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悬浮剂预防柑橘黑星病效果试验

2018-10-13 02:37林健
浙江柑橘 2018年3期
关键词:黑星橘树悬浮剂

林健

(浙江省临海市苗圃317006)

黑星病已被欧盟列为高度关注的检疫性病害,因为该病菌在幼果期侵入后潜育生长,在果实成熟期显现病症,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黑星型,在初期是红褐色小点,扩大后呈圆形病斑,大到2~3㎝病斑边缘隆起呈红褐色或褐色,中部凹陷,呈灰褐色或褐色,中间长出细小的黑点,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另一种为黑斑型,初期呈淡黄色或橙黄色斑点,扩大后呈暗褐色,稍凹陷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大褐斑,直径可达到3㎝,中部易生黑色小点为分生孢子器,为害严重时病斑遍及果皮。

在浙江省临海市早熟温州蜜柑主产地涌泉镇,目前用于预防柑橘黑星病(又称黑斑病)的药剂主要以久生M-100和50%多霉灵为主,为了增加预防该病菌可供选择的药剂种类,本试验以戊唑醇药理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柑橘黑星病田间防效试验。

1 供试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戊唑醇(430g/L)、瑞士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80%久生M-100可湿性粉剂以及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供试品种为早熟“宫川”温州蜜柑,试验地点设在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沙渚村,选择18年生树龄以及田间管理一致的成片柑橘园内,其种植密度为150株/667m2,该片橘园在2014年曾黑星病普遍发生,发病率超过60%,在橘园内积累了较多的黑星病病原菌。

1.2 试验方法

农药设置,试验设戊唑醇悬浮剂(430g/L)3500倍液、80%久生M-10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三个处理区,各个处理区间设1行橘树为保护行,每个处理区10株橘树,3个重复,于2016年5月10日(谢花期)6月5日(幼果期)和6月20日(生理落果期)按试验设置浓度分别用3种农药喷雾1次,均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常规喷雾,做到匀洒橘叶滴水为度。另各设清水对照处理。做好标记。

1.3 调查项目

主要调查黑星病的感染率、好果数以及平均单果着色情况。橘果黑星病感染程度调查,从病果出现的10月20日开始到11月20日柑橘采摘期结束为止,每10d调查1次,每个试验区橘树各随机选定2根结果母枝来调查,记录发病橘果数量,并摘除发病果,最后计算仿效,公式如下:防效(%)=[(对照区发病率-药剂处理区发病率)/对照区发病率]×100%。另外,调查结果母枝上的好果数(染病果不记入)以及平均单果着色和药害情况。

表1 戊唑醇悬浮剂量防治橘果黑星病的发病率及校正防效(2016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橘果黑星病的效果

表1表明,橘果喷施戊唑醇悬浮剂(430 g/L)3500倍液防治橘果黑星病的效果最好,校正防效为98.5%,能与80%的久生M-100的800倍液(校正防效94.3%)相媲美,预防效果提高4个百分点。而70%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仅为46.7%,这可能与当地常年经常喷施该药,病菌或已对其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有关。

2.2 其他影响

以戊唑醇悬浮剂处理后的橘树,无论是树势、叶片色泽与厚度,还是果实品质、风味和贮藏性等,均与80%久生M-100可湿性粉剂处理无异。

3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悬浮剂(430 g/L)3500倍防治橘果黑星病效果较好,校正防效达98.5%,能与80%久生M-100相媲美。在田间实际应用中可考虑将两种杀菌剂交替应用,据戊唑醇悬浮剂(430g/L)、80%久生M-100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药剂防治处理区对橘果着色及叶片等均未产生药害症状,截止2018年2月底喷药树冠叶片与清水对照区处理无异。

猜你喜欢
黑星橘树悬浮剂
苹果黑星病研究进展
苹果黑星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小金橘树
给橘树弯腰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蒲城酥梨黑星病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会跑的小橘树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