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四说话”试卷讲评课实践探索

2018-10-09 10:49阮享彬韦超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8期
关键词:试卷讲评核心素养

阮享彬 韦超

摘 要:通过试卷讲评要解决“纠错”和“提升”的问题,通过纠错要明晰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四说话”(即:让数据说话、让试卷说话、让学生说话和让效果说话)试卷讲评课策略,针对讲评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方法、讲评素材的选择以及相应练习题卷的设计等环节提高讲评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四说话;试卷讲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8-0016-4

试卷讲评课在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部分教师靠经验办事,凭着阅卷过程中的一些印象和较为典型的错误,进行撒网式、复习式、专题式的讲评,缺少证据支撑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四说话”试卷讲评课的基本框架和要求,其目的是基于证据和学生参与来提高讲评课的教学效果。

1 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数据说话,确定讲评重难点

试卷讲评重难点的确定是决定讲评课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讲评课的形式是纠错,目的是提升,纠哪些错?怎么纠错?提升学生的哪些水平和能力?这些问题就值得思考和研究,因此讲评重难点的确定就需要让数据说话,这些数据应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试卷评阅的统计数据;二是学生在自我纠错过程中产生的讲评需求。

1.1 讲评重点的确定源于客观的统计数据

一张试卷中各题型的特点、解答方法、思考过程都有不同,每道试题的功能定位也不同。如何评价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达成情况,就只有分析统计数据。从宏观来看需要统计整套试题的难度系数、学困生人数、优生率和及格率等(如表1),作为初中阶段的过程性考试,试题的难度不宜太大,保持在0.7左右较为合适。从微观来看需要统计每小题的难度系数、标准差等(如表2),难度系数在0.7以上的试题,学生一般都能通过自主纠错和互助纠错解决,难度系数在0.3以下的试题往往只需要针对部分学生开展,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的部分试题才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评的。

1.2 讲评重点的确定源于学生的内在需求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学设计的根本追求,试卷讲评重难点的确定还要分析学生对讲评的需求情况。学生出错的原因很多,但有很多问题在考试结束后或是试卷批阅后学生都会自主纠正或者恍然大悟,因此在讲评前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和需求(如表3)。从教学实践来看,在一套试题中学优生往往就只有1~2道试题需要帮助,且纠错的方法大多需要“老师讲解”;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需要帮助的试题并不一定是需要“老师讲解”,多数学生更偏向于“同学讲解”“同学讨论”“做实验解决”等。所以,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确定讲评的重点、难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基于事实证据的自我批判,让试卷说话,选择讲评素材

教师对讲评素材的选择要像厨师对食材一样挑剔,只有经过精心挑选的素材才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试卷是讲评课教学的核心,试卷上的题目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甚至放到哪个位置都是刻意安排的,学生对试卷的关注度才是最高的,所以,讲评素材的选择一定要让试卷说话,根据试卷原题的需求再次组合讲评的素材。

2.1 试卷素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考试的意义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教和学情况的反馈。每一份好的试卷都是由好的试题组成,无论哪种类型的考试,每一道试题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反复推敲,试题素材一般来源于课本、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科技。好的试题可以成为持续多年的经典,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服务,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试卷讲评课要用好这些素材,发掘这些素材中隐藏的能力要求,要做一题会一类,不要一点即过。

2.2 学生对试卷素材的关注度

实践证明,学生在考试后对试卷中自己做错的试题关注度是最高的。基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自我认知的特点,试卷中的每一道试题都会成为学生的关注点,而做错的每一道题又会成为获取新知的一个机会,大部分学生不会放弃,作为老师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给予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

下面是几所不同学校的学生对待错题的不记名调查数据(部分):

(1)自己做错但老师未讲的题目自己会去主动订正吗?(会:占比48.10%;基本上会:占比40.51%;基本上不会:占比10.13%;不会:占比1.27%)。

(2)自己做错而且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再订正一遍写在改错本上吗?(会:占比36.71%;基本上会:占比36.71%;基本上不会:占比15.19%;不会:占比11.39%)。

(3)对于考试中做错的题目你还会时常去复习吗?(经常会:占比32.91%;基本上会:占比50.63%;基本上不会:占比11.39%;不会:占比5.06%)。

以上数据相互印证且表明:对自己在考试中做错的试题在老师未讲之前就有主动订正意愿的学生约占90%左右;在老师讲评后会继续关注试题的学生约占70%。这就启示我们要利用学生对错题的关注度,充分发掘并利用试卷中的错题资源。

2.3 學生自我批判思维的形成需要

批判性思维即思维技能,这种气质表现在试题纠错中,即为一种反省或反思。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素养,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学生每天都在忙碌地学习,要应对众多学科的老师和习题,在面对试卷的错题时,要静下心来总结错误的原因并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很好的反思契机,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批判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在纠正错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发现错题—分析错因—寻根究源—对比分析—纠正错误”这样一个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反思潜在的错误原因,反思自己以前在这个问题上的不足,找到合理且正确的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不足的过程。

3 基于分析综合的科学论证,让学生说话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体现者,讲评课中的重难点是学习过程或思维过程中的“坎”或“坑”,如何突破这样的重难点?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说话。让学生说话的核心即“参与”学习,体现为思维的深度参与。

3.1 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需要

学生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在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并认真改正错题,能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或质疑。其次,是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动机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学生应在试卷讲评前就主动地安排时间进行自主纠错,并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在试卷讲评中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充分讨论并听取同学的意见,将这些意见或试题的解法纳入自己已有的能力结构中去认识和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我的超越,在讲评课中才有实质的收获或突破。表4中的数据说明了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想说话的欲望,给老师的启示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包办代替,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和时间。

3.2 再现思维屏障的有效措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上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或障碍,即思维屏障,如何再现并解决这些思维屏障是试卷讲评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屏障来自于多方面,有生活经验的负迁移、有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不理解、有数学知识的欠缺、有定势思维的影响、有对试题隐含条件的忽略……在讲评课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出现这些障碍是必然的,我们要让学生将这些思维屏障展现出来,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排除思维屏障。

让学生说话是展现思维屏障的一个好方法,要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这些基本过程,如果只看学生的答卷是不全面的,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表述,在讨论和表述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自己思维过程的不足和弥补方法,在合作过程中再现并突破思维屏障。

3.3 学生自我校正的良好契机

学生对错题进行自我校正是提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试卷中呈现的错题是学生自我校正的良好契机。如何把握这个契机让错题自我校正更为有效?如何通过教师的行为解决学生层面的问题?

错题的自我校正不是简单地更改答案,教师的行为也不仅是限于检查学生“改”或“没改”的简单判断。从学生这个层面来看,能够进行自我校正的题目大多是由于粗心大意、审题不细、暂时的遗忘或是计算的错误造成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我校正的意识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对非智力因素也是一种训练。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如何指导学生把握这个契机,让自我校正更为有效是教学的重点。首先是帮助学生进行错因分析,学生自我的错因分析不一定准确,有了教师的指导在错因分析上会普遍得到提高。其次,是对表3中学生反馈回来的需要得到帮助的错题进行归类分析,要记录同一错题的不同错法,或是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错法,要反思学生为什么会错?思考如何帮助学生纠错?思考在纠错后如何尽量减少再错的可能。第三是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纠错的方法、管理错题的方法、反思的方法、梳理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推理的方法,方法永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生对错题进行自我校正所追求的应该是方法而不仅是正确的答案。

4 基于问题描述的自信建立,让效果说话设计满分题卷

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对试题的最高追求就是满分,学生通过对试题的自我校正、同学讨论讲解、教师指导分析、变式练习等环节后,对所有题目应该达到会做会讲。教师还要针对高频错误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再设计专项练习题卷让学生分析讨论,通过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信,并且把模糊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清晰化,正确地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

4.1 满分题卷设计建议

专项练习卷从题型结构上和内容结构上都可以不是一套完整的试卷,但一定是与试卷中的错题高度关联的,针对学生答卷中较为普遍的错误及有缺陷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也可能针对某一需要强化的知识或技能进行设计。

跟踪错误:针对试卷中的错误设计,跟踪讲评后学生对错误的更正及掌握情况。

及时练习:讲评后的错题要及时地再复习,要利用学生的激情和学习兴趣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多题同解:针对高频错误或是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点有目的地设计几道解法相同的练习题,通过多题同解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构建模型,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2 学生自信建立的必要手段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有效表达自我价值和自我理解的心理状态。对中学生而言,自信心的建立不是停留在教师口头上的表扬,而是表现为对自己的正确评价,而正确的评价更多的是来源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如果能顺利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能解决各种新情景下的问题,反映在试卷上能做对全部的试题,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反之则会受到严重的挫折。

总之,试卷讲评课教学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让数据说话来确定讲评的重难点,让试卷说话来选择讲评的素材,让学生说话来突破讲评的重难点,让效果说话来设计专项练习题,把握好這四个方面是提高试卷讲评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2.

[2]胡卫平.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7):1-3.

[3]徐珺,吴华,郑瑶莲,等.物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的构建[J].物理教师,2013,34(3):23-25,27.

[4]张俊.让素养在试卷讲评课落地生根——以物理学科为例[J].中学物理,2017(11):18-20.

[5]魏旭东.如何提高高中试卷讲评课的效率[J].物理教学,2015(3):71-74.

(栏目编辑 赵保钢)

猜你喜欢
试卷讲评核心素养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大数据背景下高效试卷讲评课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
提高试卷讲评效率,打造“轻负高质”课堂
数学试卷讲评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