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远行,都市自有小森林

2018-10-10 09:10龙芊霓林小青李建束陈梦非
珠海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海天驿站珠海

文 | 龙芊霓 图|林小青 李建束 陈梦非

对于珠海来说,能去户外游园的好辰光不少。生活在这座城市,即使错过春夏的繁花绿景,也无需太多叹息。褪去春色满园,逃离夏日蝉鸣,这个季节的珠海也自有它的美好。

也许难有一座城市如珠海这般,在拥有这么多天然绿地后,还在竭尽所能地利用城市中的“边角料”不断改造出新的社区公园。得益于城市公园的建设,点缀于城中的茂盛“小森林”让都市自然生活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梅华城市花园让自然回归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梅华城市花园完美诠释了人们心中向往的自然与田园。迷恋乡野何必归隐山林,在城市中同样可以与家人尽情呼吸清新的氧气,拾锄耕种一片生机勃勃的菜园。

这片枝繁叶茂的城市花园为居民提供了一方随性舒适的城市活动空间。但难以想象的是,这里本是一片杂乱的山地,大量的黑作坊和闲杂人员曾在此聚集,生活垃圾扎堆。为了重新激活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城市管理者将这里纳入香洲区社区公园的建设。正式改造前,相关部门开启联合行动,将黑作坊逐一拆除,劝离闲杂人员,清运生活垃圾。这座小山丘逐渐恢复原有的风貌,为城市增添了一份休闲的绿意。

公园设计团队达成统一共识——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树木与植被,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花园草木葱茏,朝气蓬勃。园艺设计团队在此基础上引进100多种绿植,对园景进行补充。异木棉、宫粉紫荆、大叶紫薇等开花乔木被移栽至此,园区内植物品种增至200多种。新入植物品种与原生植物交相呼应,花期无缝对接,营造出一片四季如春的景象。

社区公园的重要价值意义之一是服务于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希望这片土地再次归于沉寂,就要深入了解使用者的生活所需。园区规划之初,公园设计团队历时三个多月对周边社区进行调查走访,征集统计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者们将小型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不同类型的运动区域融入园区。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游园偏好,分别设置适合不同年纪来客的游乐设施,尽量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作为一座开放式社区公园,梅华城市花园并没有太严格意义的大门设置,8个入口围绕园区朝不同方位开启,分别迎接周边不同区域的居民来此游玩,从而使这片区域激发出更多潜能。

园区西北角是梅华城市花园最具特色的一处,3000多平方米面积的“生态菜园”设立在此。此时地里小白菜在悄悄冒出嫩芽,豆角、茄子正丰腴肥美,整齐搭建的篱笆也能成为菜地里引人注目的美景。整齐的泥砖小道将平旷的土地划分成上百片小菜地。三三两两的“都市农夫”忙碌于田间,或是躬身除草,或是淋水灌溉,不时与旁边的“菜友”讨论几句耕种心得。空气中弥漫着似有似无的泥土清香,被妥善照顾的农作物在露天的环境中放肆舒展着自己旺盛的自然力量,展现出朝气野趣的农业景观。

大镜山社区公园在天然氧吧释放活力

社区公园对于城市而言,可以是钢铁都市中的世外桃源,可以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凝聚,也可以是城市活力的体现。大镜山社区公园是珠海具有活力的一处城市空间,公园因坐落于大镜山水库南侧而得名。

此处依山傍水,原是一片农庄,但地势低平且位于泄洪渠周边。出于安全考虑,城市管理者将此地改造为集园林绿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体社区公园。十余种不同的运动场在得天独厚的平坦地形中整齐铺设开来。足球场、极限运动场、羽毛球场、溜冰场、排球场等运动设施分别满足周边居民不同喜好的健身需求。与一般运动场地设计不同的是,大镜山社区公园并没有简单地使用钢丝铁网将场地区分开,而是用大量的绿植围绕点缀其间,营造出一份自然与运动和谐共处的健康生活氛围。

社区公园的重要价值意义之一是服务于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园区内环形自行车道接连珠三角绿道网,为前往游园的居民搭建起低碳出行线路圈。大提琴状环形跑道围绕园区,每隔150米设有里程标识与健康知识宣传牌,方便运动者控制配速,普及更多生活知识。地势宽阔,体育设施完善,来客可以在青山碧水的怀抱下随时来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比赛,让运动因子自在释放,在都市中开启绿色健康生活。不同运动强度需求者均能在公园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空间。

城市管理者在山水之间种下体育元素的种子,公园管理者精心呵护让它在珠海生根发芽。建设完成后的大镜山社区公园,运动的活力感染着每一位城市居民。城市管理者发动城市体育团体为居民开展运动技术指导,不定期举办足球赛、篮球赛、儿童夏令营等活动,让竞技的热血带起城市跃动。园区服务中心小卖部、咖啡屋、免费书吧、专业体育用品店、浴室、自助寄存处等服务点,更是为体育场再添一抹生活气息。

精心设计的社区共享空间在改变城市布局结构的同时也悄然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镜山社区公园的运动场地免费向市民开放使用,且没有订场系统限制。但并不用担心到场太晚而无法享受到运动的酣畅。长期在此活动的城市运动健将们早已形成默契的社区公园共享约定:若高峰时段场地供不应求,则在一定时间内,输球队伍下场轮换,遇上平局则两队一并下场。在居民心灵相通般的“社区规则”下,大镜山社区公园在这座城市有序运行。

海天驿站一路向东,奔向大海

每座社区公园都展示不同的面孔,或依山,或伴海。在海天驿站,或许能满足城市居民内心对大海的向往与期待。

沿着梅华路一路向东,看到大海,也就看到了海天驿站。海天驿站位于情侣北路与梅华路交界处东侧,沿海而建,与情侣沿线规划展览馆、珠海博物馆、两艇一舰博物馆、香洲港、珠海大剧院、野狸岛、香炉湾、海滨公园、九洲活力轴、九洲港等重大城市景观连成一线。

海边散步,傍水而居,是这座城市居民的一种生活情态。阳光下的海面折射出多变的蓝色,海水层层叠叠,潮起潮落间,海天驿站迎来一批批旅客,为居民在都市生活中创造出一方特色亲水空间,并激起居民对城市的自豪感。

最引人注目之处是那条长约290米的临海栈道。木板铺砌,蜿蜒曲折,环绕整个海天驿站,在此,山景、海景、城市风光尽收眼底,港珠澳大桥自大屿山出发,穿越海面。海天一线间,珠海大剧院宛如一颗城市珍宝在海上泛着荧光,整座城市浸润着海水的温柔,予人意外的惊喜。

有变化的土地,自然会有关于它更新的故事。海天驿站最初是一块临海山崖,早年城市建设过程中被削去大半山地,遗留一地乱石,尴尬地在情侣路边突兀耸立。城市管理者将此处铺上城市绿道,重新唤醒这片区域。2010年珠三角绿道网珠海段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海天驿站成为香洲区城市绿道驿站示范点。

尽管人们似乎更多地关注城市的扩张,但城市管理者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思考与布局从未停止。2017年,城市驿站进行再次改造升级。动工不久,便受到台风的猛烈袭击。原有绿化植被破坏严重,树木成片倒伏,建筑材料散落一地,前期改造成果受到严重损坏,这片区域被台风摧残得黯然失色。

虽然海天驿站更新升级的进程被台风打断,但也恰好赋予了这座社区公园与众不同的意义。困难面前这座城市展现出非同一般的韧劲,建设者们很快收拾残局,又再次投身于公园的改造中,同时对公园绿地规划做出新调整:原有高大茂密的乔木区改造为开阔通透的草地。结合南方晴雨不定的天气情况,在中央绿地上设立通风采光的连体凉亭,既不妨碍游客观景,也能在雨天为居民提供一隅遮雨歇脚的空间。

与此同时,海天驿站还担负着优化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作用。公园遵循“海面城市”设计理念,所有道路均采用透水砖与透水混凝土,绿地面积高达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73%。雨水可通过这些设计渗透路面、草地、花园等“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则通过管网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工作效率,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

海天驿站更新升级的进程被台风打断,但也恰好赋予了这座社区公园与众不同的意义。

相对于传统公园而言,城市驿站的占地规模并不算庞大,它却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精致。自行车道与行人步道分离的小道贯穿整个驿站,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探索方式。为营造园区长期青葱翠绿的自然景观,园区引进多种抗风植物品种,例如属棕榈科乔木类的银海枣、老人葵、蒲葵、散尾葵等;花乔木类的黄瑾、红花荷、大腹木棉等;乔木乔灌草类的蜘蛛兰、朱蕉、龙船花、满天星、红车、洋金凤等。这些植物或是聚落,或是交错,为城市驿站编织出一张深深浅浅的绿毯。迎着海风置身于这片清新绿意中,或是漫步,或是踏车而过,穿行于公园之间,身影随着绿荫变幻若隐若现,浪漫悠闲的城市情调在这里得到完美释放。

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我们既习惯工业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又渴望自然生活的从容与雅静。也许我们向往的城市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放眼珠海公园发展历程,从传统公园的升级,到特色公园的建设,到居民区社区公园无孔不入的覆盖,城市中所有的浪漫与诗意都与自然同在。不必远行,都市中的“小森林”让生活绿色相伴,自在安然。

猜你喜欢
海天驿站珠海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天津津海天源电力
那一抹海天之蓝
珠海 革命风云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激战长空之海天争霸
依稀海天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