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模式的探析

2018-10-14 00:49李立周妍
企业文化 2018年29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

李立 周妍

摘要:适宜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中国光伏电站项目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光伏电站不同于其他光伏产品的很重要一点是光伏电站更像是一个大工程。本文在分析光伏电站项目管理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对光伏电站项目进行管理,探讨了电站建设中常用的EPC光伏电站主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EPC光伏电站工程;建设过程;项目管理

光伏电力广义上是指利用太阳能的新型绿色节能电力生产模式,进行电力消费改革。由于国际市场上对光伏应用产品需求量逐渐减少,加之中国光伏“双反”事件的影响,中国的光伏企业市场和光伏发展都面临巨大困难。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要促进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就务必要最大化利用内需市场,加快光伏产业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起步较晚,但起步出期就因为其绿色节能的特点被人们所接受,对光伏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见证主要表现为光伏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从事光伏产业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有效合理的项目管理是一项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选择良好有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对中国光伏项目管理模式的科学正确认识,直接影响光伏电站项目的健康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也能有效的扩大能源利用空间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光伏发电项目也符合国家开展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政策指引。综上所述,对我国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模式和科学理论的探析具有很大的意义。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效果很难完全满足电力工程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中国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必须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新形势开发下,借鉴国际领域内优秀的项目管理模式,设计相应的适合国内项目的采购管理模式,即EPC管理观念。

一、我国光伏电站项目管理四种模式概述

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我国光伏电站的两种主要形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BOT、BT、EPC和业主自行建设。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是一种建设投资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独特模式。主要表现为政府将国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单一的项目交与私人机构,允许该私人机构在一定时间内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应地服务。其本质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化。这种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大优势:第一,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被引进光伏电站的市场,一方面减轻了银行的贷款压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光伏项目资本化运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得光伏产业项目创造出规模效应,降低建造成本和增加市场份额。第二,私人资本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现金的设备和专业的人才;第三,私人资本的进入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项目的良性运营。

BT模式其实是BOT模式的一种衍生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有业主和项目总承包商两个主要主体,贷款银行和相关建设单位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在BT 模式下,专业性强的有经验的公司会通过招标进行项目总承包,在约定时间之前完成施工并且通过有关部门的检验之后将项目移交给业主。业主需要按条款约定支付一定的报酬。BT模式的本质离不开BOT模式。

EPC模式是指总承包商根据合同对施工全过程负责,建设,设计试运行等环节皆由承包商负责。在这种模式下,也存在两个主要主体,总承包商和业主。承包商较传统承包模式而言,消除了责任分工不明确的缺陷,总承包商重视设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负责全部的建设施工环节,等施工结束并经过检验后就交接给业主,业主负责后续的项目运营等方面的业务。在这种模式下,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因为总承包商对前期准备的重视还有设计环节的优化,使得施工过程中二次设计和二次返工的情况大大降低,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承包商负责所有的施工环节,因此,只要是有关建设施问题,责任都可以明确到承包方;业主的权利主要是如期付款,因此二者责任和权益不存在模糊地带。

业主自行建设模式相较于前面三种模式比较简单。此模式只涉及到两个主体:业主和相关投资方。此模式的特点是去掉了承包商的环节,不用付给承包商一定程度的报酬,为业主和投资方留下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主要采用这个模式的业主是那些本身就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他们可以运用此模式来扩展自身的产业链,最大程度上减少环节成本,实现自我产业优化。

二、EPC光伏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一)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光伏电站的建设周期虽然不长,但是占地面积相较于其他工程就很大,相应的,多大的占地面积就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设计和材料设备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很大。因此,为了减少利润流失,承包商就必须对对光伏电站的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在项目实施前,承包商应该根据项目自身的特殊情况,制定一个科学严谨的计划,以光伏电站供电工程工期为依据,对其所需要采购或者投入应用的设备和原材料的数量和进度进行严格细致的规划。应该细致订正每一个合同,设备签定和原材料采购合同都应该在文件中明确配送时间和所供应产品的具体信息,切忌模糊条款的出现。等设备按时送达后,施工现场应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需求合理规划存放位置,以此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更高效的使用设备和材料,减少设备的二次运转次数,避免交叉作业的情况出现。

(二)施工成本控制管理

光伏電站的施工成本相较于传统电站较高。因此为了压缩自身利益,承包商对成本进行管控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进行施工成本管控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对投资进行科学控制。总承包商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每一笔资金流出流入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控,并且在企业内部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财务部门要精确细致到每个细小的账目,对于个别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并整理成报告形式,寻找解决办法。其次,总承包商也要郑重对待供应商和原材料商的选择,这对施工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总承包商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供应商,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势必会选出来符合条件的供应商。

(三)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总承包商要很严格把控施工技术,以此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工程质量。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方案,高质量要求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会从根本上减少设计方案变更的情况出现。图 1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图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光伏电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不仅要重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更要高度重视施工人的人身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用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总结

光伏产业经历过短暂的低潮后又开始蓬勃发展,为了能在更远的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模式的重视,只有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才能更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基于EPCM模式的我国光伏分布式能源建设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

[2]贾佳.PPP+EPC模式在光伏发电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2017 (32).

[3]王克挺.光伏发电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4]秦焱.BT+EPC模式下的光伏发电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
应用政府管理会计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项目式学习从娃娃抓起
绿色管理 时代所向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中国力量闪耀国际项目管理舞台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基于Flex(Open Scales)、触摸屏的项目管理GIS系统研究与实现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