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把”字语法化现象

2018-10-09 11:02陈玉龙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历时实词介词

摘 要:“实词虚化”是指实词的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发生变化,逐步接近或转化成虚词的一种现象。文章借助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对“把”字词义、词性的历时演变做了考察。基于语料统计和相关知识,文章得出了“把”字由动词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虚化成介词,加上人们的长期使用,最后成为一种固定句式的结论。

关键词:“把”字;历时演变;实词虚化

作者简介:陈玉龙(1992.12-),汉族,河北邯郸人,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1

一、引言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的一种特殊句式,句式结构复杂,使用频率高。对于各个阶段的外国学习者而言,都很难理解并掌握“把”字结构。比如我们可以说“把米饭盛到碗里”,而不能说“把米饭吃在餐厅里”。上述两句的句法结构基本一致,为何却有正误之分呢?这里究竟涉及到哪些语言规则?

近些年来,《中国语文》等刊物刊登了与之相关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尚未完全揭示出“把”字结构的本质。因此本文将采用历时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处理“把”字问题,以便更清楚地解释汉语“把”字句中许多问题。

二、“把”字的历时演变过程

石毓智先生提出“几乎所有的介词都是从动词中衍生出来的”。“把”字是现代汉语中最常引入受事的介词,但是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它还是一个普通动词,即例(1)。由于时间具有一维性,我们将一个句子中与时间指示性相关的动词称之为核心动词,将另一个动词记作次要动词。到公元8世纪左右,“把”字在大量文献中开始充当其次要动词的角色。到公元9世纪左右才演变成为一个纯粹的介词,并承担引入受事的功能。本文章并不认同石毓智先生后一部分的观点,因为“把”字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介词。

1.在先秦以前,作为句子中唯一的动词,“把”字表示“执、握持”的意思,后面一般直接与名词性成分相连。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为“把+NP”

(1)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战国策˙燕策三》)

(2)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吴歌》)

此时的“把”字是句子中的核心动词,它区别于次要动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不会虚化,是一个纯粹的动词。

2.汉魏晋六朝时期,出现了“把”字与其他动词联合使用的现象,形成了类似于连动结构的一种句式,即“把”字与名词性成分相连加上另一动词与另一名词性成分相连的结构。结构形式可记作:“把+NP1+V+NP2”,并且NP1≠NP2。

(3)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史记·殷本纪》)

(4)堪至把晖臂曰:欲以妻子讬朱生。(《昭明文选》)

此时核心动词“把”在句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充当连动结构中的次要动词。次要动词的动词功能会相应地减弱,而它的语法功能则随之强化。这种变化就为奠定了“把”字语法化的初步基础,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介于动词和介词之间的“把”的用法。这里的“把”虽说是动词,意义却逐渐虚化,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动词了。

3.处置式大约产生在公元七世纪到公元八世纪之间。特别是在中晚唐以后,“把”字大量地出现在处置式中。这时,连动结构中的“把”字及其后宾语仍处于次要位置,其语义地位与后面的动词的差异逐步扩大,动词V更多地承担了句子的中心意义,“把”字的意义进一步弱化。这一时期连动结构中的两个动词支配相同的宾语,“把”及其后宾语与后面动词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前一时期的并列关系。“把”字成为帮助动词V引入受事的介词,由此可见处置式的最初形式。结构形式可记作“把+ NPl+V+NP2(NPI=NP2)”。

(5)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

(6)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戏醉客》)

在处置式产生的初期阶段,宾语后面可以只有一个单音节动词,例如“但愿春官把卷看”、“莫把杭州刺史欺”,该受事宾语同时也是单音节动词的宾语。“把卷看”中的“把”还保留着最初的动词义“拿着、握持”;而“把杭州刺史欺”中的“把”动词义弱化,与其后宾语“杭州刺史”作状语修饰动词“欺”。由此可见,动词语法化是一个连续的渐变过程。一个词由A义虚化为B义,一般总是可以找出A义与B义共存的阶段,整个虚化过程环环相扣,这种词义共存现象自唐代起就普遍存在。

4.直到清代“把”字才专门用于处置式中。此时“把”字句固定为一种独立的句式,动词V开始复杂化,单音节动词也逐渐向双音节动词转化,并且在简单动词前后添加了各种修饰成分,这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把”字的虚化程度。

(7)大家又劝又拦,谁也无法把她劝住。(《官场现形》)

(8)宝玉道:“你说好,把我的都拿了吃去罢。”(《红楼梦》)

由此可见,“把”字的虚化是由“执、握持”的实在意义,逐渐引申出抽象的相关意义。它从最初“把+NP1+V+NP2(NP1≠NP2)”结构中表示平等的语法意义的动作逐渐到在句法结构只表示介引作用,“把”经历了由实到虚,再到更虚的过程,同时在“把”虚化的每一个阶段,各种虚化用法也是共存的。

三、结论

汉语词类中之所以存在大量的动词与介词兼类的现象,是因为汉语中的介词大部分是从动词虚化而来,而这一共时平面现象离开历时因素就无从解释,因此汉语动词介词化的历时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考察汉语的发展历史,通常是因为某个实词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导致其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反而在语句中具有某种语法意义,逐渐演变成虚词。“把”字的语法化便是其真实的反映。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石毓智.《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1995年第一期.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猜你喜欢
历时实词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古今字“兑”“说”“悦”“敚”历时考察
介词不能这样用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