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精神的美学凝视与仰望
——记“第11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

2018-10-15 09:24文/
钢琴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半决赛钢琴家李斯特

文/ 叶 柳

2017年10月末,“第11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在荷兰乌得勒支成功落下帷幕。荷兰“李斯特比赛”是极具规模和难度的李斯特专项比赛,要求曲目全部是李斯特作品,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赢得了诸多李斯特“粉丝”的青睐。观众们的热情从未减轻,即使是白天的比赛都会有大批观众前来观看。炫丽恢宏的技术、如诗如梦的音响引人回望至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时代,李斯特这位浪漫派大师无论生前或身后的音乐聚会从来不乏拥趸,永远引人驻足流连。

赛制、选手、评审

本次比赛的赛制与以往稍有不同,正赛直接由半决赛开始,加上决赛共有两轮比赛(第10届的比赛,正赛分为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三轮)。半决赛的十四位选手是经过初赛的“现场选拔”而敲定的。初赛评审①很辛苦,他们一路奔波,从乌得勒支、纽约、莫斯科,最后到东京的预选地点现场聆听,选出了参加正赛的选手。这次正赛难度较以往增加不少,主要在于半决赛曲目分量的加重,选手需演奏三场:第一场是作曲家改编作品的独奏;第二场是与小提琴的二重奏(小提琴家是Barnabás Kelemen);第三场是李斯特原创作品的独奏。14位选手经过三场各50分钟的演奏之后,由评委投票选出3人进入决赛。多场次的形式和广泛的曲目涵盖决定了半决赛的激烈程度:每一场都需要保证质量,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导致决赛名单的更迭。

上届比赛的秘书长罗伯·希伯林克(Rob Hilberink)升任了本届比赛的组委会主席,他是一位极具组织才能和效率的工作狂:各项事务,大到舞台的独奏、协奏演出,小到后台的咖啡种类,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正赛的评委共有三组:国际评审、国际媒体评审和少年评审。国际评审组负责投票决定决赛选手,以及最终获奖名次,国际媒体评审在半决赛第三场中选出“媒体奖”获得者,少年评审团由6位13至17岁的荷兰天才钢琴家组成,他们决定“少年评审奖”的归属。

“最终裁决者”国际评审组的成员们皆为世界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他们是:迪米特里·阿列克谢耶夫(Dmitri Alexeev,俄罗斯)、安德瑞·伯纳塔(Andrea Bonatta,意大利)、弗里德里克·裘(Frederic Chiu,美国)、加里纳·费克乌斯卡(Janina Fialkowska,加拿大)、彼德·弗兰克(Peter Frankl,匈牙利)、马库斯·格鲁(Markus Groh,德国)、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英国)。荷兰文化委员会主席卓普·达尔梅杰(Joop Daalmeijer)继上届比赛后,在本届比赛中再次担任评委会主任(非投票)。

参加半决赛的十四位选手分别来自十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分别有两位选手获选进入正赛,荷兰、德国、意大利、英国、南非和中国各有一位选手进入正赛。

选手们的演奏

此次比赛的冠军是亚历山大·奥尔曼(Alexander Ullman,英国,26岁),亚军是洪明秀(Minsoo Hong,韩国,24岁),季军是蒂娜·伊万诺娃(Dina Ivanova,俄罗斯,23岁)。“媒体奖”得主是俄罗斯的瑟基·别里亚夫斯基(Sergey Belyavskiy,24岁),“少年奖”获得者为意大利的蜜雪儿·坎多蒂(Michelle Candotti,21岁),这两位选手没有进入决赛(为此还引发了一些争议,笔者将随后探讨)。

媒体奖所需评审的是第三场,原创独奏专场。14位选手中有8位选择了《b小调钢琴奏鸣曲》。令人较为欣喜的是,两天在14小时的比赛中听八遍这一作品,评委们本来预计会很烦恼或瞌睡,但实际上选手们的演奏各具特色,总有不同的惊喜和不可预测感。其他曲目的演奏总体来说也超出预想的水平。以下是对选手们演奏的一些概略的分析。

首先,是关于演奏中的平衡之术。多数选手的音乐表达方式更为沉着,内在张力更充分而不是直白地发声。即使是演奏最为明艳热烈的Ivanova,声音依然控制得体。“弱在强之内,不在强之对”,在音响力度的布局上,不仅要看谱面的力度标记,还要纵观整体的音响走向和前后句的语气,使力度变化合理,让强弱互容而非简单对立,才能帮助情绪表达获得方向。《幻想回旋曲》(S.252)的演奏最容易将f弹得很噪,而p处因为技巧简单而弹得太随意。但这种情况在此次比赛中出现得很少。

在平衡的基础上,也需要用少许“任性”的音符,或运用休止符来打破平衡,让音乐灵动起来。但基础是要严格按照乐谱的要求。比如,节奏准确,Rubato才好做;旋律的音色、力度变化均匀,突强或突弱才有意义。在这一点上,俄罗斯选手Sergey Belyavskiy表现得很杰出,他的演奏快于常人,均匀度极高,但就是因为在微观处转折而宏观上协调,达到了灵气扑面而取得了总体和谐的效果。

平衡的意义还包括音乐的方向感,段落、乐曲的行进和归属感,以及每一种处理方式的目的性。情绪变换的意图、讲故事的意图,都需要有宏观的安排。具体来说,情感的落点是由某些和声架构、音符或音组来完成的,如果演奏者认为这些内容具有诠释的重要性,可以清晰而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有些选手表现得有点模糊)—因为音乐作为时间的艺术,演奏者必须把握每个重要的瞬间,如果表达不足够清晰,很容易造成音乐意图的模糊—尤其在听者的角度,因为他们多数没有演奏者了解作品,“故事性”不够,容易减少音乐的吸引力。对音乐情节足够的判断和自信才能促成结实的演奏。

其次,关于演奏技巧。冠军Ullman②的取胜很大程度上在于技巧。并不是说他的速度或力度,而是在于他的技巧可以“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声音形象。李斯特的作品虽复杂,但不宜太热闹,技巧亦是同样:以明确、直接为上。Ullman的演奏指触刚健明亮,音色层次清晰,旋律晶莹剔透,表现在两首《恰尔达什舞》(Csardas,S225/1/2)和声极富变化的作品演奏中,左手低声部对于整个音乐形象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支持。他对左手的关注度使音乐的色彩层次和感性层次更为鲜明。而《梅菲斯托圆舞曲》第二首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硬技术”了。Ullman的演奏在技术上显得很轻松,颇具四两拨千斤之感,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对节奏律动的严格把握。越是技巧繁琐的曲目,越需要在节奏上有条理,把音乐材料从容地组织、提炼出来,从而体现音乐的个性。比如这首圆舞曲经常出现的以五个十六分音符为组的材料,尽管快速弹奏时(或单独音组,或与和声的组合)技术不好掌握,但钢琴家没有一次不是果断地严格按照节奏弹奏。在技巧的帮助下,Ullman在理性与感性上融入李斯特作品的审美灵魂,并善于运用作曲家的音乐语言。他可以将轻灵技巧与高远气质相互结合:决赛③时《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面貌时而“清溪奔快”,时而“陵谷茫茫”,尤具舞台效果。而结尾部分的八度刮奏,他竟然是用单手。无论单手刮键的艺术必要性如何,钢琴家能够突出展现自己的技术能力,在尾声部分又一次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钢琴表演的“观赏性”经常让人扭捏地不愿提及,其实这无伤大雅。在19世纪,李斯特除“作曲大师”身份之外,还是一位名满天下的钢琴明星,他的作品对技术的探索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项重要发明。在当代,演奏家开拓技巧也是极其重要的。技巧和音乐开发是双向行为,有学说认为:音乐想象在先而技巧随后(来刻画想象)。其实也不尽然。技巧越高,能达到的想象空间也可能越广阔—实际演奏能够达到的,对音乐想象的开发会有所帮助,它们相辅相成。

最后,所谓“乐感”“音乐感知”是演奏中贯穿始终的感性成分,但实则需要理性的基础。音乐是所有感知的抽象—不是感知本身而是感知的抽象。演奏既要有敏感的知觉和感受,又不能感情泛滥。总体来说,这次选手们的“火候”掌控得都很好,极少出现演奏李斯特作品容易冒进的浮夸现象,美感体现得较为自然,而且各具特色。亚军韩国选手Minsoo Hong的琴声温暖热情,轻奏时又呈现了乐句线条的“晕染”:轻盈而不单薄,在轻奏状态下和声也是丰盈的,不同声部飘逸穿梭,展现了钢琴家的捕捉旋律的能力。中国半决赛选手冯然的演奏理性成分居高,看得出是钻研过乐谱的,她曾经是“第七届比赛”的冠军孙颖迪的学生,在演奏的“英气”和机敏的音乐分句上与其有些相像。季军Dina Ivanova堪称一位“豪放派”女钢琴家,她的演奏音色饱满,令人激动,具有炽热的感染力,同时又有“脆生生、美滋滋”的音乐趣味。

音乐艺术中一项重要的美学精神在于“自然流露”—不是“自然主义”的主观任意,而是经过心灵的锤炼把握到音乐的本质,从而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对作曲家的尊重不应只是表面的真实,而是灵魂的真实:演奏者对乐谱需要遵从,但更重要的是对作曲家精神的归纳能力,演奏不是机械地遵从乐谱,而要像是自己创作的,让观众的听觉感受到是“本源的心声”。这次比赛中,虽偶有粗糙的现象,比如音乐幅度的把握不够明确(有时幅度太过显得不够精致;有时对比不足让音乐有些倦怠),但能听得出选手们各自对作曲家的风格都有所心得,并诚实表现于自我演奏,“诚心诚意”地展现了明确的观点与个性。

半决赛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获得“少年评审奖”的21岁的Michelle Candotti。她的演奏既亲切又清澈,有发自内心的优美,活泼而灵动。力量虽小,却是“别样的李斯特”。诠释多样性也应该被允许。她获得“小朋友奖”实至名归。另一位选手,南非的让·雨果(Jan Hugo)在音乐材料塑造和提炼,以及和声捕捉方面具有极强的能力。他的演奏气息极为沉稳,同时音乐层次不拘一格,幅度磅礴,演奏也很打动人心。

整整两天,听完这14位选手气卷波澜的演奏,评委组才缓过神来,票很不好投。无论决赛入场券还是媒体奖评审结果,选手们的才华横溢、旗鼓相当令人难以取舍,所有评审都历经了一番心灵挣扎,才决定出半决赛奖项和决赛名额的归属。

“记媒体奖”获得者Sergey Belyavskiy,以及两组评审的观点之争

摘取媒体奖的俄罗斯选手Belyavskiy遗憾地没有进入决赛,引起了媒体评审组和国际评审组的一些争论。

在演奏能力上,Belyavskiy完全不亚于决赛选手。他在半决赛第三场的演奏,句法之顺畅,气息之轻盈,线条之飘逸,让那些难度甚高的曲目听起来没有一丝疲累的感觉。他的技术娴熟得不着痕迹,演奏中的轻重缓急、和声碰撞、音乐流动、整体色彩没有任何生涩之感。声音柔和,中低声部小线条也弹出了味道……这样的钢琴家怎么还需要比赛?

但是毕竟半决赛有三场,需要累计考量以决定决赛人选。媒体评审只听一场原创作品而没听到改编和重奏作品,不能完全衡量选手是否有资格进入决赛,但这并不足以阻挡乐评家们捍卫自己的理念。在随后的国际音乐比赛联盟会议上,两个评审组的十几位评审为这位俄罗斯钢琴家未进决赛而争辩起来,他们以调侃的方式“吵了一架”。

几位国际评委的论点是,Belyavskiy前两场发挥的不够理想,弹得太快了。笔者认为“快”的问题是相对的,演奏速度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不必要所有演奏家都采用一种速度。Belyavskiy的演奏确实相对他人稍快一点儿,但并不出格。而且,他的技巧让其演奏轻松,流畅性好,听起来显快。另外,他是年轻演奏家,在速度上有些锋芒也许并不为过。笔者总是企图为“速度快”正名:如果能弹得清晰而且不过分快于速度标记,应该允许演奏者有自己的音乐追求。乐评家们认为评审标准可以宽泛一些,认可选手的个人风格。但国际评审还是有他们自己的法则,对艺术见解的把控更加严格。

笔者认为在音乐领域中,乐评人、作者起到评论、调节、整理、反馈的作用,综合音乐现象与自己的认识引起艺术大众的思考。乐评人是作曲家、演奏家、观众之间的媒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乐思潮的方向。

比赛花絮

荷兰的“李斯特比赛”闻名于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获奖选手在随后的职业演奏生涯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届冠军Batsashvili三年以来演出不断,包括在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地的多场独奏会都是提早很久即售罄门票。而本届比赛结束后不久,冠军Ullman获签成为了世界最著名演出机构—哥伦比亚经纪公司(CAMI Music)旗下的艺术家。这位一头卷发的英伦绅士舞台气质非常适合古典音乐,严肃而不失活力,可望将李斯特的音乐在职业舞台上继续远播。

本届比赛国际评委全部是擅长于李斯特作品演奏的专家。Leslie Howard尤为突出,他曾经录制发行了李斯特所有的钢琴作品。与其对李斯特执着相仿的是他对喝酒的执着,而且他就这个问题找到了“垫背”,声称“李斯特也爱好喝酒”,一次在餐厅与笔者谈话的同时,他笑着请服务生倒了一杯掺了白兰地的橘子汁。本届比赛最年轻的国际评委是Markus Groh,来自德国,曾任教于汉诺威音乐戏剧大学,是1995年“伊丽莎白皇太后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最年长的国际评委是Peter Frankl,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已经82岁高龄。

相对于国际评审,媒体评审组打分压力没有那么大,但规矩也很严格。比如,同上届比赛一样,评审们不可以在比赛期间谈论选手的演奏。这些平时以品鉴别人演奏为职业的乐评家,现在乖乖地被堵住了嘴,面面相觑地憋了两天,在投票之后才开始发表见解。另外,几个乐评人互相分享了各自的著作。Eric Schoones的《山路登攀:禅的精神点亮音乐》(Walking up the Mountain Track: The Zen Way to Enlightened Musicianship)一书在欧洲获得过如潮好评,难能可贵的是他以西方人的身份展现东方哲学对音乐成长的影响,内容极具启发性和震撼力,我们很需要这样音乐观广阔的作家和音乐家,来丰富钢琴艺术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表现的可能性,这也是李斯特吸纳多元音乐素材,海纳百川的音乐创作精神。评审组在工作之外还在当地进行艺术采风,与其他音乐家采访讨论。大家互相鼓励,约定各自再多出几本于音乐听众有益的书。

我们崇敬李斯特,景仰他的伟大人格,他的慷慨。李斯特终其一生无私地帮助了大批同代音乐家,其中不乏浪漫主义大师。由于他的协助,许多作曲家及其杰出作品得以更广泛地为世人接受。李斯特首创“单人钢琴独奏会(Recital)”的表演形式,增加了钢琴作品的传播广度,也帮助凸显演奏家的个人魅力。同时,他的辉煌经历也证明了“舞台的成功”并不罪恶,艺术之内容才是评价音乐家的最终标准。

总 结

在李斯特音乐的回响中,比赛落下了帷幕。无论获奖与否,钢琴家们的坦诚演奏无疑打动了人心,感染了乌得勒支的诸多观众。演奏音乐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在于讲话人用力多少,而在于恰到好处,让观点达到灵性的共鸣或震撼。笔者建议年轻钢琴家们应时常用旁观者的位置“凝视”李斯特的音乐图景以及作为演奏者的自己,以达到从宏观角度来进行自我指导。也希望选手们更加成熟,所谓“成熟”,在于“思考得更多”—看待音乐更加全面,和“思考得更少”—放松内心来拥抱音乐。只要对音乐真诚地研究、表达,就没有那么多的“错误”。

望大家的艺术之心执着而勇敢。

注 释:

①初赛评委分别是:中国钢琴家孙颖迪,格鲁吉亚钢琴家Nino Gvetadze,美国钢琴家Michael Lewin,以及瑞士钢琴家Igor Roma。

②本届冠军Alexander Ullman毕业于柯蒂斯音乐学院,以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曾师从于Leon Fleisher, Robert McDonald, Dmitri Alexeev, Ian Jones, William Fong, Ignat Solzhenistsyn, Elisso Virsaladze等。

③亚军Minsoo Hong和季军Dina Ivanova的决赛协奏曲是《第一钢琴协奏曲》。

猜你喜欢
半决赛钢琴家李斯特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保持肃静
比德尔曼200自亮剑
钢琴家风范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