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意义重大

2018-10-15 23:31李军国
当代农村财经 2018年7期

李军国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切实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方针和原则落到实处,本文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贯彻落实“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内在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等四个方面,阐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及其作用,旨在通过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理念,把新理念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际行动,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意义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不仅释放出了鲜明的重农强农信号,也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未来“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

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发展高度,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要遵循的“八大”基本原则。这一确定不仅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到了实处提供了政策制定所遵循的原则和依据,更为今后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

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2020年后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城市常住人口比重已超过50%、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下降到10%以下,农村人口数量和村庄数量在不断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还有近6亿的农民仍生活在广大农村,这个最需要关怀的最大群体的现实没有变,农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变。不仅如此,我国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的矛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农业农村发展滞后问题十分突出。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仍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72倍和2.28倍,即使到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实现,预计农村还有4亿左右的人口,这个数字比当今美国的全国人口还要多,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农业农村必须优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就现阶段发展状况看,无论是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如果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为此,为了不能让农业农村落下掉队,要让乡村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当前而言,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体现在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农业的效益实现不充分;农业的生产与生态功能不平衡,农业的生态功能发挥不充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不平衡,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小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不充分。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乡村振兴就不能实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农村是短板、农业是短腿。就“四化同步”而言,发展的短腿就是农业现代化。如果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就要缩小城乡差别,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仅如此,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城镇居民来看,对农产品量的需求已得到较好满足,但对农产品质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的农产品,而且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从农村居民来看,不仅要求农业得到发展,而且要求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不仅要求在农村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要有完善的基礎设施、便捷的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的文化活动,过上现代化的、有尊严的生活;不仅要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而且要求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之中。作为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求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3.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贯彻落实“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战略定位和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问题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十九大报告又鲜明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思想,这不仅是习近平“三农”理论思想的重大创新,也是对“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中央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发展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的,就是要使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整个国家现代化保持同步。为实现未来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需要多措并举做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之所以这么强调,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十分明显,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决定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重要位置,而且进一步确立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未来的现代化新征程中,必须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现代化这个国家现代化的短腿。从这个起点出发,我国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业、农村发展如何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各类资源要素不会自发地流向低回报率的农业和农村,农业和农村在与城市和工业资源要素争夺战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对我国这种后发追赶型国家而言,在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要想避免农业衰退、乡村衰落,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只有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不断筑牢夯实农业农村这个基础,才能稳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下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先手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有力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提供基础支撑。

4.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要看到,我国的现实情况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想避免农业衰退、乡村衰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并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上,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干部配备上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在要素配置上要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绝不能高喊口号、或树几个典型就优先了。优先发展在理念层面上要体现在:是否把“三农”放在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大战略中,放在城市与农村大背景下;放在三次产业的大结构中;放在宏观制度設计中;放在微观资源配置中看是否优先。如果在这些领域中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消除各类要素进入农业农村的制度障碍,提升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效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就能实现并达到了为农业农村聚人气、添活力的目的。在实践层面要体现在:是否健全和长效推进生产要素城乡有序良性流动机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民工市民化机制、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欠发达地区补偿机制等。具体而言,要看各级党委政府在领导精力摆布、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是否要做到向农业农村倾斜,真正服务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大局。最终检验的标准,就是要看农民是否增收;财政收入是否增长,农村生态环境是否改善,乡村文明是否提升,如果这些做到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干部配备上,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制度设计、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推动要素配置、资源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业农村倾斜,并作出制度性安排,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乡村加快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争取更大支持,创造更好条件。以缩小城乡差距,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民日报 2017-12-11

2.韩长赋: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乡村振兴,农民日报2018-03-28

3.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2018年1期 中国乡村发现

4.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民日报2018-04-19

5.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7.11 北京

作者单位: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农村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