。旁人觉得,他大可以从事一些其他的工作,就像他所尝试的,在养病的短暂期间去往当地的超市做收银员,而这种单纯的谋生,对他而言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死刑。他是一个牛仔,沉默和坚韧是一种“品格”,所以,他无法对外人叙述自己内心的困顿。这部电影的所有台词几乎都故意兜兜转转地回避掉了布拉迪内心最强烈的轰鸣,只在角色间的对话中保留那些对生活、工作的细碎的来言去语,以及某些插科打诨,所有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生活化的琐碎对话却更让那些避而不谈的内心轰鸣发出暴裂的声响。《骑士》用一种异常安静的方式呈现了内心的炸裂。

这个故事在平缓的叙述中其实已经在一次又一次地递进情感,最终,布拉迪选择枪杀掉那匹受伤的马,当他在旷野上吹起口哨,向那匹野马告别,同时也是在向自己的身份与过去道别。那个离开赛场的结尾意味着什么?是放弃吗?还是一种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和未来的责任感的体现?或许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成熟?又或许是这个古老职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凋落的隐喻?

《骑士》好像截取的一个小小片段,展露一些隐秘的哀愁,一些不诉的衷肠,一些未竟的梦想,还有一些惆怅之后的疏朗。

猜你喜欢
骑手牛仔骑士
小小骑手,快快冲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外卖骑手的本分与情分
彩色牛仔
女骑手
新意牛仔
不穿牛仔时髦面谈
多少级楼梯
只爱穷骑士的姑娘
New Ene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