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主色调

2018-10-16 02:15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文明体系绿色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随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绿水青山将日益与金山银山“合而为一”,成为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和鲜明符号。

★生态环境部2019年将开展新一轮机动式、点穴式环保督察。在总结第一轮督察工作的基础上,推进督察法规建设,将环保督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7年,审结环境民事案件48.7万件,依法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1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生态环保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重要论断,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次会议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确立,也吹响了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指引美丽中国建设的冲锋号角。

【本文重要信源】

1.新华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2.人民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系列评论;3.黄承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

1 关键期窗口期攻坚期:打几场漂亮的攻坚战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要打几场标志性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大仗。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必须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突出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水污染治理要以“治根”为主,坚决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五大战役”。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动补齐城镇和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打好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急中之急。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重点加快治理农村垃圾污水,推进“厕所革命”,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打造美丽乡村,再造乡村价值。

打好苦仗。土壤污染防治是难中之难。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明确监管的重点污染物、行业和区域,对耕地和污染地块提出更严格管控措施。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源全防全控。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涉重金属行业、工业废物处理和企业拆除活动污染土壤。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防范风险,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底线。强化地方政府土壤污染防治责任、落实排污企业主体责任、构建多方参与的土壤环境治理体系等措施。通过建立终身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政府、企业责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强化水资源水污染水生态统筹,采取治理、监管、关停等综合手段,一地一策差异化地加快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进一步严格产业准入,收严收紧重点行业产业准入标准、水耗能耗和环保排放标准,真正以环境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被矛盾困难吓倒,不为短期阵痛困扰,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一个堡垒接着一个堡垒攻,形成攻坚合力。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

【决策看点】

●近日,浙江省安吉县、陕西省延安市、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山西省右玉县5家全国生态建设典型共同签署“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右玉绿色宣言。五地表示,要厚植绿水青山不懈怠,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携手倡导、自觉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历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2 抓“关键少数”:建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把生态环境提升到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高度,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和历史性的变化,表明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进入新的境界。

领导干部要真正成为环保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作为史上最高规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六常委悉数出席、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党政部门几乎全覆盖参会,传递出鲜明信号,即让从事国家治理的每一个人都要成为环境问题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对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革新的迫切需求,要求环保政策制定和执行更需要关注问题产生的背景、行政介入的时机与程度、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将过去、现在、将来的情况综合考虑,结合党政机构改革,抓紧整合机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与队伍。当前国内环保问题的解决,固然能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但最终落实要通过改变人的行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习惯而完成。“要建设一支生态环保铁军”,既是对部分领导干部环保意识不强、环保工作不力的“提醒”,也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出更高要求。

从“四个意识”的高度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政治责任。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有力的保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坚持底线思维,划定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坚持永续发展思维,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坚持法治思维,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监管制度体系。形成绿色领导方式,把绿色发展指标作为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各相关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用好考核评价这根绿色“指挥棒”。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本和关键在于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持续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其中,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政绩考核体系中占有相当权重,是这一总体设计的关键环节。要深刻认识到工作中不严不实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不能为增长而增长、为投资而投资,必须破除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必须坚决扫除笼罩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头脑中的“雾霾”,真正建立起“绿色”的政绩考核体系。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特别是要做到终身追责。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严肃查处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表态多、行动少、落实差尤其是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和突出问题。

【决策看点】

●5月11日,湖南省委召开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明确该省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全会强调,要注重统筹推进,把“三大攻坚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同长江经济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系统谋划、协同攻坚。

环保云 让污染无处逃遁

在南京,一家钢铁企业拿到“排污许可证”后,企业的环保相关信息也会同时传入污染源“一企一档”信息系统。作为江苏环保云平台的子系统,污染源“一企一档”信息系统为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统筹协调,“诊断”企业潜在污染问题。江苏被列为首批生态环境大数据试点省份,通过建设云平台,逐步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5月25日

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优制度环境,要建立绿色导向、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守护好生态文明的绿色长城,以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

3 抓长效机制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个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本次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第一次全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生态环保工作的思想精神,将环保提升为国家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但本次大会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再次拔高环保的重要性,其最大价值是不再将环保问题“现象化”理解,即不再将其仅仅看成一种污染现象或专业问题,而是系统化地将环保工作对象、问题、成因、思路、绩效、解决途径等放在政治、经济、法治、生态等“网络化”关系中理解。系统化面对环境问题将成为未来环保工作,特别是政策设计和执行工作的核心视角。

“六项原则”“五个体系”为生态文明发展画出“路线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重要原则,还首次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五个体系”,即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五个体系”首次系统界定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生态经济体系提供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目标责任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动力,是底线和红线。“五个体系”是对贯彻“六项原则”的具体部署,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体系。可以说,“六项原则”“五个体系”既是指导原则,也是方法论,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今后一段时期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画出了“路线图”。

【决策看点】

●环境诉讼案件正进入“爆发期”。司法机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环境刑事案件数量大增,多地涌现首例环境公益诉讼。2017年12月21日,江苏昆山首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环保案件开庭;同在当日,河南濮阳市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开庭;2017年12月29日,安徽省广德县人民法院公开庭审理宣城市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2018年1月9日,马鞍山市博望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马鞍山首例刑事附带民事环保公益诉讼案……在诉讼案件突破的同时,多层次、多角度的环保司法体系正在不断构建。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数增长幅度为69%,处罚金额为115.8亿元。

强化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创新支撑。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幅减轻生产、生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生产和污染防治,辅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要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要把绿色化、生态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统筹制定中长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倒逼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向绿色低碳社会转型,政策、资金、技术和市场都是关键因素。“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倒逼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严格环境保护税收征管,创新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支持政策。打通融合“信息孤岛”,建设跨界、全域和共享的生态环境云平台,实现饮用水水源地、大气土壤环境、化工园区分布、移动执法、建设项目审批等信息的块上集聚,开展预测、预警和应急,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多方面同时发力,增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支撑性。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经济领域改革,统筹绿色科技创新布局和生态环境风险管理,切实提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文明体系绿色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请文明演绎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