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田园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8-10-12 06:02海伦·卡伦
海外文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老鼠伦敦生活

当逃离伦敦、回归田园生活的机会出现在眼前,海伦·卡伦迫不及待地投入了爱尔兰乡村的环抱。但乡村生活并不完全像她想象的那般恬淡惬意。

毫不夸张地说,我和丈夫戴米安早已厌倦伦敦的生活,但对于生活,我们依然热情满满。我们只是厌倦了伦敦把我们变成的样子,厌倦了那个朝九晚六火急火燎赶早高峰的人设:我们不再奢求工作與生活能够取得平衡,为了使工作进行下去,大好周末的存在只是为了蓄充能量,周一再战。琐碎嘈杂的现实生活越来越难以与我们最初对伦敦生活的想象相调和。我们理想中的伦敦生活是辗转流连于各大剧院、展览和音乐会,随时可以跳上开往巴黎的欧洲之星列车。但严酷的现实是,我们被外卖饮食包围,屡屡取消社交活动和约会,然后昏昏沉沉地一头扎进沙发酣然入睡。

所以,可以想象,当有机会远离都市,奔逃到爱尔兰的乡村,我和戴米安会有多兴奋。他是个音乐家,工作时间灵活,经常出差去各地演出;而我想在写完这本书后,开启自由职业模式,干点想干的事儿。我和丈夫都是爱尔兰人,所以对于重返故土待上一年的想法更加充满期待,脑海里已经规划了一千遍解甲归乡后要做的事。相信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很多异乡人都做着衣锦还乡重归故里的梦,重回那片孕育我们的沃土,想想就令人激动呢!

我们计划用有限的存款把他父母在克里佛尼的房子翻新,克里佛尼位于斯莱戈郡,是一座沿海的美丽村庄。我计划把眼下的小说写完,戴米安则准备作一些曲子。毫无疑问,到了乡下,我会变身大厨、做喜欢的烘焙,然后瘦到我想瘦的样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过上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不时地散散步,吹吹海风,放放空。然后回想起身处伦敦时的我们,如同乡下老鼠取笑城市老鼠那样——但我们已不再是老鼠,我们心满意足,活力四射,尤如新生。我们是这么想的。

开启新生活的第一晚,静谧无声的环境让我们仿佛觉得头上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在这个地方,喊‘救命都没人听得见。”我不禁开玩笑道。没有警笛声、隆隆的车流声和行人肆无忌惮的说话声为我催眠,如此安静的环境令我睡意全无。我的大脑还适应不了这个新环境,脑海里仍然回荡着那些熟悉而亲切的声响,虽然有些震耳欲聋。那种静谧令人不安,不由得让我觉得是不祥之兆,我感到,我的存在破坏了这里原本的安宁与神圣。我知道,这是因为我还没有适应我的新生活,我的生活已经奏响了下一乐章,而我还没有跟上它的旋律。

起初,我们对没有中央空调并不在意,还像探险家一样满怀激情地点起壁炉。“好有过圣诞前夜的感觉,只不过那种炙烤的感觉就像火热的7月。”我满不在乎地大笑着,但没过多久,刺骨的寒冷就让我再也笑不出来。当我跟戴米安抱怨躺在床上就像躺在冰箱里时,争吵终于爆发了。这个我深爱的男人,竟然戴着滑雪帽、围巾,穿着发热袜并蒙着被子,大言不惭地说“不冷”。

然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曾经置若罔闻的真理:无论走到哪儿,你还是你自己。刚到乡下的时候,这片大西洋沿岸的美丽天堂对初来乍到的我们来说,绝对是奢侈享受,我们感到十分的满足。我的黑眼圈通通不见了。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有强迫症似地不时看看手机查收邮件,现在的我们,一有时间就会沿着杳无人迹但景致异常壮丽的海岸走上几英里。我们现在的生活类似于我们曾经度过的最轻松怡人的假期,但是讽刺的是,我们从不会给自己安排如此闲淡的假期,因为我们怕这样太无聊。过去我们的想法是:行走的假期?脑子坏了吧?此外,度假的真相是,无论你的目的地多么恬淡怡人,散发着田园诗般的气质和情怀,游玩一天归来最让你感到舒适的依然是宾馆的那张床。渐渐地,我们明白了这一点。

此外,我还开始怀念那种没人异常关心你是谁的城市生活,怀念不需要在邮局被人打听我的生活过往就能得到一张邮票的日子,怀念静静地走在一条路上,没有司机减慢速度只为盯着你看的生活。

我的那些热情而富有人格魅力的乡里乡亲,每年可以招徕成百上千万的外来游客,但对于内向的我来说,那样的人际往来就有些让我心力交瘁了。我明白现代人总要拿出一些时间,参加社交活动,结交朋友,但对于爱尔兰的乡下来说,这个时间意味着每时每刻——所以,说实在的,这真令我吃不消。

还有一点也是很清楚的,就是我的写作需要一些刺激和灵感,否则我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怀着近乎绝望的心情,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我们参加了当地的骑驴大赛。当主持人请人自发上去参赛时,我就鬼使神差地爬上了临时搭好的台子,我的心情异常激动,想获得一种不一样的体验。然后我就看到了比赛条件,没过多会儿,主持人就又叫了一名骑手上台比赛,这位骑手符合参赛条件,他的体重没有超过50公斤。

于是我灰溜溜地下了台,感到颜面无存。我呆呆地坐在长椅上,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就像在吃蘸了醋的薯片,其中还裹挟着海水的咸腥味儿。

后来我开始去都柏林做讲座,一周一次,往返7个小时。我还参加培训学着给人当生活导师,给人指点人生,并为北欧名人杂志做自由撰稿人,还时不时地诅咒一到晚上就在我窗外不停哀嚎的绵羊,它们神出鬼没,叫声让人毛骨悚然。戴米安会定期飞回伦敦演出,每次和他在机场告别,看着他一副时尚绅士的伦敦范儿优雅地走进“出发”的入口,而我穿着棉布裙、勃肯软木凉拖和满是洞洞的爱尔兰本土品牌羊毛开衫开车回家时——这一身行头俨然成了我的职业装——此情此景几乎让我有种想死的感觉。分析个中缘由,我觉得我们之前都没能意识到,那些让我们感到厌弃的伦敦生活点滴,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与我们不可分割,但必须到了真正离开的时候才会觉察到。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觉得,在乡下我就有足够动力去种蕃茄、搅芝士,其实这些在伦敦做起来也很容易,只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心情也恰好不错。不过我在乡下确实学了一些东西,我参加了一个缝纫小组,学习用拼布做被子,不过我做得也不怎么样。我最好的朋友认为,我是因为压力太大、精神崩溃才做出了归乡的决定。看看现在的我,半倚在厨房的操作台边,狂热地剪着一块块布料,为的是把它们再缝起来……我明白她的意思,好像确实不正常。但其实这一切也挺励志的。而且,把一块块碎布缝起来,与写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把零零碎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在拼凑的过程中,一切不安和焦虑随着作品的诞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乡村生活也使我们收获无数:我们得以与挚爱的家人朝夕相处,从那些把我们缠绕得快要窒息的繁杂事务中挣脱出来,彻底逃离滚动新闻没完没了的骚扰。另一个奇迹是,我的小说完成了。生活方式的大大不同可能早已令我和戴米安分道扬镳,但乡间生活却使我和戴米安更加亲密。

到头来,这种很多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被证明并不适合我们。一年后,我亲手摘下的那些黑莓(只摘了一次)还静静地躺在冰箱里——成为果酱的梦想成为泡影。我们整理行囊,快马加鞭地回到那个我们轻易挥别的城市,幸运的是,这座城市的大门始终向我们敞开着。虽然我们至今没有跳上能带我们巴黎一日游的欧洲之星,但只要一想到我们随时都有机会,我就热泪盈眶。伦敦最让我们流连忘返的就是这里是机会的宝库。不幸的是,烧壁炉的浪漫情怀已经所剩无几,只要一想起乌烟瘴气的炉灰、黑烟,以及购买运输笨重圆木的景象,我就后背发凉。回到伦敦后,我们的心会随着恒温器开关的旋拧而点亮。我们并没说我们永远都不再离开,但现在我们很清楚的是,如果我们离开这里,我们将会失去什么。

有时候你觉得逃离这个你自己营造的生活是你逃离现状的唯一途径。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确实如此,但我们当时还不知道,当你离开时,很多你深爱的东西也同时被你抛在了身后。我这只城市老鼠永远也无法成为乡下老鼠啦。但是我也知道,我的长统雨靴一直都在我深爱的家乡等候我的归来,那里是我度假漫游的不二之选。

[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杂志》]

猜你喜欢
老鼠伦敦生活
抓老鼠
生活感悟
笨猫种老鼠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伦敦畅游记(二)
伦敦畅游记(一)
伦敦之歌
电影中的伦敦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