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2018-10-16 11:43周清华郑飞刘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种植效益种植技术水稻

周清华 郑飞 刘伟

摘 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通过水稻的种植生产,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进一步提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种植效益。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必须是掌握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然而就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现状而言,大多数地区存在种植现状不佳、种植技术落后以及病虫害频发等问题。对此,必须要切实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应该选用优良品种与优化种子处理技术,优化叶龄种植技术,还要做好控苗、控肥、控病虫的“三控”技术优化,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效益

农药与化肥是我国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最常用的辅助制剂。经相关实验表明,此两种制剂的使用,虽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升,但长期使用是不会对土地造成影响,也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在施加化肥方面,由于大多数农民并未做到对化肥使用量的合理控制,反而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水稻的种植不能仅是依靠添加剂的施用,更需注重科学的种植技术,如此才能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同时避免对环境以及土地造成破坏。

一、选用优良品种与优化种子处理技术

为确保水稻种植的高质与高产,首先应从种子品种的选择方面做起。不同地区在选择种子方面,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各方面条件选择最适合的优良品种进行育秧。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便适应选择宜香4106.D优 527号、丰优香占、内香优 8518、两优 1 号一等品种,而在北方地区,则适宜选用红稻 8号、文稻 11 号、临釉 24 号等品种。

与此同时,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务必要提前对肥水进行管理以及完成對田间情况的监督,继而确定水稻品种的适应性与丰产性。此外,在播种种子前,需首先对种子进行浸种工作,即利用浓度为 20%的盐水加适量的水,对选择的优良种子进行4-5d浸种,待烘干后再进行之后的催芽工作,以进一步确保种子的优良性。当然,在种植时间方面亦应选择最佳的播种时机,最佳的播种时机当属 50%种子露白后,且在播种过程中,种子的播撒密度需尽量保持均匀,不同苗床的总播种量亦需加以严格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每公顷土地的最佳播种量应保持在10-12kg范围之内。此后,为避免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烂芽、烂秧现象,可通过盖膜的方式来预防。

二、 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

所谓的叶龄种植技术,即一种参照水稻器官同伸规律,根据水稻主茎叶片的实际生长过程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措施。该措施通过管理不同时期水稻的生长与栽培技术以及加强对水肥的管理,继而达到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目的。具体来说,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进行优化:

1.合理建立叶龄观察点。上文中我们提到,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的目的在于确保水稻的优质与高产,因而针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首先目标便是建立科学的叶龄观察点,以实时观察并及时了解水稻叶龄的实际变化情况,继而方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水稻的种植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确保水稻的良好生长。而关于水稻叶龄观察点的建立,首先需统筹分析水稻茬口、品种以及其他各类实际因素,通过建立相应的种子数据库,了解其中的差异,进而针对其中差异建立不同的观察点,以对相应的叶龄记性标记,以便随时了解水稻叶龄的变化情况。

2.合理改进种植技术。在确定了水稻叶龄的变化情况后,进一步的优化便是对水稻种植技术的改进。改进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一方面可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水平,进而增强水稻的环境适应性;另一方面则可为水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关于水稻的实际生产条件与生态特点等方面,也应在水稻的种植以及水肥的管理方式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改进后的种植技术,进而切实提升水稻的种植水平。

3.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的水稻种植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病虫害的侵袭,进而导致水稻的生长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继而也便无法确保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为了缓解这样的种植现状,稻农必须要在种植技术方面进行提升,除了需对叶龄种植技术予以优化外,田间诊断技术的合理运用亦极为重要。所谓的田间诊断技术,即通过观察水稻的实际生长情况,判断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影响,进而提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经相关调查表明,水稻在后叶龄、移栽叶龄、抽穗、拔节等时期是最易遭受病虫害侵袭的时机,因而针对这几个水稻生产阶段,种植人员务必加强对水稻生长情况的巡视,以判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提高诊断的效果,进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从而确保水稻的良好生长。

三、 水稻种植“三控”技术的优化

1.控苗技术的优化。优化水稻的控苗技术,主要是对水稻的生育过程进行优化,其目的在于提升水稻的产量。此前,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中,部分措施实则并无实际的效果,不仅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严重者甚至会让整个水稻群体的结构逐渐恶化,进而引发病虫害等问题。对此,优化控苗技术将能有效减少其中无用的中间环节,并做到对施肥时机以及数量的合理控制,进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肥料的效用,保证水稻种植的效益。

2.控肥技术的优化。针对优化控肥技术中优化氮肥的施用方面,应是基于最大化氮肥利用率的角度来进行优化,此举措将打破传统的氮肥施用方式,即将少量氮肥施加于水稻生长前期,而后在实施控苗技术过程中,先处理此前种植技术中存在的无效分叶,之后在水稻生长中期稍微提升氮肥的使用量,以最大化氮肥的利用效率。如此不仅能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更能确保水稻种植的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3.控病虫技术的优化。若田间出现病虫害问题,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产量,对水稻的质量亦会产生较大威胁。因而针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除了要做到及时的处理外,尚需进行合理的防治。其中具体的措施为:根据水稻茎叶的粗度将水稻的中上部分的节间拉长,尽量较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无效分叶,以此将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病虫害,继而确保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四、结语

总之,就目前我国水稻种植的现状而言,之所以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在很大程度上受种植技术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我国的水稻种植现状,需依托科学技术来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相关农业技术人员也要不断的探索研究,从而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广大农民带来良好的种植效益,稳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德根 .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5):49.

[2]徐春红,何美霞 .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117.

[3]刘先伟 .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技服务,2017(04):39.

[4]吉同銮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60-61.

[5]陶宝雄 .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略述[J].农技服务,2017(10):90.

猜你喜欢
种植效益种植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种植效益