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学的拟人肩关节动载协调分配优化研究*

2018-10-09 07:05李研彪罗怡沁徐梦茹
机电工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性能指标肩关节力矩

王 林,李研彪*,孙 鹏,罗怡沁,徐梦茹,郑 航

(1.浙江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2;2.浙江工业大学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32)

0 引 言

并联机构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运动惯性小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各种拟人关节[1-6]。由于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方程是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存在多种分配组合来实现运动[7-10]。在稳定外载荷作用下,合理地优化分配各驱动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驱动力。

目前,主要从驱动力矩最优和能耗最优两个角度来进行动载协调分配,通过构建力矩分配模型和能量分配模型来实现优化[11-15]。其中,分配方式有加权最小二乘法、规划载荷分配系数等。但上述优化方法均属于单目标优化,只考虑驱动力矩或者能耗,且均从瞬时状态考虑,未衡量机构的整个运动过程。因此,优化结果可能存在驱动力矩、速度等方面的波动或突变,这种波动、突变现象不利于机构的稳定运行。同时,只考虑力矩和能耗最小,也可能出现机构的运动时间较长,不利于提高机构的运动效率。

针对上述动载协调分配优化的不足,本文将考虑机构性能、时间、能耗和力矩波动4个因素,提出一种动载协调分配优化方法,并基于动力学模型,定义综合性能指标,采用Dijkstra算法优化求解性能最优轨迹,最后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最优广义时间。

1 肩关节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本文研究的肩关节机构以球面5R并联机构为原型,肩关节的模型图如图1所示。

图1 肩关节的模型图

该机构由定平台、动平台和连接两者的二条支链组成。运动副均为回转副,且各轴线汇交于O点。其中,轴线OB1与轴线OC1、轴线OA2与轴线OC2、轴线OC1与轴线OC2相互垂直。

肩关节的机构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肩关节的机构简图α1—平面A1OZ和平面A2OZ所在平面的夹角,α1=90°;α2—Z轴与轴线OA1的夹角,α2=60°;α3—轴线OA1与轴线OB1的夹角,α3=70°;d1—回转副C1、C2与机构中心O点的距离,d1=70 mm;d2—回转副B1与机构中心O点的距离,d2=90 mm;d2—回转副A1、A2与机构中心O点的距离,d2=185 mm

本研究建立定坐标系{O-XYZ}原点与机构中心O重合,Z轴沿OC1轴线方向,Y轴沿OA2轴线方向,X轴满足右手螺旋定则。建立动坐标系{O-X1Y1Z1}原点与机构中心O重合,Z1轴沿OC1轴线方向,X1轴沿OC2轴线方向,Y1轴满足右手螺旋定则。当定坐标系和动坐标系重合时,该机构处于初始位姿。

本研究采用Z-Y-X型的欧拉角描述动平台的姿态,动平台绕Z1轴旋转角度为α,绕Y1轴旋转角度为β,绕X1轴旋转角度为γ,其中α=0 rad。关节驱动器1输入角度为θ1,关节驱动器2输入角度为θ2。

本研究根据肩关节机构的几何关系,建立矢量约束方程,化简可得位置反解:

(1)

式中:

其中,cαi=cosai,sai=sinai,(i=1,2,3)。

将式(1)两边对于时间t求导,速度反解可得:

(2)

2 肩关节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为了便于建立动力学模型,本研究将肩关节机构的各连杆和动平台均视为刚体,同时忽略各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力和轴类零件的回转运动。考虑惯性力、外力作用,建立肩关节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2.1 惯性力分析

本研究采用拉格朗日方程计算肩关节机构的惯性力,将系统惯性力转换到广义欧拉坐标q=[γβ]T上。其计算过程如下:

肩关节机构的动能E包括E1和E2(其中:E1—平台的动能;E2—各连杆的动能)。

(3)

Ip表示过质心坐标系的转动惯量矩阵,即:

Ip=RIHRT

(4)

式中:R—动平台欧拉角所对应的旋转矩阵。

综合式(3,4),可得动能E1:

(5)

动能E2的求解如下:

(6)

式中:I1—连杆A1B1的转动惯量;I2—连杆A2C2的转动惯量;I3—连杆B1C1的转动惯量。

则肩关节机构的动能为:

(7)

设定坐标系中OXY面为重力零势能面,由于动平台的质心与机构中心O点重合,且动平台始终绕质心旋转,动平台势能变化为零。则机构的总势能V为:

(8)

式中:zi—各连杆质心坐标的Z轴值;mi—各连杆的质量。

建立拉格朗日方程可得:

(9)

式中:L=E-V,FI—惯性力。

将式(7,8)代入上式,化简可得:

(10)

2.2 外力分析

设作用在动平台上的外力为F,均可简化为过旋转中心O点的力矩Ms:

Ms=F×r

(11)

式中:r—外力F作用点到旋转中心O点的矢量。

2.3 动力学模型建立

综合式(10,11),根据虚功原理,将惯性力FI和外力Ms映射到相应关节上的驱动力矩:

(12)

式中:JT—力雅克比矩阵。

根据式(12)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知,肩关节机构驱动力与惯性力和外力两者有关。其中,惯性力大小受速度、加速度和姿态影响,而外力仅与姿态有关。

2.4 动力学仿真验证

给出肩关节机构的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肩关节机构结构参数

外力F=[1 1]N·m,并给出一组动平台的运动方程:

(13)

基于上述动力学模型,将肩关节机构的结构参数和运动方程代入式(12)中,并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肩关节机构的关节驱动力矩。

为了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本研究利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肩关节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且添加各类约束条件和外力,使得仿真与理论计算的环境保持一致。笔者将仿真得到的驱动力矩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如图3所示。

图3 关节驱动力矩理论值与仿真值

通过对比可得:驱动力矩的理论值与仿真值两者基本相等,故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3 肩关节机构的性能分析

3.1 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肩关节机构不同的运动状态会影响驱动力的大小,其中,速度、加速度会直接影响机构惯性力的大小。而肩关节机构一般作低速运动,速度较小,故忽略速度对惯性力的影响,只考虑加速度对惯性力的影响,因此式(10)可简化为:

(14)

(15)

将式(15)求导,化简可得:

(16)

式中:λ—矩阵DTD的特征值。

由式(16)可知:在工作空间W内,λ随机构姿态变化而变化,且λ值越小表明由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越小,因此将km作为动力学传递性能评价指标:

(17)

km数值越大,表示肩关节机构的动力学传递性能越好,则km在工作空间W的全域值为:

(18)

且肩关节机构存在多个输入力矩,其差值越大则动力学传递性能越差,因此将kmc作为动力学传递均衡性能评价指标:

(19)

kmc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肩关节机构的输入力矩偏差越小,其动力学传递均衡性能越好,则kmc在工作空间W的全域值为:

(20)

3.2 力映射性能评价指标

由动力学模型可知,惯性力和外力通过虚功原理,将其映射为关节的驱动力矩。其中,力雅克比矩阵JT代表该映射关系,其值受机构姿态影响,即:

τ=JTτF

(21)

由于在工作空间W内,rank(J)=2,力雅克比矩阵JT可以奇异值分解,存在正交阵U∈R2×2和V∈R2×2,使:

JT=UΛV

(22)

设欧拉坐标系上的广义力τF为单位向量可得:

τTU(ΛΛT)-1UTτ=1

(23)

当广义力τF为单位矩阵时,关节驱动力矩分布在椭圆上;σi值越大,表明广义力转换到关节驱动力矩的效率越高,因此将kJ作为力传递性能评价指标[17-20]:

kJ=σ2

(24)

kJ数值越大,表示肩关节机构的力传递性能越好。则kJ在工作空间W的全域值为:

(25)

当σ1=σ2时,关节驱动力矩分布在圆上,关节驱动力矩之间的差值最小,因此将kJc作为力传递均衡性能评价指标:

(26)

kJc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肩关节机构的力传递均衡性能越好,关节驱动力矩之间的偏差越小。则kJc在工作空间W的全域值为:

(27)

4 肩关节机构的动载协调分配优化

在稳定外载荷作用下,要求肩关节机构从起点运动到终点,但由于其运动轨迹和运动状况的不确定性,存在多组运动方式。本文先依据性能指标得到性能最优的轨迹,再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求解最优广义时间,使得肩关节机构在能耗最低、时间最快、性能最好的情况下完成运动。

4.1 性能最优路径规划

为综合考虑动力学性能和力映射性能因素,笔者采用加权求和法,将上述多性能指标转换成单性能指标。

通过式(18,20,25,27),分别求解出各性能指标在全域范围内最大值kimax和最小值kimin,则不同姿态下的各性能指标可表示为:

(28)

式中:Ki—性能指标在全域变换范围内的比值,Ki值越大,机构性能越好。

综合考虑上述4个性能指标的影响,构造综合性能指标函数:

(29)

式中:δi—目标比重系数。

δi值越大表示该衡量指标越重要。本文δi均等于1,将各性能指标视为相同比重,且Kmin值越小,机构的综合性能越好。

给定机构起点q0=[0 0]T,终点qt=[-1.5 1]T,在起点至终点区域,均匀采样n个控制点(每个控制点代表一种运动姿态,即动平台运动经过的点),且每个控制点对应一个综合性能指标值。从起点运动到终点,建立路径规则。从起点出发,可以到达相邻3个控制点(控制点1、控制点2和控制点4);之后,再从某一个控制点出发,可以达到下一个相邻的3个控制点;以此类推,最终达到终点。

路径规则如图4所示。

图4 路径规则

采用上述方式,可以得到数个由控制点组成的路径。根据式(29),笔者将一条路径上所有控制点的综合性能指标值求和,代表该条路径的综合性能。采用Dijkstra算法优化求解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满足路径最短、综合性能最好。

性能最优路径如图5所示。

图5 性能最优路径

由于规划出的路径为折线,无法实现光滑轨迹运动,基于上述性能最优路径的结果,本研究采用B样条曲线拟合方法构造动平台运动轨迹,并得到动平台运动方程:

(30)

式中:u—路径中第u个控制点,u∈[0,15]。

4.2 广义时间优化

根据上述建立的性能最优轨迹可知,动平台的运动轨迹与参数u有关。通过建立参数u与时间t的函数,可以进一步确定机构的速度特性。因此,建立参数u关于时间t的函数:

u(t)=a0+a1t+a2t2+a3t3+a4t4

(31)

式中:ai—时间函数的系数。

由于机构需要满足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约束条件,且在起点和终点处速度为零,故建立时间约束方程:

(32)

式中:u0=0,u1=15;T—机构完成运动的时间。

同时,考虑肩关节机构的关节驱动器输出速度和力矩存在最大值,故建立关节输出约束方程:

(33)

为实现肩关节机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运动,建立时间优化目标函数:

(34)

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时间很短而能耗很大或者关节力矩变化很大的情况,属于不理想的工作状况。因此,需要考虑能耗和关节力矩因素,故建立能耗优化目标和力矩波动优化目标:

(35)

(36)

式中:Fτ—力矩波动优化目标,为机构关节运动的力矩变化率,衡量关节力矩的波动情况。

综合考虑时间、能耗和力矩波动,建立广义时间优化目标函数:

(37)

则优化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式(30,31)计算出动平台的角度和角速度;其次通过式(1,2)得到关节驱动角度和角速度;然后根据式(13)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关节驱动力矩;通过式(37)得到广义时间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时间函数式(31)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广义时间。设定种群个数为100,基因数为80,迭代代数为110,变异概率为0.1,交叉概率为0.5。

广义时间优化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广义时间优化结果

由图6可知:经过数代运算后收敛,得到优化结果为:时间T=2.03 s;时间函数系数a0=0,a1=0,a2=8.85,a3=-1.58,a4=-0.48。将优化结果代入式(31)得到时间函数,并根据式(1,2,12,30),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得到优化后关节驱动力矩、关节角速度。

关节驱动力矩如图7所示。

图7 关节驱动力矩

关节角速度如图8所示。

图8 关节角速度

由图7和图8可知:关节驱动力矩和关节角速度均为光滑曲线,不存在突变现象,说明优化后,关节驱动器能够实现平稳运行。在起点和终点时刻,关节输出角速度均接近于零,符合实际运动状况。两个关节的驱动力矩和角速度值均处于同一数量级,数值大小接近,说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把机构惯性力和外力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关节上,说明采用上述动载协调分配优化方法,肩关节机构能够在时间最短、能耗最低、性能最好的条件下完成运动。

5 结束语

本研究结合拉格朗日方程和虚功原理,建立了肩关节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用动力学仿真软件验证了上述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基于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动力学性能指标和力映射性能指标,采用加权求和法将各性能指标转换为综合性能指标,并利用Dijkstra算法求解得到综合性能最优的轨迹;最后基于性能最优轨迹,考虑时间、能耗和力矩波动3个因素,建立广义时间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时间函数,得到最优的广义时间。

通过上述动载协调分配优化,使得肩关节机构能够在时间最短、能耗最小、性能最好的条件下完成运动。

猜你喜欢
性能指标肩关节力矩
一种制动器力矩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沥青胶结料基本高温性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北斗卫星空间信号故障与监测性能指标定义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劣评价分析
储热水箱分层性能指标的研究进展
弹性负载力矩下舵偏转角度的测量方法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基于D-最优化理论的陀螺仪力矩反馈测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