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眼,解读教学文本

2018-10-16 12:04魏调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贤才诗眼蜀道

魏调平

语文课要上好,必须将文本解读放在第一位。细观每一堂优秀语文课的出彩之处,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的、独特的、创意的解读关系很大,许多一线老师往往无法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巧抓文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文眼(诗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是窥看文本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文本脉络的筋节,掌握文本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阅读教学,可以把文眼作为确定核心教学内容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切入点,本文中笔者就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巧用文眼在解读教学文本、提炼教学内容和设计课堂对话方面的妙用。

一、画龙点睛,品读文本精妙

文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文章思想情感的凝聚点。画龙点睛的文眼往往就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之中,明朗而响亮地“鹤立鸡群”,只需要亮眼聚焦,深入解读即可。

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它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

文眼画龙点睛又串连全篇,品味文本精妙,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循此线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解读时要特别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为了传递他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围绕着“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写了故都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首尾照应,回环往复。“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到的,写得出的,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这一点是文本中最见奇妙的一点。围绕着文眼解读这篇散文,通过赏析故都的秋色、秋声和秋味,最能理解郁达夫深受悲秋文化浸润的读书人所追求的“清”“静”的审美情趣和笼罩在他心头的人生的“悲凉”之感。

解读《蜀道难》,我们可能会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诗人所创造的浪漫而丰富的想象世界,可能会忽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诗句反复出现的意义。诗人没有对蜀道作静态的描摹,而是推陈出新抛出了一个动态的比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蜀道难》一诗的诗眼。解读《蜀道难》,我们不妨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入手。这句诗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串联文章各部分的线索,它使全诗首尾呼应,回旋往复,绵连一体,难解难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唱三叹,每一次出现都暗示着诗意的转折和作者情感的变化。第一次咏叹,突显了蜀道的“高”,作者站在全知者的角度告诉朋友蜀道“无法过”。第二次感叹,着重突出了蜀道的“险”,作者站在行者(亲历者)的视角,告诫朋友蜀道“不可攀”。第三次嗟叹,突显了蜀道的“危”,诗人以送行者的角度,劝导友人“早还家”,关注友人此行的安危。三次咏叹,三次诗意转折,逐层加深了蜀道之难的印象,感情也随之变化,不断增强着对友人的担心和关切之情。据此,可以设计两个问题:一是“文章有怎样的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二是“这首诗的反复咏叹,每处咏叹有何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个表格引导学生梳理诗文。

二、提纲挈领,提炼教学内容

提纲挈领,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领,简明扼要。提炼教学内容,就要提纲挈领,从而带动教学的其他环节,保证课堂结构的严谨和层次的清晰,这就需要巧抓诗眼把握文本的关键处和耐人寻味处。

感悟《短歌行》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就是以诗眼“忧”为解读的出发点,扣住“忧”字梳理诗文。紧扣诗眼“忧”字,以点连线,可以提纲挈领地梳理诗文情感线索:忧思难忘——所忧为何——何以解忧——归心解忧。紧扣诗眼“忧”,沿寻情感主线,可以概括“忧从何来”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忧人生苦短;二是忧贤才未得;三是忧功业未就。紧扣一个“忧”字,以点连线,以线串面,看似层层剥离实则绵连一体,这样既可以提纲挈领地梳理和概括文本的内容,更可以纲举目张地提炼教学内容。

以“诗眼”“文眼”为切入点,可以牵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提高文本解读的质量,加深解读的深度。

三、以简驭繁,设计课堂对话

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化解,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抓住文眼来设计课堂教学,就是一种以简驭繁的有效方法,是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条捷径。

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最终是要面向课堂教学实践。随意的、缺乏整合与提炼的问题,将使课堂结构零零散散,这与我们的课堂对话的设计不无关系。为了改变课堂结构的散乱状态,我们不妨以文眼或诗眼为抓手,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巧妙组织课堂教学。

设计有梯度的课堂对话的要领是,通过对文本的认真解读,找到可以带动对课文进行解读品析的诗眼或文眼,设计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它带动对课文的理解,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过程。

《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辞别旧我、迎接新我的宣言,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仿古旧、欢夜饮等五個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归园田居(其一)》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诗人从何而归?二是诗人为何而归?三是诗人归向何处?四是诗人归后何感?

再如,《短歌行》教学中以“忧”字为中心,即“所忧为何——何以解忧——归心解忧”组织课堂教学。

实录片段:

师:诗眼就是诗歌精神的凝聚点,观照全诗情感的字或句子。怎么才能准确挑出诗眼呢?方法是扣住关键语句,找出精炼传神的字,就能找到“诗眼”。你们觉得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生:(齐说)忧。

师:你们怎么找到的?

生1:诗中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样的詩句,所以是“忧”字。

师:挑得准确,抓住“忧”字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是“忧”,曹操的“忧”从何来?

生2:一忧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在慨叹人生短暂,虽然宴会上有慷慨激越的音乐作伴,可依然感伤。

师:“对酒当歌”是外部举动,“去日苦多”是内心郁积的苦闷。苦闷是现场的酒和歌激发出来的。如果只是感慨人生苦短,那么及时行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斗酒相娱乐”,宴会上慷慨激昂的歌声和酒就可以解忧。《短歌行》仅仅是在感慨人生短暂吗?

生3:不是的。他还忧贤才未得。他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表面他好似痴人做梦,在说他想摘取夜空中的一弯明月,其实,他是把他渴求得到的贤才比作天上的明月。

师:曹操“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曹操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做大事的人,想要做大事只有他一人可不行,只有他一人那是单打独斗,他要成功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所以,他想要追求贤才。

师:这也是他的“忧”,忧贤才未得。他为什么渴求贤才?

生4:他有壮志,渴望建功立业。

师:这是他的政治理想。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消吴灭蜀的事业仍未完成,他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所以,他的忧还有关键的一点!

生4:这就是功业未就之忧。

师:他的诗有文气,有才气,难得的是有大气,大气之中有英雄豪气,更有王者霸气。刘邦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故乡,宴请父老乡亲,酒酣,刘邦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了他对贤才的渴望,何况曹操此时功业未就。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这“忧从中来”的“忧”有三层含义:人生之忧,贤才之忧,天下之忧。

(投影展示)

心忧人生——人生短暂

心忧贤才——渴求倾慕

心忧天下——功业未就

师:对,诗人的忧不是一般意义上对人生短暂的消极,所以即使喝得酩酊大醉也不能消除其忧,反而像李白所说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了,虽说短歌适于微吟低徊,但曹操的英雄情怀却让此诗有了一种慷慨之气,慷慨源于他对贤才的思慕与渴求。贤才未得,功业未就,何以解忧?

生5:既然贤才未得,那就招揽人才。

师:他打算如何招揽人才?

生5:他说此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他要做那乌鹊栖息的枝桠。

师:陈沆说“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曹操当时的政治权力中心在河南,正南方是荆州(包括湖北、湖南)正是刘备和孙权的势力范围。

生6:他说他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胸怀,他要做“不厌人”的明主,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生7:他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要效仿先贤,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切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

师:他要把崇高的精神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即“归心解忧”。

师:屈原在《离骚》中说“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曹操的伟大之处在于将生命苦短的“慨”叹变成了雄心壮志的“慷”,苦忧是消极的负面感受,而慷慨则是积极的自豪的心态。这是他面对如朝露一般短暂的生命时积极的人生态度!“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个体生命的悲歌变成了宏图大志的壮歌了。

以“诗眼”或“文眼”为解读的切入点来设计课堂对话,关键就是能够设计以“诗眼”“文眼”为中心的系列问题把文本解读的琐碎点串联起来,使课堂对话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整体认识。

很多时候,面对课文,我们不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地解读,是因为我们少了方法与实践。运用文眼解读法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地接近文本、深入文本、确定核心教学内容和组织课堂教学,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勤于思考,巧加实践,选择更多合适的文本,建立“巧抓文眼,围绕文眼”的解读意识,我们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猜你喜欢
贤才诗眼蜀道
打开剑门关,蜀道平仄而出(组诗选一)
终究有一枚诗眼
入川行吟(通韵)
诗眼
诗眼
五张羊皮
梁中效:中国蜀道研究的八个方向
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渭川田家》的诗眼是‘归’吗
王贤才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