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对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的影响

2018-10-11 12:00王淑娟
防护林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腺肋花楸嫩枝

王淑娟

(山西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6024)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melanocarpaElliott),是蔷薇科腺肋花楸属的一种落叶阔叶灌木,又名阿龙尼亚苦味果、不老莓,原产于北美东北部,既可食用和药用,还可用于园林绿化[1,2]。黑果腺肋花楸在欧洲已有百余年引种栽培历史,形成了大规模的栽培和较成熟的加工产业,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种以来,相继完成了引种、繁殖、栽培、区试等方面的研究。该树种具有适应能力强、抗旱、抗寒、结果早、省工省力、管理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等优势,无论作为特种经济林栽培,还是用于园林绿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4]。

黑果腺肋花楸在我国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目前仍处于推广开发初级阶段,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为快速高效地繁殖黑果腺肋花楸,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采用嫩枝扦插的形式进行快速繁殖,具有育苗周期短、简单易行、成本低、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高等优势,是黑果腺肋花楸无性繁殖中最经济有效的繁殖方式。本研究以3年生黑果腺肋花楸为对象,探讨3种不同基质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幼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扦插繁殖育苗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东周农业园区,36°26′ N,112°56′ E,海拔906 m,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 ℃,1月平均气温-7.3 ℃,7月平均气温23 ℃,平均年降水量为530 mm左右,全年无霜期166 d左右,土壤以壤质土为主。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3年生黑果腺肋花楸品种“维金”。

1.3 试验方法

于2017年7月下旬选取黑果腺肋花楸“维金”当年生嫩枝,备好后采用喷雾保湿,然后修剪成长约10 cm且带2~3个芽的插条,保持上端平口、下端45°斜口的状态,每个插条保留1/3叶片,将插条下端浸泡于ABT生根粉溶液中,约6 h后进行扦插。

扦插试验设3个不同基质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1基质为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1∶1,处理2基质为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2∶1,处理3基质为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3∶1,以原土基质作为对照。

扦插时将插条垂直插入基质中,深度为3~4 cm,株行距5 cm×10 cm,利用自动喷雾设备进行喷水,苗床湿度保持在80%左右。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扦插100株。

1.4 指标测定

幼苗成活率测定:扦插90 d后统计幼苗生根情况,成活率=成活插条数/总插条数×100%;

幼苗生长量测定:扦插90 d后每个处理随机选20株分别测量其地径和苗高;

幼苗生物量测定:生长季结束时每个处理随机选10株,将地上和地下部分分别清洗干净后置于70 ℃条件下烘干至恒质量,分别测量幼苗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扦插基质对幼苗成活的影响

由表1可知,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成活情况受到不同基质的影响而表现不同。与原土对照相比,三种不同基质处理均能显著促进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成活率的提高,且处理3成活率最高,达88.33%,其次为处理2达85.33%,其成活率略低于处理3,但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处理3和处理2黑果腺肋花楸的扦插成活率均达到了85%以上,可以用于生产育苗。

表1 不同基质对幼苗成活率的影响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水平(P<0.05)。下同。

2.2 不同扦插基质对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幼苗的生长量受到不同基质的影响而表现不同。与原土对照相比,幼苗的地径生长量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处理3最高,达到了3.16 mm,其次为处理2,为2.93 mm,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处理1和原土对照。从幼苗苗高的生长量指标来分析可知,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高生长量因不同基质而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与原土对照相比,处理3和处理2显著高于对照,而处理1则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处理3苗高生长量最高达23.13 cm,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处理和对照,其次是处理2,苗高生长量达20.54 cm,亦显著高于处理1和对照。可见,处理3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幼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量。

表2 不同基质对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2.3 不同扦插基质对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幼苗的生物量因基质的不同而累积量不同,且地上部分生物量明显高于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原土对照(3.59 g)相比,处理3和处理2幼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累积表现出显著地提高,最高达4.92 g,而处理1(3.87 g)则略高于对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从地下部分生物量累积指标可知,只有处理3显著提高了幼苗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累积,达2.61 g,显著高于原土对照和处理1、处理2。

表3 不同基质对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已有研究表明,扦插繁殖的成活和幼苗的生长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还包括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如扦插基质、生长激素处理、插条的选择、幼苗生长田间环境等等。郭晓凡[5]研究黑果腺肋花楸扦插试验发现,硬枝扦插成活率低,嫩枝扦插宜用基质为河沙;插穗宜用吲哚丁酸低浓度慢蘸,适宜扦插日期为6月中旬至7月底。张衡锋等[6]研究指出,泥炭50%+蛭石30%+松树皮20%配方基质培育的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苗各项生长指标和叶片生理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因此认为其最适宜作为黑果腺肋花楸容器育苗基质进行推广应用。李根柱[7]研究指出,草炭土含量比例越高,对黑果腺肋花楸扦插苗木生长越好。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基质处理对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成活和生长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与原土相比,3种基质均加入了不同比例的草炭,利用草炭作为栽培基质的优势,能更好地提高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成活和生长效果。其中,处理3即原土∶草炭土∶珍珠岩=1∶3∶1能很好地提高扦插幼苗的成活率、地径和苗高的生长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累积。

猜你喜欢
腺肋花楸嫩枝
25种广义花楸属(Sorbus)植物叶脉序特征研究
早春的嫩枝
钻天柳嫩枝扦插苗生长特性研究及优良单株选择
欧洲花楸与陕甘花楸的遗传差异性及其果实成分分析
部分花楸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及聚类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的黑果腺肋花楸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不同产地的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活性比较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美国红枫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裂叶垂枝桦嫩枝扦插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