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校资源开展乒乓球亲子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2018-10-08 06:30李卫东魏小桃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乒乓球亲子陪伴

李卫东 魏小桃

亲子关系是个体自我生成的第一代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发展、社会化行为的形成以及自我意识的生成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父母应该把孩子作为主体资格平等的人来对待,要在思维方法考虑到他的人格是待发育的,能力是待培养的。孩子缺乏父母的爱,他自己并不清楚,更不会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体会、去陪伴孩子!通过陪伴来了解孩子,而且陪伴可以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可见在孩子成长路上父母的陪伴多么重要。本项目以小学生家庭为研究对象,以高校为依托,为父母和孩子打造一个彼此相依、地位平等的情感交流平台,该平台可以促进家庭教育思想交流,拉近亲子间的心灵距离,发掘孩子的运动天赋,同时也为孩子之间建立真挚友谊提供契机。

1. 亲子关系

1.1 我国亲子关系现状

赵鑫等(2014)的研究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孤独感、焦虑抑郁和更低的幸福感,孩子不是需要我们的钱而是需要家长的人本身!孩子在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俱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太多的家长因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钱打发孩子,其实大错特错。此次乒乓球亲子活动开始之前,走访了几个大型居住社区,现场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360份,经过统计得出如下结果:

图1 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次数

图1显示,没有参加过亲子活动或者参加过不到三次的家长占绝大部分,参加过七次以上的家长少之又少。

图2 家长参加亲子活动的原意程度

图2数据显示,大部分家长是特别希望能有机会陪伴孩子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两项问题综合来看,当前影响家长参加亲子活动次数的主要原因是举办亲子活动缺乏普遍性。

1.2 影响亲子关系的动因

1.2.1 教育观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把读书考学视为孩子改变自身的唯一途径,在此引导下学生的校外教育时间也大多花在了语数外各科上,留给锻炼,留给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图3 小学生每天运动时间

图3显示,仅有20.67%的孩子每天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而据国家小学生体质水平数据显示在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将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完成情况列入评估内容。国家小学生体质水平数据显示,造成青少年运动时间少的原因,59.3%是学习压力太大,53.0%是缺乏坚持的毅力,40.7%是没场地,26.3%是运动项目普遍太贵。

1.2.2 家长的行为

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玩电脑,而自己却常低头看手机,玩电脑,孩子当然不愿意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亲子关系是一场榜样的修行,当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抚养孩子的同时更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孝敬自己的父母、搞好夫妻关系、维护家庭和谐的氛围、做一些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等等,当孩子长大并学会照顾自己的同时,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做同样的事情,那么这个家庭乃至家族就会和谐完满,孩子也会有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心态,去接受和面对未来所有的一切,而这才是给予孩子最大和最好的爱。

1.2.3 教育模式

家长常把自己的不安、焦虑、担心投射给孩子,为了孩子好而会横加指责和干预。自己冷就给孩子多穿;自己认为不行就阻止孩子去做;自己感到不安就要控制孩子;自己觉得孩子不行就指挥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兴趣爱好的激发,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加剧亲子间的矛盾。

2. 家庭孩子高校活动模式优势

2.1 全方位多角度观教育

参与亲子活动,首先,可以了解孩子的表现,学习程度,在家庭中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其次,借助亲子活动这样一种形式,与教练针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通过高校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发现自己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融洽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再次,在活动中,与其他家长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探讨育儿的经验。

2.2 高校闲置资源价值最大化

高校跟周边的社区,培训机构相比,体育设备肯定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场地及各种设施也是最安全的,然而一年中周六日,寒暑假及各种节假日,有180多天高校的体育器材除了本校学生锻炼之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然而学生也就使用场地的一小部分,学校需要支付的固定成本不会变,像乒乓球馆、篮球场、羽毛球馆这些都属于低损耗设备用来举办亲子活动,既可以解决亲子活动场地问题,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2.3 有效降低小学生校外培训成本

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很多家长表示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虽然不奢望孩子学成精英,但如果从小不抓紧的话就等于落后,另一方面,给孩子培养一点兴趣爱好也不是一件坏事,基于这样的心理家长在孩子校外教育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主要投资在语数外,艺术类上面,每科一年的学费基本在3000左右,这样高额的成本致使大部分的家长忽视运动型培训班的投资。我们本次研究的四十名小朋友也都是乒乓球零基础学员。我们在学校较低租金场地的保障下收取的费用仅为校外机构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很多家长都乐意让孩子来尝试一下,这样也可以避免家长给孩子盲目的报兴趣班。

2.4 高校特长手拉手

本次参与乒乓球亲子活动研究的成员来自会计、财务、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四个不同专业,在宣传、招生、资金运作等方面各施所长,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教练员来自天津体育学院的乒乓球专业学生和天津商业大学乒乓球队成员。这种高校特长手拉手的模式不仅让大学生们各施长技,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获得勤工俭学的机会,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效果与不足

3.1 乒乓球亲子活动的效果

3.1.1 凝聚亲子关系

亲子学习模式更好的让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学习,让父母切身感受孩子所学的东西,达到亲子之间教学相长的效果。此次调查,在参加乒乓球亲子活动之前,家长每天陪伴孩子在1小时以下的占32.5%,1-2小时55%,3-4小时12.5%;参加乒乓球亲子活动后,每天陪伴小于1小时的占25%,1-2小时37.5%,3-4的占37.5%。乒乓球亲子活动明显促进了亲子间的交流,给予家长陪伴孩子的机会。

3.1.2 提高孩子学习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乒乓球亲子活动结束后,家长的反馈结果,有75%的孩子激发了乒乓球兴趣,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发现了在乒乓球方面异常的天赋,为孩子将来的培养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2 乒乓球亲子活动的发展对策

3.2.1 鼓励父母,尤其是父亲积极参与亲子活动

在此次乒乓球亲子活动中,爸爸出席的占总数的23.6%,妈妈出席的占56.1%,总体看父母带领孩子参与的比例占到总数的80%,只是父亲的参与比例略低,不足四分之一。教育不是任何一个人、一方面能够完成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今后鼓励父亲的参与,如利用父亲节、运动会等节日、竞技类的活动,鼓励父亲的参与,转变父亲的教育观念,加深对孩子教育的了解。

3.2.2 父母要建立“鼓励孩子”的意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此次亲子活动中。教练员鼓励每个孩子,建立自信,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学技能。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 , 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使孩子达到更高一级目标之后得到肯定,从而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猜你喜欢
乒乓球亲子陪伴
乒乓球悬浮术
陪伴
追风的乒乓球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