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枝:邓小平给了我一把人生的“钥匙”

2018-10-15 07:42韦星
南风窗 2018年21期
关键词:陈开枝南风窗百色

韦星

9月12日上午,广州市农林上路。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高大,但背有点驼的老人从巷子里拐出后,朝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办公楼走来。

沿着楼梯,扶着扶手,他步履沉重,但依旧可以缓慢拾级而上……岁月的无情,终挡不住这位老人一腔的热血和满怀的激情。

一个多小时访谈后,老人直奔机场,赴河北参加一个扶贫论坛。

老人是陈开枝,今年78岁。13年前,他从副部级领导干部任上退下后,延续着他的扶贫使命,持续奔走在扶贫一线。

以广西百色为例,过去22年,他赴百色扶贫的次数超过100次。而过去60年,他回广东云浮老家探亲的次数,还不到50次。百色成了他第二故乡。在百色,当地人也称他为“广州亲人”。

“广州亲人”的叫法,自1996年广州对口帮扶百色时就叫开了。当时,陈开枝具体负责对口帮扶,为官的身份是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1998年,陈开枝升任广州市政协主席;2005年,退休。但关注百色、关注中国扶贫事业,至今都还没有退休。

很多人不清楚,陈开枝对扶贫事业何以持续保持满腔热血?陈开枝清楚:这源于26年前邓小平南方谈话时,他有幸在邓小平身边工作了11天。他参与全程的接待和保卫工作,是邓小平“南方之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亲历者之一。

“这11天,他给了我一把人生的钥匙,”陈开枝说,“这几乎是最大限度再造了我自己。”

这把“钥匙”,陈开枝和《南风窗》记者的对话中,得到了展开。

扶贫使命

南风窗:我知道您一直关心百色的发展,前段时间,我约访您时,您又一次去了百色。22年前,您刚去百色时,百色的情况怎么样?

陈开枝:记得1996年广州对口帮扶百色时,百色12个县中,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是省级贫困县。

当时百色的贫困程度可谓是触目惊心,全百色地区(后改为百色市)3.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5.4%,大部分村民居住在高寒石山区,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各个县都没有柏油路。

当时百色357万人中,近百万人存在出行难,85.8万人存在饮水难,63万人不能解决温饱问题……

百色地委书记刘咸岳当时介绍情况时说,要了解百色的贫困状况,不用记那么多数字,只需记“三不上”和“八面来风”即可。

所谓“三不上”,就是:不上桌,因为没什么东西吃;不上床,因为没床睡觉;不上学,因为没钱读书。

“八面来风”是指居住多是干栏房,到处进风漏雨:一层是“畜牧局”,养牛、羊等牲畜;二层是“人事局”,住人;三层是“粮食局”,是个阁楼,放玉米棒子。

南风窗:实地走访百色后,给您留下哪些深刻印象?

陈开枝:记得1998年正月初五,我到田东县作登乡梅林村家访。当我走进班成连的茅草房时看到,他的两个孩子正发高烧。揭开锅,锅内光光的,玉米糊也没有。班成连和我讲,“没粮过年,孩子也烧了好几天。”我非常心痛,顿时泪流满面。

你想想,百色是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百色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牺牲。中越关系恶化时,那里又是对越南作战的战场之一,但新中国成立了近50年,那里的老百姓还是那么贫困。我心里难受,立即掏出身上所有钱,加上随行同志的钱一起,给他凑了2700元,让他拿去给孩子看病,给家里添粮。

南风窗:2018年,距广州对口帮扶百色已22年。您常年奔走在百色扶贫一线。您认为,当初对口扶贫和当下精准扶贫,有什么区别?面临的情况,有哪些差异?

陈开枝:20年前,百色贫困发生率80%左右,属普遍贫困。现在,百色贫困率12%左右。深度贫困的家庭,属个别和特殊的情况。

如今,中央加大扶贫力度,群众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所以现在干部的扶贫要比过去好做多了,至少还有路走,过去连走路都不方便。

南风窗:您既是省部级领导干部,又长年在一线扶贫,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背后有何深意?

陈开枝:扶贫工作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涉及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贯彻和落实。

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提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何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各地发展情况千差万别,要同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所以,改革初期就是让有条件的地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个大局,全国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大局,全国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他还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會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会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当下的精准扶贫,力度更大,措施更强。解决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扶贫工作也是践行“共同富裕”的理念,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福祉和全国小康实现,还事关我党的执政根基。

一把“钥匙”

南风窗:您扶贫的热情,除认识到扶贫工作的政治意义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和邓小平对您的影响有关?

陈开枝:没错。邓小平1992年1月南方谈话时,我有幸在他身边工作了11天,这11天几乎最大限度再造了我自己。我常和别人说,邓小平给了我一把人生的“钥匙”,拿着这把“钥匙”,我以“不讲大话,实干、苦干和拼命干”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即便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

南风窗:当时您是如何与这件事对接上的?

陈开枝:当时,我是广东省委副秘书长。1992年元旦,我在佛山南海调研时,突然接到省委书记谢非的电话,他说,“中央发来一份绝密电报,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请你赶快回来研究一下总体接待和安全警卫工作。”

讨论时,省里有同志认为,老人家主要来休息,主张按休息的思路来安排接待,因为“电报上都写明了是来休息的,中央办公厅也没有派人来,也没有记者来,就他一家人,怎么可能是战略部署?”

但我坚持认为:绝不是“休息”那么简单,而是和改革开放有关。

1992年1月3日,中央来了3个人组成的先遣组,主要强调“小平同志是来休息的,你们既要讓他看到广东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又不能让他过于劳累”。

他们提供的方案是:老人家看完深圳和珠海就走。我们争取的方案是:除看看深圳和珠海,还要到佛山、广州走走。先遣组后来同意我们的方案,但要确保老人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接待细节上,我们按照老人家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比如老人家喜欢睡硬床板,我们给他安排硬床板,比如他吐痰用的痰盂怎么摆等细节,我们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最好,让老人家在广东生活工作都方便。

南风窗:我们注意到,老人家在广东谈了很多,车上谈、船上谈、工厂里谈,其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内容?

陈开枝:聆听他的谈话,我非常震撼和兴奋,印象最深刻是他说到“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还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会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说到激动处,他举起手指,用手势来强调语句。

南风窗:这次讲话对中国改革和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陈开枝:南方谈话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改革基本上是停滞的,一直攻不破,主要原因在于“左”的思想再次抬头。

讲话主要精神被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吸纳了。可以说,直到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才拿到了“出生证”。过去,“姓资姓社”争论不休,甚至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作为判断社会制度的标准,改革举步维艰。

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南风窗: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对中国改革进程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陈开枝: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但在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上,走了不少弯路,出现过重大教训。

1978年11月8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了整整36天,最终把党内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共识。

这为期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3天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成为我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即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此后,为市场经济发展探路的经济特区,就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成立,也很快取得不错的效果。但20世纪80年代末,党内一些舆论开始转向,认为“反和平演变也是中心工作”,“多中心”提法开始出现,甚至有人提出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多一家三资企业,就多一份资本主义”。

此时,邓小平出于对国家、民族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记得在伶仃洋的船上,他第一次喊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还谈到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1991年,《解放日报》发出的那几篇改革评论,是根据邓小平的谈话进行的。但很快,对《解放日报》的围攻不断,改革再度陷入僵持的状态。

南风窗:所以才有他在第二年到广东等地的讲话?

陈开枝:对!1991年上海谈话碰到那种情况之后,北京就更不好谈了,只好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来谈。1992年1月,他老人家就携带家人,以度假为名开启了南方之旅,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他的讲话,没有讲话稿,但思路非常清晰。记得在伶仃洋的船上,他第一次喊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还谈到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南风窗:正是邓小平身上的这种责任和担当,影响到您后来的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

陈开枝:邓小平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不仅这么说,而且这么做,他这种对人民的情感、对民族的担当,以及在改革遇到艰难险阻时,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坚毅品格和政治智慧,深深影响了我,也一直激励着我。

南风窗: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将广东作为在地方考察的首站。您认为,现在的改革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陈开枝:习总书记来到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塑敬献花篮时,我受邀参加。他实地考察的路线和邓小平当年走的一样,在现场,习总书记就表示,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随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习总书记还亲自担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十九大后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进一步向外界表明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春潮,持续滚滚向前。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主要解决意识形态的问题,要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以达成改革开放的共识。

20多年后,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碰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为形成了一些利益集团而且已经固化,改革就是要从这些利益集团嘴里挖肉,难度更大,也更需要领导者的魄力和担当了。

猜你喜欢
陈开枝南风窗百色
《南风窗》新媒体营收激增原因分析
陈开枝:从“首席接待官”到全国“扶贫状元”
红色情 百色梦
攻坚百色
陈开枝:共产党员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百色水利枢纽首次蓄满泄洪
百色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