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运用

2018-10-12 11:36林裕华
新一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情境

林裕华

摘 要:活动式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活动式教学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活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情境;社会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活动教学有多种形式。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有自讲法、讨论法、辩论法、游戏法、表演法、模拟法等;课内外结合的或在课外进行又需在课内提升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宣传活动、军事训练、研究性学习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好活动教学法成为了所有老师的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结合个人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情境性模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达到知、情、行最佳效果的教学活动。活动直接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进一步重构新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思想品德》九年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中,在讲述“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时,我选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画》,第一幅:远看山有色(山上被油漆涂成绿色)、第二幅:近听水无声(用笔画的瀑布)、第三幅:春去花还在(小区里的树枝挂满了塑料袋)、第五幅:人来鸟不惊(人们在欣赏做成标本的鸟)。学生初看不懂,听过我的解释后对于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显得十分气愤,并表示决不做历史的罪人。于是,我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环境严重恶化,连动物的生存空间也将消失,让学生产生生存危机感。使学生一下子认识到,确实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看了这一幅漫画,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好好爱护环境,保护资源,不用一次性木筷等,以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延续人类生存的空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可见,合理选用适当的漫画引入教学,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既可丰富课堂活动,并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及心灵上的震撼,继而引导学生将认知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情境性模式在活动式教学中用得最多。教材上的资料、图片都可以构成情境,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的电影、音乐是一种情境;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也是一种情境。按教学内容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的情境,必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的的达成。

二、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模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互助合作,一起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经常将全班学生分为每组6-8人的小组。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及小组成员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个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交流;教师负责整理、分析和综合。实践证明,这种学生互助合作模式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的有效途径。

上课时以阅读资料、手抄小报以及表演自编主题小品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三、社会实践模式

这是一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社会生活领域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和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模式。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自己的事自己干》时,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落到实处,我设计了课外进行《小鬼当家》活动。要求学生双休日某一天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收拾房间(包括洗衣、叠被、扫地、擦桌等);二是准备全家午饭;三是接待来家的亲戚、朋友等。并让学生及时记录“当家”的感受。一周后的思想品德课上,再让大家在课堂上交流自己当家的感受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大家都觉得:父母每天都要当家,太辛苦了,以后要体谅、孝敬自己的父母亲,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实践证明,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活动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1)点燃学习热情。学生由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过程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表现出“我要学”的积极心态。

(2)提高协作能力。与人协作是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在开展活动式教学后,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并逐渐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合作能力。

(3)感悟做人道理。在活动式教学中,学生有了更真切的道德體验,培育了健康的情感,感悟了人生哲理,提升了道德境界。

在活动式教学法实施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切实提高活动式教学法的实效性,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选准切入点,灵活处理。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把教师主导性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论活动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5+23.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