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模式下鼠妇存活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2018-10-11 04:32王颖娟张培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鼠妇存活率

王颖娟 张培

摘要:以光滑鼠妇(Porcellio laevi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食物、湿度、饲养密度、栖息遮蔽物及护幼行为等因子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鼠妇喜食白菜叶片且存活率高;湿度为55%时,存活率最高;不同时期鼠妇最佳饲养密度有所差异,初生、幼体鼠妇为2 182只/m2,成体鼠妇为2 424只/m2;鼠妇喜选白色泡沫板为栖息遮蔽物;雌性鼠妇具有护幼行为,有母虫存在时大幅度提高初生鼠妇的存活率。

关键词:鼠妇(Porcellio laevis);人工饲养;存活率

中图分类号:Q96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6-009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6.02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illworm Survival Rate under Artificial Feeding

WANG Ying-jua,ZAHNG Pei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Key Laboratory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Medicinal Biological Resources,Xingyi 562400,Guizhou,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foods, humidity, stocking density, inhabitants, sheltering, and parental care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pillwor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s were fond of cabbage leaves and had a high survival rate. When the humidity was 55%, the survival rate was the highest. The optimum breeding density of the pillworm wa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stages, 2 182/m2 in primary and young period, and 2 424/m2 in the adult period. The pillworm like white foam board as their habitat shelter; becasue of the child-care behavior,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rimary pillworm will be rasied while there are mother pillworms.

Key words: pillworm(Porcellio laevis); artificial rearing; survival rate

鼠婦(Porcellio laevis),俗称潮虫、西瓜虫,隶属甲壳纲(Crustacea)等足目(Isopoda)[1],为小型陆栖节肢动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动物。鼠妇虫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酸,入肝经有破瘀血、消症瘕、解毒、止痛利尿等功效[2]。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鼠妇具有镇痛、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尤其在治疗皮肤病[3-5]及癌痛方面[6-9]疗效显著,其药用前景非常广阔[10,11]。

市售鼠妇药材一般为潮虫科动物鼠妇或卷甲虫科动物普通卷甲虫的干燥全体,其中以鼠妇为主,均为野生资源[12,13]。由于其在临床治疗癌痛方面表现出优于杜冷丁且不成瘾的效果,因此,对鼠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4]。人为过度采集也导致自然资源的匮乏,人工饲养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药源不足这一问题[15],也对保护鼠妇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人工饲养条件下影响鼠妇存活率的相关生物因子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鼠妇采自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周边,带回室内饲养,繁殖1代后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食物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取饲养盆(长25 cm、宽16.5 cm、高6.5 cm,下同)5个,分别放入等量的湿度为50%的土壤,土壤厚度占饲养盆里的1/3,每盆分别放入50只初生、幼体、成体鼠妇。饲养盆覆以扎有若干小孔黑色塑料薄膜,分别饲喂黄瓜、番茄、香蕉、马铃薯、白菜。每3 d饲喂1次。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饲养30 d,记录各食物下鼠妇的存活率。试验重复3次。

1.2.2 不同湿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取饲养盆5个,分别放入等量土壤,设置5个湿度:35%、45%、55%、65%、75%,每盆50只成体鼠妇。饲养盆覆以扎有若干小孔黑色塑料薄膜,以白菜叶片为食饲养30 d,观察记录存活率。试验重复3次。

1.2.3 饲养密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在5个饲养盆中,设置5个饲养密度:分别放入70、80、90、100、110只初生鼠妇,幼体鼠妇和成体鼠妇的饲养密度设置同上。土壤湿度控制在55%,以白菜叶片为食饲养30 d,观察记录存活率。试验重复3次。

1.2.4 鼠妇对不同栖息遮蔽物的选择 在一个饲养盒内等量随机放入桂花树枯叶、板栗壳、废报纸(湿润)、苔藓植物、新鲜白菜叶、白色泡沫板6种遮蔽物。放入50只成体鼠妇,覆以扎有小孔的透明塑料薄膜。每日观察统计各种遮蔽物及空白处鼠妇的数量,统计30 d。试验重复3次。

1.2.5 护幼行为对初生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的2组饲养盒中,分别放入怀孕鼠妇,待其生产后仅留50只初生鼠妇,1组保留母虫,另1组移去母虫,仅留初生鼠妇。以白菜叶片为食饲养30 d后,统计初生鼠妇的存活率。试验重复3次。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食物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在5种食物饲喂条件下,鼠妇存活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年龄的增加存活率提高。5种食物飼喂30 d后,不同食物间的存活率差异明显,饲喂白菜组存活率最高,可达73%,与其他食物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饲喂黄瓜、番茄组的存活率次之,且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马铃薯、香蕉组的存活率最低,与白菜组比较均差异显著。

2.2 湿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龄期的鼠妇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即随着湿度的增加鼠妇存活率上升,随后下降,在湿度55%时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相同湿度条件下,初生鼠妇、幼体鼠妇的存活率较成体鼠妇低,显示初生鼠妇、幼体鼠妇的抗逆性较弱。

2.3 饲养密度对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3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初生鼠妇、幼体鼠妇的存活率有一定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各密度下,初生鼠妇的存活率相对较低,初生鼠妇在密度为1 697只/m2时,存活率最高,可达50.33%;幼体鼠妇在适密度为2 182只/m2时,存活率最高;成体鼠妇在密度为1 697、1 940、 2 182只/m2时,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当密度达到2 667只/m2时,存活率明显下降,除2 424只/m2组外,与其他密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

2.4 鼠妇对不同遮蔽物栖息选择

由图1可以得出,鼠妇最喜爱的栖息遮蔽物为泡沫,其次为板栗壳,在空白处和苔藓处鼠妇数量较少。泡沫的遮光性和保湿性较好,在为鼠妇提高黑暗条件的同时,保证环境的湿度,利于鼠妇的生存。空白处鼠妇数量少,其原因为鼠妇具有避光性,当暴露于有光条件下时,四处逃散。因此,在人工饲养鼠妇时,泡沫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栖息遮蔽物。

2.5 护幼行为对初生鼠妇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初生鼠妇在有母虫存在时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无母虫存在时的存活率,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鼠妇具有一定的护幼行为,动物的护幼行为使得幼体在出生后能很快适应周围的环境,有利于存活率的提高。

3 结论与讨论

人工饲养鼠妇时,选择适宜的食物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植物比较发现,食白菜叶类鼠妇存活率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白菜叶片薄、嫩,水分适中、表皮干燥,符合鼠妇对食物的要求;鼠妇对马铃薯和香蕉的利用率低,可能是鼠妇不喜富含淀粉食物。试验组发现适当添加高蛋白食物(黄粉虫浆)有利于提高其存活率,其添加比例及对鼠妇繁殖力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鼠妇喜栖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人工饲养时,其栖息的土壤湿度对其存活率的影响非常大。初生及幼体鼠妇体壁骨化程度低,身体柔软,影响尤为明显,在湿度为35%时,存活率仅在25%,随着湿度的升高,存活率上升,在55%时,达到最高。湿度再增大,存活率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湿度过大,土粒会粘附在鼠妇的身体上影响鼠妇的运动。因此,人工饲养时应控制土壤湿度在55%为宜。

饲养密度作为养殖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关乎养殖成本、利润,饲养动物的疾病、健康,故筛选出适宜的饲养密度尤为重要。鼠妇喜群居性生活,但密度过大时虫体间机械损伤加大,且发生自残现象,通过设置不同的密度梯度,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确定鼠妇不同时期的适宜饲养密度。初生、幼体鼠妇在各密度下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初生鼠妇在各密度下的存活率均低,仅在60%左右,不易饲养;在密度为2 182只/m2时,幼体鼠妇存活率最高。成体鼠妇随密度升高存活率有所下降,增至2 424只/m2时,差异仍不显著,考虑成本利润等方面,适宜饲养密度为2 424只/m2。鼠妇有护幼行为,有母虫存在时能显著提高初生鼠妇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堵南山.甲壳动物学(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 高永平.鼠妇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2007,20(2):27.

[4] 李涛桂,林芝芳.鲜活鼠妇治疗扁平疣67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198.

[5] 吕小兰,杨金元,郭 慧,等.鼠妇虫治疗扁平疣的疗效[J].实用临床学,2011,12(4):58-59.

[6] 梁超严,孙 志.鼠妇制剂对中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1994,13(4):159-160.

[7] 姚善业.鼠妇治疗肝癌剧痛的临床经验及止痛的动物实验[J].浙江中医杂志,1989(1):70.

[8] 刘文静,杨 稳,刘 飞,等.周长征.鼠妇抗肿瘤活性物质初步探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0):15-18.

[9] 杨雅莉,张 翼,李 毓,等.鼠妇富含蛋白多肽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7-81.

[10] 邢风珍鼠妇水煎剂对离体心脏的影响[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88(1):11-l2.

[11] 李 饮.鼠妇水浸液抗心律失常作用初步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85(2):11-13.

[12] 李 文,蔡佰岐.鼠妇与潮虫的鉴别及中文名之商讨[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6):16-18.

[13] 王艳红,赵京芬,牛一功.鼠妇虫质量标准研究[J].药学研究,2014,33(2):78-79.

[14] 丁 梅,王 源.鼠妇的采集和饲养[J].中学生物学,2007,23(7):27.

[15] 贲爱玲,胡小琴,潘 励.对鼠妇摄取的食物和如何饲养鼠妇的探索[J].生物学通报,2002(11):54-55.

猜你喜欢
鼠妇存活率
鼠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捉鼠妇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的改进
探秘虫子大家族——鼠妇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